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和離夫妻
古樸的庭院裏的香樟樹亭亭如蓋, 散發着淡淡的香氣, 夏日裏蚊蟲不侵, 這院子占地面積大, 南北通透,即便雨後也不會有潮氣, 是整個府邸為數不多的幾個好院子之一。
阿晚從床上下來, 拉開帷幔,走到窗邊,溫暖而不灼熱的陽光打下來, 讓阿晚舒服的眯了眯眼睛, 心裏生出兩分的感嘆。
當初她之所以願意成為輪回者,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她有些不習慣冥界即便是白日裏也是昏黃的天氣。
不過想着上一次她提交任務時, 判官告訴她的事情,阿晚開始懷疑, 自己當初放棄投胎轉世, 考了冥界公務員, 不會是個錯誤的決定?
想着幾年前冥王大鬧十七裁決室的而引發的後果,她這邊都還沒能完全彌補回來。
好嘛,這次他倒好,又把第九裁決室給鬧了好一通。
但這次比上次好一點的是, 因并不是開庭的時間,故而遭殃的除了裁決長一時疏忽放在案桌上沒收起來的幾個人的命運外,幾個值班的鬼差受了點傷。
其他都還好,比不得上次在第十七裁決室, 鬧得天翻地覆,鬼仰馬翻的。
想到這裏,阿晚的嘴角一抽,只覺得自己對冥王的要求,又降了一個等次,闖了禍她竟然覺得還好。
想着她這次出來前,冥王那張不知悔改的笑臉,只覺得心累。
也虧得他法力高強,不然阿晚保證,冥王出門一定會被無數鬼差給套麻袋。
言歸正傳。
若是按照角色來分的話,她這次是女四,不輕不重的一個角色。
性情偏執,自尊心高傲。
下場自然也好不到哪裏。
現如今是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女帝武則天已經登基十一年,帝位早已穩固,李唐皇族也因武則天的大肆誅殺,所剩不多,雖有心反政,但卻無力。武則天雖對李唐皇族手段狠辣,甚至對親生兒子也毫不留情。但不可否認,做為皇帝,武則天明察善斷,多權謀,知人善用,登基十餘年,賢才輩出。
Advertisement
武周國力昌盛,比之從前,只盛不衰。
來到這裏,阿晚當然是滿意的,這裏女子地位極高,尤其是在翻看了任務後,更是表示滿意。
這時,便見一個身着鴉青色衣衫的婢女,态度謙卑的走了過來,彎下腰,态度恭敬異常:“四少夫人,四少爺外出辦公,要好幾日不能回來。”
“我知道了,你下去。”阿晚揮了揮手,适應良好。
婢女應答了一聲,只是聽着聲音,只覺得夫人和以往有所不同。若是以前的話,四少夫人聽到四少爺說不回來,必定要勃然大怒,發上好一番的脾氣,但今日怎麽這般平靜。
等到婢女離開後,阿晚梳理了一下原主的記憶。
原主裴晚,并州知府千金,于三年前嫁給刑部尚書之子為妻。
本也算是門當戶對的一對夫妻,婚前兩人也見過幾次面,對彼此很有好感,因而剛成婚的那一段時間,也過了一段時間蜜裏調油的日子,可惜新婚蜜月期過後,便漸漸發現兩人性情彼此不和。
裴晚官家千金,因自小沒受過苦楚,又被父母嬌慣一些,故而性情浪漫偏執,自尊心高傲。
而她的夫君鐘鈞則不同,他心懷大愛,一心想要做出一番建樹。。
新婚期過去,兩人因觀念的不同,漸漸開始有了摩擦和争執。
如今三年過去了,他們之間不算深厚的夫妻情分,也漸漸的被消的差不多。
今年初,鐘鈞認識了一落魄官家千金,并且發展迅速,于上個月已經把人給納進門來。
裴晚是堅決不同意,為此沒少鬧騰,但雙方父母卻沒一個支持裴晚,其中鐘鈞的母親更是直言開口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她入門三年都沒能為鐘鈞生下一男半女,如今還攔着不許納妾,是何道理。
這個良妾到底進了門,也把裴晚和鐘鈞最後一點夫妻情分給磨光。
而接下來的事情的發展,鐘鈞逐漸和良妾相投,感情日漸深厚,便起了要扶正良妾的心思。只是這幾年他和裴晚雖然感情不好,裴晚入門三年也未能生下孩子,但也不足以到休妻的地步。
鐘鈞便好聲好氣的和裴晚商量,要和離。
但裴晚卻堅決不同意,她性情高傲偏執,她雖對鐘鈞已沒多少夫妻情分,但見鐘鈞為了一個妾,竟要與自己和離,自尊心承受不了,當下便鬧了天翻地覆,把一腔怒火都遷怒到那良妾的身上,對其狠下毒手。
偏生裴晚心計不足,被良妾所查,便順水推舟來了個将計就計,讓鐘鈞看個正着。
惹得鐘鈞大怒,立時就寫下了休妻書。
這讓生性高傲的裴晚受不了,但無論她如何吵鬧也沒能改變結局。
歸家後,裴晚心存怨氣,沒多久憑借美貌就搭上一豪門權貴,成了那人的續弦的妻子。并且開啓對鐘鈞的打壓之路,一度很成功,連鐘鈞的父親也遭難,被拉下尚書之位,家境一度落沒。
但鐘鈞的那個良妾,卻因機緣巧合和女主成了不錯的朋友。剛好女主所嫁的人就是未來唐玄宗李隆基,她是嫡妻原配。
和裴晚所嫁的人,剛好是對立兩面。
毫無疑問,女主勝了,自然而然,做為朋友的良妾也跟着受益,得到鐘家上下的認可,成功被扶正。
而裴晚所嫁之人,因是韋後一派,等李隆基登基後,他自是沒什麽好下場,做為其妻子的裴晚自是受絞刑而死。
裴晚的下場雖然有點小凄涼,不過大部分都是她自作自受的原因,怪不得別人。
不過既然她成了裴晚,這結局就要改了改了。
一個花心劈腿的男人而已,不要就不要,再找更好的就是。況且這大唐的盛景她倒還是第一次見到,若不見識一番的話,真的太可惜了。
樁樁件件,任何一件事都比一個男人重要?
接下來的幾天,她那個便宜丈夫鐘鈞都沒有回來,不過阿晚倒也樂的清閑。不過既然如今他們已有和離的打算,阿晚覺得自己也多少應該做一點準備。
省的說起,一抹黑,什麽都不知道。
首當其沖的自是原主的嫁妝,做為知府千金,所嫁的也算是高門大戶,故而原主的嫁妝雖不是十裏紅妝,但亦不算少。
但這麽一查才發現,原主的嫁妝已經折損過半。
翻看了一下原主的記憶,阿晚才發現,原主嬌小姐做慣了,生性清高,對這些俗物并不放在心上。
也沒有用心去打理,能保下如今已經是有忠仆護着。
阿晚在心底默默的嘆了一口氣。
而後認命的拿起賬本,開始進行合算和統計。
花了三天的時間把原主剩下來的嫁妝給打點妥當,接下來她要做的就是等鐘鈞回來。
雙方簽了和離書。
她就可以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想怎麽浪就怎麽浪?
就在阿晚開始整治自己嫁妝的時候,鐘府上下的人也都發現,一向丁點事不順心就要鬧騰的四少夫人,竟然已經安靜的好幾日。不說奴仆們心裏有些吃驚,就是府中的大小主子,也有些詫異。
不過在知道阿晚開始整理自己的嫁妝時,臉上都生出微妙的情緒來,其中鐘家小妹一向不喜歡這個清高的四嫂,知曉如此,不由對婢女嘀咕說:“四哥總算是下了決心,早該如此!”
鐘小妹的話很快便被有心人宣揚出去,很快關于四少爺和四少夫人要和離的事情,被府中的人傳鬧的沸沸揚揚。
鐘鈞的娘親鐘夫人也聽了一耳朵,本想要收拾這些碎嘴的奴才,主人家的話,也是他們能信口胡說的。不過想到這兩年老四夫妻鬧出的事情,眉頭就皺了起來,想了又想,最終也只是嘆了一口氣。
鐘夫人的态度,讓下人們越發肯定,四少爺和四少夫人過不長久了。
被原主趕到一偏房住的陳錦瑤,她也是鐘鈞剛納下不足兩月的妾室,見阿晚這幾日都沒有找她的麻煩,心裏頓時松了一口氣。甚至知道阿晚忽然開始整理自己的嫁妝,想着府內的流言,不覺竟也生出兩分期待來。
又過了兩日,鐘鈞終于從外面回來。
一回來,就聽到了府中傳言,眉頭當下就皺了起來。
問身邊的随從:“來福,可是真的?”
來福躬身回答說:“四少爺,奴不知。”
鐘鈞想着來福是和他一起出去回來,确實不知道,反正已經到家,倒不如親口去問問。
如此想着,鐘鈞便擡腳去了自己的院子。
“你回來了。”阿晚見到鐘鈞,眼角飄過一絲的嫌棄,嗯,是真嫌棄。
這鐘鈞生的濃眉大眼,五官周正,但也只是周正,距離阿晚心目中美男子的标準,還相差很遠。
鐘鈞見阿晚沒有冷言冷語,不管是表情還是語氣,都平靜許多,讓他恍惚間,竟然想起他們剛剛成婚的那段時間。這般一想,臉上的表情也就軟下許多,輕輕應答了一聲:“嗯。”到底是年少夫妻,曾經也甜蜜過,如今雖然不複當初,但哪能一點感情沒有。
“既然回來了。那就把這個簽了,我們好聚好散!”阿晚抽出早就準備好的和離書,語氣平淡的說道。
鐘鈞從這裏看去‘和離書’三個字尤為明顯。
雖心裏早已有了準備,但看到和離二字,心緒仍動,不過見阿晚面色平緩卻堅決,便知道她的心意已定,想着他們夫妻終究走到這一步,也不知究竟是誰的錯?
默然嘆口氣,拿起和離書,只是細看之後,鐘鈞的臉色卻黑了下來。
“凡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為今生夫婦,三載結緣,奈何二心不同,難歸一意,今求一別,各還本道。願公子相離後,重拾折扇,風華再現,前程似錦,平步青雲,娶以扶柳佳人,膝前兒女承歡,再見時,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怎麽?不滿意?”阿晚端着茶杯,小小的抿了一口,開口問道。
這封和離書,可是她措辭良久,又尋了以往的樣本,精心寫出來,保證沒有一絲不妥之處?唔……若說的話,大概就是這封和離書是以女子口味所寫。
隐約有那麽一點是女方對男方不滿的意思,因而才要和離的意思。
但這也沒錯啊!
她對鐘鈞是不滿的,從頭到腳。
他們這對夫妻走到今時今日的地步,并非是一個人的過錯,但世道總是對女子苛刻一些,不見府中的一些流言蜚語,更多的都是再說她的錯。
這封和離書是她應得的。
作者有話要說: 嗯,這個故事是某夏在看到古代離書的內容,衍生出來的腦洞,和離書的內容,大部分也都是借鑒網上的措辭,若是有任何不妥,歡迎親們的留言指正。
不過某夏深深覺得,唐朝的和離書,措辭優美,看的某夏心生歡喜,都忘了這是和離書了。
果然是應該贊一句,風流大唐嗎?
這篇有點小簡短。不長,親們看文愉快!(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