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與蘇國公論觀兵法
這日,風靜清幽。
在僻靜、肅立簡約,內藏多奇書的書房內,我和爺爺各坐在茶榻看書。
這時,爺爺觀書稍歇,喝茶,見我仍沉于書境之中,遂感好奇,起了興致,問道:“月兒,看此書有何感”。
我心明:爺爺定是認為我年幼,字都無法認全,怎知兵法奧妙之處。可是他卻不知這靈魂早已不是那個四歲孩童。便又自感幾分得趣,遂自信的回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明月覺得,不戰而屈人之兵才乃用兵之上策也”.
爺爺聽言頓覺驚奇詫異,然又有感欣慰,便假意挑刺道:“此乃盡是書中之言,明月可有自己的看法”。
我心思一番,鄭重答道:“習懂兵書是知前人之教誨,借古考今之用。然而實戰中,戰況千變萬化非只一法也”。
爺爺一愣,倍感欣喜,遂一笑,道:“明月這是想當女将軍嗎?”
我想了想,搖頭道:“既是又不是”。
爺爺感到好奇,道:“這是為何?”
我擡頭看着爺爺,認真的言道:“若是為保家衛國而戰,血灑疆場亦是榮歸。然而若只是為滿足個人之私欲強征亂伐,是置民生于不顧,非民心所望,更是不體恤士民爾。”
爺爺聽此一言,回想着自己一生戎馬,有所感懷,嘆道:“吾家出此一女,吾願足矣”。遂又帶感觸,隐憂的道:“明月,若爺爺日後再無法守衛這大楚江山,明月就來替爺爺守着”。
我一愣,心思:這話從何說起。就言道:“爺爺尚還年輕着,何須明月去守”。
爺爺心懷有思,又不好明言,只好輕嘆道:“爺爺早已是年過花甲之人,明月通慧明理,該明生老病死是世間常态,爺爺希望走後明月能接替着爺爺守護這大楚江山,明月可否答應爺爺?”
我想着:這大楚多的是人,何須輪的到我。但見爺爺言詞懇切,想着他對我的慈愛看顧,便不忍心拒之,遂點頭道:“嗯,好”。
爺爺聽言頗有些欣慰,釋然。捋了捋半白的胡須道:“好孩子,不愧是吾蘇家之女。明月可要記住了今日之言”。
我并未細思這其中的承擔,自顧抱着書看,心不在焉的順口回道:“嗯”。
Advertisement
爺爺便一笑,任由我觀書。
半響後,我感到口渴,便放下書,準備去喝水。擡頭卻見爺爺愁眉緊鎖帶着不放心的憂慮眼神看着我。
我心中不解,便言道:“爺爺,您是有什麽心事嗎?如果是與明月有關的,爺爺大可以告訴明月,明月年紀雖小,但該承擔的,明月也絕不會逃避”。
爺爺若有沉思,嘆道:“明月,知道自己是蘇家的嫡長女嗎?”
我不以為意的點頭,這事我早就知道了啊!
爺爺似有神傷,道:“明月做為蘇家的嫡長女,有些事就連爺爺還有你父親都未必能為你做主。況且爺爺已經這把年紀了,就算護你也護不了幾時”。
我見爺爺神色哀傷,便有意安慰爺爺,于是就用孩子奶聲奶氣的聲音道:“爺爺,不要緊,等明月長大了,明月還可以保護爺爺了”。
爺爺得到了些慰藉,淡了些愁容,道:“還是明月最懂事”。
繼而爺爺深思片刻,又眉頭緊鎖,沉重的道:“明月切記,無論是你還是蘇家的命運都皆掌控在皇帝手中,這一點明月一定要記牢了”.
我知此話份量中的沉重,便沉重的點了點頭。
爺爺見我明意,稍稍放心了些許,眉頭也不似剛剛那般緊鎖,對我道:“明月,記住這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我心思:爺爺今個突然跟我說這些幹什麽?但看爺爺的樣子又不像是沒有原由。遂便問道:“爺爺,您怎麽突然說這些?”
爺爺似有懷思,道:“明月記住爺爺今日所言就是”。
而我心中雖有疑問,但還是沉重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