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力阻平湖公主和親
這日,日落黃昏曛曛時,我手執着上繡着一枝梨花展秀的宮扇,婷婷淺步往有着“鳴泉繞石煙容撩态”之稱的水心香榭而去。
蘭香亦在旁跟着随侍着。
然正行間,忽聽見,水心亭亭後,有女子的嗚咽之聲。
于是,便順着聲音而去,只見,是一位穿着杏紅精繡雲錦宮裝,發髻上飾着藍田玉步搖的姑娘,正卷縮着嬌弱的身子埋頭低泣着。
我瞧着這身量、打扮和聲音,像是平湖公主,于是遂輕聲叫道:“公主”。
而低泣的人兒,聽到我了的聲音後,便擡起了頭。露出了哭的像蜜桃似的眼睛。
我見平湖公主哭的這梨花帶雨之樣,頓生憐惜。
平湖公主見到是我,即擦了擦眼淚,哽咽的道:“皇嫂”。
我不知內由,便輕聲問道:“公主你這是怎麽呢?誰欺負了你?”
平湖公主聽言,眼淚又止不住的往下落。
我心忖着:這平湖公主就是面對着萬華嫔的惡言相向,我也沒見她悲哭過,可今天這是怎麽啦?
于是,遂關切的問道:“難道是出了什麽事嗎?”
平湖公主聽言,看着我,開始克制着眼淚,道:“皇嫂,父皇...父皇...要将我嫁到南夏去...當王後”。
我遂思忖着:南夏?這眼下最令正康皇帝頭痛的就是北狄和南疆。而南夏同南疆又因邊界領土問題時常動起兵戈,然南夏的國力及兵力又皆不如南疆,因此南夏對南疆時常有些忍氣吞聲。若現下南夏能與楚國聯姻,那麽南夏便可借楚國為後盾,而楚國又正好可以借南夏來牽制南疆。這樣的聯姻的确符合兩國利益。不過,那南夏國王現如今都已經四十多歲了,可平湖公主卻才十五歲,還更別說那南夏本就是蠻夷之地,又離京都有千萬裏之遙,這平湖公主怎麽會願意嫁。
只不過,可惜,這李家皇族的女兒本來就不是很多,而且年紀長的都已經出嫁了,而年齡小的又太小,以至适齡能嫁的就只有平湖公主一人,所以就算正康皇帝舍不得親閨女,想找個郡主代替嫁也都是沒可能的。
于是,想了想後,我問道:“那公主可願意當南夏王後?”
Advertisement
平湖公主遂堅定的使勁搖了搖頭。
我思着:這事我連聽都沒聽過,平湖公主是怎麽知道的。于是,我便問道:“那公主是怎麽知道這事的?”
平湖公主哽咽的道:“就是下午的時候,我去乾陽殿找七哥,一個公公告訴我的”。
我心思着:公公?一個公公?呵呵...這下我明白了。也是說這事還在商議之中。而是有人想試探平湖公主的反應。不過現在看來,試探的人已經知道了平湖公主的反應。
但是,若是站在國家的利益角度,這婚事也是肯定要行的。于是,想了想,就從袖中取出繡花蝶絹帕,為平湖公主拭了下眼淚。道:“可是公主,您就算要哭,也該到父皇面前哭才是。說不定,保不齊父皇就心軟了呢?”
平湖公主聽言搖了搖頭,低下了頭,繼續抽泣着。
我看着平湖公主這樣,不免有些心疼,也憐她無母親幫她說句話。就便輕撫了一下平湖公主的後背,道:“那公主相信本宮嗎?”
平湖公主一愣,擡頭看着我,颔首點頭。
我理了理平湖公主額前有些淩亂的發絲。然後警惕的留意了一下四周。道:“那既然公主願意相信本宮,那就好好地回到房間裏去洗把臉,好好的睡上一覺。然後明早就去松鶴殿,盡心的去侍奉皇祖母。”
平湖公主聽言,有些似明非明、似懂非懂的看着我,道:“那這樣就可以了嗎?”
我颔首道:“是。不過也請公主記得,千萬別因這事去求皇祖母。而剩下的事就交給你這嫂嫂去辦吧”。
平湖公主看着我,有些動容的道:“皇嫂......”
我溫柔一笑,道:“公主就放心吧,這麽漂亮的公主,就是別人舍得,本宮也舍不得讓她嫁到那麽遙遠的地方去。所以呀,公主現在就擦幹眼淚,好好地回去睡上一覺,什麽都別再去想,明白了嗎?”
平湖公主看着我,心下雖有不安,但也覺有了依靠,行禮道:“是,皇嫂。那平湖就告退了”。
我遂颔首,示意平湖公主離開。
然蘭香看着平湖公主離去後,見四下無旁人,遂悄聲問到:“娘娘,您是打算插手此事嗎?”
我看了蘭香一眼,反問道:“那蘭香,本宮問你,你若是有女兒,你可願意将她嫁到萬千裏之遙的蠻夷之地?而且,你還明知道,那所謂的‘王後’僅只是表面上的尊榮,而實際上卻是‘一去生死兩茫茫’終生也是不得見的”。
蘭香聽言也亦有了幾分沉重,道:“回娘娘,奴婢明白。可是......”
我知道蘭香的顧慮,便不等她說完,就言道:“所以,蘭香,本宮需要你幫我。而且平湖公主也需要你幫她”。
蘭香想了一想,沉嘆了一口氣,行禮道:“是,娘娘。奴婢謹遵太子妃娘娘旨意”。
而回到源泉殿後,我反複深思,心中便已有了幾分主意。便即安排蘭香,去幫我約見奕王。
于是,到了次日巳時二刻,我便依約來到紫煙山雲中亭。
然此時的紫煙山上岚煙輕繞,霧似霧绡,亦帶幾分清清寒意。
而坐落在紫煙山懸崖峭壁旁的雲中亭,似被雲霧輕托。
然站在亭中又仿若置身在騰雲仙宮之中。
這時,奕王如約而至。
蘭香即退到不遠處,去望風。
奕王四下看了一番,就望着眼前輕霧,道:“皇嫂還真會選地方”。
我道:“哪裏呀,這是這造化的神奇,鬼斧神工。本宮也不過是慕名而來”。
奕王含笑道:“那是皇嫂太過謙了”。
我看了奕王一眼,道:“這真人面前不說暗話,奕王爺應該知道,本宮請王爺來的來意吧?”
奕王目光深遠,沉重的道:“是。可是皇嫂,這有些事,不是說不願意,就可以不去做的”。
我望着那漫無邊際的遠方,道:“那奕王爺您舍得嗎?您又真的舍得她獨在異鄉、無依無靠嗎?”
奕王道:“可她是去做王後”。
我苦笑冷哼道:“王後?奕王爺您就是用這句話來安慰您自己的吧?”
奕王有些神傷,道:“可是平湖是大楚公主,這事她的責任”。
我冷笑道:“責任?什麽是責任?和親又算是個什麽責任?她不過是個十五歲的孩子。我們就不說那南夏國王現已經四十多歲了,就單說那南夏前王後才暴斃一個多月,還屍骨未寒。奕王爺,您當真要把您自己最疼愛的妹妹送進這火坑嗎?”
奕王道:“可是,這是父皇的意思。再說平湖是大楚公主,量他南夏也沒這個膽”。
我冷哼一聲,道:“那奕王爺在這後宮中長大,這後宮争鬥的事,王爺您是看少了嗎?說個不好聽的,若是公主真在南夏有個什麽,這遠水能解的了近渴嗎?更何況,到那時,奕王爺您又該如何向您九泉之下的生母靜嫔娘娘交待”。
奕王聽言,有些沉痛的閉上了眼睛。
其實我也清楚,在奕王私心裏,他比我要更疼他這個妹妹。只是奕王還在權衡,還在猶豫。而這種取舍的痛,使奕王心中也不會比平湖公主好受多少。
我看着奕王,又繼續言道:“而其實,若是本宮的女兒,莫說她本就不願意,就算她願意為了國家而去和親,本宮也絕不會将她送到那蠻夷之地,讓她孤苦無依”。
奕王有些神傷的看着我,道:“那若是母親......真就會這麽想嗎?”
我沒吭聲,用沉默給了他答案。
而半響後,奕王從哀思、沉痛中緩過神來,道:“可是,皇嫂為何會這般不願意将平湖嫁到南夏?”
我緩緩地走到亭邊,仰望着蒼穹,道:“這其實是因為,從眼前來看,平湖公主遠嫁南夏,于國有利,也有利于殿下鞏固地位。而實際上,即便兩國沒有聯姻,兩國對彼此也都有需求,兩國也會交好。然而從長遠上來看,平湖公主遠嫁南夏卻未必是件好事。這其一,這南夏的後宮中人好不容易才弄死了前面的王後,怎會甘心讓一個大楚公主來搶了這個位置。更何況公主現尚年幼,就算頂着大楚公主的身份,也未必能震的住那些人的野心;其二,即便公主能僥幸在南夏的後宮争鬥中存活下來,可南夏國王的年紀已經擺在這兒了。而再說那南夏國王的兒子,其中六個兒子都已經成年,而且手中都掌管有實權,那一旦南夏國王離世,南夏宮中生變,那麽平湖公主的命運也就不言而喻。再說個不好聽,一旦平湖公主在南夏有個什麽的,這就不是在結親了而是在結仇”。
奕王聽了,有了幾分認同,道:“可是父皇還有南夏那邊,都已經動了這個心思。若想要改變怕是不易”。
我道:“那也未必,這就要看奕王爺怎麽去做了”。
奕王看着我,思了片刻,笑道:“那看來皇嫂是已經有了主意了,那臣弟就請皇嫂不吝賜教”。
我遂一笑,走到奕王身旁,低聲道:“那還就請奕王爺命人在南疆·南平散布‘南夏要與楚國聯姻,意為收複被南疆所占的失地’之言。又可同時使人到南夏皇宮,散布‘南夏國王欲迎娶大楚公主為王後’這一事”。
奕王聽言輕笑,道:“那這樣一來,南疆定會派重兵到葫蘆口,而且同時也還會有其它動作。而南夏後宮那邊怕是也不會安寧了。然南夏國王,遇到如此內憂外患,那還會有閑情娶妻。只是父皇這邊......”
我即淡然巧笑道:“這個,就不勞奕王爺出手了。因為有更合适的人去做”。
奕王笑看着我,道:“那皇嫂不會是在打皇後娘娘的主意吧!”
我聽言,遂含笑不語。
奕王即明,深笑道:“這平湖能得到皇嫂的疼愛,真是她之幸”。
我笑回道:“公主能有奕王爺這位兄長,也才乃她之幸”。
你別以為我不知道,平湖公主口中那個“公公”就是你奕王爺的人。而你奕王爺若是真的那麽願意讓平湖公主遠嫁南夏,就根本不會來此赴約。
奕王聽言,遂與我相似一笑。
而片刻後,我們就各自分頭離去。
然我見與奕王已相談妥當,就讓蘭香去留意着平姑姑。
這日,在平姑姑傳信回來的路上。
我特意同蘭香裝作一副很警惕有要事相商的模樣,躲到假山後商議。
而平姑姑果然起疑,就跟了過來旁聽。
于是,我便又故意壓低了聲音,但實際上卻又能讓平姑姑聽清的聲音,道:“聽說,陛下有意将平湖公主嫁到南夏去當王後,但是公主卻并不願意。你去尋個機會去勸勸公主,穩住她。這若兩國締結聯姻,那殿下的位置可就坐的更穩了”。
蘭香佯裝不察,接言道:“那娘娘,此事會不會有人從中作梗?”
我故意巧笑道:“放心,只要皇後娘娘不覺察,淑妃娘娘和德妃娘娘都會很樂見其成的”。
蘭香道:“可娘娘,這又是為何?”
我道:“那是因為,這太子之位是好,可這‘後位’也照樣好!”
蘭香道:“可是娘娘,奴婢不明白,這同‘後位’又有何關系?”
我含笑道:“是,這從表面上來看,這兩件事當然毫無關系。可你仔細想想,這後宮中只有誰跟着陛下一起見過南夏使節?而且這平湖公主又非是皇後娘娘所出。你再想想,這都沒有一個王爺願意将郡主嫁南夏去,那陛下心中就當真沒有一點不舍?所以你想,這聯姻締結了,大家不都得說,是皇後娘娘心腸狠毒,因為不是她自己生女兒,所以她才撺掇着陛下将平湖公主嫁到那麽遠的蠻荒之地。再又說個不好聽的,這平湖公主要是在南夏有個什麽三長兩短的,那皇後娘娘的罵名不就更重了嗎?再則,平湖公主終究是陛下的親骨肉,難保陛下日後想到女兒就後悔了,然後再聽到這些個風言風語的......你說,結果又會怎樣?而且,還有皇祖母,畢竟平湖公主是皇祖母的親孫女。這久而久之的......就毋須再說了。更何況皇後娘娘已經不再是年輕之時,而且又沒個真正的娘家硬勢力,到那時又真的能有幾人幫着說上話。而且呀,這大楚自世祖皇帝開始,那廢後也不是什麽頭一遭的事。況且,這還本來就不是發妻。所以你就瞧着吧,往後這一連串子的好戲肯定不會少”。
蘭香即回道:“是,娘娘。奴婢明白了”。
我道:“那既然明白了,就好好去辦事。千萬莫洩露了出去。”
蘭香道:“是,娘娘”。然欲出,又緩了緩,待平姑姑先離後。才從假山後,探出頭看了看,才回過頭,道:“回娘娘,人已經走了”。
我聽言,便與蘭香相視含笑。
蘭香便又低聲問道:“可是娘娘,皇後娘娘不會生疑嗎?”
我笑哼道:“皇後娘娘當然會生疑,可是生疑又如何。她因無娘家硬勢力,才使這麽多年來後位一直不穩,這是她的心病。她不會拿這個‘後位’來冒險”。
而不日後,我就聽到了“南疆派了十萬兵馬前往了葫蘆口”的消息。
然南夏使節也即懇請正康皇帝出兵相助。
而正康皇帝,因皇後不願意将平湖公主遠嫁南夏,又加之南夏使節也沒再提此事,遂也就不再提。
然不多日後,正康皇帝便下旨,令軒王領兵十萬圍駐在大燕關一帶。
而這大燕關就位于是南夏、南疆、楚國三國的交界之處,大楚的境內。
然南夏使節得到這個友邦相助的消息後,就即速趕回了南夏去複命。
于是這聯姻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月氏國使節也在此不久後,就返回了月氏國。
這日,在鏡水雙湖巧遇奕王。
奕王未穿朝服,而是穿着一身青色羅衣,屹立在煙波籠罩處。尤顯分外不凡。
而奕王看到我後,即揖禮道:“臣弟拜見皇嫂”。
我淡淡含笑道:“奕王爺不必多禮”。
奕王笑道:“非也,這是應該向皇嫂行的謝禮”。
我笑道:“那奕王爺真是客氣了,這事本宮也沒做什麽,全是倚仗着王爺在外出力,才成此事”。
奕王笑道:“那太子妃娘娘也誤會了,那不是本王出的力,而是三哥出的力也”。
我聽言一怔,看着奕王。實不解太子為何會行這等對他毫無利益之事。
奕王見我這般,遂補言道:“其實三哥并非是無情之人”。
我遂淡然一笑,沒答言。而是轉而言道:“不過,奕王爺還是盡早的去為公主去尋得一位如意郎君,也省的又被人惦記了”。
奕王深思,揖禮道:“是,謝皇嫂提醒”。
我遂淡然一笑,沒再多言。而是靜靜的同奕王一起觀看着,那有煙雲袅袅升起的碧清湖面。
然愕然回轉時,便見身旁的奕王早已悄然離去,只有蘭香一人在我身側後默默靜侍。
而不久後,我就聽到“南疆為防南夏、楚國夾攻,已行撤軍回防”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