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回光返照
四根銀針淺淺的刺**位,很快便見了效。
慕容氏緩了半晌,再次開口時已然與平常時候無異,再也沒有剛剛那般壓抑着痛楚勉強的樣子,只見訴不盡的溫柔與哀傷。
但齊念知道,這只是昙花一現回光返照而已。
“念兒,你的醫術真好,我現在覺得渾身都輕松了,當真不見半點兒不适。”慕容氏的聲音輕柔而又略帶着些欣慰,“你能這般有本事,真叫姨母放心的很,畢竟這世道從未有過全然太平的時候,你一個女孩子家不論身處何方,有自保的能力便是好事兒……”
齊念不禁也略覺寬心,只握着她的手紅着眼眶微笑道:“是姨母你教導的好,念兒方能保護自己。但姨母若是不在了,可叫念兒該怎麽辦才好呢……所以姨母還是快些将身子養好起來,咱們還要回城外的別院,還要與爹爹一起去那行山村祭奠我娘親,姨母還要看着念兒長大、成婚生子……”
說到最後她已然泣不成聲,俯首将臉緊緊的貼着慕容氏溫熱的掌心裏,滾燙的淚珠自指縫顆顆滴落,浸濕了一片床單。
這時候她才像是個孩子,卸掉所有堅強成熟的僞裝,是個害怕失去親人的孩子。
慕容氏強忍住心中的酸楚之意,只勉力擡起另一只手,輕撫着她柔軟的青絲與瘦削的肩背,安慰道:“人終将會有一死,況且姨母茍活了這麽多年,已然是夠了。我本該應在二十九年前随着慕容府滿門抄斬而一起死去,想來那樣該有多痛快,該能省去多少遺憾……”
齊念忽得只覺呼吸一滞,不禁擡起頭來滿臉的不肯置信。
本該一團晦暗迷霧的身世之謎,似是在慕容氏的口中展露了些微邊角,似是會有将要真相大白的跡象了。
慕容氏虛弱一笑,言語飄渺如幻,“念兒,我在見到你時就一直都在想這個問題,便是究竟要不要讓你知曉當年之事。畢竟在二十九年前于皇城之中發生的那些事情,如今已然深埋于地下,但你的身上畢竟流着慕容家的血,你有這個權力,選擇自己将來是想要背負這深重的責任,還是一無所知的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過你的生活。你父親在帶你來見我之前,就已為你做出了選擇,這也是為什麽他始終都隐瞞着不向我們透漏,我們彼此至親的原因。”
齊念在認真的思索着。
在她的心裏,什麽責任什麽是非都不是最重要的,她打從心底裏就不想背負任何責任。
重活這一世讓她看清了許多原本莫須有的東西其實都不該得到重視,就比如姨母口中的所謂關于慕容家二十九年前的往事。
她之于慕容家沒有半分情誼,便是與姨母也是相處了大半年之後才因着血緣關系而深厚起來的親情,才能列為與爹爹和秦姑一般尤為重要的人。
而那在二十九年前便已然颠覆的外祖慕容家,她或許有景仰或許有敬畏,但絕對沒有為之舍棄自身的親近之意。
Advertisement
見她沉默不語,慕容氏這才似松了口氣又似略有些失落,“你不願意蹚這趟渾水也是應該的,那本就是上輩子的恩怨,本與你便如何都不能沾上邊。只可惜姨母當真是沒用的緊,這麽多年來不僅不能為當年的冤屈之案平反,為慕容府死在那場屠殺之下的七十二條人命昭雪,為、為天下江山還一位明主……反而只能惶惶不可終日的躲在昔年世交的庇護之下茍延殘喘着,甚至我都保不住殿下唯一的親骨肉……”
她說到最後已然忍不住嗚咽着哭了起來,後面的那些話也說的不甚清楚。
齊念只覺得恍恍惚惚似是心頭一跳,腦中卻像是灌滿了漿糊一般怎麽也想不通透。
或許,她只是下意識在回避這些辛秘之事,她不想知曉的太多,她害怕連姨母臨終前最大的心願,她都不能完成。
她只能黯然沉默着,靜靜地握着姨母的手,等着她穩定住情緒。
慕容氏向來是最為風輕雲淡寵辱不驚,性子又和緩溫婉不拘小節,遇事一直都只是一笑而過,還真從未見她如此失态,哭得這般傷心。
好不容易她才止了眼淚,方拉着齊念的手勉力清聲道:“念兒,你能有自己的主見姨母當真是為你高興。如此便什麽都不說了,你且俯身過來。”
齊念把身子再往裏探了探,方幹澀着嗓音道:“是,姨母。”
她感覺到慕容氏伸手輕輕摸索着她的發髻,然後忽得發根微緊,她似是将一件什麽首飾插入了齊念的發間。
在這黑暗之中穩穩的戴上了那件首飾,慕容氏有些戀戀不舍的反複撫摸着,直至手中無力方垂下了手臂,微阖了雙眼倦然道:“這是姨母年輕時的一支碧玉簪,雖不甚名貴罕見,卻是我一直都帶在身邊的東西。如今便送與你吧,日後若是想起了姨母,也好留個念想。”
齊念忍不住也擡手摸了摸發間,以指尖細細的摩挲着那微涼光潤的觸感,簡單清淺的紋路被打磨的十分平整,隐約有些熟悉的感覺。
這應是姨母時常戴着的那支碧玉簪吧,雖不甚起眼,但依這玉觸手生溫的成色與簪首簡約的雕花,也是歷經了歲月的沉澱時光的洗禮。
齊念好不容易平複的心緒,頓時又彌漫起了陣陣酸楚。
她本想說點什麽話來引得姨母開懷些,但張了張口才發現,喉頭似是被什麽東西給堵住了,竟一個字也不能吐露。
生離死別本就是最讓人難以面對,她當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慕容氏見自己這唯一的侄女兒一改往日裏運籌帷幄沉穩自如的樣子,這般不知所措柔順乖巧,倒真是叫她不忍再見。
她心頭酸澀,狠一狠心方推開了齊念的手,語氣淡然道:“你且出去吧,姨母想要一個人待一會兒。”
齊念慢慢站起已然僵硬的腿腳,心知姨母是對她失望了。
她渾渾噩噩的往外走去,卻只聽慕容氏在她身後緩緩關懷的道:“念兒,夜如此深,回去路上要小心些,莫要、莫要跌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