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長史意欲何為?”成去非根本不等他開口,只立在原處,一眼望過去,長史分明感受到那目光中的壓力,明明就是一張無比年輕的臉龐,除非不言,一旦開口,整座大殿便再也沒有誰比此人更奪人眼目的了。
成去非就是要堵他的嘴,知道這會大将軍定不會阻攔,方才自己已态度鮮明,不就是加九錫麽?遂其意,順其心,他等的便是大将軍忘乎所以,一個人,越是接近權力的漩渦,越不能把持住自己,一步之遙的距離,便真以為一步就能跨過去。
“一個中書舍人,就讓諸位雞飛狗跳,傳出去,諸位的臉面是小,那麽今上呢?韓伊這火挑得容易,你們真逼今上殺他,他萬古流芳,今上又當如何?”成去非說罷嘴角露出一縷虛笑,可那眼睛仍是冷的:
“對于不怕死只想要名聲的人來說,命最不值錢,諸位這個道理不會不知曉。”
語氣老道,姿态雍容,這番話下來,則完全是成若敖的風格,尚書令擅長綿裏藏針,句句在理,字字有情,幾句話就堵得人啞口無言,讓人咬碎牙只能落到肚子裏去。
大殿之上,前一刻雙方仿佛就要刀刃相見,成去非不鹹不淡收個尾,就叫人無話可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誰都清楚:長史要再不死心,那便是和天子過不去吶!
果然,長史眸中掠過一瞬的不甘,卻也只能斂容退回原位,倒是韓伊,雖被提刑太監押着,目光卻仍如火炬,對上成去非那雙宛若冰河破堤的眸子,只覺寒意浸膚。兩人視線相碰,似別有意味,韓伊嘴唇蠕動,到底再也沒開口,他知道,他亦無話可說,該說的都已說完……情不自禁想要再看一眼英奴,身子忽被架起,被兩個提刑太監押去領杖了。
大殿一時肅立無聲,英奴看着那襲身影消失,心底不舍,面上無意露出幾分悵然,群臣看在眼中,卻也知道眼下不是說安慰話的時候。
唯獨成去非留意到方才一幕,提刑太監架韓伊出去時,其中一人看似無意同長史碰了碰目光,照理說,這人本該一直垂首候着旨意,斷無敢擡眼亂看的道理,想到這,心底一緊,而此時英奴已和衆卿商議九錫之禮一事了。
既然有了定論,下一步便是擇良辰吉日,大将軍還在那百般推辭,面上淚痕猶未幹涸,一張嘴還是不能得閑。這件事具體事宜,得交由太常寺拿出方案細則,倒無須英奴操心。
鬧騰這麽大半日,英奴實在懶得再和大将軍周旋,甩下一句“大将軍再推辭,是教朕不得安生了!”果真暫且有了效,大将軍只道:“臣不敢叨擾今上!”
英奴還擔憂着那殿外的韓伊,匆匆讓衆人退朝散了,找了個借口獨留成去非:“朕很是挂念太傅,前一陣河朔進貢了上等的高麗參,成尚書順道帶回府上吧!”
等大臣散盡,英奴朝成去非打了個眼色,迫不及待出了太極殿。成去非一路相随,剛過了跸道,已有小太監低首碎步跑過來,因步子急,也不曾留意到這兩人,險些撞上去,待看清了,一張臉吓得慘白,早雙腿一軟跌跪在地,嘴裏話不成句,身子兀自顫個不停。
英奴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叫他起身,問道:“廷杖的韓伊呢?”
小太監不敢擡首,身子伏得極低,戰戰兢兢回話:“奴婢正是要去給今上回禀,韓大人死了,已通知他家人來領屍。”
日頭明晃晃地就懸在這偌大的宮殿上頭,英奴眼前卻一煙,好半晌說不出一個字來,成去非蹙眉朝不遠處看了看,果真有個人影在那地上趴着,便近了英奴的身,小聲提醒:
Advertisement
“今上,”
說着拿目光引了引,英奴順勢望去,也顧不上天子之禮,疾步奔了過去。
韓伊仍呈大字型趴在冰冷的地面上,只口鼻處淌了大片血,朝服卻沒見血漬,前一刻大殿上風骨铮铮的活人,頃刻間就沒了?英奴不覺往後踉跄一步,被成去非扶住:
“今上,當心聖體!”
英奴面上漫上一層死灰,怔怔看着那地上屍體,忽掙開成去非,往前靠去,緩緩俯下了身子,猶豫探出手去,似乎要查真僞,成去非看出他的意圖,果斷出手制止了:
“今上,不用看了……”
兩人就這樣僵持着身子,英奴終緩緩直起了身。
“韓大人怎麽就……”他離成去非極近,君臣二人罕有如此近距離的交流,成去非瞧出天子眼中那深不見底的悲涼之态,便微微垂下眼簾,低聲道:
“臣知道,今上一定是疑惑二十廷杖怎麽就要了韓伊的性命。”
英奴聽得恍惚,目光中露出一絲茫然,看上去竟似稚童。
“廷杖會不會死人,取決于行刑的太監,倘是平常,二十廷杖确實不足以致命,可給韓伊行的是死杖,自然逃不過這一劫。”成去非則蹲了下去,輕輕動了動韓伊的衣裳:
“今上,死杖便是如此,從外頭不好看出來,朝服都不曾爛,爛的是五髒六腑,廷杖猛擊在後背腰間,所以鮮血自口鼻出。”
好毒的手段!英奴倏地回神,緊緊盯住成去非:“朕并沒有說要死杖,朕要審行刑的那幾個!”
說罷便去尋方才那小太監身影,果真,小太監還哆哆嗦嗦趴在原地未敢起身,英奴正欲折身,只見成去非慢慢起了身:
“不必了,今上!”
英奴身子微微一震,眉心攢起,征詢地望着成去非,腦中卻早已掠過隐隐的不安。
“行刑的太監也不過受人指使。”成去非一語點破,不再多說,只意味深長地看着他。
這話讓人不寒而栗,英奴實在難以想象,殿上他親傳的旨意,不過出了太極殿,便全然換了模樣!
大将軍一手遮天已到如此程度?!政令到底是怎麽變的,他卻百思不得其解,正想再問話,腦中忽劃過那兩個提刑太監的身影來,寒意更是涼到骨子裏去了!
自己的身邊人吶!怕是自己哪天連死都不知怎麽死的?!還不是他皇叔一句話的事?
兩人相視片刻,他從成去非默然的眼神裏漸漸讀懂了這其中蹊跷,眼神忽地暗下去,整個人都頹唐了幾分。
空曠的大殿中只這兩人孤零零立着,不遠處,是屍骨未寒的韓伊。君臣似乎頗有默契,各自沉默,不知過了多久,英奴才微微擡首眯了眯眼,朝四下望去:
宮殿宏偉莊重,但即便是天下之大,又有什麽是真正屬于他的?
本以為逢場作戲并不難,和大将軍周旋,和百官周旋,無人關心天子,天子自然也無須關心任何人,黎民又和他有何幹系?
此刻不同了,他知道有一個人至少還真的在意他,荒唐的是:他剛知道有這麽一個人,這個人便永遠地消失了!
無盡的悲哀浪頭一般,不知要把他推向何方,他迎上成去非諱莫如深的目光,這才想起一件要事,遂掩了掩情緒:
“太傅身體違和,不知嚴重與否?”
話中并無試探之意,他胸中憋悶,眼下打不起精神來,只是象征性問一句,全無一點心思。
滿朝皆知太傅告病,怕是全天下人也沒有人肯信太傅是真病,都當他托辭不朝,正省得經一場風波。成去非倒不會刻意解釋什麽,秉持着順其自然的态度,這種事,越描越煙,他回話也十分簡潔:
“家父是偏枯之症,需要時日調養。”
英奴“哦”了一聲,神思不在狀态,成去非自然看得出,便謝恩躬身退了。
等成去非身影走遠,英奴才有了一絲清明,心底疑雲重布,他難以揣測太傅心思,不知這個風口太傅到底如何打算的,但今日朝堂之上,成去非明顯是站他這邊的,好歹出面保了韓伊,至于後續……成去非那句話忽又蹦出來,英奴一時心煩意亂,大步往皇後那裏去了。
白日裏還是晴空,到了黃昏不知打哪兒飄來幾塊雲彩,到晚上便落了雨。連這天氣都變得好似夏日那會多變,英奴本正跟臯蘭下棋,那雨聲時大時小,莫名讓人心緒更亂,臯蘭見他手中棋子遲遲不落,不禁擡首打量他:
眼前人眉眼俱清,唇紅齒白分明少年郎,愛說調侃的話兒。若真做一對平凡夫妻,畫眉低語,耳鬓厮磨,此生無憾。可此時神情,卻暗湧着頹敗,白白教她心疼,她知道自己和他命運相連,骨血不分……今日朝堂之事,她有所耳聞,一切似乎都在朝着父親的預測發展,想到此,她微微提了口氣,柔聲道:
“今上,您這長考未免久了些。”
“是朕走神了。”英奴勉為一笑,低首掃了一眼,都忘記自己是執煙執白了。臯蘭暗自嘆氣,只說另一事:
“并州大捷是好事,但這後面,今上應該思量下步遣誰人去并州。”
他的手不知何時覆上來的,嘴角也漾起了笑:“這個怕是不需要朕細思量,自有人舉薦,皇後有見識,朕也高興。”
臯蘭鼻頭一酸,面上卻維持着笑意:“無論如何,今上要知道,妾身是來教今上下棋的,”說着拈起一顆棋子,“而不是做這個。”手中棋子重重落下。
英奴捕捉到她眼中掠過的那一絲頑皮,好似回到嘉平年間,她亦不過是爛漫少女,從河朔大地而來。心底一陣躁動,低頭去尋那紅唇,臯蘭亦不躲避,滿地叮叮當當的落棋聲,清脆得很。
他的異常如此明顯。
此刻他不需要溫暖,不需要柔情,只像一頭狂躁不安的野獸,生猛洶湧的□□突然間就炙烤着自己。臯蘭被他緊緊锢在懷中,四下裏都是他那漫天席地的戾氣,她隐約察覺出一絲絕望的情緒來,任由他身底動作劇烈狂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