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湯餅夜話
齊翔還沒來得及換下夜行衣,就被帶到了皇帝面前。雖然已過子時,但是衛潛還沒歇下,連着安素也在房內。
“看來廣陵王府的酒确實有些問題,喝完了大家都睡不着啊!”蕭錦初大大咧咧地進了門,直接找了個位子盤腿一坐。
安素先看看衣冠整齊的蕭錦初,又看看哭喪着一張臉的齊翔。額角就是一跳,不說清楚今日恐怕是難以善了了。
“臣有負聖望,險些壞了陛下的大事,請陛下責罰。”齊翔二話不說,先上前請罪。今天這個事辦得實在沒臉見人,他現在一看見蕭侯還覺得臉燒得慌。
“說說吧,怎麽回事?”唯獨衛潛還是神情不變,披着一件紫色提花錦外袍,邊吩咐安素:“既然人都齊了,讓廚下煮些點心來,正好我有點餓了。”
一聽有宵夜,蕭錦初又起勁了。雖然晚膳用了不少,但上蹿下跳了一圈早就消化完了。“好呀,給我來個蒸酥酪。”
“你給我省省吧!”安素頗沒好氣,叫過一個內侍:“讓廚下煮幾碗湯餅來。”
蕭錦初挑起眉,啧了一聲:“若有不知道的,還以為吃的是府上的存糧呢,看把尚書令心疼的。”
還是皇帝存了心思,見她嘟着嘴一臉的不滿,便加了句:“把廣陵王進獻的那碟金乳酥一并取來。”
“可滿意了?” 衛潛看着他的好師妹頓時笑得那個燦爛,着實有些無奈。“那就說說罷,到底怎麽回事!”
蕭錦初倒也不是嫌湯餅簡陋,而是享受這種有人把她放在心上寵着的感覺。眼下得償所願,自然心情大好,知無不言。
“說來也簡單,不就是齊虎贲夜探廣陵王書房,可惜不當心被發現了。我想着大家同朝為官,不好叫他這麽尴尬,就順手搭救了一把。”
經過蕭錦初這麽一解說,整件事果然是極簡單的。衛潛都差點被逗得笑出了聲:“好吧,我就一個疑問,求教一下新平侯。齊翔夜探廣陵王的書房,你是怎麽順手搭救的?你在廣陵王的書房做什麽?”
蕭錦初卻是坦然的不得了:“臣能做什麽呀,也是怨臣的眼神太好了些,舉目四望正瞧見齊虎贲在廣陵王的院子裏。可他穿了夜行衣臣也認不出啊,還以為是什麽賊人,自然是要挨近了瞧瞧。”
“哦,”衛潛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她的說法。“那你就沒想過,這麽晚了齊翔在廣陵王的院子裏想做什麽嗎?”
這個問題蕭錦初正認出齊翔的那一瞬還真考慮過,于是現成的答案有了。“若是換了臣的話就不好說,但是齊虎贲能幹出夜探這種事,臣想八成是奉了陛下的命令,他自個是沒這麽大膽子的。”
“我也不知道該誇你有自知之明,還是誇你有識人之明好了。”衛潛發現不管什麽事,只要一碰上蕭錦初,總能往詭異的方向走。
“确實是我吩咐齊翔去的,可惜他不濟事,若不是你順手一搭救,我怕明日與廣陵王就難見面了。”
齊翔滿臉愧色,再次謝罪:“都是臣無能。”
“以臣看這事确實怪不得齊虎贲,”蕭錦初竟然幫着齊翔開脫,這個事讓安素覺得挺稀罕。“他雖然武藝高強,卻是負責護衛陛下的。去做這樣暗探的活,難免有失腳的時候。若是派臣去就不一樣了,必會圓滿完成任務。”
說到最後,還是把真實目的暴露出來了吧,安素不禁撇了撇嘴。這個姑奶奶,就是好湊熱鬧,哪裏有是非都想插上一腳。
正巧內侍這時候敲門,禀報廚下把湯餅送來了。衛潛的眼睛在房裏轉了一圈,“那就先用吧!吃完了再說。”
雖然已經進了四月,晚上的天氣還是有些涼,這時候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餅實在是一大享受。
蕭錦初先前還嫌棄,這會卻是最先把一碗湯餅吃了個幹淨,又開始啃專門給她拿來的金乳酥。安素和齊翔的碗也很快見了底,倒是皇帝說是餓了,這會兒只挑了幾筷便擱了箸。
看着正吃得不亦樂乎的蕭侯,衛潛忽而發問:“你既然猜到是我讓齊翔去探廣陵王的書房,你可能猜到我是為了什麽?”
塞着一嘴的點心渣,蕭錦初稍微想了一下,順便把嘴裏的酥皮給咽了下去。“以臣微薄的見識還真猜不出,不過按廣陵王的說法,難不成您已經知道兖州流民的事了?”
“兖州流民?”這句話卻是兩個人同時問出口的,安素更心急一些,也不顧搶了聖人的話頭,繼續問道:“兖州出什麽事了?你從哪聽來的?”
這下就算是傻子也知道猜錯了,皇帝壓根還不知道兖州有流民暴動,蕭錦初就有些奇怪地看向齊翔。這麽重大的消息你也聽見了,怎麽不知道趕緊回來報給陛下呢?
齊虎贲有口難言,他是有任務在身的,總得先把事情辦完了。誰能想到這麽倒黴,居然還差點陽溝裏翻船了呢!
“你快說呀!”尚書令在一旁急得又催了一遍。
蕭錦初還是知道輕重緩急的,不敢吊他倆的胃口,趕忙把聽到的消息給複述了一遍。大致就是黃河春天時又泛濫了,而兖州刺史王賀沒能及時處置,鬧得如今生出了民變。
在蕭錦初的印象裏,自家師兄一直都是從容的,優雅的,談笑間看對手灰飛煙滅那種;似今天這樣臉色鐵青的樣子幾乎是沒怎麽見過。
“衛灤是不是瘋了?這種事情也敢替王賀瞞報!若是兖州生亂,被北狄鑽了空子,他們家到底有幾顆腦袋能禁得朕砍!”衛潛一掌拍在案上,碗筷被震得叮當作響。
“陛下息怒,”安素方才确實也慌了神,此時轉念間在腦中把事情過了一遍又鎮定起來。“按此說法,廣陵王也是才接到消息,想來事态并不嚴重。否則就算王賀想瞞,鎮戍都尉也不會答應。”
當初讓王賀去做這個兖州刺史,也就是個權宜之計。自打丁渭一死,這個缺便成了衆人眼中的肥肉。兖州比不得江南富庶,但地勢險要,可稱得上是國之關隘,各方勢力都想從中取一杯羹。
皇帝權衡之下,索性把兖州刺史的職務拆成了兩半。由心腹出任鎮戍都尉負責軍事,再從一幹候選人中選了王賀這個草包代行刺史之責。
王賀雖沒什麽本事,好在背景夠硬。靠着王家和廣陵王府,怎麽也能撐些日子,足夠讓皇帝找出一個合适的人來取代他。
但千算萬算,衛潛沒有想到王賀竟然不中用到這個地步,連一年都沒撐過就鬧出事來,此時真是被氣得連話都說不出了。
蕭錦初也勸:“廣陵王糊塗不假,總算他知道事态重大,就算有所延遲也只是想替表弟說一說情。當務之急還是要安撫地方,平息民亂。”
衛潛的眼神冰冷,指着安素道:“着中書舍人拟旨,令鎮戍都尉孫承恭接手兖州流民一案,查實後把王賀就地下獄,等着朕親審。”
安素見了也不敢多話,只應了一聲是。孫承恭乃是今上一手提拔,如今有旨意可不受王賀掣肘,他手上又有兵,想必很快就可以平息事态。
只是,偏偏在皇帝北巡的當口,卻爆發了流民動亂,這難道僅僅是一個巧合嗎?再聯想到宮中的案子,仿佛一直有只看不見的手在操縱着一切,安素看向皇帝的目光不由越發沉重起來。
“陛下您叫我猜了半日,還沒說到底是怎麽回事呢?”蕭錦初又拿起了糕餅,小小抱怨道:“除了包庇親眷,難道廣陵王還幹了什麽其它不法的事?”
這廣陵王也真是夠奇怪的,平時看着還挺安靜安份,一到關鍵的時候倒冒出來了,生怕聖人把他忘了不成。
把一腔火給撒了出來,衛潛的表情終于緩和了些:“總算還有你這個包打聽不知道的事情!”
蕭錦初忍住翻白眼的沖動,說得好像她多愛管閑事一樣。要不是今天臨時起意一回,她現在應該在床上睡大覺呢!
“齊翔今晚驚動了王府的侍衛,也不一定是壞事。”似乎是想到了什麽,衛潛露出了一絲久違的笑意,對蕭錦初說:“你明天一早就去找廣陵王,先發制人問一問今晚鬧賊的事。然後向他要整個王府的侍衛名冊,包括所有的私軍和部曲。”
蕭錦初被吓了一跳:“全部的名單?單是王府的侍衛還算好,若是加上私軍部曲最少也要上千了。”
幾千個人拉出去光點名也要一兩個時辰,師兄準備在這裏面找什麽?等等……蕭錦初想起了被齊翔揣進懷裏的那個冊子。“陛下您讓齊虎贲今晚去取的不會就是這個名單吧?”
衛潛贊許地點了點頭:“算你沒笨到家!記住了,不光是今年的,三年之內的名冊都要拿到手。”
“這個容易,這種事廣陵王自己是弄不清楚的,肯定要交給長史和司馬來辦,我讓下面的人在交割時多說一句就行。” 蕭錦初對這個活倒是駕輕就熟,只是摸不着頭腦。
這年頭不說王府,許多的世家和将軍都養着私軍和部曲,平時在莊園田産內勞作,若是開戰就随主人上前線。只要在一定的數目以內,也不算逾制呀?
衛潛繼續說:“等拿到了名冊,從裏面找一個叫莫進的人,二十歲左右。”
大概是蕭錦初一頭霧水的樣子過于明顯,衛潛難得好心地主動解釋了一下:“他就是永禾宮懸梁案的幕後兇手。”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的名字想了很久,最後還是取了個很符合女主愛好的名字。今天讓我們來說說湯餅(話說為什麽這篇文有往美食文發展的趨勢……)
在很久以前,呃……其實也就是南北朝和唐宋啦,當時的面食呢統稱為餅。湯餅就是面條,胡餅類似于現在的新疆馕,炊餅就是饅頭(所以武大郎賣的是饅頭哦!)
在魏晉時,關于湯餅還有個跟美男有關的故事。大家聽過何郎傅粉吧,說的就是當時的驸馬何晏,長得那是相當美貌,尤其是皮膚白啊!魏明帝看了都嫉妒,覺得他一定是化了妝。就特意大夏天賜給他熱湯餅,何晏吃得那叫一個大汗淋漓(我覺得換成現在的粉底也得脫妝),然而…人家還是辣麽白,而且因為熱,都白裏透紅了啊!更加好看了!這下就算是魏明帝也得承認,人家就是天生麗質來着。其實當時看了這個故事我挺奇怪的,魏明帝你這麽在意人家有沒有擦粉,是不是對你姑父有啥想法?(大霧)
好吧,故事說完了,繼續前翻滾180度求點評,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