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一語引暗流
而我被她們這麽一鬧騰,心裏高興,不知不覺便就多吃了兩碗飯。
次日一早起來,氣色也就變得更加紅潤有光。
心情也大好了起來。就便悉心打扮了一番,穿了身杏黃暗紋錦袍,在發髻間飾了支金鳳步搖。
又喝了碗燕窩粥後,才便往鳳藻宮請安。
而正巧在路上,遇到了也是去鳳藻宮請安的平湖公主,就便與平湖公主一路笑談到了鳳藻宮。
然而,一進鳳藻宮正殿,就見齊王妃也在鳳藻宮,我遂不由納悶:這齊王妃是何時入了宮?
蘭香看出我的不解,即便在我耳旁禀道:“娘娘,齊王妃是昨個傍晚到鳳藻宮住下的”。
我心思:這齊王妃,大傍晚的往鳳藻宮跑,而且還住下了,定是跟齊王鬧大了,來向太後告狀,找太後撐腰子來了。
然而,又見皇後、孟德妃、郭賢妃、常婕妤、袁婕妤、陳美人、武美人、尹美人、馮寶林以及東宮這邊的徐才人、俞才人等都過來請安。卻偏不見幾乎每日都到鳳藻宮來請安的寧淑妃和薄良嫔。
我心中即起一笑,看來這會子寧淑妃是“唯恐避之不及”。但不過,皇後、孟德妃這些人就是奔着來看笑話的。
這時,郭賢妃看着齊王妃,含笑道:“齊王妃用早膳了嗎?”
齊王妃雙眼無神,悶悶的回道:“早上陪着皇祖母用了”。
我心裏明白:那郭賢妃是想問太後這會子在哪兒,只是不敢直接問,便就拐了個彎問。但可惜,這位齊王妃就愣是沒聽出來。
而那陳美人見機,便故作關心的問道:“怎麽看着齊王妃娘娘像似受什麽委屈,這誰有那麽大膽子竟敢讓齊王妃娘娘受委屈!”
齊王妃聽言,即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用瞧不上眼的眼神,打量了陳美人一眼,道:“你是個什麽東西,這裏輪得到你說話嗎?”
皇後見到,陳美人吃了這麽一個幹癟。心中暗喜,看了陳美人一眼,嘴角勾起冷笑。
Advertisement
然而皇後這麽一連串不經意的微表情,正好被一直注意着她的袁婕妤通通捕捉到了眼裏。
陳美人被齊王妃這番言語羞辱,面上無光,但亦不敢嗆聲,便恨恨不語。
郭賢妃見狀,便化着尴尬道:“齊王妃不必跟她動氣,若氣着了身子,太後娘娘又該心疼了”。
孟德妃也即陪笑着道:“可不是嘛,太後娘娘平日裏最疼的就是你”。
齊王妃聽言,便瞥向平湖公主,眼起得意之色。
平湖公主便偷給了齊王妃一記白眼,雖然心有不悅,但還算沉得住氣。不過終究年齡尚小,還有幾分孩子氣。默不吭聲的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來到我身側,尋依靠。
我見此,便拉了一下平湖公主的手,讓她坐到我身旁。
齊王妃見到這般,心又立馬起了不悅,憤憤的看了我一眼。
我心道:你坐太後身邊坐的比小王爺都多,這平湖公主好歹也是位金枝玉葉,偶爾坐到我身邊一次,又能有什麽?
然而,轉念一想,這齊王妃也許從根本上就是在對我不滿。
孟德妃看出其故,含笑着道:“這要說起來,以尋陽長公主之貴,魯國公爺的門第,這連.....也是夠配的”。然而邊說着邊刻意停頓了一下,示意齊王妃往我這兒瞧。
當然,孟德妃說的這番話,也正好戳中了齊王妃的心思。
而皇後也早看出來了齊王妃的心思,聽言,便與郭賢妃相視一笑。
但我也發現了,今個孟德妃比往日有精神鬥志的多,想來是瑀王要回京了。
不過說實在的,以魯玉嬌的出身之貴也确實夠配當太子妃的。
但是我想,當年高祖皇帝選我當李承碩的發妻之時,看重的更多的是,爺爺遺留下的名威和蘇家軍。
然而孟德妃此時,說出這句話來挑撥,也是有意想讓我與齊王妃不和。但不過,無論這孟德妃挑與不挑,我與齊王妃都難“和”。
而這時,皇後又對着齊王妃,笑道:“這若是熙兒能像齊兒一樣,娶到像你這般讨太後娘娘喜歡的王妃,那真真就是熙兒的福氣了”。
我心中冷笑:這皇後還真是嫌齊王妃心中的這把火燒的不夠旺,現在還來多添一瓢油。
但不過,我也承認,皇後的這瓢油,很成功的加旺了齊王妃心中的不甘和埋怨。
可偏偏那齊王妃的腦袋,就不去想想,她們說這些話都是抱着什麽心思。
而正在這時,太後搭着萬華嫔的手走了出來,眼含深意的掃了皇後和孟德妃一眼,穩坐寶座。
我等衆人,遂從座椅上起身,行禮請安。
太後便淡然含笑的道:“都坐下吧”。
我等衆人又才謝恩,紛紛歸坐。
太後看到平湖公主坐在我的身側,即含深思,深看了我一眼。又瞥了齊王妃一眼,眼起一絲無奈。道:“嬌兒,到哀家這裏來”。
齊王妃見太後當着大家的面,這般偏疼她,又多起了幾分驕傲得意。立即起身站到太後的側旁撒嬌兒。
然而,未料,太後又言道:“平湖,你也過來,讓哀家好好瞧瞧”。
平湖公主沒想到,太後會叫她過去,聽言便一愣。然後便看着我,見我用眼神示意她過去之後,才便移步到太後寶座的另一側旁。
而在寶座另一側旁的萬華嫔聽到太後之言後,則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的往後退了退,給平湖公主讓了讓位。
而靜侍在太後寶座側後的莫姑姑,瞟了一眼萬華嫔,眼底卻含着幾分無奈和同情。
太後細瞧着,平湖公主穿着的暗紋粉紫夾色素錦宮袍,發髻上飾着金鑲粉色藍寶石步搖,只覺淡雅嬌柔中又自帶了份貴氣。遂笑言道:“看這衣服的繡工倒不像尚衣局的手藝”。
平湖公主聽言即看向我。
太後遂明白了幾分,頗含深意的看了我一眼,道:“你這嫂嫂還果真是有心人。要說哀家的這孫女可是不少,但論識大體,卻沒一個能及得上你這嫂嫂的”。
我一聽這話,心思着:瞧這話說的,那皇家的公主、郡主有幾個是好惹的。我才不擔這毫無實用卻只會樹敵的虛名。
于是,遂起身行禮道:“那是皇祖母太擡愛了,但孫媳還是有這自知之明的。就孫媳這将門粗養的,怎會及得上公主們的金嬌貴體”。
太後聽言,眼含深意一笑,道:“你呀,不愧是護國公的孫女,時時刻刻都在心中緊了根弦。不像哀家這外孫女,別人随便幾句恭維話,她就分不清這內裏輕重了”。
但不過,我聽的出來:太後這句話明着是在誇我知進退,實則是在護着齊王妃,暗則是在警告皇後、孟德妃這一幹人等。
然而齊王妃卻沒聽懂這話裏意味,心起不服,不滿的道:“皇祖母,可她母親還是水貴妃的親侄女呢!”
我心中頓時一緊,不得不說齊王妃這句挑撥的話正觸到了“點上”。因為太後素來對我最不放心的,就是我與水家的這層關系。
皇後一聽齊王妃這話,知內裏輕重,從眼底升起一抹笑意。
而孟德妃亦知此話隐含的份量,遂拿出錦帕遮嘴,暗暗一笑。
平湖公主瞟觀了一眼衆人之态,雖不知內裏原由,但也大致聽的出來這話非是什麽好話。便施禮,帶着不解問道:“皇祖母,這宮裏還有位水貴妃娘娘嗎?平湖怎麽好像沒聽說過”。
太後聽到這句懵懂的傻氣之言,一下反生了笑意,對着平湖公主,含笑道:“那時你都還未出生,你怎麽會知道?”
然而,太後轉念便似聯想到了什麽一樣,接着道:“而你這嫂嫂啊,也是個可憐孩子,恐怕也是個連親娘樣都不記得的”。
平湖公主聽言即黯然神傷。
我心思着:這蘇明月之母是在蘇明月還不到一歲時就郁郁而終的,而這平湖公主的生母也是在平湖公主出生後不多久就沒的。也或許正是這個同病相憐的原因,才使得我與平湖公主,雖深交不多卻能尤外親近、格外相憐。
而太後見到平湖公主這般神傷之态,也亦起了幾分憐惜。
但齊王妃見未達到奏效,即心生惱怒,狠盯了平湖公主一眼。
然而齊王妃此态,卻又被太後的餘光正好瞟見到了。
太後便有了幾分不悅,又起了深思。又若有所思的看了我一眼,突然轉過頭問齊王妃,有些嚴肅的道:“嬌兒,那你是聽誰講的水貴妃?”
齊王妃被太後這話問的一懵,不明就裏的道:“聽宮裏很多人都講過啊”。
太後聽言,即冷肅盛怒的道:“先帝爺在時就已下旨,宮中誰也不得有議水貴妃。然而先帝爺一崩,你們就都不把先帝爺的旨意放在眼裏了!”
齊王妃一見太後震怒,不知所以,又懵又吓,直接就跪下了。
而皇後、孟德妃、郭賢妃等一衆人見太後震怒了,即下跪請罪。
而我見皇後下跪請罪,也即跟着下跪請罪。心中卻思着:我記得我剛入宮的那會子,寧淑妃也曾當着太後的面提起過水貴妃,那時太後聽了不也都沒怒嗎?可是今個怎麽就發那麽大火氣?而且還把高祖皇帝都給搬出來了。
然而此時,莫姑姑的神色也很是不好。在觀了一眼衆人後,上前跪到太後面前,道:“太後娘娘息怒,奴婢想各位娘娘、小主們也都沒這個膽量”。
太後怒顏道:“誰說她們沒有這個膽量?她們...現在膽量可大着了,都已經把哀家當聾了、瞎了的”。
皇後及衆人聽言,即道:“妾身不敢”。
太後稍平了一下氣,道:“明月,你起來吧,是哀家讓你受委屈了”。
我遂忙言道:“回皇祖母,孫媳不委屈,還請皇祖母息怒”。
然而聽話聽音,我也算是聽出幾分來了。這是太後在針對着“寧淑妃、齊王引狼入室火燒仁栖宮一事”發威。不過要說起來,這寧淑妃“引狼入室”此舉确實不光是在害我,同時也是威脅到了整個後宮的安危,也确實是太沒把太後放在眼裏。
雖然說太後為了袒護自個的孫子、為了皇家顏面,将此事按壓不談,但心中仍還是會耿耿于懷。
也難怪,自從我此次回宮,就發現寧淑妃在太後面前比以前小心了許多。
而現下,這齊王妃又提起水貴妃,本是為了讓太後猜忌于我。
但是太後也會逆向去想,懷疑說的人的意圖,更會認為是寧淑妃教唆的齊王妃。還又讓太後想起了寧淑妃的不擇手段,以及素日沉積的不滿,使得太後故意趁機借題發揮,警示衆人。
然而,偏偏今個寧淑妃不在這兒。
而皇後、孟德妃、郭賢妃等人也都看出其故,各個面面相觑不好進言。
而這個時候,平湖公主是最好出面降火的,可偏偏平湖公主又不知其故,還正在一片茫然之中。
于是,我遂偷偷朝平湖公主使了個眼神。但平湖公主也即會給我一個“看不明白”的眼神。
然後我便想了想,而眼睛卻正好瞟到了紫檀案上的一杯茶。于是便朝平湖公主使眼色,努嘴朝向那杯茶,又示意平湖公主看向太後。
平湖公主看明了意,就便起身到紫檀案前,端起了那杯茶,跪呈到太後面前,道:“皇祖母,平湖知錯,還請皇祖母您消消氣”。
太後低頭看了,無辜被牽連進來的平湖公主一眼,心便柔軟了幾分,道:“傻孩子,這跟你有什麽關系,起來吧,你們也都起來吧”。
衆人這才都松了一口氣,起身歸了位。
而這時,莫姑姑适時的安排了小宮女呈上茶點上來,以化解氣氛,正殿中的氣氛這才緩和了許多。
而又過了些時,一位執事宮女到太後身側後,在太後耳邊附耳悄禀了幾句,就便退下。
我心中料到了幾分,便低聲問蘭香道:“這會兒什麽時辰了?”
蘭香看了看刻漏,便施禮回道:“回娘娘,這會子應該快到午時了”。
我心裏暗忖:午時?是要下早朝了。
于是,就便觀了齊王妃一眼,心中思忖了一番,就朝平湖公主使了使眼神,起身向太後行禮告退,離去。
而平湖公主也即跟着,向太後行禮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