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更半
【雲知,這個真的是你嗎?】
張明月發來的信息搭配着圖片,雲知點開看了一眼,是她直播時的樣子:【是我,我在直播學習。】
【沒想到你沒上過學。】這句話剛發出去張明月就覺得不太妥。
文字上感受不到語氣,容易産生歧義,馬上解釋,【我的意思是,這年頭沒上過小學的人太少見了,有點驚訝。】
雲知沒誤會:【我懂的,之前我在網上求助,很多人也覺得驚訝,不過大家只是感嘆一下,沒有惡意。】
剛開始她開直播只是想證明自己不是騙子,後來就習慣了直播學習。
在直播間,她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馬上問網友,相當于免費得到好多輔導老師。
網上有不友好的人,但更多的是樂于助人的網友,在網名的背後什麽樣的人都有,
網友們調皮得很,頂着一個沙雕網名的人,沒準是個學霸、一線教師甚至大學教授。
雲知在網上沖浪一段時間就發現了,有很多網友喜歡養成或者說幫人改造。
她在逛社交平臺帖子的時候就看到有人發自己的照片,求網友幫忙從穿搭、發型、皮膚、體型等等進行改造。
很多改造的例子證明,聽人勸吃飽飯。
雲知看完覺得改造不一定局限于外貌,學習也可以,把一個沒上過學的人改造成大學生多有成就感!
最重要的是,雲知的學習能力、執行能力都很好,每天看她的學習進度每天都能得到成就感。
所以目前她直播間的網友已經分成三類,一類是看直播跟着一起學習,把雲知的直播間當成線上學習小組;
一類是愛玩養成,想看看能把她‘養’成什麽樣子,這一類網友是給雲知解答問題最多的。
Advertisement
最後一類就是等她畫畫的人了,然而雲知自從那一次之後就再也沒畫過,每次她開播這類網友都要進來嗷嗷叫一番表達不滿。
不畫畫主要是時間不夠,她自從買了初中的課本後,雖然還沒開始學,目前依舊在學習小學知識階段,但已經覺得學習時間不太夠。
以後需要考的科目一下子從三科變成九科,其中有很多科目她完全沒接觸過,小學雖然有涉及一些,但教得太淺,也不用考,雲知之前随便浏覽一遍就過了。
等到初中,完了,要考的全是超出她認知範圍的東西,真的令人頭大。
雲知覺得自己必須把小學的知識夯實才能去學初中的知識。
【對對對,是這樣的,】見雲知沒有誤會,張明月松了一口氣,她就擔心好心變壞事。
【我看你在直播說要找小升初的卷子寫,測測自己的學習成果看是否适合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你有沒有想過找個學校?】
找學校?
雲知問:【有學校可以接收大齡小學生嗎?】
張明月被雲知對她自己的稱呼逗笑了:
【哈哈哈當然可以,我昨天看到你的直播後跟我媽閑聊說起這件事,她說自己有個同事的愛人在小學當老師,可以幫你去問問能不能把你的學籍挂靠在那所學校。】
【到時候你想去上課也可以,不想去的話等明年小升初去參加考試就行,這樣以後你有學籍,參加後面的升學考試會比較方便,不會造成學歷斷層,雖然以後找工作不一定會審查,但有總比沒有要好。】
機會在面前,雲知沒猶豫:【那就麻煩你和阿姨了!真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們!】
張明月發了個‘不用不用’的可愛表情包後說:【咱倆還需要客氣?以後有草莓別忘了我就行,現在我全家都愛吃你家的草莓。】
雲知:【沒問題,不過草莓可能只摘到11月中旬或者11月底,到時候我多送你些,你把一部分凍起來慢慢吃。】
過了幾天,張明月給雲知發消息告訴她:
【那件事我媽去問了,她同事的愛人說,她們學校是公立學校,不在學校所屬的學區範圍內沒法安排,到是有個剛開沒幾年的私立學校可以,只是就算不去上課也要交個借讀費】
【那個同事的愛人還說,你也可以看看自己戶口所在地的學校,如果可以接收的話就不需要交借讀費了,現在就看你怎麽選,選私立學校她可以幫忙,不費什麽勁,說一聲把借讀費學費什麽的交了就行。去你戶口所在地的學校,她幫不上,不過可以節省不少錢。】
張明月把兩者的優缺點都列出來了,雲知看完想了想,問道:【現在可以知道去私立大概要交多少錢嗎?】
張明月回:【她說借讀費一個學期三千,學費加書費是一千五,你不去上課,學雜費、校服之類的不用花錢,大概就是這麽多了。】
【哦對了,差點忘了說,那個學校有初中部的,到時候你升初中也方便。】
一個學期不超過五千,并且明确說了,這件事可以辦成,還方便升初中。
而自己現在有存款,之後賣草莓一個月還能掙兩萬多,一個學期學費需要的錢也就是自己月收入的四分之一,相當于花錢買方便了。
雲知問了張明月那個學校的位置,一看,位置竟然貝雅安居苑去關寧鎮的路線上,偏關寧鎮那邊。
這學校剛開沒幾年,建學校需要的地本來就比較大,城區的地價格太貴,自然得去比較偏的地方買。
第一個選擇看似會欠張明月跟阿姨的人情,但自己跑可不代表就不會欠其他人的人情了,另一個選擇需要自己花時間去跑,而且還不知道能不能成。
可以确定的結果和未知的結果相比,在這件事上,雲知不想冒險,該省的時候省,該花的時候話,這個錢其實不算多。
雲知曾享受過貴族生活的豪奢富貴,雖然是沒有自由的富貴日子;也遭遇過卑微入塵埃的苦。
來到這裏之前,雲知的認知中,讀書本來就是一件費錢的事,以前家裏沒點家底連本黃歷都買不起,更別說書。
現在的孩子就跟泡在蜜罐子裏張大似的,連讀書,國家都特地制定九年義務教育,要求适齡兒童必須上學,盡量壓低了讀書的成本。
放在她以前的世界,誰管貧民讀不讀書呢?上位者甚至連貧民有沒有食物果腹都不管,他們甚至認為百姓就該是愚蠢蒙昧的,不配讀書。
即使九年義務教育有漏網之魚,也不影響這一項舉措的偉大。
雲知想清楚,果斷選擇可以确定結果的那一個:
【既然阿姨同事的那位愛人說可以幫忙,那我就不折騰自己找學校了,怪麻煩,就選私立。】
張明月道:【好,我等會兒就讓我媽去跟那位阿姨說,大概三四天能有個結果,你把證件拍照發過來給我,上面标注好用途就行,另外你的錢夠嗎?不夠的話,我這邊可以先幫你墊着,等你有錢再給我也行。】
雲知忙回複:【夠的夠的,我賣草莓也掙不少,不用擔心。】說着就給張明月轉了五千,怕她退回來就說多退少補,多點總比事到臨頭不夠要好。
不然到時候張明月或者阿姨給她墊了錢,墊的錢金額又不多的話,她們可能都不會跟她說。
總不能讓別人幫忙還讓人家吃虧。
張明月看雲知這麽說,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就沒退。
雲知想了想,尋思以前別人找雲家辦事需要給好處疏通,這裏可能也需要?
又說:【需不需我買點禮物送給那位阿姨,你們可千萬別自己給了。】
張明月忙道:【不用不用,剛才沒告訴你,那位阿姨跟我媽關系很好的,而且那座私立學校是她弟弟開的,她自己估計也投了錢,我們給她介紹生源,還是那麽省事的學生,她高興還來不及呢。】
原來是這樣,雲知明白了,這是件互利互惠的事情,特意買禮物反而不太好:【那到時候我給你們送些水果,你們幫我轉交一下,再表達我的謝意?】
張明月發了個‘ok’的表情包:【這個可以有!】
【現在我家只有草莓,等冬天會有其他水果,過幾天先送草莓,等冬天的時候再送點別的。】
人家幫了這麽大的忙,只送一點草莓她總覺得不夠。
她跟自己母親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張母就誇雲知:“這孩子真懂事,不像你三姨家那個表姐,托人家幫忙辦事還理直氣壯的,态度也不好,當人家該她的呢!”
張明月忙哄了母親幾句,然後兩人一起期待起雲知家還有什麽水果。
接下來會有什麽水果?
其實這會兒雲知自己也不知道,她還在考慮中。
這會兒是十月初,草莓賣了一個多月,雲知平時花銷不大,手頭存款有三萬多,不過剛才轉給張明月五千,存款又不到三萬了,看着挺多的。
如果她就這麽跟以前一樣過下去,錢肯定夠花,還能存點錢以後買車或者買房都行,但她還有關寧鎮的房子和地沒料理。
自從觸碰到那棵巨樹後,雲知每天晚上都會夢到它,關寧鎮的房子跟地她不可能賣掉。
既然不賣就得用起來,不能白白放着浪費。
雲知看看手機裏還沒關上的地圖,學校距離關寧鎮近,随手一劃一點,把軟件切換到千度,搜到了那所學校的官方網站,發現學校還計劃着開設高中部。
看來關寧鎮的房子得慢慢收拾出來了。
收拾房子,雲知首先想到的就是鄧大娘,現在在關寧鎮上幼兒園,她也跟着留在鎮上,偶爾遇上節假日才會帶着妞妞來城裏一趟。
不知道她平時有沒有工作?
雲知有鄧大娘的聯系電話,當即給她打過去。
鄧大娘沒接,又打了兩個還是沒接,雲知只好暫時作罷,等晚上再試試。
沒到晚上,傍晚六點多,鄧大娘給雲知回電話了:“我看到你給我打了好幾個電話,有急事找我?今天出去幫人家收拾果園子了,沒注意手機。”
雲知:“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想問問你有沒有空,我想找人收拾一下鎮上那個房子,外面的野薔薇不用動,把院子的草拔掉,把地翻一翻,随便收拾一下就行。”
鄧大娘哎喲一聲:“那可不太好找,你那個院子沒人敢進去,鎮上就沒人不在那房子上頭吃過虧。”
雲知笑了笑,說:“你不是能進嗎?那天你跟我進去都沒事,我是想着請你幫忙慢慢收拾,我不着急,五天收拾好院子我給你六百元,後院牛圈、豬圈不用管,只收拾空地,你看行不行?”
“這樣啊……”六百元,平均一天一百多,比她現在每天掙的多,不收拾牛圈豬圈光收拾空地,她一個人幹最多三天。
鄧大娘挺心動的,但還是有點猶豫,她現在給人家收拾菜園子一天才給八十元,可鎮子上的人對那房子敬而遠之那麽多年都成條件反射了,她也不例外。
雲知聽出來了,也想到之前王支書說的那些話,知道鎮上人對那房子有點忌諱,但不找鄧大娘她不知道還能找誰。
畢竟鄧大娘還跟她進去過呢,總比別人更好勸,沒有固定工作,經濟狀況也不好:“鄧大娘,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先帶你去試試,然後再把鑰匙給你,讓你試着自己去開幾次門,我在邊上看着,幾次之後沒出事應該就沒事了。”
“我還有地要種,有林子要收拾,往後活多得是。等院子收拾好,其他活肯定先找你,在鎮上幹活離家近,你也能就近照顧妞妞,我長期找你幫忙幹活,你是不是也算在家附近有個長期穩定的活幹了?”
鄧大娘聽完後內心的心動戰勝了對那房子的恐懼,主要是缺錢啊,真的很缺。
她上了年紀,再想找穩定的工作已經很難找了,去當想找個長期的工作人家都不要,怕她上了年紀突然倒下,別人還得負責。
她又沒有養老金,每天給人家打點零工,手停口停的,要幹的活也累。
現在不只要養自己,還要養着妞妞。
兒子同意收養妞妞是一回事,誰負責照顧誰負責主要養育又是另一回事。
他們兩口子對妞妞不太上,心鄧大娘也不好說什麽。
孩子是她看着可憐非要收養,那麽養孩子就得她出大頭,這是以前說好的。
兒子每個月也會給她點養老錢,以前每月給三四百元,現在有了妞妞多給點,有七八百元。
可養孩子這點錢真不夠,她自己不吃不喝把錢全話孩子身上都不夠。
鎮上幼兒園便宜,按學期收費,夥食費也不貴,她用自己以前存下的一點錢還能暫時頂着。
但是等以後時間久了,孩子長大讀書各種花銷更多,一直出的多進的少可不行。
“行吧,這活我接了,你什麽時候有空回鎮上?”鄧大娘問。
現在輪到她着急了,畢竟雲知的房子收拾得越快,她肯定會越快回鎮上收拾土地林子,這樣自己才越快有穩定收入。
雲知想等張明月那邊的事辦好再去,萬一那邊需要什麽證件自己也能及時送過去:“過個三四天吧。”
“也行,這幾天我就跟人再收拾幾天果園子。”她其實之前跟人說好了做幾天,現在雲知那邊三四天後才去收拾院子,就跟她和別人說好的不沖突了。
解決了找人收拾院子的事,雲知放松下來,對鄧大娘說的那個果園子挺感興趣:“你現在去幹活的那個果園子種的什麽果樹?”
鄧大娘說:“種的大部分是橘子。”
“砂糖橘嗎?”雲知又問。
“不是,我們這兒不适合種砂糖橘,本地大部分果農種的都是柑橘,還有些橙子、桃子、李子什麽的,桂省種砂糖橘比較多。”
雲知了然,本地沒有的水果,那就意味着這是條掙錢的路子,可惜近期是不可能了。
果樹需要的生長結果的時間,比草莓長得多。
她的能力也不足以在短時間支持大批量的種植。
砂糖橘,暫時進入待定名單。
雲知轉而想起前段時間大量上市的水果——葡萄。
中秋節前葡萄價格貴,中秋過後,葡萄的價格越來越便宜,一開始十元一斤,現在只要五六元。
雲知跟鄧大娘聊完,挂了電話穿上衣服出門買葡萄去。
作者有話說:
想炫砂糖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