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卷二)
28.
接下來半月有餘,楚沉天日日來州府随兵士練武,他雖然不甚努力,且常常捉弄沈行,但是至少他是晃在沈雲和沈行的眼皮子底下,沈雲因此省了許多心思,十分滿意。
近日來,州府事務繁忙,陳州丞一直與對這春耕管理之事親歷親為,只因這塞北不似江南,若是春季時不仔細調度,百姓很有可能到了秋季顆粒無收,尤其是那些缺乏勞力的家戶,若是不派遣兵士助他們耕種,他們便無糧食度過餘年,餓死年老年幼者或有發生。
而整個塞北諸州之中,通州還算是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的地域,再往北去,那關外臨界的各州更是荒蕪,老百姓也更為貧苦。李昌冶監管整個塞北諸州,他如今已帶人去北面諸州查看去了。
剩下沈雲,在州府裏協助陳州丞的師爺處理些雜瑣事務。她來這塞北之前從未幹過這批閱奏文,管理案件的公事,少不了常常向那師爺請教詢問。
而目前沈雲最關心的一件大事,便是把那老城改拆。陳州丞已派人在城郊清算人口,打掃空屋。陳州丞與沈雲達成共識,準備停當之前暫不聲張,以免像楚沉天之類的好事之徒得知了,徒生枝節。只待一切安置妥當,便派人去排查疫病,以控制瘟疫的名義,将那老城中人分批遷往城郊。
現下沈雲要做的,只是等待。她一面查看宗卷,一面想着,這幾日與楚沉天未見,沈行一提起他便是一番痛罵。自那天夜裏他向沈雲講了他那“命定姻緣”之事,沈雲也并未問過他,後來他與那小姐如何了。只不過,沈雲想,雖然那右丞相的二小姐還待嫁閨中,卻絕不會許配于他。右丞相當日裏保的是那時的勵王,如今的聖上,而最主要的理由……卻并不是因為皇上本人,而是因為當時的皇孫楚其瑞和楚沉天相比,楚其瑞勝出太多。她記得沈尚書說過:“右相那老骨頭雖硬,這次倒是與我們站到一條船上了,也罷,管他是因為丁,還是因為卯,只要他識得時務,勵王殿下定不會虧待他。”
沈雲站在廳前,心下感慨:“成者王侯,敗者賊寇。自古便是如此。鈞王如此勢大,又有那泰鬥一般的人物羅苡相助,到底,還是敗了。只剩下這楚沉天……”
她又想到自己此行的任務,越想越覺得應不似出發前她父親所說的那般簡單。不知這楚沉天身上還有何秘密,讓當今聖上如此挂懷。想來想去,她也只能嘆息一聲,繼續去查看下面呈遞上來的那些公文了。
這下一份公文,卻引起了沈雲的注意。本來其中記載之事并無什麽稀奇 –只是通州下屬的一個小小村縣,有一名七歲的男童,外出玩耍時不知所蹤,因是家中獨子,其父母十分悲痛,上報官府,四處尋找,如今已過一月,并未尋到,那村縣附近便是荒原,辦事的官員以為是被野獸或是狼群拖去吃了,想以此結案。可那對父母死活不允,還要繼續尋找,因此上報。
沈雲稍一思索,拿上那份公文走到屋外,問那守衛的兵士道:“師爺現在何處?”
那兵士答道:“回沈公子,師爺就在隔壁。”
沈雲幾步走到隔壁屋門處,只見那季師爺在批閱文案。他見沈雲來了,起身問道:“沈公子可是有事吩咐在下?”
沈雲便把那公文給季師爺看了,不想季師爺看後也眉頭緊皺,道:“怎會又有此事?三日前我批看那周縣的一例案子,也是男童莫名失蹤……年紀不甚明确,但也似是七八歲上下……”
沈雲道:“我正是記起了那周縣的案子,故想請教師爺,接連丢失兩名七歲男童,此事是否尋常?雖這兩地偏遠,但若是常有豺狼猛獸出沒傷人之地,這兩戶人家卻又如何不肯結案,上報州府?”
師爺點頭道:“我在此輔助州丞也有四五年光景,這丢失孩童之事并不常見。況這兩例只是因父母堅持,故報了上來,只怕是有些人家父母無奈,或是生計艱難,便草草在本地結案了事。”
Advertisement
兩人又翻閱了近來各地的人口記錄,一直到晚膳時分。結果發現這兩月內,除上報的這兩例之外,還另有三戶男童丢失,只是記錄在案,并未報至州府,這五名男童都是七歲左右,丢失的地點各不相同,其父母家境,從事行當亦相差甚遠。
季師爺将這些文卷挑出來放在案旁,對沈雲道:“時候不早,沈公子去用膳歇息吧,明日待陳州丞回來後,我等再與他仔細商議。”
沈雲回到家中,飯菜早已備好。英兒迎上來問道:“公子今日怎麽回來的這麽晚?”
沈雲便把這幾例案件講給了英兒與随後回來的沈行。講完後她道:“我初始只是覺得這兩名孩子皆是七歲,皆是男童,實在太過巧合,不想細細查閱,竟然有如此多的七歲男童丢失,豈不怪哉?”
沈行道:“公子所言極是,此事十分蹊跷。七歲的孩童雖然頑皮,但卻也很能識人記事了,尤其在熟悉的村落中,應該不會無端瞎跑,要是有那人口販子,一般又愛偷拐些年紀更幼小的。況且為何他們正正好好全都是七歲?”
到了傍晚,沈雲練劍後,準備歇息,卻不見英兒去了何處。沈雲心中疑惑,便到院後尋找,卻見英兒坐在臺階上,抽抽搭搭哭泣。沈雲連忙問她:“英兒,英兒,你怎麽了?”
英兒聽見沈雲的聲音,連忙擡頭抹了一把臉,哽咽道:“小姐……” –她心中難過,竟忘了對沈雲以公子相稱。
沈雲在她身旁坐下,問道:“你有何心事,盡管說與我聽。”
英兒擡頭,圓圓的眼睛裏滿是淚水,她說:“今日聽小姐講那男童丢失的事件,小姐可記得我是如何到了尚書家伺候小姐的?”
沈雲想了一想,記了起來:“應是我五六歲時,我父母将你……帶到府中的,你那時與我差不多年紀……可卻比我懂事的多了。”
英兒道:“小姐,我那時被人販子打的怕了,到了小姐身邊,像是從那地獄到了天上,小姐,我至今不知我親生父母在何處,是否……還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