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王支書離開前又問起雲知藥材的事,前段時間他們帶着藥材去檢測,得到的結果非常好。
檢測機構那邊甚至還問他們在哪裏弄到那麽好的藥材,有藥商得到消息,還聯系他們想買一批。
藥廠的人怎麽可能會答應?他們連對方請客吃飯都沒去,直接拒絕了。
後來那些人發現他們也是經營藥廠的才作罷。
“藥材已經全部曬幹,你們現在就要用,還是等開工儀式的時候我再讓人拉過去?”雲知其實想等開工儀式那天再拉過去。
王支書問:“藥材就是神秘大禮?”
雲知道:“當然不是,我剛剛說不會提前告訴你,怎麽可能會說漏嘴。”
提前拉過去廠裏可以先做一部分出來,在開工儀式當天拿出幾盒充作禮物給邀請來的嘉賓帶走,當天拉的話,能給開工儀式增添多一些熱鬧:“要不改天先把一半拉過去,剩下的一半當天再拉?”
“也可以,”雲知完全不介意,“你回去跟負責人說一下,準備一個好一點的倉庫。”
“你放心,我等會兒就去跟負責這方面的人說。”藥材檢測結果出來後,王支書最好奇這些藥材做出來的藥效果如何,跟雲知說完,他就馬不停蹄地去找人說這件事,讓他們趕緊準備好接收藥材。
接下來都是晴天,早晚溫差很大,清晨跟晚上得穿外套,中午就熱得不穿短袖就出汗。
王支書回去跟廠裏負責人說完沒兩天,那邊就來車拉藥材了。
來拉藥材的時候正巧被農場幹活的大娘們看到,等拉藥材的車一走,那些大娘們不好意思直接找雲知問,就找了鄧大娘:“鄧姐,你能不能幫我們去問個事?”
鄧大娘家也種了點藥材,不過她兒子要開店,她自己跟鄧大爺都在雲知這裏有活要幹,兒媳在家帶孩子,全家都沒多少時間侍弄藥材,所以種的不多。
藥材苗也是從雲知這裏拿的,當初雲知種完剩餘的藥材,有些只有半畝,還跟另一種藥材一起拼着種在同一塊地裏。
她也看到藥廠的車來雲知這裏拉藥材,這些老街坊一開口,她就知道她們要說什麽,其實她也想問問,雖然自家種的藥材不多,也是想盡早賣出去的。
Advertisement
畢竟自家不會保存,短時間還好,時間長了,怕藥性減退。
“知道你們想問啥,我收工的時候會去問問雲知,晚點吃過晚飯再去找你們說話。”
鄧大娘找雲知的時候,雲知正在準備送給廠裏的神秘大禮。
看到她來雲知一點也沒感覺到意外:“放心,藥廠過幾天就會發收藥材的通知了,十一月二十五號藥廠舉行開工儀式,當天就要啓動機器生産,不可能不多準備些藥材。”
聽到雲知這麽說鄧大娘就放心了,晚上吃過晚飯跟街坊唠嗑的時候就把這消息告訴了她們。
幾個人還約好到時候廠裏要是不上門收,她們一起去廠裏賣藥材,雖說藥廠是本地開的,大概率不敢欺負本地人,可大部分人還是會認為,只有一起去的人多才不容易被坑。
這個周星期五的早上,藥廠果然讓村委幫忙發通知,這周六開始收藥材。
周六這天鄧大娘夫妻倆都忙,他兒子的店更是在節假日人更多,騰不出時間去賣,她的小電驢也帶不了那麽多藥材。
直到周一,鄧大娘的兒子回來,她才讓兒子用小車裝着藥材跟其他老街坊一起去廠裏的收購處賣。
鄧家的藥材比較少,就先去稱了,走進收購處,裏面的工作人員沒有馬上讓她把藥材上稱,而是随機在每種藥材種抽出一點進行檢查。
鄧大娘也不知道他們怎麽檢查的,檢查好之後就給她報價,結果一個剛賣了藥材還沒離開收購處的人不樂意了:“憑啥她的藥材比我貴将近一半?”
工作人員很淡定:“因為人家的藥材品質好,我們都是檢查過才給定價,不是盲目出價。”
他說着拿出一張表格來:“定價标準上面寫得清清楚楚,外面也貼着一張,你們進來的時候沒看?”
那人出去看一眼,還真有,可是很多人包括他甚至鄧大娘在內,光顧着要進來賣藥材拿錢,哪管外面貼的什麽紙?還以為是工作人員貼的什麽值班表之類的,跟他們沒關系呢。
那人看完進來嘟嘟囔囔怪他們貼的紙太小:“你們應該做一張跟咱們鎮上宣傳欄那種海報才對,就一張打印出來的紙,誰能注意到……”
工作人員:“沒注意到我也有跟你說過的,抽檢的時候是不是也提醒過?要不我們幹嘛費那個勁抽檢?還給你看過檢查出來的結果。”
“你們那個什麽檢查結果我們也看不懂,我家的地就在老鄧家隔壁,他們家侍候的還沒我家勤快,怎麽就比我家的質量好?”
工作人員道:“這我們就不知道了,檢查結果出來是什麽樣就是什麽樣,童叟無欺。”
其他人聽到裏面人說的話,也擠進來看,讓工作人員都轟出去了:“排隊一個個來,別全擠進來,鬧哄哄的速度太慢了!”
有人出去前問:“要是我們家的藥材比老鄧家的好,是不是能賣得比他們家還貴?”
工作人員回道:“那肯定啊,大部分人的藥材是四級藥材,鄧家的是三級,往上還有二級、一級跟特級,我們廠裏鎮廠之寶用的就是特級藥材,別看都是同樣的藥,但不同品質的藥材做出來的藥,那效果可是天差地別。”
鄧大娘數了數錢,确認數額沒錯後,高高興興地拿着錢準備走到門口去等其他跟自己一起來的老街坊,在門口站了一會兒。
裏面又鬧出動靜。
“怎麽回事?怎麽回事?怎麽鬧得那麽激烈?”她把錢交給兒子帶去存,自己擠到窗口往裏看。
只見裏面一個人拍着桌子跟工作人員吼:“憑什麽不收我們的藥材!我們辛辛苦苦種了一年,你們說不收就不收?憑什麽!”
第一年被派來幹收購工作的都是心裏比較強大的人,在就職之前廠裏是專門培訓過的,對于各種各樣的情況早有預料。
被人拍着桌子吼也一點不慌:“我跟你說過,我們這兒收藥材是有要求的,剛剛有人說不注意看門口貼的表,我抽查你的藥材前,也特地拿出來給你看過,檢查結果标明,你的藥材屬于第五級藥材,甚至連最差的第四級都達不到,收回來根本沒法用,我們怎麽能收?”
工作人員指着檢查結果給那人看:“你看看這一項,農藥超标,有一點農藥殘留都會被評到第四級,第五級的藥材哪怕看起來品相再好,也不如品相不好但沒有農藥殘留的藥材。
如果不相信我們檢查出的結果,你們可以自己去找第三方機構檢測。”
那人又猛拍一下桌子大吼:“去就去!我還要去找王支書評評理,我還不信了,村委跟鎮上領導會讓你們這樣欺負人!”
工作人員道:“我們按照規定辦事,随便你找誰,以前村委也提過,讓大家最好別用農藥,哪怕侍弄藥田辛苦點,但藥材等級高,能掙得更多,你們自己不往心裏去,能怪誰?下一個!”
有人家的藥材因為農藥超标藥廠不收這事很快傳出去了,由于第一次辟謠大會的效果還在,很多人都認為是造謠,紛紛去找自己相熟的領導幹部問情況。
有些找藥廠領導、負責人的,有些找鎮上的領導,但找王支書的人最多,去得巧的,還看到被藥廠收購處拒收的那家人在王支書辦公室哭訴,這下事實擺在眼前,問都不用問了。
弄清楚怎麽回事後,給藥材用過農藥的人家都很擔心,趕緊拿出一些藥材先去收購處讓工作人員檢查,檢查出只有一點農藥殘留的就慶幸不已,查出農藥超标的急忙去找第一家,幾家一起去找第三方機構檢測。
檢測出來的結果無一例外,顯示農藥超标,這下可真是傻眼了,一年全都白忙活。
這個情況大部分領導都預料到了,所以在鎮上人種植藥材期間,不止一次說不要用農藥,然而總有那麽幾個反骨不聽勸。
好在被查出農藥超标的不多,也就是幾家,還鬧不起來,要不然藥廠也很難辦。
其他人看到第一年的這些教訓,明年就算領導們不再一遍一遍地說,肯定也能把這一條記在心裏。
随着這件事傳出去的還有鄧家藥材賣出高價的事。
這些天鄧家的門檻幾乎都要被踏平了,不管鎮上的鎮外的、認識的不認識的人、熟的不熟的全都要麽自己帶着一點禮品上門問,要麽托人幫忙問鄧家的藥材是怎麽能達到三級的。
別人家不是沒有達到三級的藥材,比如範叔家,他家甚至還種出二級藥材,另外還有一些以前也種藥材賣的人家也出過三級跟二級藥材,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些人家以前就種藥材,能種出好藥材很正常。
也有兩三戶以前沒種過藥材的人家種出三級,可那兩三戶人家花費的時間精力可比鄧家多很多,就連那些以前種過藥材的人家在藥田上花的時間精力也比鄧家多。
鄧家自己都很懵:“不是我們不說,我們真是自己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啊!”
鄧大娘的兒子幫着說道:“藥廠那裏收購藥材都規定好等級價格,不可能說種出的好藥材多就随随便便降價,我們又不怕大家都會了自家藥材賣不出去,真知道怎麽回事的話,肯定不會藏着掖着。”
大家看鄧家不像裝出來的樣子,紛紛讓鄧家從頭開始說他們家是怎麽做的:“你們說一說,大家一起分析。”
藥材是鄧大娘兩口子種的,連她兒子都跟着一起看向他們老兩口。
鄧大娘皺着眉回憶:“我家去年忙得很,家裏人都沒啥空閑,本來我跟老鄧想着跟着種藥材萬一沒時間打理,還白瞎自家地,幹脆不種算了。
後來看到農場那兒種完藥材還剩一點兒苗,雲知說不種也是随手扔掉,我覺得一棵藥材苗得幾塊錢,扔掉浪費,就讓老鄧帶回來,我倆抽時間一起整了整地就種下去了……”
後面種藥材的過程大家都覺得跟自家沒啥不一樣,區別就是藥材苗的來源以及農場老板特地叮囑過千萬別給藥材用農藥,沒時間打理的話,情願不要管它們,讓那些藥材在地裏自生自滅都不要管。
“雲知當時是這麽說來着:那些野外的藥材沒用農藥也能長,沒道理地裏的長不了,最多長得不夠大品相不夠好,反正年份足的都能用,沒時間幹脆不要管,有時間看到有蟲就去捉捉蟲。”
她說完屋裏靜了好一會兒,有個大爺突然一拍大腿:“農場的小雲老板說得有道理啊!你們想想市面上同樣的藥材,是不是野生的更貴?”
“對對對,是這麽個行情!”
“沒錯沒錯!野生的藥材哪兒有人管?”
衆人紛紛附和。
又有人說:“我看藥材苗也有門道,鄧大姐家的藥材苗是從農場那邊拿的,老範家的藥材苗也是在農場那邊買的,老範家還種出二級藥材了,他那天數錢樂得嘴巴差點咧到耳根!”
“老範家跟鄧大姐家都從農場拿藥材苗,老範家伺候得精細,就種出了二級藥材,鄧大姐家侍候得粗糙,藥材種得不太好,就只有三級。”
另一個人補充:“小雲老板賣藥材苗給老範的時候,肯定也跟他強調過,讓他別用農藥。”
旁邊的人聽着忍不住激動:“也就是說農場那兒的藥材苗,就算沒好好侍候,種出來的最低也是三級藥材!跟會種的人取取經,多花些心思好好侍弄,沒準也能種出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