第75章
第二天同行的還有柱子,因為李夢和王大哥的商議當天晚上,王大哥就将柱子從書院接了回來,本來柱子在書院就是一天混一天,聽到自己不用讀書而是去京城軍營的時候恨不得跳起來,一夜未睡着,第二天仍是神采奕奕的跟李霖打招呼,兄弟兩個許久沒見到一邊說悄悄話去了。
一行人一邊聊天一邊趕路很快就到了李家村,李夢站在村口,這裏雖然不是她真正的家鄉但是确實是給了她新生和親人的地方,離開了一段時間再回來頗有一種近鄉情怯的感覺。
邢峰見李夢只站在那裏看着,也不管其他人打趣的目光上前一步牽住李夢的手,低聲問道:“怎麽了?有哪裏不舒服嗎?”李夢搖搖頭,認真的看着眼前的這個男人,若是一開始她抱着一種早晚都要家人嫁給邢峰也不虧的想法,現在她是真的心甘情願的成為這個男人的妻子了,她從來沒有這樣感謝上天讓她遇見邢峰。這個男人不會甜言蜜語,但是他卻是最重視李夢的,将來李霖也會有自己的家庭,只有邢峰是自己的。
“回家。”李夢回握邢峰的手,拉着他去他們相識得地方,她原來的家。
一行人在村口暫時告別,李夢三人先回去收拾自己的屋子,畢竟她們是要在村子裏待幾天的。李夢離開的這些日子王家也會幫忙打理屋子,所以三人打掃起來也不費事。
進了自己的家門三人才算是真正放松下來,特別是李霖,對他來說這才是他的家。李霖也是從小做慣了家務活的,收拾個屋子自然不在話下,也不用李夢幫忙,自己掂了一個水盆:“姐,你和姐夫收拾自己的房間就行,我的房間東西不多也不用怎麽收拾,我自己來就行。”李夢見他動作熟練就點了頭:“好,哪裏做不好的就喊我幫忙。”對李夢來說,小孩子做不做家務是一回事,會不會又是另一回事,你可以不做家務,但是這些必要的生活常識你一定要會,她可不想将弟弟養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這樣的人即使真的有出息了真的會懂平常人的生活是怎樣的嗎?
李夢可以給李霖提供好的生活條件,丫鬟想要幾個就有幾個,但是不希望将他養的太過“脫俗”,也幸好李霖是跟着她受過苦的,對李夢的這些做法也沒有不滿。這讓李夢很是欣慰,日後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太過嬌慣,希望他們能如同他們的小舅舅一樣懂事。
家裏原來的很多東西是不能用了,來時三人還用馬車将用得到的東西帶了過來,就像被子,碗筷之類的,收拾一番,晚上就可以正常住人了。
三人也沒有收拾多久,王大叔一家就到了,雖然李夢說收拾好了會過去看看,但是兩家離得又不遠,王家人幹脆就過來看看有什麽可以幫忙的。來了之後才發現幾人都收拾的井井有條的,也插不上手,就幫忙将院子也一起收拾了。
收拾好了衆人坐在一起又就柱子去京城的事情說了一些,衆人也都達成了一致,讓柱子進京幫襯李霖。
李夢也将這段時間在京城的經歷挑能說的說了一些,比如現在小霖拜了名師,馬上就可以考秀才了,李霖現在不過虛歲十三,在李家村這樣的小地方這個年紀能考秀才都是十分了不起的了,更何況現在李霖年紀還小。
王大嬸忍不住感嘆:“小霖現在可真是出息了,去了京城就是不一樣,聽說京城那是舉人老爺滿地走的地方,一轉頭都能砸死一個侯爺。”
李夢聽到這句話忍不住看了一眼邢峰,“這還是多虧了邢峰的引薦呢,不然哪裏那麽容易就能找到好的老師?”
王大嬸也贊賞的看着邢峰:“那是,你這可是沒嫁錯人。你看那個李淑琴也說是嫁到京城現在她爹娘連個消息也收不到,也不知道是什麽光景呢。”
“說起這個,我在京城還遇見了她呢,她家中婆母嚴厲不方便回來,托我帶了銀子給她爹娘。不過我看着她的夫君對她還是不錯的。”李夢沒将李淑琴其實是別人的小妾的事情說給王大嬸聽,在鄉下這種地方,對給別人做妾是十分排斥的,說起來李淑琴的父母也會沒臉。
邢峰在旁邊被柱子纏着說軍營的事情,李夢和王大嬸就着李淑琴的事情說了幾句,看着現在屋子也收拾好了,一時間也無事就幹脆去李淑琴家一趟,将銀子送過去,順便幫她報個平安。
李淑琴的父母将李淑琴嫁給張易鵬之後,過了最初幾天那個高興勁,有為女兒擔憂了起來,李淑琴畢竟是他們從小寵到大的孩子,即使有時候會任性些,他們有時候也會希望女兒攀上高枝,但是也并不希望女兒受委屈。自從女兒走了後他們就再也沒有受到女兒的消息兩人難免忐忑。李夢一進村就有不少的人知道了,也有不少人過去看熱鬧,只是攝于邢峰的威勢不敢太過明目張膽,真正出現在李夢家的也就只有王大嬸一家吧了。
李夢過去時,李淑琴的父母正在猶豫要不要去問問李淑琴的情況。他們猶豫一方面是不想人知道李淑琴其實是去給別人當妾去了,另一方面就是不确定李夢會知道李淑琴的消息,畢竟京城說小也不小了。
聽到了李夢喊門的聲音,兩人也不猶豫了直接迎了上來,李夢既然會到他們家來一定是有自己女兒的消息。兩夫婦本來是不太喜歡這個前村長的孫女的,還是第一次對李夢這樣的熱情,不過這也讓李夢知道這夫婦兩人也不是真的冷血,也是惦記女兒的,進了屋子李夢也不多說,将袖子裏的銀票拿出來:“這是李淑琴拖我帶回來的,在鎮上的錢莊就可以取。她說以後有機會再送一些。”
村長沒記着看手上的銀票,而是有些急切的問:“那淑琴呢?她怎麽沒有回來?她還好嗎?”
李夢沒隐瞞:“你們也知道她的情況,她怕是不能随便離開京城的。不過你們放心她現在過得還不錯,她嫁的那個人對她很好,這些銀子就是那個人特地給淑琴補貼你們用的。淑琴說不用擔心她,她過得很好,等她有了孩子就想辦法幫你們接到京城去,要你們放寬心。”
聽了這些話夫妻兩人再也忍不住了老淚縱橫:“我的淑琴啊!過得好就好,就好!”
村長畢竟有點見識從李夢那一番話中也聽出不少的東西:“淑琴在京城也多虧了夢丫頭的照看了,我們兩個老的也沒權沒勢要是淑琴受了委屈也沒辦法幫她。”
李夢搖搖頭:“我沒有幫什麽忙,全靠她自己處理的好。過些日子我也要跟着我夫君去邊關任職更加幫不了多少了。”李夢說的這是實話,李淑琴除了利用李夢同鄉這個名頭讓張易鵬的母親不會太苛待她,改變了一下自身的處境,其他的都靠她自己的手段,要不是女人有手段,僅靠一個好的靠山也不能得到男人的愛護。
盡管李夢态度不算親近,但是夫妻兩人還是很高興她帶回來了自己女兒的消息,還是好消息,殷勤的邀請李夢中午留下吃飯被李夢拒絕也不失望,又高高興興的将李夢送出家門。
回去後王大嬸已經在準備中飯了,王大嬸的手藝最好午飯她是主廚,李夢和王大嬸打下手。
午飯很是豐盛,當然也少不了蘑菇這個讓他們發家致富的菜。在京城的這些日子李夢也算是吃盡了山珍海味,王大嫂的手藝也比不上将軍府的廚子但是她最喜歡的還是這種家鄉的味道。
午飯後李夢三人送走了王大嬸一家就準備去祭拜父母了。
父母去世時李霖的年紀還小,對母親還有些印象,對父親只是一個概念,在他看來養大他的是姐姐,與他同甘共苦的人還是姐姐,所以他感恩父母生身之恩,卻不會有多麽難過。
李夢也只有感激與愧疚,自己占了他們女兒的身份,這個恩情哪怕自己盡力培養李霖也是還不清的。還有“李夢”,李夢在旁邊為她立下了一個衣冠冢,墓碑上沒有刻上名字,只有邢峰知道她的身份。
李夢将墳頭的草清理了,邢峰和李霖在一旁燒紙,注意到李夢的目光,邢峰拿過紙錢到“李夢”墳前燒了起來。
李霖離開李家村的時間早,不知道這裏什麽時候多了一座墳,有些好奇:“姐,旁邊是誰家的?姐夫怎麽也燒紙?”
“那是救我一命的恩人,也是你的恩人,只是你不知道罷了。除了父母你也該過去磕個頭的。”
李霖聽話的過去磕了頭:“姐,到底是誰啊?我怎麽一點印象都沒有。”
李夢沒有回答他。
回去後李夢三人都不太出門,村子裏的人雖沒有惡意但是人來人往的看熱鬧,她現在也算是衣錦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