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養龍20
到學校時快一點,禹周和先回了趟宿舍。開門只有老大在,其他兩個室友還在外頭實習,中午不回來。
老大正在玩歡樂鬥地主,聽見開門聲,擡頭招呼道:“回來了,吃飯沒有?”
他知道禹周和下午要參加獎學金答辯,并不奇怪他為什麽回校。
這個點食堂基本沒菜了,點外賣至少要半個鐘頭,時間不太夠。禹周和說:“還沒,等會兒吃泡面吧。”
他翻櫃子,找出放在裏面的筆記本電腦,準備帶去學院,答辯結束直接就能帶走。
“最講養生的是你,現在吃垃圾食品的也是你,”老大翻白眼,穿鞋穿外套,“走,外邊新開了一家川菜館,酸菜魚賊棒,陪我去吃。”
同宿舍的四人都是動物科學專業,其中禹周和年紀最小。雖然沒說過,但以前見他一天到晚打工賺錢,其他三人也差不多猜到他家裏情況,平日裏都很照顧他,經常打着各種名義請客吃飯。
新開的川菜館在學校大門外邊的小吃街上,騎車過去不用幾分鐘,離他們學院也更近。禹周和想了想,點頭道:“行,我請客。”
他一直在做家教、接翻譯攢錢,除了定期付外祖母的療養費用和自己的生活費外,沒有其他太多開支,手頭不富裕,但也不像以前那樣緊巴巴。
老大嘿嘿笑,“好,小幺請客,我可不會客氣。”
嘴上這樣說,可到餐館最後他也只點了三個菜,一葷兩素。這時候已經過了飯點,人不多,服務員很快把菜端上桌。老大搓開筷子,問他:“實習怎麽樣?”
這裏的酸菜魚味道是不錯,禹周和夾了一筷子,說道:“我覺得挺好,工作比較輕松,生活也很規律。”
老大:“那就好。專業十來個人,只有你一個去了個窮鄉僻壤的地方養豬,我和老二老三就怕你會不習慣。”
其他人就算去養殖場,也一般是去濱海市郊區的,不會特意跑到農村,又遠又髒又累。更何況小幺去的那個地方,地圖上搜也搜不出來,也不知道養豬場建在哪,是不是要倒閉了。
禹周和好笑,“在哪裏不都一樣,有什麽不習慣的。”
老大搖了搖頭,咬着筷子說:“你不知道,王聯友因為你去了養豬場而他去了研究所,整天嘚瑟個不停。陳教授也是,明明你才是專業第一,還一直跟他做研究,推薦實習的時候卻偏要你去養豬,讓那個馬屁精撿了便宜。”
Advertisement
他口中的王聯友也是動物科學專業,和他們是同學,就住隔壁宿舍。這個人處事很圓滑,行事風格是那種,只要用得上你就親親熱熱小甜甜,用不上就歪歪唧唧牛夫人的。嘴甜會來事,和院裏領導、老師、輔導員都相處得不錯,有人就給他取了外號叫馬屁精。
王聯友成績不錯,但比不上禹周和,績點只排到專業第三。前段時候陳教授說可以推薦人去濱海市生命科學研究所實習,這個研究所在生命科學領域是數一數二的,如果能在裏面實習,絕對是面上有光的一件事。以後要想繼續從事科研工作,這也是個非常棒的學習機會。
所有人都覺得鐵定是禹周和被推薦去,王聯友也認為自己沒機會,明裏暗裏沒少擠兌禹周和。可沒想到最後結果出來,專業第一去養豬,專業第三搞科研,可把他高興壞了。
禹周和沉默,其實他開始也以為自己會去研究所的,工資可能不太高,但能學到很多東西。他是打算讀研的,以後從事學術工作,雖然累,但适合自己。
見老大看他,禹周和換上笑容,“教授有他的考量,而且我現在不也挺好的,實習工資還高。”
其他人去雞鴨豬牛養殖場實習,一個月只能拿一千五,而且還不包吃住。相較而言,他在龍栖岩養龍劃算多了。
老大嘆氣,也就是小幺心态好,換做是他,恐怕早爆炸了。他吃口菜,換了話題,“你下午答辯準備得怎麽樣,緊不緊張?”
禹周和:“還行,不太緊張,就順其自然吧。”
老大:“也是,反正國獎你都拿兩回了,都習慣成自然了。”
禹周和笑笑,也不反駁。
吃完飯,快到和教授約定的時間,兩人告別,禹周和直接去學院。到三樓辦公室敲門,人已經在裏面了。
“教授。”禹周和關上門,打招呼。
陳教授擡頭,露出和藹的笑容,指着椅子說:“來了啊,坐。”
禹周和在他對面坐下,沒急着開口。
眼前的人其實很年輕,剛到四十歲,頭發卻已經半黑不白,戴着一副眼鏡。平日不管是教學還是做科研工作都兢兢業業,是個很認真的學者。
陳教授扶了扶眼鏡,“我知道你有很多問題想問我。”
是有很多問題,禹周和點了點頭,開口道:“教授,上學期您跟我說要推薦我去研究所實習,最後卻改主意讓我去了龍栖岩,能問問是什麽原因嗎?”
他沒有直接說龍的事,主要是怕其實陳教授對養龍族并不知情,只是受董必應的委托才幫忙介紹人去實習。
陳教授眼睛有欣慰,也有欣賞,“周和,我很高興你沒有直接質問我知不知道養龍族的事,這說明你很警惕,而且也沒有散播有龍存在這事的打算。”
禹周和神色一頓,“原來您真的知道。”
陳教授直接道:“是,我知道,因為我也是養龍族。”
他母親姓董,來自養龍族,二十多歲嫁給他父親後,就離開龍栖岩定居在濱海市了。
董必應确實說過,龍栖岩有一部分外姓人,基本上都外出工作了,原來陳教授也是其中一員。
禹周和遲疑了一下,又問:“可您為什麽會找上我?”
這是他一直以來疑惑的地方,不管是陳教授還是董必應都讓他感到奇怪,為什麽選擇他?為什麽知道那些幼龍一定會接受自己?
陳教授把手中的簽字筆放回筆筒,看着禹周和說:“可能你已經忘了,其實……你也是養龍族,小時候還在龍栖岩住過。”
怎麽每個人都說他是養龍族。還說他以前在龍栖岩待過,這事他是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
禹周和一時不知道該做什麽反應。
回想起董必應的話,難道……
陳教授點頭,“沒錯,你外祖母是我們族人,不過很久沒跟族裏聯系了。說起來,現任族長董必應是你七舅姥爺,他應該跟你說起過吧?”
說是說過,但誰能想到這一聽就覺假的話竟然是真的!
禹周和嘴角抽了抽。
而且外祖母的确從沒有提起過自己是養龍族人,所以才會覺得董必應是為了留下他才胡亂認親。
陳教授讓他不要驚訝,“養龍族人在外生活不能提及族裏的事,這是規矩,所以你不知道也很正常。”
禹周和能理解,養龍是個秘密,能不說就不說,這樣才安全。
“至于為什麽選擇你……”陳教授還要繼續,卻聽到有敲門聲。
“教授,我能進來嗎?”是個男聲。
兩人對視一眼,默契地放下這個話題,讓對方進來。
原來是王聯友,他今天也和教授約了時間聊論文,只不過提前二十多分鐘就到了。
他手上提着個堅果禮盒,見到禹周和也在,臉上僵了一僵,但很快恢複正常,露出笑容,“教授,這是家裏給我帶的零食,太多了吃不完,所以給您送一盒過來,希望您不要嫌棄。”
“有心了,”陳教授語氣溫和,“不過我不吃零食,你帶回去自己留着吧,吃不掉送給其他老師同學也行。”
王聯友張口還想再說什麽,陳教授打斷他,“既然都來了,你們就跟我說說論文思路吧,兩人也可以相互聽一聽,學習一下。”
禹周和點頭,有條不紊地講述自己的想法和現有成果,聽得出來下了不少功夫,陳教授滿意,只給他提了點小意見。輪到王聯友,他準備得也算充分,不過小問題比較多,陳教授讓他回去再梳理一遍論文框架。
開題還算小事,定下題目就一切好說,花半個小時就讨論好了,時間也快到三點。
獎學金答辯在學院四樓會議室舉行,五人一組共同入場,六位老師會作為面試官打分。本科辦按分數從高到低,确定最終獲得獎學金名額的人。
王聯友也報名了,不過不是國獎,而是外設。他不像禹周和發過期刊,科研成績在申獎時加分很多,這點王聯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即便如此,他還是心生嫉妒。兩人一同在門外候場,王聯友皮笑肉不笑,“對了,還沒問你在養豬場實習得怎麽樣,其他在養殖場的同學回來都說累,你應該還好吧?”
禹周和口吻輕松:“挺好的,謝謝關心。”
王聯友認為他是在強顏歡笑,心情有所提升,“你要是有時間,什麽時候我可以帶你參觀一下市生科研究所,最近在做一個很有意思的生物實驗,說不定你會感興趣。”
知道他是想炫耀,禹周和不動聲色,笑着說“謝謝。”
王聯友跟一拳打到棉花上一樣,臉上都是郁色。
等獎學金答辯順利結束,禹周和正要去坐公交,突然接到老大的電話。
那邊直截了當:“先別走,晚上我們專業和其他專業聯誼,去錦東吃飯,一起去。”
禹周和想也不想就拒絕:“我就算了,還得趕回去實習。”
老大說:“請一天假,老三要表白,我們去給他壯膽,免得他臨陣退縮。”
宿舍老三是個很腼腆的男生,跟女孩子說話就臉紅,也不知道是要跟誰表白。
老大再接再厲,“要不請半天,我明早開車送你去車站,六點就起,行不行?”
禹周和猶豫,明天早點出發,應該能在十點前趕回去。董明躍跟他保證,龍眠草的藥效能持續一整天,那明早回去應該也來得及。
他答應下來,“那我先跟實習那邊的人請假。”
老大挂斷後,禹周和又給董必應打電話,對面同意了,只讓他明天早點回來。看樣子他也對龍眠草的效果十分自信,禹周和略微放下心來。
希望那兩只幼崽睡個好覺,等明天回去給它們做好吃的。
山中小院,開窗就能見到石榴的房間裏,被禹周和惦記着的小怪物睜開眼,視線略過在睡籃裏呼呼大睡的小金龍,在屋裏轉了一圈。
沒有人。
它爬起來跳下床,到院子裏。空空如也,還是沒有他想找的人。
低沉的叫聲從嗓子裏傳出,它身體緊繃,嘴巴閉緊,橢圓的瞳孔漸漸豎成一條直線。
這表情實在稱不上好看。
小金龍在睡夢中很不安穩,迷迷糊糊驚醒,彈坐起來。它顫巍巍地爬出卧室,遠遠地看着小怪物,不敢靠近。
突然,它腦袋轉了幾轉,咦,香香呢?
小怪物看它一眼,漆黑的瞳孔裏閃過暗光,沒出聲,轉身就要出門。
小金龍“哈嗚”叫,追上去問它要去哪裏。
眼看小金龍也要跟着離開,小怪物回身踢它一腳,它就咕嚕咕嚕滾了回去。
小怪物低聲吼。
你看家,不許動!
小金龍嘤擊長空。
香香不見了,它也要去找,不要一只龍留在這裏。
小怪物沖它龇牙,表情威脅。
小金龍瑟瑟發抖,迫于形勢縮回院子。
聞了聞空氣中的味道,小怪物警告地看它一眼後,迅速離開。它背後的鼓包破開,伸出一對骨翼,上面覆有細絨毛。
那是一對翅膀,還不夠有力,只能支撐它飛一會兒。
小怪物咬着牙,向山下飛去。
被留下的小金龍哭唧唧,可也不敢偷偷跟着。龍眠草的效用還在,它覺得困,又踉跄着回去卧室睡覺。
牆角兔籠裏的四只肉兔還在啃草,除此外整個院子再無動靜。
沒人發現,隔壁屋子牆邊木箱裏有一顆龍蛋,正咔嚓咔嚓閃着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