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海墨淵
素栾說:“李公子,你同意便好。我靜候佳音!”
“一言為定,我拿千年木靈珠交換你的九虛七竅寒山岩。”李伊賀覺得這個買賣可行,他雖然不太喜歡素栾但是為了唾手可得的靈脈精礦,他願意放手一搏。
“只要拿到木靈珠,本座定不會食言。”素栾向李伊賀保證道。
“既然如此,那我先告辭了。”說完李伊賀拽着阿丘朝外走去。
“李施主,松開手,貧僧自己會走。”阿丘早就在這個地方待夠了,他甩開李伊賀的手,整理衣襟不慌不忙的跟在他的身後。
見二人離開馬車,站在素栾身旁的流火說:“少主,為了得到木靈珠付出的代價未免也太大了?”
“沒有餌魚兒怎麽會上鈎!”
小女孩直挺挺的跪在地上,她低着頭雙手高高托舉一個精致的木制托盤,托盤有一個上好的瓷盤,瓷盤內盛滿新鮮的紫紅色的桑葚。素栾伸手從瓷盤內拿了一枚桑葚果扔進嘴內咀嚼片刻後道:“這個時節的桑葚味道甚好!”
從馬車內出來,李伊賀沿着來時的路往回走,阿丘與他并肩同行,他說:“李施主,那個素栾到底是什麽來頭?”
李伊賀說:“小和尚,難道你沒有聽他說是天師道的人嗎?”
“為什麽他跟師傅講的天師道不一樣?”阿丘問道。
“有什麽不一樣的?”李伊賀反問道。
阿丘邊走邊說:“師傅他說,天師道斬妖除魔匡扶正義身受百姓們的敬仰,他們清正廉潔從不貪圖金錢。剛剛那個素栾少主一點也不像師傅口中描述的天師道的人。”
“那是以前,現在是什麽年代,世道早變了,小和尚你說的那些都是老黃歷,早就翻篇了。”李伊賀回答道。
相比李伊賀的說法,阿丘更願意相信師傅的話,他辯解道:“也許那個人是天師道的人,但是天師道有很多的派系留存世間,李施主你不能以偏概全抹殺天師道在所有的功績。”
“好,好,小和尚,我錯了。”李伊賀不想再和阿丘費唇舌争辯一些沒有用的事情,他現在一心想得到樹妖的木靈珠,然後用它交換素栾用手的九虛七竅寒山岩。
二師兄仍困在幽門八卦陣內執着的用頭撞擊土牆。
李伊賀施術破除陣法,圍困二師兄的土牆化為塵土歸還大地。它暈頭轉向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當它擡起豬頭看到李伊賀後,看見親人激動的它一路狂奔,他身法敏捷的躲開二師兄,二師兄停不下來重重的撞到大樹上,刺入樹幹內的獠牙過多,二師兄一着急拔不出來。
李伊賀實在是看不下了,他走過去用手拍了拍二師兄的豬腦說:“二師兄,化為原形,你不就可以出來了麽!”經過李伊賀的提醒,身形彪悍長着獠牙的二師兄變化為一只溫順的大白豬模樣,成功脫離禁锢。大白豬目光崇拜的看着李伊賀,嘴裏不斷發出豬特有的叫聲,因為高興它豬耳朵有規律的扇動着。
重新布置受損的陣旗,李伊賀與阿丘再次進入九宮山海鎮的木箱內。
從木梯下來,李伊賀看到邱元嬰仍站在原地等待他們,還未等他開口,邱姑娘問道:“李公子,外面是否發生了什麽事情?為何去了這麽久?”
“我們跟着一個紅衣女子見了天師道的人。”還未等李伊賀回答,阿丘搶先答道。
李伊賀看了阿丘一眼,阿丘會意知道自己話多了。
“邱姑娘,讓你擔心了。沒什麽事。”
“沒事便好,我一直擔心姥姥她會找到這裏,兩位遇到了危險。”邱元嬰沒有追問李伊賀,她一向識大體,深知如果李公子想說一定會告訴自己。
李伊賀想到了什麽,他擡頭向木梯出口方向喊道:“二師兄,這裏已經暴露不安全了。入夜後,你馱着九宮山海鎮往東行走十裏,但是不要離開瀾滄山的範圍。”不一會從上面傳來了二師兄應答的叫喚聲。
離天黑還有個數個時辰,李伊賀做了一頓豐盛的飯菜,邱元嬰因為是鬼吃不了食物,她只能聞飯菜的氣味,她羨慕阿丘的好食欲,她說:“李公子,真是好手藝。要是我還活着就好了。”正在用筷子夾菜的李伊賀聽到這句話有些心酸,他放下筷子對邱元嬰說:“邱姑娘,我看你還未梳妝,不如我送你一套衣服吧!”
“可是我……”
李伊賀明白邱元嬰想說什麽,他說:“你放心我明白,鬼魂只能享用祭拜焚燒之物。”他起身走向書閣,他取下幾卷白紙。
他将書桌上的竹簡和羊皮卷軸書籍搬走,他将白紙攤開,用木制噴壺噴灑藥水定型,他從包裹嚴實的錦盒內拿出一個山巒形态的硯臺,他将硯臺放在書桌的邊緣,他又從書桌內拿出一個翠綠的蕭,這蕭表滿生有純天然黃褐色的蝌蚪文,他只是随便吹了幾聲,原本幹涸的硯臺凹陷處浮現墨汁。
李伊賀仔細的端詳竹蕭表面的蝌蚪文,似乎在閱讀竹蕭的使用方法。
阿丘吃驚的說:“李施主,你手中拿的可是傳聞中竹林七賢嵇康所用的通音竹蕭?”
李伊賀斷斷續續的吹了幾聲,他說:“小和尚挺識貨麽!這個竹蕭确實是當年嵇康所有的那把,這可是大師兄收集的寶貝,不過現在是我的了。小和尚,既然你知道這把蕭名字,那可知這把蕭有何用途?”
“聽師傅說,這把蕭可是嵇□□前摯愛的寶貝,聽說是嵇康擔任中散大夫期間偶然得到一段仙竹制成,後來因為得罪鐘會,被司馬昭處死。後來通音竹蕭下落不明,只能從坊間流傳的野史一窺它的奧妙神奇。傳聞吹奏此蕭會引得山鳥飛禽走獸駐足聆聽,簫聲甚至能夠讓冰凍三尺的江水沸騰,有傳說說連天龍聽聞簫聲都流淚哭泣。”阿丘繪聲繪色講訴通音竹蕭奇妙傳聞。
“傳說都是有誇大渲染的成分,但是我要告訴你,這把蕭不止能讓天地生靈動容。它還能夠控制這個墨。”說話間李伊賀用手指着書桌上山巒形态的硯臺。
阿丘細細觀瞧,只見這硯臺黑如墨石,整體呈現意境獨特的水墨山巒形态,山巒中有一處盛有墨汁的凹槽,他不識得這是什麽,但是心中猜想這應該是一個寶物。
“李施主,恕我眼拙實在不知此物有何妙用?”
李伊賀笑着解釋道:“此物名為天海墨淵,阮籍曾經在清風崖下彈奏三日廣陵曲,路過那裏歇腳的梅山老祖被樂聲打動,他賜給阮籍一段仙竹和一個硯臺,那段仙竹便是嵇康的通音竹蕭,而那硯臺便是天海墨淵,這硯臺需要配合通音竹蕭方能使用。”
“還有這等奇事!”邱元嬰自問飽讀詩書,但是從未聽聞李伊賀口中這些怪誕的傳說。
“還有更奇的事!”說話間,李伊賀再次吹響手中的竹蕭,這次因為已經默背記熟樂譜,吹的雖然不是很熟練,但是音調連貫。
阿丘看到山海墨淵硯臺的內凹槽漸滿,就在墨汁溢出來時候,怪事發生了,溢出來的墨汁化作一直纖細的小爪子,它上下求索似乎在尋找什麽。
李伊賀專注的吹奏竹蕭,随着簫聲溢出的墨汁又化為另一只纖細的墨汁爪子,墨汁越溢越多變化出一個小腦袋的形态。
“這是什麽啊?”阿丘吃驚的問道。
全身心吹奏的李伊賀沒有功夫解答,邱元嬰定神凝視說:“我看着就像一只活靈活現的小猴子。”
聽聞邱元嬰的話,阿丘看着确實蠻像一只墨色的小猴子,他說:“真的好神奇!”
這只墨猴從天海墨淵內爬出來,它在澄心堂紙上撒歡奔跑,它每走一步都會在白色的宣紙上留下墨跡足跡,那足跡記就像隆冬臘月綻放的寒梅。
李伊賀吹奏竹蕭控制墨猴行動軌跡,墨猴在鋪展的宣紙上淘氣打滾,暈開的墨汁粗線線條,墨猴纖細的小爪子就像毛筆一樣在宣紙塗抹勾勒。
很快宣紙上便有了服飾的雛形,衣袖裙擺每一個部分都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步搖發釵每一樣都細節精致躍然紙上。
而在阿丘和邱元嬰的眼中,墨猴就像在宣紙上靈活的跳舞,伴随簫聲,它的舞蹈一氣呵成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
一曲吹畢,此時墨猴已經畫出了李伊賀心中想要的一切,他停止吹奏墨猴轉瞬化為墨水被吸入天海墨淵內。李伊賀朝畫吹了口氣風幹墨汁,然後将宣紙卷起寫上邱元嬰的名諱。他将畫卷投入早已準備好的火盆內。
随着宣紙在火盆的內燃燒殆盡,邱元嬰的服飾妝容也逐漸改變,就連她也驚奇不已。
阿丘瞪目結舌的看着眼前邱元嬰的變化,他趕忙閉上眼睛念了幾聲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作者有話要說:
修訂版删除了一些關于二師兄拉古拉的描述,因為跟後文有沖突。可惜設定這麽強悍的天海墨淵還有通音竹蕭在本作只出現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