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回門
回門這天,陳氏切了二斤豬肉,又拿了兩包糕點,覺得有點少,又加了八個個自家樹上結的秋梨子,統統裝進竹籃子裏用一塊棉布蓋上,兩頭緊緊系上,然後交給周琳帶回娘家。
這籃子東西在普通人家算是不錯的回門禮了,但是要送給親家還是覺得有點拿不出手,但已經是她能拿出來的最好的東西了,再過了老大家的有意見。自家也為難。陳氏嘆了口氣,這高枝也不是那麽好攀的。
周琳雖然剛來了三天,也知道蔣家的情況,對婆婆備的禮也沒有意外。想到吃了飯就能回家了,她今天一大早就起來做飯了,就盼着吃過飯早點出門。吃完飯趕緊又折騰着換衣服,還盯着福生好好收拾了一下自己。
收拾妥當後,兩個人精神煥發地一起出了門。福生挎着籃子走在前面,周琳空着手小媳婦一樣(本來就是小媳婦)跟在後面。她其實還是想體會一下兩個人手拉手,一起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的感覺的,可惜擔心會被人說輕浮,也就作罷了。
出了村子,走在連接兩個村子的小路上,周琳四處看了看,沒發現人影,就悄悄地上前兩步,跟福生肩并着肩一起走。兩只胳膊挨挨蹭蹭,蹭得福生心裏癢癢地,終于忍不住伸出手捉住了媳婦的小手指。
竊笑的周琳達到了目的,心滿意足地朝着周家村走去,直到遠遠看見村口的人影,才趕緊放開了手。她眯着眼仔細看了看,才認出是她大哥周磊。這頭的周磊也看到了妹妹妹夫,高興地揮手示意。
等兩方人馬彙合後,周磊就趕緊接過東西帶着他們往家走,“趕緊回去吧,二叔二嬸一大早就開始念叨了,一遍遍說着你怎麽還沒回來,剛吃了飯就催着我在村口候着。”
一路上街坊看到他們,都紛紛地過來打招呼,“二丫來啦?”“這麽早就來啦?”“二丫這男人真精神……”“帶了什麽好東西給你娘啊?”農村的婦人就是好奇心比較重,熱情地讓人承受不住。
那麽多話,周琳的耳朵裏只聽到了一個“來”字,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剛嫁了人再回自己家就是“來”,是客了。還記得每次趕集回來,街坊招呼的都是“回來啦?二丫”,“今天回來得挺早啊”,那個“回”字,直到今天她才品出其中關于家的歸屬感。
內心酸澀的周琳無心敷衍街坊鄰居的熱情,只能加快步子往家走。福生和周磊對視了一下,不解地跟了上去。直到進了家門,看到守在門口的爹娘,周琳一頭撲進趙氏的懷裏,眼淚刷地決堤了。
被周琳這作态唬了一跳的趙氏趕緊抱着她問,“這是怎麽了,受了什麽委屈?”随即隐含怒氣地看着女婿,“我這閨女向來嬌慣,不知道有哪裏做得不好,你直接跟我說,我好好教教她。”
福生看着壓着怒氣的丈母娘,還有虎視眈眈的老丈人和大舅子,只覺得無辜又委屈,“這來的時候還好好的啊,我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啊?家裏人也都很滿意琳琳的,沒有人跟她生氣啊?”
趙氏幾個卻不信,不然好端端的怎麽哭成這樣?沒有辦法的福生只能跟媳婦求救,“媳婦,你說說啊,這是怎麽了?”媳婦哭了他也心疼啊,但是再不出來說話,他估計沒進門就得吃上一頓竹筍炒肉了。
周琳這時才不好意思地小聲說道,“我只是想家了,蔣家沒有人難為我,公婆和福生待我都挺好的。”福生這才松了一口氣,趙氏幾個就有點尴尬了,只能轉移話題,趕緊把女婿讓進屋裏。
留女婿在外面和男人說話,趙氏拉了閨女進房,關上門仔細問了她這幾天的事情,發現也就一個嫂子難纏一點,但是馬上就要分家,也不算什麽事,這才真正放下心來。
不過防範于未然,她還是摟着閨女耐心教導,“新媳婦進門難免要辛苦一點,你婆婆既然厚道,你也不能欺她好性子,該敬的也得敬着。就算分了家,隔三差五去陪她說說話,做了好吃的端過去一碗。你婆婆誇你一句,可比自家人誇你千句百句還有用,女人有個好名聲比什麽都強。”
周琳自然虛心接受娘親的經驗之談,她總覺得好久沒見到娘了,膩在趙氏懷裏不肯出來。床上的寶兒不知道什麽時候醒了,看到娘抱着姐姐,光着屁股就爬了過來,一邊推周琳一邊急得大叫,“這是我娘,不抱姐姐,抱寶兒……”
周琳故意逗他,“我偏不起來,這也是我娘,當然能抱我了。”看着弟弟都急得掉金豆豆了,她才從趙氏懷裏出來,寶兒趕緊一頭紮進自己娘懷裏,小手緊緊抓着趙氏的衣襟,警惕地看着自周琳,生怕她來跟自己搶。
趙氏抱起小兒子就罵,“沒穿衣服就亂爬,也不嫌凍得慌。”趕緊找了薄襖棉褲給他穿上,“真是個沒良心的,以後啊,就是你想見姐姐都難了。”兩歲生日才過了不久的寶兒哪裏懂得離別愁緒,恐怕就連他嘴裏正啃着的手指頭都比姐姐重要。
給兒子穿了衣服,趙氏就把他交給了閨女,自己則出去準備殺雞宰魚,準備午飯了。
無視堂屋裏陪坐的福生求救的目光,周琳牽着自己弟弟的小手在院子裏玩“你追我趕”的小游戲。寶兒在前面一邊跑一邊興奮地大叫,“姐姐,你追不上我!”等跑到院子的另一頭,又讓周琳在前面跑,他來追。跑了十幾個來回,也不見這熊孩子喊累,她自己倒累得滿頭大汗。
帶一個兩歲多的孩子真是個體力活,等趙氏來通知開飯的時候,周琳終于能喘口氣,心有餘悸地抹了一把汗。回頭就跟趙氏吐槽,“光看着寶兒我就不想生孩子了”。趙氏用過來人的口吻說,“等你生了孩子就不這麽想了。”周琳想象不出來,等自己真生了孩子也許就有體會了,反正她現在是一點都不喜歡帶小孩子,偶爾逗逗還行。
午飯有雞有魚,非常豐盛,然而福生卻非常悲憤,一家子都卯着勁兒灌他酒,看來對自己把媳婦拐走的事實非常不甘心。吃吃喝喝,一頓飯到了半下午才結束。
福生已經喝高了,不住地叫着“媳婦”“琳兒”的,頂着家人意味深長的目光,周琳粗暴地灌了他一碗內容豐富,味道精彩的醒酒湯。看着男人臉皺得跟吃了酸橘子一樣,她才覺得解了一點氣。
周琳和大哥一起把迷迷瞪瞪的福生扶到自己的房間睡下,男人翻了個身,聞着熟悉的味道,很快就打起了輕微的呼嚕。周琳回到堂屋後才想起還沒跟家人說分家的事情,趕緊跟趙氏說了當時的情況。
周家人都覺得只要大面上分得公允就行,都不關心小兩口分了多少東西,只問她什麽時候搬到新居,他們好去幫着燎鍋底。
“再過兩天就是十五了,我們準備先去置辦點東西再搬,剛分家除了家具什麽都東西沒有。”周琳想了想,“還是到十六搬吧。”
“居家過日子,油鹽醬醋,鍋碗瓢盆都少不了,是得準備妥當再搬,不然吃個飯都犯難。”周奶奶點點頭,認為孫女考慮得周全,“不過,油鹽醬醋家裏鋪子都有,你們回去時帶點回去就行,記得給你婆婆和嫂子分點,別自己吃獨食。鍋碗還有別的家裏沒有的就自己去鎮上買吧。”
看李氏和姑姑都沒有意見,周琳也沒有推辭,不過下不為例,這次就當回禮了,下次來拿東西,至少也得給個本錢,畢竟不是一家人的生意,還有自己大小也有個家了,帳目還是得算清楚的。
眼看太陽要落山,趙氏趕緊催着女兒把女婿叫起來,再不回去天就黑了。回門這天是不興在娘家吃晚飯的,再不舍得也得讓閨女回去。再說,等天黑了,閨女和女婿兩個人走夜路她也不放心。
來的時候籃子滿滿的,回去的時候非但沒少,反而更多,都是些油鹽之類常用的日用品,拿不下的東西趙氏還專門拿了個包袱給裝上了。
回了蔣家,陳氏看到二兒子背着一個包袱,挎着一個籃子,吓了一跳,“你們這是做了一回響馬,把你丈人家搶了不成。”
福生有點不好意思,周琳卻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趕緊跟陳氏解釋,“我娘說回些用不着的面子東西,還不如拿點實在東西回來。”說着撿了一些分給陳氏和吳春華,“都是這家裏用得着的,娘你留點,這些是給大嫂的,等回頭搬了家不用買了。”
親家有心,陳氏也沒有推辭就收下了,只有吳春華拿着手裏的一包鹽和一包糖,還伸着脖子想看弟妹還留了多少,“弟妹帶回家的東西可真不少,你娘家真闊氣,不跟嫂子我……”
周琳知道大嫂想賣個可憐,讓自己多分點東西給她,沒聽完就指使福生把東西拿回了房間,鎖了起來。長得一般,想得還挺美,自己娘家的東西又不是大風刮來的,她還想和自己對半分不成?
作者有話要說: 發現我說了沒有多少人收藏渣作者的專欄後,就漲了三個作者收藏,小天使好貼心,感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