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BE文的女配
阿晚睜開雙眼, 表情淡定的掃了一圈, 發現自己這次是來到一個古代時空。
點了點自己左手食指上的曼珠沙華印記, 頓時跳出一個透明的面板來, 眼前出現一個透明的面板,上面浮現了兩行血紅色的字跡。先掃了一遍最下方,确認了自己這次的任務,便點開小黑已經制作好的原主生平的視頻。
這回阿晚對自己現在的身份很滿意, 是公主,雖說不大受寵,但總歸是公主,金枝玉葉, 身份尊貴。
這個時空的故事,講得是秘書界的傳奇人物金潇潇, 因一次意外,穿越到一個叫大慶朝的地方, 附身到和她同名同姓的一個婦人身上。而且還是已經嫁了人, 有兒有女的那種, 這讓未穿越前還不曾結婚的金潇潇懵了幾日, 不過好在心理素質過關,又有原主留下來的記憶, 很快便也捋順清楚自己的處境。
知道有個便宜老公叫周博,在三年前進京趕考後,便再也沒了音訊,公婆也已經在一年前相繼過世。
穿越而來的金潇潇不比原主性情有些軟弱, 事實上,她在現代能成為秘書界的傳奇人物,心機手腕那都是不缺的。當下便想到如今的情況,便宜老公不是死了,就是另娶他人。
本來她是想不管哪種,只當沒周博這個人,反正從記憶中也知道,也不是什麽好東西。等給周父周母守足三年孝期,她便帶着一對兒女離開這裏,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周家的條件還算是不錯,是村裏出名的富農,金潇潇能嫁進來,也是因為她是秀才的女兒,當年也周家也算得上門當戶對。
可惜,金潇潇計劃的好,但天不遂人願。她變賣了周家一應的産業,帶一對兒女離開,來到揚州定居,重新開始生活,甚至又覓得良人。但就在她準備成親時,竟在這裏碰到了已經是驸馬的周博。
周博這個人,是個極其小心眼的人。
雖然是他先攀上高枝,丢了金潇潇,但看到金潇潇半點沒尋他,竟然帶着孩子要另嫁良人。他心裏就不舒服起來,便開始找金潇潇的麻煩。金潇潇也不是吃素的,不但一一化解,甚至開始反擊。
只是縱然她有千百手段,但在權勢面前,一切都是枉然。最後,不但一雙兒女身死,還連累即将成婚的未婚夫也家破人亡。
成了孤家寡人的金潇潇,滿心悲憤,若非有仇恨支撐的話,她絕對已經活不下去。最終金潇潇經過艱難險阻,到了京城,拼着一條命,敲響了立在皇城門下的那面十年不曾響的鳴冤鼓。
這面鳴冤鼓和其他衙門的不同,它是開朝之初,太|祖體諒民情,為了防止民間有重大‘軍國大務、大貪大惡、奇冤異慘’設立,并下至定下鐘鼓響,必要嚴查。當然也不是人人都能敲的響,要知道敲響這鳴冤鼓後,當衆滾過釘板,才能面聖訴冤。
是以,若非殺家滅門之恨,又走投無路的百姓,是沒人願意敲的。
朝堂上,只剩半條命的金潇潇狀告宜城公主的驸馬周博,不孝天倫,停妻再娶,以妾為妻,離親棄子,欺君罔上,毒|殺親子等十餘條罪狀。
Advertisement
因為金潇潇是敲了鳴冤鼓,這個案子,鬧得天下皆知。
等一一查證屬實後,周博被皇上親自下令,淩遲處死,就是遠在鄉村的族人也因周博獲罪,三代人子弟不許科舉。
而金潇潇親眼見了周博行刑後,便不知所蹤。
宜城公主也因此被禦史抓住不放,彈劾她說若非她放縱驸馬,也鬧不出這種冤案。因而,宜城公主不但失了皇上的寵愛,被迫出家,更是受盡天下人的指指點點,最終郁郁而終。
後來,民間還把這故事加工渲染,改成了戲劇,而宜城公主更是榮登裏面最大的反派角色和幕後黑手,當然,最後下場也很凄慘。
回顧了這個故事,饒是阿晚這種沒心沒肺的心性,也忍不住悄咪咪的同情了一把宜城公主,還真是有點冤枉。
當初點選周博為驸馬的是皇上,連個招呼也沒打,直接下了賜婚的聖旨。婚後,他們夫妻感情也一般。後來周博以游學為名,去了江南,宜城公主還真不知道他竟然在那邊惹下這麽大禍事。
等宜城公主知道,也已經晚了。
“還真是有夠悲劇的。”阿晚不走心的嘀咕了一句,而她這次的任務就是改變女主的命運,把這個故事從BE變成HE。
不過好在現在時間還早,宜城公主如今不過是個六歲,還沒有封號的孩子,因姐妹中排行第五,宮裏人稱五公主。
五公主生母的身份不算低,她出生時皇帝已經打敗一衆兄弟,成了默認的太子,她的生母便是當時還是榮王爺的皇帝的側妃,有玉牒和正經名分的那種。可惜身子不好,生了女兒,更是纏綿病榻,不過兩年便沒了。
榮王妃彰顯慈母心腸,開始還照顧了一陣子,不過自己又有了身孕,便把原主抛在腦後。
後來,新皇登基,王府女眷皆入宮,分封位份。榮王妃自然榮升皇後,其餘一應側妃和妾室姨娘亦或者沒有名分的通房侍女,也都有所分封。五公主的生母雖然早逝,但也被追封為淑貴妃,葬入皇陵。
因而,進了宮,五公主一應的待遇還好。雖然不得皇帝的寵愛,也沒了生母的庇佑。但她怎麽也是金枝玉葉,皇家血脈。一應宮人自然不敢有所怠慢,但也不過是按照份例來。
總體來說,阿晚是滿意現狀的,年紀小,距離及笄和賜婚還有幾年時間,她可以慢慢籌謀。許是因為從小就沒了生母的緣故,五公主本身的性格有些孤僻,不大愛說話,和幾個姐妹關系也一般。
居住的宮殿也較為偏僻,不過勝在地方夠大,景致也不錯。
“來人。”阿晚養生喊道。
便見很快床幔便被兩個穿着粉色襦裙,容貌清秀的宮婢一前一後的挂起,低垂着頭,恭敬的喊了一聲:“公主。”
阿晚已經知道眼前這兩個宮婢,是她跟前的大宮女,一個叫谷雨一個叫霜降,說道:“伺候我洗漱。”
“是。”
坐在銅鏡前,阿晚影影綽綽的看着眉目如畫的自己,心裏更加滿意,任由宮女們為她換上一層又一層繁複又精致的公主服,心裏不由吐槽,這衣服雖然好看,但裏三層外三層,幸好有宮女伺候的話,讓她自己穿,她還真不懂。
換了衣服,又潔面洗漱,上妝,挽發,等到一應完畢,已經過去一個時辰。
阿晚餓的有點餓,心下有些後悔,應該先吃了飯再說。
用了早點,便見谷雨走過來,躬身說:“五公主,已備好軟轎。”
“走。”阿晚扒拉一下,才發現今日該到福寧宮給皇後這個嫡母請安了。皇後膝下有子有女,對一應庶出皇子皇女并不大在意,不過為了表彰身為皇後的氣度和風範,每七日都會把幾位公主叫到永寧宮,詢問一下學業和生活起居。
出去後,阿晚看着一路紅瓦黃牆,雕欄玉砌,盡顯皇家的富貴與雍容。她所居住的福樂宮和皇後的永寧宮隔得遠,足足一炷香的時間,才見到一個正紅色大門,上面懸挂着‘永寧宮’的匾額。
想到五公主居住的福樂宮,又想想她日後的下場,阿晚心裏也生出一分唏噓來。不管是福還是樂,五公主一點邊都不沾。
皇後和皇帝是少年夫妻,皇後如今三十出頭的年紀,容貌不算出色,但身上那一身雍容華貴的氣度,卻是尋常妃子不能比的。
皇帝如今登基兩年,膝下子嗣不算多,如今還活着的只有三位公主和三位皇子。其中大公主,二公主,四公主都已夭折,三公主的生母是德妃,和皇後頗為不對付,若非必要她都是最後一個來的。六公主是皇後所出,如今不過才三歲,又因先天不足,打從出生身子就不好,被乳母抱在懷裏,一副沒什麽精氣神的樣子。
恩…若是她沒記錯的話,再過不到半年,六公主便會夭折。
皇後為此大受打擊,足足病了三個月,才緩過來。
“五丫頭,過來。”關心完三位皇子,皇後又看精神不足的親女兒,嘆了口氣,讓乳母抱了回去,好生照顧。這才對阿晚招了招手,開口說道。
阿晚往前走了幾步,站住,恭敬的行禮:“母後。”
“好孩子。”皇後看着阿晚紅撲撲的小臉,心裏有幾分感嘆,先淑貴妃是個藥罐子,拼死生下的女兒倒是個健康的。倒是她的平安(六公主乳名)先天不足,身子骨羸弱。
問了阿晚幾句這幾日的生活起居,又說了若是缺什麽盡管開口等等之類的話語,便也讓她回去了。
阿晚剛從永寧宮出來,迎面就碰到了三公主。
“三皇姐。”阿晚依禮打招呼說道。
三公主是個倨傲的,冷哼了一聲,便直徑的走進永樂宮,隐約阿晚還能聽到三公主向宮女抱怨的話。
“公主。”谷雨有些擔心的開口道。
阿晚倒是不在意,和熊孩子計較神馬,累的是自己:“走。”
身為公主,雖說不大受寵,但阿晚的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不過為了日後着想。阿晚也開始不着痕跡的耍自己的存在感,例如說,三五不時的給皇帝和皇後送些自己‘親手’做的衣襪等東西。或是得了什麽好吃的,也沒忘記給這兩**oss送去一份。偶爾掐着點,到禦花園那裏,和皇帝來個偶遇,培養一下父女感情。
這個法子效果斐然,最起碼不過三個月,皇帝已經記住阿晚這個女兒,幾次有了新奇物件,也讓人給阿晚這裏送上一份。漸漸的倒也有了兩分寵愛。
對此,直接的表現就是,阿晚的生活水平比以往高了不少。
半年後,六公主一病而亡,不說皇後傷心病倒,就是皇帝也傷心不已,不但下旨封了六公主為長寧公主,以長公主的禮制下葬,還親自寫了挽歌悼念。
皇帝看了一眼面色蠟黃,顯然還沒有大愈的皇後,憐惜的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梓桐,便是為了二皇子,你也要趕快振作起來。長寧也是個孝順的孩子,見你如此,也會難過。”
“皇上,臣妾明白。但想到平安,臣妾的心裏就難受。”皇後說着便拿帕子擦了擦眼角,聲音都有些哽咽。
皇帝對此無法感同身受,畢竟他夭折的子女,也不是一兩個,只是他和皇後是少年夫妻,情誼深厚,不忍她太傷心。想了想,便建議說:“皇後莫要太傷心,不若這樣,孤下旨,把五丫頭送到你這裏。”五丫頭是個文靜乖巧的性子,人又體貼,想來有她的陪伴,皇後一定可以盡快走出喪女之痛。
皇帝本是好意,但皇後心裏卻有點怄,但又不好開口直接拒絕,只能拿眼神看向身邊一上了年紀的嬷嬷。
老嬷嬷也立刻會意,躬身往前半步,跪下來說:“皇上,奴婢鬥膽,皇後娘娘見到五公主怕是會想起六公主,于身子骨不利。”
皇帝倒是沒多想,畢竟每天政務都忙不過來,能得空過來看看皇後,寬慰一番已經難得。哪能想到那麽多事情,聽老嬷嬷這麽說不由點點頭,便也不再提此事。
倒是皇後,等皇帝走後,冷笑對老嬷嬷說:“虧本宮還以為五丫頭是個乖巧不惹事的,沒想到竟是存了這個心思。想要養在本宮膝下,代替本宮的平安,她想都不要想。”
老嬷嬷心裏清楚,這和五公主沒多少關系,是皇帝一時心起,不過現在皇後正傷心,一時也不敢太勸,只說讓皇後保重身子雲雲的話。
而阿晚知道這個消息後,聳了一下肩,她表示,自己真心冤。
作者有話要說:
好。這個故事其實和鍘美案還不同,女配倒黴,女主更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