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你們等會兒,我把車開出來。”雲知關上駕駛座的門,把車開出洗車店聽着的棚子。
棚子挺大的,可以同時停放三輛車,不過洗車店的生意很一般,雲知的車子平時不用的時候會放在棚子裏,生意好的時候會開出來停在外面,把棚子的位置騰給客人。
今天有點濛濛細雨,恰好又遇上領苗的時候,洗車店就被征用變成臨時發苗的地方。
雲知的車子開出去沒一會兒,一輛三輪車載着苗進來,三輪車後面還跟着一個個挑着扁擔籮筐的人,籮筐裏也裝着苗。
地裏不好開車進去,家裏又只有一輛三輪車,雲知就又讓雲倏找不花錢的臨時工了,這些挑擔子的都是他找來的臨時工。
農場裏的東西豐富起來後,雲知招人來幹活已經不怎麽給錢,一般只會給一些東西。
這其實也是因為農場裏現在來做臨時工的本地人少了,跟雲知之前設想的一樣,本地人都在忙活自家的田地,田地不多的還跟村裏租。
甚至有些外來的人也租地來種。
以前鎮上跟附近的村子裏被丢荒的地不少,現在被丢荒的地又被開墾出來,大部分用來種藥材,少部分用來種菜。
洗車店的棚子漸漸擺滿各種各樣的苗,有人眼尖看到裏面還混着一兩籮筐的秧苗好奇地問:“農場還賣秧苗?”
“是啊,”雲知說道,“別說秧苗,就算有人想要麥苗、土豆苗、紅薯苗我都能給你們弄,只是得提前說,要不我可不能憑空變出來。”
那人又問:“那秧苗怎麽賣?”
雲知說了一個數,那人一聽直接搖頭,旁邊聽到的人也搖頭。
“太貴了。”比他們去種子站買貴一倍!
現在種糧食可不怎麽掙錢,要是沒有政府補貼,他們一不小心還得倒貼肥料、農藥錢,買太貴的種子不劃算。
雲知笑了笑,也不多勸別人買,她一直覺得上趕着不是買賣,誰願意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誰就比別人先掙錢,至于能多掙多少,全看膽子有多大。
Advertisement
這些秧苗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要買的,不過這人膽子也不算大,只敢先種一畝地試試。
不過之所以只拿一畝地來種,除了考慮到不随大流有風險之外,也是因為他家裏就這一畝地在水庫上游,再往上就沒人種田了。
在這個位置才能避免往水田裏放水的時候,自己的水田被別人家水田裏的農藥污染。
這家也是從藥材上面得到的靈感,覺得既然農場的藥材跟蔬菜不放農藥能賣高價,那麽水稻可能也可以?
藥材跟蔬菜有人試過了,那他們家就試試水稻,行的話可以多掙點,不行也虧不到哪兒去。
棚子裏,有人覺得雲知家的秧苗太貴,自然也有人又看到了機會。
不少人回家後跟家裏人商量,有些人家便決定也買一點秧苗來種種看。
領苗的時候按照合同來,領苗的同時付清尾款,很多來領苗的是上了年紀的人,不習慣用網上支付,帶的是現金。
等所有苗被領走,農場收到了滿滿一盒的現金。
“好久沒見過這麽多現金了。”卓嘉嘉邊整理邊說道。
雲知在旁邊整理,心說她以前都沒見過這麽多。
之前大部分時候都是用網絡支付,錢給她的沖擊性沒有現金那麽直接,現在真是數錢數到手軟。
“半山腰那房子裏的窗簾都裝好了吧?”雲知問。
卓嘉嘉點頭:“都裝好了,現在我每天早上都讓人上去開門開窗通風,傍晚又上去關門關窗,再過一兩個月就能住人了,其實真要住的話,有些房間也能住。”
員工房裏就床、書桌、衣櫃,地板是瓷磚,甲醛含量不高,散味那麽久也夠了。
“你抽空問問牛圭跟張犁要不要上去住,他住的話安排他跟張犁一個房間。”一個員工房裏面安排的是兩張床,看起來跟酒店雙人标間差不多。
雲知打算多雇點員工,房子建好,有了安頓人的地方,那些人也該來幹活了。
今年注定是特殊的一年。
幾天後鄧大娘一臉不好意思地來找雲知:“我家裏打算把空着的地全用上種藥材跟蔬菜,我兒子要開店,兒媳要帶兩個孩子,只能我們老兩口去管地,那地也不能用農藥,想要好收成得多費心伺候,以後恐怕不能再來農場幹活了。”
“沒事,”雲知在看到鄧大娘家訂的藥材苗數量後,早就有他們老兩口會辭掉現在工作的心理準備,“你們忙家裏的活要緊。”
養兩個孩子不容易,現在眼看着好好種藥材能掙更多,掙錢的機會就擺在面前,不趕緊抓住以後每次回想起來肯定都會後悔。
鄧大娘兩口子不再來農場幹活後,農場裏就只剩下卓嘉嘉一個正常人。
而她在快遞驿站那邊還有一個專門隔出來的單獨辦公室,由于每天需要對貨單、給在微店買菜來提貨的人備貨交貨,在外面辦公比較方便。
她現在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在快遞驿站那個單獨的辦公室忙活,有時候忙起來,中午就在那邊吃,晚上有時候在農場吃,有時候回家。
也就是說農場裏普通人幾乎沒有了。
被雇來的非正常人臨時工們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争取能跟牛圭一樣被選中從臨時工轉變為正式工,入住半山腰的新房裏。
牛圭以前跟他那倆好兄弟的師傅也沒說假話,他說自己不太熱衷于做泥瓦工,想在村裏租幾塊地種地是真的。
地少的本地人租地種藥材的時候,牛圭自己也租了幾塊地,有水田也有普通的地,水田跟鎮上在農場買秧苗的人一樣,在水庫上游。
就在那個人水田的旁邊,其他後來決定在農場買秧苗種水稻的人也不約而同選擇了這裏,後來選擇在這裏種地的人湊起來一合計,大家互相約定誰也不能用農藥,肥料該用還是用,但最好用有機肥。
有人提到有機肥的時候還說:“可惜農場不賣肥料,要不我都想買一些來給自己的地施肥,用別的地方的肥料,總擔心會影響到最後成果。”
牛圭一聽,肥料他可以做啊!
他當即跑去找雲知:“老板我想弄有機肥,能不能在農場申請一小塊地方做堆肥坑?以後就跟竹樂天還有密春盛一樣,跟你五五分賬,你要錢要肥料都行。”
雲知被問到的時候有那麽一瞬間是懵的,她很快回過神來,自己的農場根本不需要肥料這玩意兒,而且牛圭的肥料要怎麽做?
她這麽想的就直接問了。
牛圭一臉坦然:“當然是牛糞、豬糞、雞糞鴨糞各種糞加上一些農場不要的菜葉子枯樹葉什麽的,我看山路上還有半山腰的楓樹林裏落葉挺多,到時候我可以負責掃,只要把葉子給我用就行。”
他怎麽着也是個牛妖,耕地是天生自帶技能,而牛糞……作為一個牛妖,還是一個經常能吃到含靈植物,每天都能在靈氣濃郁的農場待一段時間的牛妖,牛糞的作用比普通牛大很多……
不過這個就不說出來給老板聽了。
雲知思索半晌後,對在農場建堆肥坑的提議表示拒絕:“農場的菜葉子跟山路上的落葉我可以給你,但堆肥坑不能放在農場,這件事我覺得你應該去跟王支書說,他一向非常鼓勵人在鎮上創業。”
“創業?”牛圭一時沒反應過來,“我只是想弄個堆肥坑掙點外快……”
話沒說完他終于反應過來了,老板的意思是建議他在村裏建個專門做有機肥的廠。
牛圭想了想,如果只供給鎮上還有附近村子有需要的人,那這廠子可以不用多大,甚至一個小作坊就能應付。
“那我以後還能在農場幹活嗎?”
雲知說道:“我又沒辭退你。”
有她這句話牛圭就放心了,抓緊時間去找自己的另外幾個小夥伴商量開有機肥作坊的事。
幾個人商量半天,估算出各種費用,然後掏出各自的存款湊在一起,接着看着各自的存款面面相觑。
牛圭:“你們這麽窮?”
其他人:“你不是也這麽窮?”
牛圭嘆氣:“我以前掙的本來就不多,後來在網上買菜買水果,又花掉不少,算了,大家應該都差不多,現在問題來了,我們所有的錢湊在一起比預算的少一多半,怎麽辦?”
“要不再找人幾個來入夥?”
牛圭覺得不妥:“我們現在參與的數量已經不少,人太多以後可能會亂,外人跟咱們沒多少交情,萬一意見不統一鬧起來怎麽辦?”
“說的也是,那怎麽辦?繼續再攢點錢?”
“不行,”牛圭又想嘆氣了,他可算知道自己這些小夥伴為啥都是窮光蛋了,這掙錢的意識比自己還差,一想到自己可能是幾個人中最聰明的他就頭疼,“要不,我去找老板問問她願不願意投資?”
“我覺得這個主意好,我贊成。”
“我也贊成,你去吧!”
“我也是。”
牛圭沒辦法只能又去找雲知。
雲知得知他的來意,這次倒是沒拒絕他,直接問:“你們還缺多少錢?”
牛圭把他們一起寫的預算給雲知看,雲知看完讓卓嘉嘉幫忙拟一份合同:“雖然你們只打算建一個小作坊,但是能正規點還是盡量正規點比較好。”
“老板說的是,能不能請經理也幫我弄幾份合同?我回去讓我的兄弟們都簽。”
雲知建議:“最好再找個律師看看,錢等簽完合同我就讓嘉嘉轉給你,另外你可以再去找找王支書,在村鎮建企業,哪怕是規模很小很小的微型企業,應該也可以申請一些補貼,手頭的資金寬裕些總比緊巴巴要好。”
牛圭以前沒接觸過這個,他大部分時候都是埋頭種地掙錢,現在仿佛像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啥也會說了,只一個勁地猛點頭。
然後按照雲知的指點去找王支書,又在王支書的帶領下去見鎮上的領導,結果原本他們只想開一個小作坊,後來變成開一個小工廠。
工廠該建在哪裏,鎮上都幫他們劃好了位置。
不僅幫他們申請補貼,土地租金上也給了不少優惠。
結果就是,後來建廠、買設備的錢大大超出他們的預算,生産的有機肥也不是當初牛圭設想的那樣只簡單的堆肥了。
他只能又雙叒叕去找雲知,詢問她能不能再多投資點。
最後,雲知在自己完全沒預料的情況下,又成了一個廠的大股東……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