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貴妃×太監10
酷暑已消, 皇太後今日很有興致, 想擺個賞花宴,邀妃嫔們看一看百花盛開的美景。在外人三言兩語的傳聞中, 皇太後素來是不愛管皇帝房內的事情的,拿足了皇太後的尊重, 仿佛漠不關心皇帝寵哪個愛哪個,實則卻對皇帝的妃嫔們一清二楚, 随便點哪個出來,甭管是出生、性情都能娓娓道來。
皇帝也知道這一點,他因上次白常在的事情,起了疑心,也與皇太後徹底離了心,這次的賞花宴他本是不願意去的。只是聽說裏頭有昭貴妃親自培育的花兒, 送過來做添頭的,才起了去看一看的心思---也算是睹花思人。
從前昭貴妃在身邊的時候, 好似也沒什麽特別的, 可昭貴妃一不在吧,萬事都不順心了,他甚至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只有每逢初一十五從紫禁城來的信,可以為慰藉一二。
皇帝是早想啓程回紫禁城了, 只是還有兩位嫔妃馬上就要生産,輕忽不得,所以按捺住了。這些日子唯一值得高興的便是得了一個公主,一個皇子, 待重華宮海貴人、長春宮岳貴人生産,他子嗣也就豐盈起來了,起碼不招人诟病。
這兩位貴人經太醫請了平安脈,太醫沒報憂,可見是能順利生産的,皇帝的心情也很不錯,所以難得在百花宴上露了笑臉。
皇太後也算是舒了一口氣,她打定主意要尋一個孩子讓皇後養着,但這件事得皇帝松口,她也不想與皇帝的關系再壞下去,這畢竟是她唯一的兒子,再說了,關系好也便于她行事。
所有人都各懷心思,沒幾個有真正賞花的意思。
---“宮中急報!”
和望舒幾乎是沖進來的,他跌跌撞撞的闖進來,先聲奪人的道昭貴妃娘娘有十萬火急的事務要單獨禀告皇帝、皇太後與皇後。
皇太後雖然心底不喜昭貴妃,但卻了解她,知道她不是無的放矢的人。根本沒有嚼舌根,就協同皇帝、皇後進了內室。
“……之後,經過儲秀宮齊嬷嬷辨識,發現确實是屍油無疑。娘娘的意思是為以防萬一,先讓陛下清查九州清晏上下,看有無可疑之物。是否就呆在圓明園,暫且先不回紫禁城?也不知這些術法是否真的詭秘至此,萬一并不是要對付陛下,反而令陛下沾染了就不妙了……娘娘本是不欲打草驚蛇的,但又思及這些手段陰狠,防不勝防,不如一力而降十會。現下娘娘已經下旨,以刺客的名義搜查阖宮上下。動靜肯定是不小的,未得陛下應允,現只讓奴才代為向想陛下請罪。若此事了了,還能無恙,必親自向陛下、太後娘娘、皇後娘娘請罪。”
“請什麽罪,菀兒何罪之有,”皇帝最開始是驚懼的,後來聽到和望舒最後那一番話,眼眶都紅了:“貴妃是擔心朕的安危啊!她都是為了朕。汪瑾……查,清查圓明園上下。一日之後,起駕回紫禁城。”
皇後:“陛下,不可啊……您的安危為重!”
連和望舒都沒有想到,皇帝居然會下旨回紫禁城。他還以為這位帝王要讓昭貴妃頂在前頭了,畢竟昭貴妃處理的妥帖,不至于讓他不放心。且他言語中是給這位帝王留足了後路的,皇帝有什麽理由要回宮呢!
皇太後:“兒啊!”
皇帝拉住了母親的手,溫言道:“母後,我是九五之尊,誰都可以懼怕巫蠱,我不行啊!”
Advertisement
皇帝是從她肚子裏爬出來的,她怎麽會看不出他眼裏藏得極深的害怕呢?不止他怕啊,當初親眼見先帝暴斃而亡的人都怕,巫蠱神秘莫測,可千裏之外取人性命。先帝死得倉促莫名,死得蹊跷,死得那樣慘,未知的東西如何不使人害怕。
和望舒眼淚直流,他跪下來不停的磕頭:“請陛下一定要等到三日之後,莫要辜負了她的心意。只求陛下和太後娘娘給我們娘娘多派遣些人手……娘娘說了,陛下護了她許多年,這一次,就讓她在您面前擋一擋罷。”
皇帝的淚水沾濕了衣襟!堂堂五尺男兒,竟然當着母親與妻子的面,哭得涕泗橫流。
和望舒這一刻便知道,昭貴妃娘娘穩了!趟使未來有一天她容顏衰老,失了寵,這位皇帝都不會忘記昭貴妃今日的情誼。
等皇帝與太後冷靜之後,會派心腹回宮探查。那時候,他們就會發現宮中的情形遠比他們想象得要可怖,貴妃所面對的,遠比他們以為的艱辛。
連皇太後,都要感念昭貴妃今日所為。
***
永和宮內,一批一批的人進進出出,宮內如今能說得上話的麗妃、康嫔、寧嫔全部被她拘在副殿,不準她們與外界接觸。
此時,紀菀根本無心管圓明園的情形,就算是知道和望舒又使了計謀也無心情聽皇帝、太後的反應,那不重要。她将和望舒支走,并不是為了讓二巨頭感念什麽,不過是為了保證他的安全。
因為這種原因讓任務失敗,她也可以去死一死了。
原著中是沒有提及巫蠱之禍的,要嘛就是女主笛秋當時身份太低,根本涉及不到這個高度,所以沒有篇幅進行描寫。要嘛就是股勢力蟄伏了十年之久,直至整個故事完結,都沒有露出端倪。
紀菀傾向是于是第二種。
這方勢力的下蠱之術并不高明,甚至有很多方法都是錯的,可對于普通人來講就已經足夠詭秘了。紀菀順藤摸瓜,先從喬常在審起,喬氏被帶來的時候已經有些瘋癫了,她看向紀菀的眼神甚是陰毒,‘嘤嘤’詭笑。
“紀菀,我咒你不得好死!”
紀菀冷凝的睇她:“真是瘋了,你當真是連全族的性命都不要了。”
“都是怪你…都是怪你……”
她的長長的指甲在地上不停的抓撓,因沒有上妝,臉上一片的慘白,白中陰影帶着綠色,和重病将死之人才有的污黑濁氣。
紀菀能肯定,她便是個巫婆,是不是巫婆,從面相是能夠看出一二的。
當年紀菀為帝之時,親自帶兵打仗,就在薛妮的蛇蠱上吃過虧,回來路過苗疆邊緣之地,救下了一個苗族老人,曾了解過一二。後來做了巫,那才是用這些玩意的祖宗,淌使現在身子換了,魂魄還是那一個,區區言蠱奈何不了她。
而起她這言蠱本也沒有多靈驗,否則她何須為妃,不過是想借由入口之物給皇帝下蠱。要言蠱靈驗,直接咒皇帝一句不就完事了。
紀菀:“捂住她的嘴,拿我的腰牌去請禁衛軍統領,令他派兵圍了喬府,徹查常在喬氏的來歷。”
副殿中的另三位都被常在喬氏給吓得一魂出竅二魂升天,康嫔直接被她陰鹜的眼神給吓暈過去了,看喬氏現在的臉色,誰都曉得她不正常。
紀菀:“去請太醫……姑姑,還有百合,你們都不要進來,去請太醫。”
這一股莫名勢力不容小觑,永和宮已經被盯上了。
結果請來的太醫還沒有進殿就臉色發黑,口舌生瘡,在永和宮門口倒下了。這一下,流言再也止不住了,巫蠱之禍,傳遍了整個宮廷,連許多朝臣都知曉了這件事,頓時人人自危。
這樣的情形之下,昭貴妃娘娘坐鎮宮廷,面對一件一件離奇的詭異死亡事件,處變不驚。永和宮內,更是每天有人出事。
夜裏有瘋癫的宮人穿入昭貴妃寝宮,雖被拿下,但夜夜這樣鬧,昭貴妃連覺也睡不安穩。
然而第二日的昭貴妃必然榮光煥發,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針,穩坐在永和宮正殿之上,有條不紊的命令指派下去,如此做派,大家都知道宮裏出了什麽事情,也眼見詭異的事情發生,但人心居然漸漸穩定了下來。
可是長此以往,昭貴妃也支持不住。
第三日,事情出現了轉機。一名鶴發童顏的天師至當朝宰相門前,說紫禁城內污氣沖天,師門仙長見帝星暗沉,特派遣他來助一臂之力。
這天師形貌使人信服,丞相便帶他入宮,沒想到他一入宮當着昭貴妃的面竟能說出宮中近日發生的種種詭秘之事,一絲不差。
這些都是宮廷秘聞,除了統領全局的昭貴妃知曉,也就圓明園那兩位清楚了。
這位天師也不賣弄,令人取黑狗血喂常在喬氏喝下,半響之後竟然見常在喬氏嘔出一只青灰蟾蜍,暈死過去。
片刻之後,又在皇帝寝宮的之外隐秘之處令人挖掘了死人指骨。
之後遍尋各宮,或多或少有發現。最後,還從麗妃的重華宮尋出了寫有紀菀性命的巫毒娃娃,雖仙師沒有什麽飛天遁地的奇異手段,但走到每一殿之後只畫個陣法,然後請昭貴妃前去耳語幾句,便能根據方位尋出髒東西的藏地,可見本事不一般。
“……我師長算到有十年大劫,到時皇室不存,生靈塗炭。沒想到這卦象應在這巫蠱之上,我觀這巫蠱下得隐秘,又是對付真龍天子,需一環扣着一環,如此為穩妥起見,更是要十年之後才發作,到時候一經激發,就是神仙也沒法子了。沒想到我今日起卦,竟然卦象大變,帝星雖暗淡卻無隕落之象,皆因這隐秘的巫蠱提前被發覺,竟改了命脈,我還道奇怪,原來竟是因為昭貴妃娘娘,”仙師擺陣的時候随意嘟囔,跟昭貴妃道:“昭貴妃娘娘是十世大善人,福澤綿長,貴夫蔭子不在話下,恩蔭可及五代。如今投身皇室,自然可保皇帝龍氣綿長……”
這句話仙師不過是偶然之說,聲音也小得很。但沒有避人,現場有不知有多少人的探子,比紀菀耳朵都要尖得多……霎時間,周圍之人面色皆變。
***
永和宮內室之中---
“你辦事不錯。”
鶴發童顏仙長跪在昭貴妃娘娘旁邊,此刻他表情不端着,竟去了一身仙風道骨之态,抱着銀子呵呵直笑。
紀菀:“……就是話太多了一些。”
仙長:“小人雖然不學無術,但祖傳相面術還鑽研了一二,不過是實話實說而已,娘娘确實是福澤深厚之人啊!”
作者有話要說: ----哦豁!福女降世的名頭一出,本宮還怎麽玩宮鬥。
福澤深厚誰碰誰倒黴哦~還有誰要來挑戰本宮!
本宮就問一句!
還有誰?!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