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七月炎日似火燒,冰西瓜又風靡起來。
鄧大娘家西瓜豐收,她今年忙着種地帶孩子做家務,沒怎麽能來農場,今年沒見雲知去街上賣西瓜,還以為她沒種。
這天帶着幾個西瓜自家種的大西瓜來給雲知,到了農場,看到農場雜物間裏跟外面都堆滿了西瓜,驚訝地問:“你今年也種西瓜了?怎麽沒去街上賣?”
雲知聽到她這麽問,就知道鄧大娘一心撲在自家的事上,還不知道最近這些天街上有多少人擺攤賣西瓜。
“街上擺攤的人太多,我就不去湊熱鬧了,打算用皮卡運到城裏去賣,也就是麻煩了點,價格還不錯,你家要是西瓜多的話,最好也拉到城區賣。”
鄧大娘說:“我家的西瓜也就種大半畝地,說多也不多,感覺走城區一趟不太夠。”
這會兒她看着籮筐裏的瓜,不知道該怎麽辦了,雲知自己家就有,她帶來的還不一定有人家種出來的好吃。
雲知就讓她既然帶來了就留下:“你家的不夠多,可以去收別人家的嘛,現在外面的無籽西瓜最便宜都要三塊五一斤,味道還不一定有咱們鎮上種出來的好,我以前在鎮上賣得便宜,出去賣的時候除非有人買得多,要不都按市價賣,每天拉一車出去,不到半天照樣賣光。”
鄧大娘一算,那可掙不少錢!
“是個好買賣!”
“對吧,到時候你要麽收別人的西瓜去賣,一塊一塊五的都有得掙,要是本錢不夠,代賣也行啊,代賣一個收幾毛一塊錢的,一天下來也有不少收入。”
這錢雲知是沒時間掙了,她現在正忙着呢。
七月初,中考成績出來了,她考得不錯,好幾個高中學校通過她初中的班主任來聯系她。
很多高中從中考前就關注各個學校的尖子生,有些甚至在中考前就找過去,把學生定下來了,結果沒想到出了雲知這匹黑馬。
之前她上熱搜那回,陽城的學校也關注過她,不過這幾年雲知幾乎沒什麽動靜,後來他們也就漸漸不關注了。
網絡上的事就這樣,自己不營銷,又盡量壓制自己不搞事,熱度很快就會過去。
Advertisement
以至于她成績出來後,這些學校才趕緊來聯系。
雲知不為所動,聽說從高一開始上高中還要參加軍訓,軍訓至少是兩周的時間,這些時間她能幹的事可不少。
軍訓的話就只能住在學校,每天立正、稍息、踏步走、正步走,太浪費時間了。
她早就找好學校,準備等開學就去選好的學校的複讀班上課。
距離開學還有一個多月,她得利用好這個時間,把未來一兩個月的鑒定植物完,不然又要全天高強度學習練習,又要幹活也太累了。
鄧大娘聽了雲知的建議,回家就自己琢磨怎麽幹。
關寧鎮上今年有不少人種西瓜,種子全是在雲間農場買的,每家每戶的地如今不夠用,所以每一家種得都不多。
一家也就種那麽幾分地,可誰也沒想到,雲間農場出品的西瓜産量能那麽高,只是幾分地的西瓜,剛開始成熟的時候還好。
現在到西瓜成熟的季節,他們也沒辦法控制西瓜,讓西瓜一個一個慢慢成熟,以至于在西瓜大量成熟的時期,太多西瓜同時成熟,自家吃完再送親戚都消耗不完。
每天摘的量又不至于去一趟城裏,于是大家都拿到街上賣。
鄧大爺也想去,鄧大娘沒攔他,特地抽空跟他去了一趟。
鄧大娘好久不來中心街,來這一回放眼望去,好家夥,街上一連串的西瓜攤。
“老鄧,你們家也來要來賣西瓜啊?”有個大爺招呼鄧大爺,“快來快來,這裏有個位置,比別的地方都陰涼。”
鄧大爺一看這麽多人擺攤賣西瓜就覺得不好,把車挺過去後一問,那夥計就說:“我來這裏擺攤好幾天了,剛開始還好,現在都沒什麽人買,有時候擺一天能賣出去一兩個兩三個,很多時候一個都賣不出去。”
“要不我們去鎮外賣?”鄧大爺轉身詢問鄧大娘。
沒等鄧大娘說話,那大爺又說了:“我們這點西瓜說多不多,去鎮外賣還不夠折騰的,不過你家有車倒是可以用車拉着去遠一點。”
他說着就嘆了口氣:“我家就難了,鎮外出去就是城區,我只有這麽一個小兩輪,平時在鎮上橫一根扁擔挂兩個籮筐拉東西沒人說,去城裏不許這樣。
帶着西瓜去城裏擺攤得躲着城管,萬一一個不小心摔一跤,瓜壞了沒啥,我這上了年紀的要是摔一跤,那可不得了,肯定會給孩子找麻煩添負擔,眼看家裏日子越來越好,我可不能給孩子拖後腿。”
鄧大爺聽得連連點頭:“沒說的沒錯,是這麽個道理,情願少掙點,也不要給孩子們添麻煩。”
可他還是心疼地裏的西瓜,他種了一輩子地,最看不得地裏的産出被浪費,更何況還是那麽好的瓜。
這是旁邊站着聽沒怎麽說話鄧大娘開口了:“要不我們拉西瓜去賣的時候幫你一起帶去?”
那大爺聽到這話有點心動,搓搓手不太好意思地說:“那怎麽好麻煩你們……”
“你要覺得麻煩我們過意不去,那一個西瓜給個五毛一塊的,當我們代賣的代賣費呗?”
她這話一出,倆老頭都呆住了。
他們想的是街坊鄰居互相幫忙一下就行,沒想過這麽閑聊一下就談到生意啊……
不過,大爺還是答應了。
鄧大娘問他:“你不回去跟你家裏人商量一下?”
“商量啥?這瓜是我自己開了一小塊荒地種的,我一個人管,當然我一個人說了算。”
“成,那我等會兒就讓我兒子把車開來,拉西瓜,你家裏還有多少?咱一并拉走,今天沒準都能賣掉。”
大爺急忙站起來要回家:“還有還有,我小電車帶不來全部的瓜,這就回家去給你搬來,這些你們幫我看着點。”
“不用去不用去,”鄧大娘趕緊攔住他,“等我兒子開車來再拐去拉就行。”
鄧大爺終于反應過來跟着點頭:“就是,你用電車拉得拉多少趟,那麽熱的天,趕緊坐下歇着吧。”
這個點還不到小飯館開業的時間,鄧大娘估摸着自己兒子去進貨應該回來了,就給他打電話。
沒曾想他兒子就在家,也正要給她打電話呢。
“媽,你們在哪兒?”
鄧大娘說:“街上,咋了,你這時候怎麽在家?不在飯館提前備菜啊?”
“我回來想拿點菜,昨天不是從家裏帶了些菜去飯館嗎?客人都說好吃,飯點還沒過就賣完了。”
“哎喲,那可不太夠了,家裏的菜是按照咱們家幾口人吃到中秋種的,中秋過後又再種,我幫你問問看別人家有沒有吧,其他人家的菜苗也是跟我們家一樣,在農場買的。”
農場?
鄧濤靈機一動:“農場應該也有菜,要不我去農場買點?”
“你那小飯館買農場的菜不得虧死?也不看看人家一斤菜賣多少錢!”現在關寧鎮幾乎所有人家裏種的菜苗也都來自雲間農場。
雲知本來打算稍稍給自己網店裏的菜降點價,後來發現鎮上人種出來的菜跟自家的菜比起來依舊有很大差別,就沒有降價。
她打算再等個幾批,讓鎮上的土地得到養護,鎮上人種出來的菜跟農場裏只經過她培育種子,後續成長過程沒用靈氣培育的菜差距不那麽大再降價。
鄧濤确實一個激動之下忘了雲間農場的菜價格有多貴,只好退而求其次,跟鎮上其他人家買。
不過他也多了個心眼子,讓他媽給他找那些按照農場要求來,不給菜打農藥的那些人家買。
突然有一筆買菜收入,那些被找上門買菜的人家心裏也高興。
摘菜後整理需要一點時間,鄧濤就先幫他爸媽把西瓜運到城裏,鄧大娘不只代賣之前那大爺的西瓜,還給好幾個鄰居代賣。
她在雲知這裏聽回這個掙錢的方法後,提前到處逛過,找了個四周都是小區的小公園門口,全家一起把西瓜卸下來,就在這裏擺攤。
鄧濤回去後,鄰居們的菜正好摘好,過稱後付了錢,就能拉到自己的飯館裏。
他回到飯館,還沒來得及吩咐員工來幹活,他媽的電話又來了:“濤啊,你在家嗎?”
“不在,我在飯館呢。”
“這會兒飯館不忙吧?不忙的話你回家一趟,再拉一車西瓜來,我隔壁你芳姨說好了,她家的咱家也幫着賣,本來所排到明天,結果咱們剛擺攤,就有不少人來買,我這兒只剩一點了。”
鄧濤好久沒這麽忙得團團轉了,放下手裏的杯子立刻起身:“我馬上回去,媽,要不你跟我爸也去學學車吧?”
“瞎說啥呢,我跟你爸這麽大年紀了,咋還能開車?”
“怎麽不能了,我看人家外國的老頭兒,七八十照樣開車,現在咱家的日子蒸蒸日上,要用到車的地方不少,你們會開車也更方便。”
鄧大娘有點猶豫,她手機開的通話音很大,手機還漏音,鄧大爺就聽到了,老頭很心動,可想起自家的情況也跟着猶豫:“我倒是願意學,兒子工作忙,咱要是會開車,以後臨時有點事,要去哪裏也不用太麻煩兒子,可以讓兒子得空多休息,不過家裏也沒什麽閑錢,買車不得好幾萬吶?要不買一輛大點的三輪車?”
那邊鄧濤也聽到了他爸在旁邊說的話:“三輪車不遮風不擋雨的,你們開出去我不太放心,咱們買車也不用買太好的,先買一輛二手車開着也行。”
鄧大娘想明白了,問道:“能買一輛皮卡不?就跟雲知開的差不多,那個貴不貴?”
鄧濤:“二手的不貴,我明天有空就去幫你們問問。”
“先不着急,我跟你爸還不會開呢。”
“那就等西瓜賣完,趁着不太忙就去學,我給你們報名。”
一直以來,鎮上頭條新聞人物大部分都是雲間農場的人。
沒過多久,鎮上的八卦頭條新聞人物就換人了,換成了鄧大娘一家子。
鄧大娘的兒媳帶孩子出門遛彎經常被人問:“你公公婆婆這麽大年紀了還真去學車啊?”
她被問到煩,又不好發脾氣,只能抱着孩子回答:“是啊,他們學車以後出門也方便。”
“他們都那麽大年紀了,還不如讓你們年輕人學,老人上了年紀學東西慢,還不一定能學得會,濤子怎麽不讓你去學啊?”
鄧大娘兒媳就聽出這人不太安好心了說了句:“我高中畢業那年暑假就去學過,早拿到駕照了,你沒學?哦,我忘了你年紀比較大,可能你們那時候還沒流行高中畢業就學車吧,快到做飯時間了,我得先接閨女去,下回聊。”就抱着孩子走了。
她們全家人被問到煩,直到鄧大娘跟鄧大爺老兩口拿到駕駛證的時候才算好些,鎮上不少人說他們年紀大了,不一定能學會,聽到這些言論,老兩口反而更鉚足勁去學,沒想到進度竟然不比年輕人慢。
不過他們開着二手小皮卡回鎮上的時候,免不了又以另一個新聞內容上鎮上的八卦頭條。
大部分人同齡人羨慕老兩口的兒子給他們買了車,也有酸的,特地跑去問人家:“你兒子怎麽只給你買二手車,這車才值幾個錢?”
鄧大娘白眼一翻:“車子便宜,但孩子的孝心可不能用錢來算。”
被人怼得灰溜溜走了。
雲知是放假回家才知道的這些事,卓嘉嘉跟她說起來的時候繪聲繪色的,把她逗笑好幾次。
笑完了雲知問卓嘉嘉:“我也該買一輛車留着讓你們開才是。”
卓嘉嘉卻說道:“你應該給你自己買一輛小車,然後把皮卡留在農場,鄉下還是這個車比較實用。”
雲知想想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兩人就一起上網看車。
看半天,雲知覺得買太貴的不劃算,最後竟然看上了寶寶巴士(mini小汽車)。
“老板,你是老板诶,你确定要買這個?”
雲知十分篤定地點頭:“我是老板的同時也是個學生。”她已經去選好的那個高中複讀班上課了。
本以為複讀班會在九月份開學,卻忘了這是複讀班,人家跟高一新生的開學時間不一樣。
高考結束後,放了一個月的假,八月份就開始補課。
好在雲知密集地幹了将近一個月的活,時間提前也沒有忙亂,稍微調整了一下就調整過來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