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琬寧聽言,腦中嗡嗡作響,這句話真實又殘酷地回蕩在耳畔,自己仿佛不是活在當下,而是處在一種谵妄的異境中。
她不由顫顫望向夫人,蔣夫人卻不接她目光,只謙恭回話:“蒙娘娘擡愛,琬寧,”這才帶着欣喜對琬寧道,“快謝恩。”
她木木起身,照着平日禮節,深深叩拜下去,再起身時,恰巧迎上英王刻意投來的目光,目光流轉間,盡是漠然。
這一剎,讓她不禁聯想當日情形,反倒更讓她确定了那不過是他醉酒胡話。如此想來,更教人有說不出的悲辛。他人的一時錯愛,她竟留戀那懷中的溫度……
餘下數日,她整個人恍恍惚惚,直到蔣夫人和阿九徹底消失在視線之中,她仍立于凄郁的北風中張望,四處只充斥着枯草和凍僵泥土的氣息,巧衣悄無聲息替她披上大氅,她卻覺察不出一絲寒冷,怎麽又只剩自己了呢?
芳寒來尋她時,她身子已僵得很。随芳寒到了公主寝殿,只覺一股熱流四溢,不多會兒,她那凍久了的身子發起熱來,尤其是兩頰,灼人的燙。芳寒小心地給她搓着手,搓了半晌那雙手仍是蜷着的,芳寒心疼埋怨着:“賀姑娘怎麽能在冷風裏一直站着呢?這怕是要生凍瘡的,更何況腳底下涼,受了凍就更不好了!”
琬寧唇齒間澀然,芳寒見她面露困窘,不再多說什麽,只指着一地的器物說:“這是公主要随身帶的一些書籍雜物,勞煩姑娘同我一起清點清點。”
兩人便開始一陣忙碌,正覺腰有些酸楚時,外頭來了人,打簾進來的是皇後的內侍官黃裳,只見他唇間青紫,定是喝了不少這刺骨寒風。
“娘娘遣我來問,可有少的?或者是還有想要的?娘娘說公主盡管開口,這正置辦着英王的東西,短了什麽現在正好補齊。”黃裳接過芳寒的熱茶,長長吐了一口氣。
琬寧聽了後一句,心底疑惑,芳寒已笑道:“公主什麽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眼前這些東西,到時用不用還說不好呢。勞您回去複旨,公主說了,有幾樣必用的即可,多謝娘娘的關心。”
黃裳打量了一圈,也笑說:“即便短了什麽,烏衣巷定是短不了的。瞧你們正忙着,我不便打擾,就告辭了。”
說着起身,琬寧同芳寒一起出來送,剛打了簾子,就覺一陣風直直往人喉間噎。黃裳忙擺手示意兩人進去,芳寒趕緊放了簾子,直呵手:“這兩年出奇得冷!”一邊往內室瞄了幾眼,低聲道:“姑娘接着看,我去給公主添香換茶。”
一語剛了,外頭小丫頭來報:“大親王,”說着四處尋芳寒的身影,芳寒心裏咯噔一聲,疾步往外探了探,小丫頭看見她方接着說:“大親王遣人送禮來了。”
芳寒長籲一口氣,略有不滿:“你這說半截留半截的毛病要改。”說着親自出門去迎。
不多時,一行人擡着箱子魚貫而入,琬寧忙起身回避,只見芳寒跟着進來指點,待東西放置好,命小丫頭拿了賞錢給他們。
建康王竟送了這麽多東西,芳寒面上并無多少喜色,進內室回話去了。
Advertisement
待一切清點好,她被允許回闕月齋,快出殿門時,看見兩個小丫頭正湊在一處不知竊竊私語着什麽,她佯做沒看到,默默從一邊過去,只聽那邊隐約傳來一句:
“先前是娶過妻,可不明不白就死了……”
琬寧不知這是在說誰,亦不關心,腦子裏反而想着黃裳的那句話,可斷然也不能随便問的,一路思緒紛飛,脖子裏灌了雪也未察覺。
不多日,果然從他人閑談中已得知,英王亦在臘月裏要迎娶王妃,竟也是和烏衣巷聯姻。琬寧聽着周文錦這個名字,半晌腦中都是空落落的,無端冒出個念頭來:這名甚好,錦上添花。窗子外似乎有聲音傳來,原來是淅瀝着冷雨,她驀然想到烏衣巷,心底湧起難言的恐懼,她跟公主過去,是算陪嫁嗎?倘是算陪嫁,那豈不是……?
想到這,那只有所耳聞的地方,忽然就真實地在前方等着自己了,琬寧茫然看着外頭一團漆煙,仿佛自己的心和外頭夜色一樣濃重。
夜深沉,噠噠的馬蹄聲驟然響起,直往烏衣巷方向奔去。
出二裏官道,順着秦淮河沿岸往東南方向,便能看見燈火相連,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烏衣巷了。
成府大總管福伯是被重重的叩門聲驚醒的。
大門打開的剎那,來人一個箭步跨過高高的門檻,聲音格外急促:“今上急召尚書令大人,快!”
福伯頓時清明,顧不上寒意,正欲一路小跑過去,卻被來人又攔了一道:“請也告知大公子一聲!”
等成去非接到消息,父親已換上朝服随來人去了。他隐然猜測到些什麽,點了燈,有條不紊盥洗一番,吩咐趙器傳杳娘過來。杳娘算來是母親的貼身婢女,素機敏,如今人至中年,行事更為沉穩利落。
“大婚所需一切準備妥當?”成去非衣袖仍半挽着,杳娘垂首而立呈報了一番細則。成去非望着燭芯的藍焰,目光幽深:“若明日娶親,可能應付得來?”
杳娘面容平靜:“即便是此刻迎娶公主,府上也應付得來。”
成去非手底掐着白燭焰心,來回數次,許久都未曾開口。杳娘便靜靜候着,直到趙器在書房外低聲相報:“周家周雲行大人來了。”
待周雲行進來,杳娘方低首行禮退了。
沒有任何寒暄多餘的話,兩人便這樣站着敘話。
“家父剛進宮了。”成去非直言,周雲行一陣錯愕,明白定是宮中有變,目光便緊緊附在成去非身上。
成去非踱步思忖着,繼續道:“你去趟西州城,親自去,告訴你家大人,嚴陣以待以防生變,當然,無事更好。”揚州治所在西州城,周雲行之父周子良正是揚州刺史,掌長江下游之重。
周雲行聞言暗驚,過了好一會兒,方強作鎮靜試探:“想必尚書令大人一切皆安排好了?”成去非低眉一笑,甚是冷酷:“家父剛剛進宮而已,何談布置,眼下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大公子,”周雲行似是想到什麽,臉色陡然一變,“尚書令貿然進宮,萬一建康王……”
說罷竟兀自一身冷汗,極其不安地望向成去非。倘是宮中有埋伏,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史冊上這種舊事不勝枚舉。成去非自然明白他所慮,并不以為意,輕描淡寫帶過去:“這個無需多慮,只要他沒昏了頭,我讓你知會周大人,不過未雨綢缪。”
“揚州我們可動的兵馬并不多,家父雖貴為刺史,可您也知道,揚州四處皆大将軍心腹……”周雲行仍是滿目擔憂,成去非随即接了話:
“兩日前,荊州許侃早暗中到了建康,今上待他恩重,有他在,短期還出不了亂子,你我能做的不過是有所準備,不掉以輕心罷了。”
“大公子所言極是,我這就去西州城。”周雲行這才稍稍放了心,說着作揖而退,室內又只剩成去非一人了,窗外烏雲仍盤旋而聚,窗內則燈火通明,他緩緩推開窗子,一股寒意直沖竄進來,讓人不得不清醒。
邊疆此刻亦饕餮着風雪,西北将士擺脫不了戰死沙場的宿命,而身處浮華建康的他們,又是否能躲過宮闱的血雨腥風?他任由冷風割過臉龐,此刻唯一能做的,只剩等父親歸來。
太極殿外肅穆冷清,殿檐下兩列侍衛一字排開,冰冷的矛戈在燈光下閃閃發亮,空氣冷得教人戰栗。成若敖看見迎面而來的中書令張蘊,兩人心照不宣打了照面,只微微颔首算是行了禮。
殿內燭光明似白晝,床榻上的帝王已然氣若游絲,那具了無生氣的身體,再無半點希望可言。皇帝借着腦中最後一絲清明,掙紮着起身,努力看清眼前來人時,心下更加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