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雲倏和扶黎收到雲知的消息第一時間趕來
扶黎順手就擰開小黃花倒出一些水嘗了嘗,嘗完盯着手上的小黃瓜一愣,他竟然能用,怪不得雲知特地把他們都叫過來了。
“這東西你有很多?”
雲知說道:“不多,只是這顆黃瓜跟其他的不一樣,只要每天都給它輸送足夠的靈氣,它就能每天長一根小黃瓜,直到挂果期過去為止。”
而黃瓜的挂果期至少有三個月,每天能得到一個,也就是說,她這裏最少能提供九十個小黃瓜。
量看起來不多,但是有限提供給上面派出去做比較危險的任務的人已經足夠了。
“明年用它的枝條扡插後可以得到更多、更穩定,生長期間需要的靈氣也更少的含靈植物。”
“這真是個好消息。”
雲知農場的植物在長成後就一刻不停地往天地中釋放靈氣,然而數量太少,那些靈氣融入山川湖波、空氣土地中杯水車薪。
只有讓種植的人多起來,靈氣恢複的速度才會更快,天地中靈氣濃郁便會反哺給所有生靈,最後形成良性循環。
現在的難點是沒有雲知輸送靈氣,開靈植物普通人無法駕馭,含靈植物在普通人手裏養成蘊含的靈氣也是微乎及微,更別說有多餘的靈氣釋放。
原本雲知的打算是先賣苗和種子,讓關寧鎮的人先種,往後再慢慢輻射到附近的村子、城區,乃至整個陽城。
現在既然有這麽一株開靈的黃瓜,用它扡插後會降級成開靈植物,但是可以保持它的特性,雲知會輕松很多。
以前的打算可以繼續執行,多出來的一條路也能同時走。
雲知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都輕許多:“以後雙管齊下,靈氣恢複的速度會更快。”
“我們一起看看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植物。”扶黎看向菜地裏,雲知種植的種類很多,黃瓜是她在菜地裏拿到的開靈植物的饋贈。
Advertisement
其他的還沒試過,這些開靈植物是雲知種下去養大的,其中大部分都會給雲知面子,給她饋贈,也有些與雲知實在無緣,可能別人過去才會給。
他們三個人走到菜地不同方位,從不同的地方開始與菜地裏的開靈植物溝通,一人一遍就是三遍,盡可能地保證沒有漏網之魚。
最後三個人聚集在雲知家裏,在她房間擺了個地攤,坐在地毯上,互相把自己拿到的開靈植物的饋贈倒出來。
不出意外,雲知得到的最多,雲倏跟她同出本源,得到的饋贈次之。
有些重複,有些只有一個人得到了。
雲知挑選出三個人都有的饋贈記下,然後去接觸給與他們饋贈的菜。
這些植物三個人都給饋贈說明它們包容性比較強,雲知三人又試了一下,包容性強的植物給的饋贈,三個人都能互相用對方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發現。
這些植物的能力比較單一,像小黃瓜,就只能用來給人體補水,最多有點黃瓜清熱消暑的屬性,跟野薔薇那樣比較強的差別很大。
只給一個人的說明比較随性、能力也強,不好推廣,暫時不管它們。
找出包容性比較強的植物後,雲知又在這些植物裏找到性狀比較穩定的那些,等培養出來之後就可以交給上面自己種了。
忙完植物的事情,雲知抽出空跟貓學姐見了一面。
貓學姐是以貓的樣子出現在雲知的農場外,小一小二圍着人家嗅,被人家一頓貓貓拳打得嗷嗷叫。
雲知聽到聲音跑出來,看到兩只大狼狗竟然被一直小貓追着揍,差點笑岔氣。
貓學姐一溜煙沖進農場裏,化成人形,雲知才反應過來:“原來是你。”
它化成的人形紮着利落的馬尾,看起來十六七歲的樣子,一點也不不像學姐,更不像老師。
不過一張嘴确實禦姐音,聽着讓人覺得她特別成熟,跟臉不太搭:“老板,你家裏沒有普通人了吧?”
雖然它在外面觀察過才敢化成人形,但是也要以防萬一。
“我今天特地給員工都放一天假,你放心,我家裏只有我一個,就算有人突然來也是雲倏或者張犁他們。”
貓學姐點頭:“我叫妙妙,如果我能留下,你以後可以這麽叫我。”
它沒有連名帶姓的介紹自己,因為是真的沒有姓,只有一個名字,還是當初第一個投喂它的人類取的。
妙妙很慶幸自己第一個遇到的人類是老一輩比較傳統的學生,要不然它現在可能會被叫做:薯條、可樂、炸雞、富貴、發財之類的,要麽就是英文名,英文名它不喜歡。
雲知帶她走進客廳,那裏已經準備好一套卷子:“這些是三大主科的卷子,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教學生,只能先看看你會不會做題。”
有些人學習很厲害,卻不會教人,但是會不會教得教了才知道,能看得見摸得着的測試只有讓它寫卷子了。
“只有三大主科嗎?聽說你要參加高考,想選文科還是理科?”
“文科,我記憶力好,即使有時候有些東西無法理解,死記硬背也能有點用。”理科的話,不會那就是真的不會了。
“把文綜的卷子一起哪來吧,你以後只請我一個老師就行。”教得多能拿到的工資也多,妙妙經歷過缺錢的窘境後,賺錢的念頭非常強烈。
“可以,”雲知去被設置成書房的房間裏把卷子拿出來,“全科精通的老師可不多,你真是的話,工資上肯定不會虧待你。”
妙妙注意力全在後面那句,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初中也讓我教嗎?”初中要學的科目更多,即使內容不如高中難,但是能掙的肯定不比高中少吧?
雲知點頭。
妙妙很高興,它也确實不是花架子,它在省師大跟師大附中都待過很多年,省師大的課堂上教的是如何成為一名教師,如何去教學生,而師大附中主要是教知識。
它兩者結合,想不會都難。
妙妙一高興話就有點多,在寫試卷的時候,每做一題就跟雲知講一下這道題的出處、為什麽這麽出、目的是考察學生什麽能力、該以什麽角度為切入點去答題以及答題的方法、思路。
等她寫完一張,雲知的收獲就多出不少。
剩下的試卷,其實雲知覺得它不用做都行,這樣的水平,只教自己真是浪費了。
可惜妙妙跟雲知不一樣,她在校園裏待得太久了,對校園生活一點都不好奇,也不想進學校工作,它更想看看外面世界。
最後的結果毫無懸念,妙妙得到了雲知的認可,兩人簽了兩年的合同,一年輔導雲知的初中,一年是高中。
初中的當天她們就開始學了。
雲知已經休息好幾天,再休息下去人都頹廢了,于是趕緊支棱起來好好學習。
關寧鎮到省師大有點遠,于是妙妙就作為住家輔導老師在雲知家住下。
卓嘉嘉來上班的時候看到它,還以為它是雲知的遠房表妹。
當知道它是雲知請來的家教後,卓嘉嘉整個人都震驚得呆在原地:“你請的高中生?”也算是另辟蹊徑,可高中生課業那麽緊張,一分鐘恨不得當三分鐘花,誰有空出來掙外快?
“不是,”雲知解釋,“她是我哥無意中找到的,實力很強,你放心,我不會拿自己的學業開玩笑。”
她這麽說卓嘉嘉就不好繼續說太多了,畢竟是雲知自己事,也是她自己出錢請人。
後來看到妙妙給雲知上課,才知道人家确實有真本事,就是跟雲知的哥哥一樣怪,偶爾會消失,有時候又突然出現。
卓嘉嘉沒見過雲倏,只見過扶黎,這是把扶黎當成是雲知的哥哥了,雲知不懂她是這麽想的,當然就算懂,人家不問她也不會特地解釋。
這天雲知看完書,合上書本走出書房。
下樓後她鑽進購物打開收納箱取出兩根牽引繩,小一小二看到牽引繩就知道這是要帶它們出門耍去了。
不管跑到山腳下還是山道上,只要看到雲知拿出牽引繩叫一聲,它們肯定會飛奔回家。
今天也是一樣,雲知一叫就屁颠屁颠地跑回來了,完全不知道等會兒要經歷什麽可怕的事。
雲知給它們套上牽引繩的時候兩只還樂颠颠的,主動把頭伸進去,戴好牽引繩,雲知把它們牽到後車鬥讓它們趴下。
騎車出門開了一會兒一拐就拐到了中心街,繼續往前開一會兒就到了沈青山工作的地方。
小一小二在這裏打疫苗被紮過好幾針,看到這地方就嗚嗚咽咽地裝可憐。
可惜它們的主人十分鐵石心腸,裝可憐也沒用,仍舊被牽了進去。
到地方又看到紮過它們好幾次的白大褂,現在小一小二即使認得沈青山的氣味,也已經不把他當主人看了,見到他就低吼。
被雲知訓斥一聲又委屈巴巴地嘤嘤嘤起來。
沈青山哭笑不得:“看來這倆記仇,給它們打過幾次疫苗就被記上了。”
雲知笑了幾聲說道:“沒事,有我在,你放心。”
沈青山也不知道信沒信,反正靠近給小一小二用呼吸麻醉的時候也是全副武裝。
雲知等到麻藥生效才走到門外,把手術室留給醫生和護士。
小二是弟弟,不到二十分鐘就完事了,小一是妹妹,需要的時間比較久一些。
好在手術很順利,到傍晚的時候,麻藥的效果過去,這兩只已經帶着頭套興奮地在籠子裏轉悠。
為避免它倆互相幫舔對方的傷口,回家後雲知就暫時把它們分開住,等到傷口好才重新一起住回狗屋裏。
小二的切口小,恢複得很快,三四天就獲得了自由,它放籠子看到小一還被關着,就也不出去玩,成天守着小一。
兩只一見面就嗚嗚嘤嘤地互訴衷腸。
又過了三四天,小一也被放出來了,兩只便一起高高興興地出門巡視自己領地去。
看着它們活蹦亂填雲知懸着的心才徹底放下,她在帶兩只狗去絕育前在網上查看過不少信息,有的說只是一個小手術,注意護理就行,也有的說這個手術不好,自己的狗在做完手術後就死了。
壞消息總是比好消息更讓人在意,雲知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給她們絕育,好在無驚無險,他們身體好,恢複得也很快。
甚至休養的這段時間,雲知給它們加餐不少,又不讓出去跑動,兩只都胖了兩圈。
如果說人生就是不斷的闖關的話,它們不是寵物狗而是狼狗,身體腸胃都很健康,非常皮實,最難過的一關也許就在這裏,往後只要吃的喝的沒問題,進入老年之前,它們的身體應該不會再出現什麽大狀況。
雲知看着小一和小二汪汪叫着走遠,在門口舒展了一下筋骨,正想轉回去,又見它倆汪汪叫着跑回來。
相處久了雲知也能簡單分辨它們叫聲的含義,這個叫聲說明是有外人來訪,雲知聽到後就沒往屋裏走。
過了一會兒果然有一輛車停在她家門口。
門鈴被按響,雲知很快出去開門。
來的人是毛小丹媽媽娘家那邊的人,她訂的鴨子終于送來了。
“小姑娘你家大人呢?我們送貨來的,叫你家大人出來驗驗貨。”
雲知:“……”她看起來很不像大人嗎?
“貨我來驗就行,我在家說話能作數的。”
來人不太信,但還是讓她去看貨了。
然後自己站在稍遠一點的地方打電話,雲知知道他估計是給毛小丹的媽媽或者爸爸打電話。
果不其然,挂了之後就沒再提找她家大人的事。
雲知趁着這個機會也把雲倏呼叫下來了。
得到他的确認後對着送貨來的大叔點頭:“數量跟質量都沒問題,你開着車順這條山道往上走,走到盡頭大水坑旁邊再卸貨,這些鴨子是要養在山上的。”
司機往山路那邊看了一眼,确認不算遠就同意了。
山路兩邊的梧桐樹還小,但四周風景還算不錯,路上又沒有其他車子,單一輛車在寬敞簇新的路上開,惬意得很,司機忍不住誇:“這山道可真不錯,平穩,不想我們鎮上的路,坑坑窪窪,修了過不久就要壞,這不知道那年那月才能有一條好路走。”
“我這路也是過往車輛比較少,鎮上的二級路載貨卡車經常經過,沒人維護就很容易爛。”
司機詫異道:“這路是你家的?”
“是啊,地是我家的,修路的錢也是我家全部出資。”
“真是厲害,修路得花不少錢吧!”
雲知笑笑沒說話,确實花了不少,幾乎把她當時的存款都掏空,不過花出去沒過多久進入夏天,農場裏的很多蔬菜瓜果都成熟可摘,再加上跟瑞希酒店續約,賣葡萄每半個月就有穩定的進賬,花出去的錢很快又賺了回來。
甚至賺得比之前更多,要不然她也不會想着在這個暑假開工把半山腰的房子建起來。
到地方卸貨,先把小鴨子們關在鴨圈裏待上幾天,等它們适應再放出去。
雲知爽快地結了尾款把人送走,自己重新騎車載着喂鴨子的食槽跟水槽上山裝好。
先不喂食,只給一些水。
第二天早上把鴨子放出去,讓他們在水坑附近半山腰茶園處到處轉悠找食吃,這個時節外面能吃的東西多,水坑裏也放過一些魚苗,不愁它們找不到東西填肚子。
晚上再上來喂一頓,多放點食物就可以。
小一小二有挺長一段時間沒見過鴨子,兩只一起蹲在雲知的三輪車邊上,看着在水坑裏悠悠哉哉游泳的小鴨子,有點蠢蠢欲動。
雲知也不管它們,反正有扶黎在這裏,鴨子們不會有事。
等小一小二跟鴨子們混熟後,每天的巡邏範圍就又增加了,早上在山腳下巡視一圈還不夠,得再跑到山上看看鴨子才回家。
它們去的第一天,雲知在平時固定的時間沒看到它倆回來,還以為出什麽事了,趕緊問扶黎才知道,原來是去看鴨子。
這天回來得太晚,外面太陽出來一曬就特別熱,山路上沒什麽樹蔭,這兩只還頂着熾熱的陽光在路上跑,回來被熱得呼哧呼哧吐着舌頭喘氣。
雲知看了又好笑又心疼,特地開一個西瓜給它們吃了點消消暑氣,她種的全都是無籽西瓜,不需要挑籽,給狗吃的時候挺方便。
只是這西瓜産量太高又不太好長途雲倏,雲知就只在微店上架,剛開始西瓜還引得那些客人瘋搶,後來知道雲知這裏西瓜産量大,不怕沒得買,銷量就慢慢下降,最後趨于平穩。
又過一段時間,西瓜還是有那麽多,大部分人吃膩了改買店裏其他東西,西瓜的銷量又下降一些,目前也就比酸筍好點。
卓嘉嘉把這個情況告訴雲知後,她思索半晌,拍板決定:“我們出去擺攤去!”
“現在?”卓嘉嘉轉頭看向門口,正值正午時分,外面熱得像是透過火看東西似的都有點模糊抖動了。
雲知無奈:“現在即使我們願意出門賣瓜,客人也不見得願意出門買瓜啊,等傍晚的時候吧,以後我早上跟傍晚有空的時候就出去賣瓜。”
“早上來不及吧,你不是還要補習?”
“我不去城區菜市場那邊賣,就在我們鎮上,一來一回方便得很,早上時間少,只騎三輪車出去,賣完就回家該幹活幹活,該學習學習,傍晚開皮卡車,在鎮上跟附近都晃一圈。”
雲知說幹就幹,傍晚提早一會兒吃晚飯,吃完就去雜物房搬瓜。
雜物房比較陰涼,家裏沒有冷庫西瓜放這裏能多放幾天。
雲知把皮卡車後車鬥裝滿,臨出雜物間前,看着一地的西瓜還有裏面的各種瓶瓶罐罐缸缸以及各種各樣的雜物,覺得等秋天收獲更多的時候,雜物間怕是不夠用。
那時候不知道山上的房子能不能建好,不管能不能都得在這裏多建一間雜物間當倉庫。
出門後,雲知把這件事跟卓嘉嘉說了一聲,讓她看看什麽時候有空找人來多建一兩件雜物間,可以建在院子外面貼着院子圍牆建,也能建在院子裏,後院還有地方。
雲知要去中心街擺攤賣西瓜,卓嘉嘉蹭雲知的車順路回家。
中心街那邊是鎮上最熱鬧的地方,連晚上也有燒烤攤、臺球館、麻将館、奶茶店之類的店開着。
到了地方先放卓嘉嘉下車,雲知準備去鎮政府門口的小廣場賣,卓嘉嘉卻說:“你要不在我家門口擺攤吧,小廣場那附近都是臺球館、奶茶店這種地方,年輕人多是多,但年輕人有幾個出門玩還會買個西瓜帶着?”
雲知一聽覺得她說得也對,在鎮上會買水果回家的年輕人有,但是不多,出來玩還順便買個西瓜的更少。
平時往家裏買水果的一般都是媽媽輩的人,這些人吃飽後,要麽在自家門口坐着納涼,要麽在別人家門口湊一起聊些家長裏短。
打牌她們中除了少數賭徒外,大部分也不愛去牌館,自己在家門口支張桌子就玩起來了,而卓嘉嘉家附近是鎮上居民最密集的地方。
有時候載水果的車一過來,有人上前問價買水果,別人看到後覺得便宜實惠的話,就會一窩蜂地上前買點回家。
雲知熄了火下車:“那我先在這裏賣賣,賣不完再到處溜達一圈。”
卓嘉嘉笑道:“你放心,咱們農場種出來的西瓜那麽好,肯定不愁賣!瞧着吧!”她懷裏抱着一個大西瓜,那是雲知讓她帶回家給家裏人吃的。
卓嘉嘉把大西瓜放在自家門口的椅子上,進去拿出一個托盤接西瓜汁,免得切西瓜汁水流得滿椅子都是。
“刀給我一下。”她對雲知說道。
雲知下意識把水果刀遞過去:“你現在就開?這瓜沒冰過,可能沒那麽好吃。”
“我下午一直放廚房門口的水池裏湃着了。”
“那你切吧,不夠再拿一個。”雲知知道她特地在門口切西瓜,是想給附近的街坊鄰居看看農場西瓜的質量,好幫助她賣瓜。
剛才車停在這裏好一會兒沒走的時候,已經吸引過來不少附近的目光,卓嘉嘉一切開西瓜,屬于西瓜的清香飄散出去,一些小孩子就忍不住跑過來眼巴巴地看着。
有個五六歲大的孩子問道:“嘉嘉姐姐你在切什麽呀?”
雲知聽到小孩的話有點忍俊不禁,這孩子肯定知道是西瓜,只是想吃又覺得不好意思,不敢直接問別人要,想委婉一點又不會拐彎抹角,才會明知故問地說出這樣可愛又傻氣的話。
“我在切西瓜呀。”附近的孩子卓嘉嘉都認識,對孩子也挺有耐心。
她把瓜切成三角狀的小片,遞出去前擡頭揚聲問孩子的奶奶,“于大娘,小文能吃西瓜嗎?”
“能能能,給他少吃一點就行啦!”孩子奶奶手上拿着大蒲扇邊扇風邊往雲知的車後面走。
沒等她走到車尾,聞到西瓜香味心癢癢過來湊熱鬧,又不好意思跟小孩子一樣讨要的大人人已經開口:“好多西瓜!聽說你們農場種的西瓜不錯,西瓜大豐收,終于拉出來賣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