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碰!”陳志銘看到手下查到的東西氣得摔了手裏的杯子:“如此人品低劣的人竟能為官數十載!以權謀私!欺壓百姓!看來真的是被人捧太久認不清自己的身份了!”
邢峰看着地下的碎片:“天高皇帝遠的,他們有什麽不敢的?還有不要摔杯子,我媳婦還要打掃,萬一傷了手怎麽辦?這杯子是特意買來招待客人的,很貴的。我現在可是花得可是我媳婦的錢!”
陳志銘聽了這話怒氣散了不少,知道好友在分散自己注意力,整整衣袍:“那你可真是長本事了,聽說你這算是上門女婿?”
邢峰見陳志銘情緒穩定了,才開口:“對啊,我覺得這樣沒什麽不好。”
陳志銘知道邢峰對自己的父親有怨,之前邢峰殺了他庶弟時,靖遠侯就曾罵邢峰要絕了邢家的後,現在邢峰這是報複嗎?他也不多言,“你樂意就好。”
邢峰喝着茶不開口,那個所謂的父親何時當自己是他兒子?絕了後?那他算什麽?他真絕了他的後看他現在還生不生的出兒子!
陳志銘先打破了沉默,開口道:“我決定表明身份,找時間開堂審理趙府和張縣令。”
“你決定就好,走吧,我媳婦應該做好飯了。”
陳志銘果然在第二天就找上了縣衙,拿出聖旨捉拿張縣令和趙府一幹人員。陳志銘一出現張縣令就驚覺事情不好,當下命令衙役抓住“冒充”的欽差大臣。
陳志銘身邊保護的人不少,又有暗衛出手,那裏是這些養尊處優的衙役可比的,幾下子就制服了幾人,不過陳志銘已經在心裏決定給他們再加一個謀害欽差大臣的罪過了。
這一番動作也引來了不少圍觀群衆。陳志銘見狀吩咐了下人幾句話,侍從應聲上前:“諸位!我家大人是從京城來的欽差大臣,奉皇命來整治貪官污吏,你們有什麽冤屈盡管上報。罪臣張耀已經被捉拿歸案。一個時辰後我們大人親自開堂審理,諸位可來伸冤!”
下面的百姓面面相觑,往常像一座大山一般壓在他們頭上的張縣令就這樣倒了?先是有些手足無措,觀察了一陣子發現是真的,就往來奔走相告,相約去看欽差大臣審案。
其實受影響最大的倒不是這些平民百姓,而是那些富豪商戶。有些因張縣令和趙家家破人亡,有些無奈妥協,将家財獻出大半。
雖有陳志銘主持公道但張趙兩家集威甚深,聽說張家在京中有個了不起的親戚,一時間衆人都在觀望。張府有個京城的親戚不假,就是李淑琴嫁的那個張易鵬,他家裏在京城也算有幾分面子,但是比不上陳志銘是天子近臣,見了面誰讨好誰還說不定呢。
張易鵬家裏頂多算是個落沒的世家,朝中只有張易鵬的父親為官,還是不重要的二品虛職,像皇上派陳志銘出京這件事他是聽到風聲的,但是他哪裏清楚,這次就是沖着張縣令來的?
陳志銘見下面的人都在觀望,幹脆讓莫子軒先出來。莫子軒早有準備,将狀紙呈給陳志銘。陳志銘早已看過狀紙,但還是做做樣子:“堂下下跪何人?”
Advertisement
莫子軒磕了個頭:“小民莫子軒,狀告趙府謀奪莫家家産,害我父母性命,狀告張縣令包庇兇手,助纣為孽!”
陳志銘點頭:“帶張耀,趙平!”
很快兩人就被人帶了上來,陳志銘一拍驚堂木:“張耀,趙平!莫子軒狀告你們謀人家産,你們可認?”
張耀,趙平在牢裏待了一陣子此時腦子已經清醒過來了,知道這次連京中的人也保不下他們了,聽了這話趕忙連連喊冤,“大人明鑒,小民沒有做過此事啊!”
趙平畢竟年紀大些,還算是鎮定:“大人,明鑒。前些日子我趙府剛剛發落了一位管家,我也是剛剛才知道,那個管家竟是仗着我的信任私下裏做下不少的惡事!我知道後已經處理了這個下人。這件事鎮中人盡皆知啊!大人!”趙平趙老爺此時不由在心裏慶幸自己把罪過都推到了趙管家身上,心裏決定要是這次能平安無事定要好好賞賜富順。
鎮上确有這樣的傳言,要不是陳志銘早就調查過說不定還真被趙平這幅樣子給欺騙了。面上不動神色,轉頭對莫子軒問:“你可有證據?”
莫子軒敢來這裏告狀,陳志銘自然是将人證物證都準備好了。當下說:“回大人,草民有證據。寶芝堂的李大夫收了趙府的錢財,故意給家父家母用相克的藥,後街的王連收了趙府的錢誣陷我家的飯館有問題,張縣令不問青紅皂白,将草民抓到牢中,不曾審問,直接對草民動刑,妄圖屈打成招。另外他們威脅家父家母交出半數家財。”
陳志銘聽後直接道:“帶證人上來!”
李大夫和那個混混王連早就被陳志銘的人招待過了,到了堂上半點不敢否認,竹筒倒豆子般說了個幹淨,連趙府和縣令做下的不少事都說了出來。
“趙平,張耀!你們還有什麽好說的?”
兩人當然不會承認,兩人一致認為只要他們不松口,即使是欽差大臣也拿他們沒辦法,當下在堂上喊冤,說是李大夫和王連收了人的錢財來誣陷他們。
陳志銘見他們不見棺材不落淚,冷笑一聲:“帶趙東上堂!”別看他平時對人十分有禮,甚至到了被邢峰嫌棄的地步,但是這些人還沒資格讓他客氣。
趙東就是趙管家,那個替死鬼,其實他不算是冤枉他,他利用趙府的名義攬財也是事實,幾人該定什麽罪一個也跑不了!
趙東顫着身子跪在堂下,之前他雖是做好了被趙老爺殺死的準備,可是他被邢峰派人救下後,再也不想嘗試死亡的滋味了。以他的作為罪不至死,現在只要他将功補過說不定會判得更輕也說不定。
趙東下定決心,也不看趙老爺威脅的目光自顧自的将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趙東做了趙府數十年的管家,之前趙老爺也十分依仗他,因此趙東知道的事情還真不少,這也是之前趙老爺要滅口的原因。
聽着趙東的訴說,張耀和趙平癱在地上,他們知道自己要完了。
在外面看着事态發展的百姓見此也知道兩人算是沒有了翻身的餘地了,有了底氣,一時間又出來不少狀告兩人的。
陳志銘命人一一記錄,退堂後将兩人的罪狀張貼出去,判兩人問斬,沒收家財,發還給苦主,他們的家人也脫不了幹系,也貶為罪奴。陳志銘從來就不覺得他們的家人算是無辜,既然享受了這些東西,也沒有規勸過張耀趙平兩人,反而理所應當的享受他們帶來的一切那就該承受這些東西帶來的後果。
見到兩家人的判決,百姓都覺得大快人心,拍手叫好。陳志銘趁機宣揚皇上仁慈,得知他們受苦,決定給他們減稅三年,之後會派清廉的官員來上任,之後再有什麽冤屈皇上都會給他們做主。百姓知道後紛紛感謝皇上仁厚。
被趙家和張家迫害的商家都拿回了他們的産業,重新開起了鋪子,一時間鎮子中大變樣,之前張家和趙家不善經營,只能以壟斷貨源迫使百姓不得不用他們的商品,現在鋪子回到苦主手中,商品質量提高,竟然激發了百姓買賣貨物的熱情,不在像之前那樣不到萬不得已不購買店裏的東西了,照這樣發展下去,鎮上很快就能恢複繁榮。
原來張縣令收的稅就比朝廷要求的稅高出兩成,現在又是減稅,不管是村子裏還是鎮中的商店都憋着一股勁,買東西的買東西,降價的降價,連李夢的鋪子生意都好了不少。心情好了,女人們願意花在胭脂水粉上的錢也多了起來。
李夢倒是不在意這些,這個雖是自己開的第一家鋪子,但李夢并不看好。這個鋪子不過是在一個小鎮上,發展有限,若是她有時間或許會一步步将它做大,但是現在李夢馬上就要和邢峰離開了,李夢也沒想到自己會這麽快就離開,此時距離李霖離開還不到兩個月,早知道她還折騰什麽?
離開前也要将這些事情給安頓好,李夢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回來,以邢峰的身份離京怕是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次能來這裏遇到自己也不過是巧合罷了。
最終李夢決定還是将鋪子交給程煙,自從莫子軒拿回家産後,找回了不少之前的老人,找個合适的人照看這裏的生意并不難。李夢不是沒想過将鋪子給王家,但是王家沒接觸過這方面的事,李夢想想還是放棄了。
不過對王家她早就有安排,李夢早就打算回李家村和他們告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