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1)
再沒有多猶豫,蕭策讓大師給若棠解毒救醒。
誰也想不到跛足和尚就是當初拿葉衡血,給飄落海中若棠解毒的人。
他看了眼非要親自放血的蕭策為難的解釋。
“陛下,皇後第一次用了誰的血之後就不能換了。這事皇後當初也清楚的。”
放完血蕭策同葉衡一起守在屋子裏,和尚的意思,要連用藥3天後才能醒。
窗外月朗星稀。落寞消沉的蕭策,在窗邊吹着秋風。
好一會,忽然低聲問:“葉衡,你是怎麽知道這些事的?”
“皇上,是在海疆教化世人,治病救人的苦樹大師帶我來的路上說的。”
原來是老師,真是天意啊!
嘆了嘆,蕭策道:“哦,你的運氣真好,每一世都能遇見她,還是在沒有記憶的時候。”
自知此生已錯過,只想讓若棠今後幸福的葉衡,沉下聲。
“皇上。就算我也是轉生,擁有記憶。我們兩的處事方法也是不同的。
我和若棠都會把每一生當成新的一輩子來過。
就算有過去的記憶,也清楚那都不是此生的。珍惜眼前的人和自己的新生才最重要。
第一世我愛着性烈如火,坦率純真貴女若棠。
第二世我愛着自強不息,勇敢自愛貧女若棠。
這一世我愛着乖巧甜美,嬌而不弱青梅若棠。
男女間動心動情容易,可任何人都是要相處才會相知相愛。
在第二世的時候,我和若棠是模糊有着上一世記憶的。
可我們相遇并沒有馬上在一起,是相處了很久,才又愛上個性脾氣完全不同的轉世人。才再結連理相約白首。
皇上您放開心結吧。
孝武皇後那一世已經過去。您在如何彌補也不是對她了。
不如敞開心扉去愛這個全新的顏若棠。得到現世的安穩幸福,不是更好。
何況,也許您早已深愛上這個若棠而不自知呢?”
對于他開解自己的話,蕭策面上淡淡。心裏更是不以為意。
說的簡單,可若棠醒過來,想起前世虧欠過她的自己。
三世全心全意癡情的葉衡,還會在理會自己,還會心無芥蒂的接受自己嗎?
幾乎心如死灰的蕭策,對月苦笑。眼裏透露着隐約的絕望,只覺得自己四面絕壁再沒了路走。
跛足和尚的确醫術了得。
三天後若棠醒來時,沒有去看床前殷殷守着她,憔悴不堪的幾人。而是大夢初醒般,看着窗棂長嘆一聲。
“原來我竟然已經過了三生了,呵呵!”
昏迷的這些天她仿佛看了一場長長的電影,陪着一個女人走過了兩生,那個女人和她同名同姓樣貌相同,不過性子每一世都不同。
她從現代來。
第一世重生在落入水中癡啞的長公主女兒顏若棠身上。
天之驕女般長大,嫁給青梅竹馬的孝武皇帝。卻在成為皇後母儀天下後,帝後越行越遠,終至無法相和。夫妻恩斷義絕。
那一世因誤會錯過的葉衡,為她癡情不悔。二人在生死離別之際,許下來生之約。
第二世她卻是帶着孝武皇後的記憶轉生,在亂世逃亡性命不保時,遇到将軍葉衡相救。
兩人日漸情濃,結為夫妻。在戰亂中離散葉衡卻對她深情無悔,幾死幾生去找她,尋她。不顧及尊嚴臉面。
二人終于同生共死。是亂世中人人稱羨的忠貞眷侶。
如今卻是第三世了,自己只帶着現代的記憶轉世。可第二世的技藝象書法,詩書,女紅,卻都牢記在骨子裏。
而蕭策卻在第一世誤信和尚之言。
以為皇後會等他照料太子長大,在人間孤零零苦熬十年。
結果皇後并沒有等他,早已經投胎轉世和葉衡在第二世結成和美夫妻。兩人還約定來生。
這幾生糾纏不斷情緣的人,就是眼下的蕭策、若棠和葉衡。
頭腦還有些昏沉的她,皺皺眉看了眼前滿臉胡茬,眼神無限驚喜中,掩飾不住驚惶的蕭策。
又看了看手腕上纏滿白紗,滿臉大胡子的男人。
不用多想,他肯定是給自己放血養藥的葉衡。
原來他還活着。
微微展開一絲笑,若棠嗓子微啞的說出了醒來第一句話。
“葉衡,你沒死,真是太好了。”
話說完,嘴邊含笑眼睛合上疲累的再次睡去。
這醒來,她第一句帶着欣慰欣喜的話,就像是尖刀剜心剔骨,蕭策面上血色立時褪盡了,眼中神采全無。
瑛姑看了一眼,覺得此時他要是眼球不轉跟死人無異。
想到他之前要跟皇後一起去死的瘋狂,悄悄側身随時準備救下皇後逃走。
好在他沒有過激的舉動,失魂落魄一樣踉跄着走出內殿。
半夜裏終于徹底清醒,靠坐在迎枕上的若棠望着葉衡微笑。
看了又看搖頭道:“你去把胡子刮了,我不習慣。”
還是少年時一樣的自然口吻,一樣的随意神态。
瞬間十幾年的時間分隔,帶來的生疏蕩然無存。
“好,那你把粥都喝了。等我回來。”抹了兩把下颌葉衡語聲溫柔。
“嗯。”
吃了些東西,躺了大半個月的手腳依然發軟。瑛姑退到外室把空間留給二人。
寂靜宮室相對而坐的兩人安靜了好久,到底是若棠輕笑着打破了一室安靜。
“這麽多年你去哪了,我一直記挂着你。”
“對不起。我也一直牽挂着你。”
“嗯。能想到。”
若棠看着眼前這張陌生又熟悉的臉,曾讓自己歡喜、哀傷、惦念、想自盡的男人。
垂下眼簾,心頭萬語千言,腦中萬般思緒,堵在胸口如何也表達不出,好一會才低聲開口。
“我成親了,蕭策對我很好。我們還有了2個兒子。很調皮,不像我,也不象他們父親。
各個長了一副人人不忍責怪的面容,性子卻都跟小惡魔一樣。
一眼看不住,就要做出些怪事來。”
葉衡對她從來都是善解人意,體貼溫和的。怎麽能不明白她此刻的心思,也話家常一樣笑笑。
“男孩子調皮淘氣才有出息。我聽說太子5歲出閣讀書,經史太傅,武藝師傅,沒有一個不誇贊的。
再說你自己小時候也很調皮的。我們幾個侍讀,為了給你捉蝦掏鳥蛋,丢了多少臉,你忘了。”
“嗯,記着呢。你最好了,只要我想做的你都肯去辦,從來不管別人是不是會笑話。”
“是,只要你說的我都會去做。現在也一樣。”
簡單一句話。裏面的深情不悔讓若棠心頭大恸。
到底是自己辜負了他,忍住心酸,想了想跟他說起前世今生。
“我做了個很長的夢。在夢裏看過了一個女人的2世。如果她是我的話,那太對不起你了。我本是許過此生和你白頭的。”
“是啊,你許過我此生白頭的。”
葉衡心頭失落悵然好一會,才掩住情緒,壓下心底深處那說不出來的難過和不适。
相比較自己的難過,他更不願意自己的女孩不如意,笑了笑面上大方點點頭。
“你也說是夢了。既然轉世在為人,每一世都是新的。我們不能自誤了。
再說沒有什麽對不起,不過是世事無常命運弄人。”
“嗯。”
心裏內疚無助到極點,酸澀疼痛到要流淚,卻死活不能在這個男人面前落下淚,讓他更牽挂,有無數抱歉的若棠,只能點點頭輕笑了下。
好一會輕聲道。
“我聽說,在人這一生總有個人驚豔了你的歲月,而另一個人會溫柔了你的時光。
年少時我一直以為你會是那個溫柔的人,會和我相濡以沫一生。
沒想到我們終究要相忘于江湖。
但你還是成了我少女時光裏,最驚豔的少年,是我一輩子的甜蜜不忘。”
聽了這話,葉衡眉眼間帶出異樣神采。笑着點頭。
“有這句話我就心滿意足了。
因緣天定,如今你成了別人的妻子,做了孩子的母親,在不能縱情恣意我都明白的。
我也永遠不會忘了,有個笑起來比桃花還美,蜜桃還甜的少女,許過我陪着她暢游江南,縱馬江湖。”
他真的對自己太好了,愛的太無私大度。自己真的負了他。
想到年少過往,想到他為自己的委屈求全,若棠情不自禁哽咽一聲。
“葉衡。”
“若若,別哭,別哭,我都明白都明白,別哭了,你才好會傷身的,別哭。”
外間再聽不下去的瑛姑,惡狠狠瞪了2個和尚一眼。
殿裏兩人低低卻痛入心扉的哭聲,讓2位大師齊聲念了句佛號。
慈寂大師看了跛足和尚一眼嘆道。
“你怎麽能如此胡來。
帝星第一世本該享盡人間富貴,三千嬌顏,自然也就斷了和皇後來生的姻緣。
結果你胡亂許諾什麽皇後會在地府等他,相約來生。
害的他癡念不斷,半生茹素苦修。
最後本來還有幾十年陽壽,卻為皇後失去生念而死。又在地獄黃泉中找了皇後魂魄千年,受盡地獄業火焚燒。
他本來就是天生帝星,又在孝武一朝平定四海,活天下萬民性命,立下無數功德。
如今這女施主竟成了帝星命盤中執念。你可知道他們此生又許下生生世世的約定。
這二人今後世世性命攸關,姻緣糾纏不休。
可那葉衡本與皇後夙世因緣,天命紅線。
豈不是今後二人每一世都必有一個孤苦,終生無法美滿,如今如何是好?”
自知犯下大錯的和尚苦着臉道:“我哪裏知道帝星如此執拗,再說以他的性子就是我不說,也必然守着皇後一個的,不論生死。
如今既然大錯已成,我自去請罪。”
說完飄然出殿眨眼不見。
慈寂大師看了看內室,搖搖頭,對着瑛姑行了個禮。竟是又開始修行閉口禪,轉身離去。
瑛姑看着離去的老和尚,腹诽一句故作高深。耳中聽到房頂奇怪微響,閃身追出了殿外。
室內的兩人哭過一場,葉衡笑着邀請。
“如果你将來有了時間,想要看看這江山四海,需要我作陪葉衡很願意。”
“好,等安兒長大,我去找你。”停了會,若棠笑道:“我們一起縱馬江南,嘗遍美酒游遍三山五岳。”
“好,一言為定。”
“葉衡,”靠枕上的若棠叫住走到門邊的葉衡。
“到時候我希望是四個人同游。滿目山河空念遠,遠處的風景總不如手中的花更香、更美、更實際的。”
“好。”早已情根深種的葉衡,為了她安心到底今生第一次騙了她,低低應了一聲。
不遠的密室裏,蕭策正面沉如水聽着暗衛的回報。
“屬下只聽到2句。
皇後娘娘對葉将軍道,一起縱馬江南,嘗遍美酒,游遍三山五岳。
葉将軍說好一言為定。
房間裏大師們就紛紛離去,屬下怕被發現就趕緊離開了。”
這一句已經足夠,到底要曲終人散嗎?
面色冷峻淩利到滲人的蕭策揮揮手,讓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暗衛離開。
想了想叫了旁邊的一身黑袍的人問。
“南巫,這藥丸真的可以不傷身體,讓人忘了過往嗎?”
“是,陛下。這是我們苗疆不傳之秘,只要服下,那人就如出生嬰兒般純粹,你可以從頭教導她一切。
不過那人的頭腦最多停留在8歲孩童階段。您一定要想好了。”
南巫十分擔心,這個寵愛皇後到極致的皇帝,會不會把藥用了之後會後悔。
進而遷怒苗疆,象滅狼胡一樣滅了他們。
呆呆的蕭策頭腦中也是天人争鬥,無法抉擇。
門外的暗衛們這些天早被皇後中毒,皇帝瘋狂折磨得精神不濟,
竟無人發覺有道黑影閃現在屋頂又閃電般消失。
“娘娘,您真不走嗎?”
聽說蕭策那個瘋子想把皇後弄成傻子,留在身邊。
瑛姑滿面憤恨。要不是有太多顧忌,真想當時就弄死他。
相比較她,若棠到是面色輕松自如笑着安排。
“當然不走,你去把之前舅舅給我的素白花戒拿來。雖然我對蕭策有自信,也要以防萬一。
看來我對他也還沒有深愛不移,全然接受啊!
也就怪不得他患得患失的犯傻了!”
聽了若棠自嘲着的安排,瑛姑不願意的慢慢吞吞好半天,拿來素白花戒過去。
“娘娘,您不記恨秦武帝嗎?”
“為什麽要記恨?秦武帝是秦武帝,蕭策是蕭策,在我心裏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這十幾年來愛我、疼我、寵我、陪伴我、給我體貼的人是蕭策。
我也從不認為自己是孝武皇後。就算我真的是她轉世,如今重來一生,一切也都是新的。
那些過往的怨恨都在那一生了解了。
前世的情愛也太沉重,我不準備背負。
雖然蕭策對我有對孝武皇後的移情,可我保證他心裏也是愛着如今真實的我的。
不管他發沒發覺,是不是愛而不自知。”
在瑛姑心裏,自己的若棠是誰也比不上的。
聽了這話點頭十分贊同。
“那到也是,我看史書那個孝武皇後和您一點也不同。
孝武皇後不會水,您的水性可不差。
孝武皇後最愛琵琶精于音律,您卻只喜歡笛子。
孝武皇後畫技一流但不善書法。您的字不謙虛也是一等一。
這些年,皇上開始不肯吃魚,喝海鮮湯,後來看您愛喝也跟着喜歡。
原本他喜歡涼滑冰絲的料子,後來也跟着你喜歡舒服柔軟的玉德絲綿布。
開始有些悶悶,做什麽寡言君子。慢慢跟您也變得說話直白,坦率。讓人舒服起來,開始的......”
是啊,任何人有感情,都是要時間了解,點滴相處,漸漸性情相融的。
這麽多年下來,蕭策也許開始是為了孝武皇後移情,可後來他喜歡的,愛着的,都是她此生完全不同的顏若棠。
揉了揉眉心若棠定了定神。
十五年夫妻,還有兩個如何也不舍得丢下的兒子她總要試一試,賭一賭才好。
第二天一早,洗漱一新的蕭策來到若棠房中,親自喂了她一碗粥。拉了她的手放在唇邊親了親。
仿佛說着陌生人的事情一樣聊天。
“第二世裏,葉衡對玉梳公主真的象野史裏寫的那麽好,那麽情深不渝嗎?”
這家夥還在計較前世,醋勁也太大了。
不過她不想慣壞他,若棠毫不留情的實話實說。
“葉衡将軍對公主的癡情深情,比書裏還有過之無不及。”
蕭策被噎的一個怔愣,好一會垂下眼繼續問。
“在你眼裏葉衡将軍,是不是比孝武帝強了千百倍?”
看着他可憐兮兮的樣子,不由得心中發酸。
還有些氣的若棠反問一句:“可以說實話嗎?”
很想說不要的蕭策,還是不由自主點了點頭。
“的确,葉衡比武帝好太多。從做丈夫、愛人的角度,二人簡直雲泥一樣。傻子都能正确選擇。”
心裏偷笑的若棠不遺餘力的打擊他,誰讓這家夥竟然想讓自己變成白癡。
“是嗎?”
失落了好一會蕭策不敢、不能,在問下去。
回身端過一盞茶,蕭策柔聲道:“若若這是補藥,對你身體有好處,你躺了這麽久正需要,你喝了它。”
說着俯身在她的額頭落下個溫熱的吻說;“乖。”
若棠仿若無知無覺危險臨近。慢條斯理答話。
“謝陛下體貼。我手發軟沒力氣,陛下不喂我嗎?”
看着眼前哆嗦着幾下,才舀出一匙藥湯。眼神閃爍驚恐的蕭策。
若棠忽然笑了,笑的燦爛至極發至心底。
微微傾身向前,病了好些時候沒有血色的唇就要靠近湯匙。
剎那間,蕭策對上若棠漆黑水潤的杏眼,竟覺光塵恍惚。
他依稀看到。
豆蔻年華,船頭萬千煙花下粲然一笑的若棠。
皇宮地道中,委委屈屈埋首自己懷中,狡黠壞笑的若棠。
殺出京都的雨夜裏,和自己同乘一騎,并肩作戰,生死相依的若棠。
新婚時,還有些疏離羞怯,卻稱職妻子般關心他的若棠。
自己生病時,衣不解帶,嘗藥煮湯殷勤關切的若棠。
花間交纏在自己懷中,興奮到發顫的若棠。
......
曾經的賞花垂釣,玩雪望月,對弈聽曲,近二十年的點滴,一幕幕流光掠影般劃過。
嘩啦,茶碗托盤湯匙全被摔碎在牆壁上。
蕭策閉了眼睛合身撲在若棠腿上,肩頭顫抖,沉悶的嗚咽之聲從被上傳出。
好一會看他平靜了些,若棠悄悄把手中攥的全是汗,能瞬間毒暈一頭大象的花戒子藏在床頭隐處。
把手放在蕭策背上撫摸。心頭酸軟的低聲問。
“陛下,怎麽不把那苗疆洗腦丸給我吃下去呢?那樣我就一輩子不會離開你,永遠只聽你的話了。”
很久很久,支離破碎的哽咽聲似有若無飄了出來。
“我舍不得。”
“傻瓜”
作者有話要說: 噠啦啦啦,正文完,下面是前兩世的番外。
☆、番外
孝武純皇後,顏氏,小字若棠。吳郡錢唐人。北秦世祖孝武帝蕭策皇後。
孝武純皇後為北秦初名臣顏遜與大長公主蕭錦幼女。孝武帝表妹。孝仁敏慧,姿容天成。
生于太康元年上巳節。太康15年嫁予寧王為寧王妃。18年封太子妃。
建武元年冊立為皇後,入主未央宮椒房殿。
建武3年中秋,生武帝第二子。開元帝蕭晟。
建武4年冬末,因‘心懷怨怼,致後宮哀怨不平’。被武帝責罰于清心殿幽閉自省。
建武7年春,重病攜子離宮至東山湯泉,玉湖別宮修養。至此再未反宮。
建武9年,武帝北伐大勝歸來。封二子晟為太子,入主太子宮。皇後病重未歸,留住玉湖。
建武9年重陽,玉湖別宮起火。幾大殿化為灰燼。皇後受驚病重崩。谥號文德。
後幾朝屢加谥,北秦末年全谥“孝武仁誠德正康慈淑懿恭肅安和聖純皇後。”
建武25年,武帝崩于椒房殿。帝後合葬于昭陵。
後有大才。以詩,詞著于文壇。原有集,已散佚。有《淡味詩論》殘本,及2首詩詞存世。
精通音律,善彈琵琶,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從當世驚豔到如今傳唱九州。
善繪畫,嘆留世之作不存。
上面是《秦書》的正史,規規矩矩的标準皇後。
而在《桃花密語說北秦》等當朝後世,各種眼花缭亂的野史中,對孝武純皇後這位傳奇皇後的記載可就百花齊放,衆說紛纭了。
對這位椒房獨寵幾乎建武一朝的傳奇皇後。除了盛贊,更多的卻是其情史密聞追論。本本寫的是徜徉恣肆,動人心弦。
其中桃花版本寫的最為傳神,最為感人。其情真意切,情文并茂。
把孝武後的兩段愛戀糾葛寫的是纏綿悱恻,引人入勝。
當然最得大衆相信,最廣為流傳的版本也是桃花版了。後世不少若棠皇後的戲本,都是根據桃花版所修改所做。
畢竟桃花社寫這些宮廷秘史有些年頭。到了本朝還依舊八卦不衰。
而很多裏面當時被認為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的密聞野史。多年後都被一一證實。
以下桃花版為基本的若棠皇後生平。因桃花們對後的欽羨,內或有受寫者心緒影響稍有偏頗。諸位多諒。
桃花稱若棠皇後生于明聖湖旁。大長公主産前夢見紅日入懷,蔔卦大貴大吉。
若棠落地之時紅日東升,公主府中海棠提前綻放。嬌豔爛漫,如雲似霞,春風拂過花海飄香。故名若棠。
正史,野聞中都說若棠冰肌玉膚,嬌麗美豔,可憐此時小小年紀玉容精致的她有着難言的缺陷。
她生有啞疾,遍請名醫卻在12歲依舊尚不能言。性情又膽小異常,(有醫者說是其心智不全)為父母憐愛非常。藏于深閨,親友不得見。
太康12年,皇太後60聖壽。她平生第一次離開故園,赴京賀外祖母大壽。
不知何故,身旁的宮人失于看顧,她失足落于太液池冷宮一側。被當時很不得寵的皇9子,寧王表哥即後來的武帝所救。
天之萬幸,因禍得福。
後落水得救後啞疾不藥而愈。回到太後宮中還曾玩笑般對寧王笑語輕言.
“救命之恩,只能以身相許了。小美男!”
(這一段姻緣起點在他們婚後才廣為人知,世人都道是天定姻緣。)
之後若棠同寧王青梅竹馬,相伴長大。
為着女兒喜歡,長公主對寧王多有照顧。他在後宮中的日子好過許過。
經年後當初的童語玩笑成真,若棠15歲後聖上賜婚嫁予為寧王妃。
當時皇上愛重的7皇子也同時求娶,但被長公主婉拒。據聞當時若棠跟母親說‘我喜歡他,許了他,不管別人再好也不會看上一眼。’
婚後二人一起遠赴寧王遠遠不及京城富庶繁華的封地,過起了只羨鴛鴦不羨仙,和睦非常相愛甚篤的日子。
那句他們定情的,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詩句也傳送到每一對有情人心間。
婚後第五年,壬戌之亂。
當朝太子莫名墜馬而亡。太康帝幾個皇子寵妃為争儲位前朝後宮各出奇招戰成一團。終于釀成兵禍。成年皇子死的死傷的傷。
盡管鮮嫩的妃子們抱着玉雪可愛的小皇子幾番跪在皇帝榻前侍疾,也有大臣谏言可以封輔政大臣。
但若棠的母親長公主堅決反對。幼主不利國本,舉賢不避親提議寧王。
寧王母親為小武官家族,曾是淑妃洗腳丫頭。
皇帝一次酒醉臨幸生了寧王,封了個低位妃嫔,從此皇上再也沒理會過他們母子。
估計要不是若棠,皇上都想不起來這個兒子。
可此時老皇帝聽長姐的話,想起來着一直默默無聞卻安分守己的兒子.
知道國賴長君,到底撐到立了他為太子,祭告天地祖宗後不久,終于閉眼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寧王轉眼間成為天下共主,若棠自然是母儀天下。
兩人的情分,相處情态并沒有絲毫改變。
孝期滿後孝武帝除了處理政務,日常起居都同皇後在椒房殿裏,同起同寝。皇帝的居室大明宮,幾乎等同虛設。
皇後有才。雖賢德寬仁,卻不縱容姑息。馭下寬厚平和很有章法。
對于國家大事,民生,戰事,外交,每每都是見解獨到。常陪武帝共閱奏章。又能提醒規勸皇帝,內外宮人大臣沒有不稱頌的。
不過唯一可嘆的是,雖然帝王情深言。說為孝義,為民生,停了選秀,廢了花鳥使,可皇後椒房獨寵近十年還沒有一男半女生下。
建武3年春宴。聖母皇太後嫡親侄女周雪瓊于孝武帝酒後,太後長樂宮一側殿得幸。
誰知道不過一次帝王雨露恩澤,周雪瓊就身懷有孕。武帝費心的遮掩瞬間暴露。
所以,盡管這是皇帝第一個孩子,生母如果産下皇長子,甚至算于國有大功的她還是初封不過正五品的寶林。
(據桃花社追訪宮人,走訪呂巷得知。
武帝是被當時聖母皇太後用烈藥又醉的厲害,昏昏沉沉中才和本來一直疏離的表妹有了一夜之恩。
可當時性子剛烈驕傲,至情至性的皇後,卻不夠賢德,不僅不能體會皇帝的委屈,為此還和帝王争吵的不可開交。
皇後半點不理會皇帝所謂的酒後亂性借口,第一次在少年游俠相助下憤懑的離宮出走。
因為身體不适,皇後逃出宮後病倒在漢中界外不遠。被連夜帶禁軍疾馳各處尋找的武帝給追回。
真是天意巧合,原來病倒在外的皇後也診出了一個月的身孕。
以上是當年,桃花先輩們花了2000金才買來的消息。各位要珍惜啊!)
建武3年七夕,俱都孕将九月的周寶林與皇後木橋上相遇争執。
周寶林跌倒落水。于太後的長樂宮中,早産生下天生體弱的皇長子。
太醫署所有太醫會診施針,2天2夜才堪堪救回皇長子性命。
之後,卻都叩首請罪,俱稱皇長子經此事故,恐壽數有傷,不能成年。
聖母皇太後幾次哭罵着要和毒婦同歸于盡,都被皇帝跪求攔回。
朝堂上,皇太後家的外戚周将軍,皇帝親舅,為此,第一次以恃恩而驕,不賢,惡妒,不容妃嫔,謀害皇嗣提出廢後。
此時皇後的父母親都已去世。一個兄長外放做着不大不小的官。在廟堂之上是說不上什麽話的。
一向持身端正,光明磊落。
信奉清者自清,很有些傲骨天成,士大夫般倔脾氣的若棠皇後自己又不肯,不屑,解釋辯駁。
此時的她還覺得一起長大,結缡多年的皇帝陛下。
雖然酒後亂性,一時縱情,本裏還是那個愛着她,信着她的策哥哥。
卻不知道人心易變,人心惟微的道理。
還好,當初跟她父親同殿為臣的不少老人,得過長公主恩惠的皇親,還有如今的皇帝陛下果然念情,為她把事情壓了下去。
皇帝大事化小,只杖斃了當時皇後身邊的兩個宮女,停了皇後三個月的俸祿。
又越數級封了生子有功周寶林為九嫔之首的順儀。答應本來皇帝想過繼出去的大皇子,滿周歲就封王。才算安撫下來自己生母舅舅等人。
而其一番良苦用心,百般忙碌,不過得到皇後“愚孝就罷了。還不信我。呵呵。”兩句話。
(注:此是桃花社從椒房殿宮女口中打探的一手消息。呵呵是若棠皇後嘲諷時常用拟聲詞)
建武3年中秋,皇後于未央宮中産下孝武帝二皇子。後來的開元帝蕭晟。那之後建武帝幾年裏再也沒有親近過皇後。
(據知情的內侍說,是皇後不肯逢迎屈就武帝不說,還言辭鑿鑿的抗拒不許他再親近自己。說了很多類似‘髒’等等大不敬,傷人心的話。)
之後在皇後一次次閉門不見中,帝後疏遠。
聖母皇太後對後宮的把持争權,絞盡腦汁想把皇後未央宮變成自己長樂宮的想法,卻愈演愈烈。
建武4年中秋,家宴後,皇帝酒後沒去未央宮,也沒有宿在對他百般挽留的長樂宮。
一個人跟幾個貼身的宮人步行回桂宮,路遇跌下太液池自己爬上來瑟瑟發抖的宮人。
有着一雙杏眼黑白分明的王梅兒,武帝當即把她招到身邊做了侍茶女官。
當年冬至封為正四品美人。至此嬌寵無度。
皇後不肯接納皇帝,皇帝不肯臨幸周表妹。
這一回的王美人算是後宮一枝獨秀,獨寵專房了。
建武5年春,皇帝與幾個近臣和五經博士一同踏雪賞梅君臣正連詩和樂。
卻遇見梅林裏綠萼下,居高臨下的皇後,和滿身茶水狼狽的垂着頭楚楚可憐的王美人。
見到皇帝來了。淚水奪眶而出的王美人不說話,只用水潤清透的一雙杏眼,含淚跪下望着武帝。
皇後卻是帶着冷笑對着這一幕。
王美人不說話只啼哭,皇後卻是淡然無視皇帝的問話。
問不清事情的緣故,但看皇後的傲然冷笑,想到她的狠心無情,很久見不到皇後的建武帝就忘了真正的問題,遷怒的氣怒交加訓斥幾句,發洩自己的委屈不滿。
被訓教的皇後既不跪下請罪,也不低頭委婉的解釋認罪。
只用一雙黑白分明幹淨極了的杏眼,帶着雪霜般的冷凝之光定定倔強的看着武帝。
最後,還是皇後近身侍女碧螺上前回禀,是王美人自己湊過來給皇後請安,又不小心碰灑了茶水的。之後哭哭啼啼請罪難道不該?
又替皇後委屈的說,陛下應該知道皇後她從來不會主動招惹為難別人。
跪地的王美人卻什麽也不說只哀哀哭泣,好似膽怯不敢言。
皇帝聽了碧螺的話臉色微變,也不叫自己的新寵愛妃起身,就那麽讓人跪在雪地裏,也只倔脾氣定定看着皇後。
帝後二人對視良久,到底武帝哼了一聲先微微別開了眼神。
近臣中有魏王蕭符是皇後的表兄,也是武帝的堂兄。
清楚皇帝心思的他,看這架勢,趕緊過來插科打诨的圓場。陪了不知道多少小心的小話,皇帝臉色才微微和緩。
五經博士之一蘇子良久慕皇後的才學。站出來請她賦詩一首。
也不知為什麽那麽巧,嬌柔纖弱的周順儀也正賞梅到此。
若棠皇後瞟了瞟兩位武帝的美人新寵,可人表妹。又看了看香梅,白雪。吟出人人叫好的四句詩來。
‘梅雪争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皇後念完說是自己無意聽來的詩,看了看依然跪地,臉色青白不停變換的兩位新人,又是呵呵兩聲詭異微笑。
屈膝行禮,不等武帝叫起就挺胸擡頭,毫不在意潇灑的告退。
只留下幾個五經博士回味着詩勿自擊掌贊嘆。
那邊幾個近臣看着皇帝鐵青的臉,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後來幾個博士打聽了才知道。周順儀閨名雪瓊,以膚白稱美。
王美人以前做宮女勞作狠了,皮膚粗糙微黑,卻是身上傳有天然香氣。
皇後的詩詞也不知道是應景,還是故意的嫉妒冷嘲。反正詩是好詩就成。
(穿越的若棠,真的只是為了應景,誰有那個心去嘲諷她們)
這首詩也成了皇後傳世不多的詩作之一。
(以上摘自五經博士之一,蘇子良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