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夫妻恩愛,男主外,女主內
楚贻華身體越來越差,順天帝的葬儀自然潦草的很,不到七七四十九天,只六七天,就送入南山皇陵下葬了,堪稱雲朝史上入葬最早的皇帝。
第八天,禮部尚書主持登基大典,楚贻華正式登基,同時封潛邸太子妃楊絲甯為寧貴妃,封皇長孫為益王,賜封地益州。
诏令發出,除了楊絲甯,其他朝臣,包括楊尚書在內,都目瞪口呆。
誰也沒想到,楊家扶持這麽久的太子竟然會在登基後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
不過,還沒等楊尚書進宮和楊絲甯通氣,楚贻華那邊就先招了楊尚書進宮。
乾元殿中,楚贻華隔着一道輕紗屏風,問跪趴在地上的楊尚書,“愛卿可責怪朕沒有立絲甯為後,立皇長子為太子?”
“臣不敢!”當着楚贻華的面,楊尚書自然不敢造次,他低着頭,姿态恭敬的很。
楚贻華笑了笑,“其實你不必擔心,無論益王将來會不會繼承大統,你都會是下一任帝王的外祖父。”
“皇上的意思,臣不甚明白……”楊尚書臉上浮現出疑惑,拱手輕聲道。
楚贻華也不妨與他直說,“國丈可知道,司玉也為朕生下了一個孩子。”
“什麽?”不出楚贻華所料,楊尚書聞言,直接擡起頭來,那神情,比得知楊絲甯只封貴妃時還要震驚,“皇……皇上剛才說的話,臣沒有聽清。”
“你聽清了!”楚贻華磊落直言,“朕今日與你提起此事,也是要你幫朕一個忙。”
“……皇上請說。”楊尚書用了很長時間,也回過神來,将震驚、意外壓在心底,朝楚贻華再次拱手。
楚贻華咳了一聲,道,“朕希望司玉能有一個養在外面的雙胞姊妹,剛好,朕與那位楊小姐有過一夜露水情緣,而那位楊小姐……懷上了龍嗣……”
聽楚贻華說完,楊尚書一下子明白過來,皇上這是要封他的嫡長女為皇後,立那個孩子為太子。
這結果雖然和他預想的有些許不同,但總算殊途同歸。這般思量着,楊尚書當即将此事應下。
Advertisement
臨走前,楚贻華又催了句,“事不宜遲,最好三天之內就有消息。”
三天很快過去,楊尚書将司玉更名為楊司玉接回府中,一起帶回來的,還有她剛生下的孩子。
随後,楚贻華頒布诏令,封楊司玉為皇貴妃,封二皇子為東宮太子。
靜安宮中,楊絲甯身邊的大嬷嬷皺起眉頭,看着面無表情的主子,忍不住問道,“娘娘您就甘心這樣忍氣吞聲……”
“不甘心又能如何呢?”楊絲甯偏頭,眼神缥缈的看了大嬷嬷一眼,而後嘆息,“他的心都不在我身上,我就算鬧又能鬧出什麽結果……嬷嬷,或許一開始,就是我錯了。”
他和司玉才是門當戶對,青梅竹馬的眷侶。而她,就算拼勁全力,付出一切,到頭來得到的不過時鸠占鵲巢四個字。
現在好了,司玉回來了,兩人暗度陳倉連孩子都有了。
她能說什麽……她總得留着一條性命,将她的孩兒照顧長大啊!
楊絲甯這般想着,卻不知道,楚贻華從頭到尾都沒想到要放過她。
楊司玉進宮的第二日,飲食中就被查出差錯,元寶公公順着尚食局查過去,最後查到了靜安宮。
縱然大嬷嬷出面頂罪,可楊絲甯到底罪責難逃,被貶至最末品的貴人。而益王,則送到了皇貴妃的鳳章宮中,由楊司玉撫育。
楊司玉原本是拒絕的,她對楚贻華早已經沒了最初的感覺,也沒了與他厮守終老的心思。一步一步走到乾元殿外,她想與他說個清楚。
可進殿後卻發現,楚贻華已經進氣多,出氣少。
最後一刻,她沒忍心甩開他拽着她的手,淚眼朦胧的看着他,聽他啞着嗓子,一字一句,斷斷續續的說,“司玉……我舍不得你……真舍不得你啊……”
司玉聽他說着,眼淚簌簌落下。
他的面容縱然已毀,可她還是情不自禁的想起,那年初見,她在荷花池裏浮沉掙紮,而他毫不猶豫跳下池中,将她救起……打那時候開始,她對他便情根深種。
“太子……”司玉叫了一聲,無聲道,“今生已無緣,來世再相惜。”楚贻華讀懂了她的意思,圓睜着眼,手從她手背滑落。
“楚贻華!”司玉慌了,她大聲叫喊着,可楚贻華卻再沒任何反應……
順哀帝,成了雲朝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不到十天。
整個上京城,再次挂起白幡,行國孝。
姜武在宋妤兒生下孩子第二天,就趁夜将她們母子接回了定國侯府。宮裏消息傳來的時候,姜武并沒有很驚訝。前一日,楚贻華已經秘密傳召過他,定下兩位輔政大臣,他和楊尚書。叮囑他們不管用什麽辦法,都務必要保證小太子登基為帝。
宋妤兒穿着厚厚的襖裙,送姜武到寝房外,“外面冷,您當心着……我和宣兒等着你回來。”
宣兒,是宋妤兒給幼子取的名字。
當初她也問過姜武的意思,誰知姜武随口就是毛蛋、狗剩、羊羔、豬肚什麽的。宋妤兒聽着,險些伸手撓姜武一臉……這是給孩子起名字嗎?
最後還是姜武看宋妤兒臉色不對,才讪讪道,“我讀的書少,還是婉婉你來吧?”
宋妤兒聽這還像句人話,哼了一聲,給出宣、軒二字,兩人斟酌後,挑了前一個做小名。至于大名,等周歲以後再說。
姜武“嗯”了一聲,回頭又叮囑碧痕,“好好伺候夫人!”
碧痕哎了一句,和宋妤兒一起目送姜武離開。
等姜武走後,碧痕伺候着宋妤兒又上了暖榻,兩人坐在一處,小聲說着話。
“今年冬天可真冷。”碧痕抱怨。宋妤兒嗔了她一眼,“你鎮日待在屋子裏面,還能凍着你。”
碧痕忍不住笑,“奴婢不是替夫人擔心侯爺嘛,他這一進宮,不得跪上幾個時辰。”
宋妤兒一想也是,“宮裏邊也沒個熱乎吃的喝的,不知道他怎麽熬的過來……”這般想着,天還沒黑,宋妤兒就派了人趕着馬車去宮城外接姜武。
姜武不知道這一茬,出了宮,正要騎着馬往回趕,結果剛上馬,還沒跑起來就被流雲給叫住了,流雲跳下馬車,沖姜武道,“侯爺,夫人讓卑職來接您。”
姜武聽到是宋妤兒的意思,心一下子就暖了,沖和他一起走的武将拱了拱手,“我娘子派人來接了,就不和你們一起了,告辭。”說完,頭也不回的朝流雲走去,直接上了馬車。
完全不顧及他身後,被塞了一嘴狗糧的鎮國将軍。
上了馬車,放下簾子,他發現車裏竟然有個婢女,看樣子是宋妤兒從良府帶回來的二等婢女明月。
此刻,明月也看到他了,叫了句侯爺,然後單膝跪在他身邊,打開手裏的牛皮水囊,柔聲道,“這是夫人讓廚房準備的熱湯,用羊骨熬成,驅寒暖身最好不過。”
姜武嗯了一聲,将水囊接過,喝了兩口,明月又打開憑幾上的油紙包,取出一個還算溫熱的白面馍馍給他,“侯爺墊墊肚子。”
姜武接過白面馍,兩三口就吃下一個。
明月又接連遞了幾個,姜武照單全收。
看得出,是真的餓得狠了。
“宮裏沒有吃的嗎?”等姜武吃完後,明月單手托腮問了一句。
姜武扭頭,借着夜色看了她一眼,冷冷道,“沒時間吃。”
楚贻華遺留下來的問題太多,他和楊尚書忙的腳不沾地,才堪堪鎮住朝臣,哪裏有用膳的時間。
明月聽了,眸光忽閃,輕輕嘆道,“倒是辛苦侯爺了。”
姜武沒再說話,半個時辰後,馬車停在侯府門口,姜武沒有理會明月,直接跳了下去。頭也不回的往洛神閣走去。
到了洛神閣,屋裏地龍燒的正暖和,宋妤兒聽到聲音,上前要服侍姜武更衣,姜武用眼神制止了她,“我身上涼氣重,怕過到你身上,我自己去東間更衣就是。”說着,轉身朝東邊走去。
一炷香後,再出來,身上涼氣已經盡散。
宋妤兒頭發半散着,引他去桌前坐下,親自将筷子遞到他手中。
姜武食量驚人,在外面吃的那幾個白面馍馍根本就是墊吧,此刻瞧到滿桌都是他愛吃的菜,頓時食指大動,正要敞開肚子吃個溜圓,結果還沒來得及夾菜,外面流風突然疾聲道,“侯爺,有客來。”
姜武知道流風的性子,除非特別要緊的事,否則他是絕對不會打擾到洛神閣的。當即也顧不得用膳,起身就往外走去。
宋妤兒不敢攔他,只是眉眼之間,多了幾分擔心。
碧痕見狀,上前扶住宋妤兒道,“侯爺苦盡甘來,不會有事的。”
“但願吧。”宋妤兒嘴上說的輕巧,但心裏卻忍不住替他擔憂。
再說姜武,他到了前院書房後,一進門就看到端坐在太師椅上的福康。
“郡王?”姜武驚訝的喚了一聲,“您回京了?”
福康點了點頭,繼而又道,“還有一些疑惑沒有搞清楚。”
聽福康這麽說,姜武臉色頓時變了,他單手背在身後,緩緩朝他走去,“您,還想知道什麽?”
“九皇子到底是生是死,順天帝到底是不是他殺……”福康一字一句的說。
姜武聽他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眼中頃刻被墨色覆蓋,風雲變幻許久,他開口,輕聲的嘆息,“知道又如何?”
“還他們一個公道!”福康出聲,字字句句铿锵有力,“将兇手釘在恥辱柱上!”
“可有些事的真相,并不适合公之于衆。”姜武有意勸他。
福康卻道,“本王只要真相!”
“若是知道真相的代價是死呢?”
“九死不悔。”福康看向姜武的目光堅定如鐵。
姜武笑了一聲,繼而出手如電,一把扼住福康的脖子,“那就怪不得下官了!”說着,他的手倏地收緊。
福康看着他,一臉的不可置信,“為……為什麽是你?”
姜武瞳孔微縮,“下官不如王爺,孑然一身,沒有牽挂,下官有妻有兒……不進則退,退就是死,就是家破人亡!”話落,他手收的更緊。
就在福康以為自己要死在姜武手上的時候,姜武手上的力道卻突然卸掉。
他睜開眼,疑惑的看向姜武,姜武掐過他脖子的手已經背在身後,目光幽冷的俯視着他,道,“看在以往相交的份上,下官再給王爺一次機會。”話落,他朝門外喚了句,“流風”。
流風随即進來,姜武一字一句的吩咐他,“送王爺回浔陽,務必自己交到順天帝給王爺安排的暗衛手中。”
“是,侯爺!”流風沒有任何猶豫,直接答應下來。
姜武沒有再看福康,直接離開。
流風在自家主子走後,一步一步的靠近福康,然後在他開口之前,一記手刀将他砍暈。
……
姜武離開書房後,腦子裏突然變得混沌起來。他低頭,看了眼自己的手,忍不住輕嗤,這上面,早就沾了數不清的人命了。
不管他願不願意,這條路一旦走上,便永遠沒有回頭的機會。
他嘆了口氣,終究還是舍不得讓宋妤兒擔心,闊步朝後院走去。
洛神閣中,宋妤兒果然還在等着。他落座後,宋妤兒帶着笑,親自替他挾菜。
姜武照單全收,一頓飯吃完,難得吃撐了。
碗碟撤下後,宋妤兒與他在暖榻上坐下,握住他的手,輕聲問,“姜哥哥,你有心事?”
姜武聞言一愣,“有這麽明顯?”
宋妤兒點了點頭,“相由心生,你舉止掩飾的再好,眼神騙不了人。”
“讓你為我擔心了。”姜武回握宋妤兒的手,輕輕嘆了口氣。
“來找你的是福大人嗎?”宋妤兒猶豫了片刻,低低詢問。
姜武聞言,又是一怔。
宋妤兒用尾指在他掌心撓了一下,眉目宛然道,“不管別人怎樣看你,我永遠站在姜哥哥這邊。”
“婉婉……”姜武聽她這麽說,心中一股熱流湧動,忍不住将宋妤兒攬進懷中,緊緊的抱着她,道,“婉婉,你真好。”
宋妤兒服服帖帖的趴在他懷中,溫柔的如一汪水般。
但是在姜武看不見的地方,她眼裏卻蘊着濃濃的哀愁。
最近大半年,她雖然一直借住在良府,可關于朝廷的一些大事,還是風傳進了她耳中。前後連貫起來,不難猜出順哀帝的一些心思。
姜武和福康,應該就是順哀帝手中的兩把尖刀。
只是到最後,福康這把刀有了自己的心性,所以才發展到眼下這種局面。
宋妤兒不知道姜武是怎麽處置福康的,更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關心這些朝堂上的事,她只是隐約覺得,福康那樣正直英明的人不該落得身首異處,死于權謀的結局。
是以明知不該問,但是在姜武放開她時,她還是問了,“浔陽郡王他……還好吧!”
“還好。”姜武看着宋妤兒的眼睛答道,頓了頓,又想起她和福康之間的一些淵源,生怕她不信,又道,“我讓流風送他回浔陽了。”
“嗯。”宋妤兒點頭,她知道姜武不會騙她,一直提着的心,終于松了些許。
次日,姜武天不亮就進宮去了。
寶華殿中,宗親大臣從殿內一直跪到殿外數十丈遠……姜武與楊尚書是輔政大臣,自然是打頭的,兩人并排跪着,偶爾用眼神交流一番。
七天後,大孝行完,原本該将順哀帝直接葬入皇陵,可偏偏,順哀帝的陵寝還沒開始修。沒辦法,姜武和楊尚書商量了一番,索性決定就先停靈寶華殿,等陵寝何時修好,何時再将順哀帝葬入陵宮。
第八天,皇貴妃楊司玉抱着小太子登基,年號為兆元,稱兆元帝。楊司玉為皇太後。姜武和楊尚書分別獲封一品輔政大臣。
之後,姜武越來越忙,直到年節前後,才稍稍松快了些。
這兩個月,宣兒也是一天一個樣,早就沒了當初紅猴子的模樣,日漸白胖,玉雪可愛極了。
昭蓉下了學,就來找宋妤兒看弟弟。
宣兒也愛極了昭蓉這個姐姐,兩人玩的極好。
這日,姜武下了朝,難得趕在天黑之前回府。
洛神閣裏,宋妤兒面色紅潤,正在縫制衣袍,姜武看到了,忍不住說,“費這功夫做什麽,讓繡娘來做就是,大晚上的,別把眼睛熬壞了。”
宋妤兒嗔了他一眼,道,“那好,我只給我和昭蓉、宣兒做,沒你的份。”
姜武一聽,家裏人都有,就他沒有,頓時又不樂意了,一努嘴,道,“你這是偏心。”
“不是你說,不讓我費這功夫?”宋妤兒拿他說的話堵他。
姜武一噎,靠近她,低聲道,“我的意思是,你給我做就是了,兩個孩子的,讓繡娘做。”
“姜哥哥,你說這話不臉紅嗎?”宋妤兒笑盈盈的指責。
姜武咧嘴一笑,“孩子一天一個樣,你廢了半天功夫,他們也只能穿幾個月,像我就不一樣了,你給我做一套,我保證能穿到死!”
宋妤兒聽他說到最後一個字,臉色忽的一變,放下針黹,匆忙去捂他的嘴,緊張道,“那個字,等閑不要說!”
姜武見宋妤兒白了臉,也知道自己是吓到她了,忙将她扯進懷中,輕聲哄着,“是我的錯,婉婉別怕,我會長命百歲,一直陪着你,陪着孩子的。”
“嗯。”宋妤兒低低應着,死死抱着姜武腰身,不肯放手。
姜武難得見她黏人的一面,心中說不出什麽感覺。
打他成了輔政大臣之後,他瞧着宋妤兒日日端笑,就以為她是真的開心,可他從來沒有想過,她的開心……其實是僞裝出來的。
她擔心他,但是又怕他知道她的擔心。
所以人前總是笑盈盈的,但是受到刺激時,卻會分分鐘破功,暴露自己真真的想法。
姜武越往深的想,越覺得自己對不起宋妤兒。
胳膊不由收緊,将他抱的更嚴實,他用盡全力擁着她,恨不能将她揉進自己的骨血之中。
“婉婉……婉婉……”他輕聲叫着,咬着她的耳朵,一字一句道,“你的擔心我都曉得,我答應你,不管什麽情況下,都一定先保全自己,我發誓,好不好?”
“姜哥哥!”宋妤兒聽他這麽說,甕聲甕氣的叫了一句,頓了頓,有些黯然的問他,“我是不是很沒用,你在朝堂上殊死拼搏,回了家,我還讓你擔心我,哄着我。”
“怎麽會呢!”姜武放開宋妤兒,捧起她的臉,兩人四目相對,他目光灼灼的看着他,肅然道,“婉婉,你知道嗎?你是我的一切,是我拼命往上走的動力和源泉,你什麽不用做,你記着,只要好好守住這個家,守着我們的孩子,讓我每天夜裏回來能夠一眼就看到你,看到昭蓉和宣兒的笑,能抱到你,抱到兩個孩子,我就心滿意足了。”
“姜哥哥……你真會哄人。”
“婉婉,我沒有哄你,我方才所說,句句都發自肺腑!”姜武認真的看着宋妤兒,憐愛的替她理了理額角碎發,“倒是你,前些年跟着我,受了不少苦……你不怪我我就心滿意足了,哪裏還敢怪你。”
“那我們……誰也不怪誰拖累誰,以後你主外,我主內,一起将這個家經營好,如何?”宋妤兒聽他說着,也歇了愧疚的心思。小小的心髒跳動着,突然湧出一股子幹勁。
姜武點了點頭,接着又偏過頭,突然湊近她耳朵,低聲說了兩句什麽。宋妤兒聽完,用力在他胸口錘了一下,喊了聲,“不要!”
姜武臉上的笑意暈開,直到眼底。
新年那天,宋妤兒将宣兒托給碧痕照顧,然後領着昭蓉、沈莘,随姜武一起進宮領宴。
宮宴上,男女分開入座。姜武在前朝,宋妤兒則是被領去了太後所在的鳳章宮。
鳳章宮正殿,楊司玉高居主位,容顏還很年輕,但身上的衣裳卻老氣穩重得很。
看到宋妤兒領着昭蓉進來,她眼睛一亮,認出那容貌精致的小女孩兒就是前年在淩雲峰上,他們一起搭救的女孩,定國侯姜武的長女——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