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暗自結盟
眼見着這黃口小兒一天天的成長了起來,周氏索性趁着齊君良外出經商之際,略微動了些手腳便能叫那孩子生起了重病。她再向府中請來的大夫委以重金刻意延誤了病情,待王氏急切了起來親自去尋醫問藥之時,已然是回天乏術無可奈何了。
“當年若不是周氏那個惡毒的賤人,南兒他忽然生起了病又怎會高熱不退!最後生生燒壞了頭腦才成了如今這副癡傻的模樣!”王氏顯然将這件事深埋在心中已久,如今好不容易能說出來可謂是痛恨兼痛快着,她那雙水光潋滟的含情目此時更是充滿着恨意,那美豔的容貌仿佛要燃燒起來一般猙獰扭曲。
齊念輕嘆了一聲,只淡淡道:“四姨娘慎言,這種沒有證據的事情說出來,也只會落得個诋毀主母的罪責。”
“我只是齊府一介卑微的妾室,雖然生下了六公子卻依舊只算是比下人稍好些而已,她是京城來的大家小姐身份高貴,又育有兩子一女均深得老爺喜愛,而我的南兒卻只是個癡傻的幼子,便是我有足夠的證據又能如何?孰輕孰重老爺心中怎會不知,從來都沒有因嫡母苛待庶子而遭懲處的事情。”
她這話倒也是實情,未央國的森嚴律法便是大大的區分了嫡庶的尊卑,正妻所生的嫡子嫡女才是正經的主子,妾室所出的庶子身份便矮得不止一頭了。而無所出且不得寵的妾室只是空挂了個姨娘的名頭,實際過得比下人都不如。
只是當今聖上亦不是皇太後所生的嫡子,其生母身份之低微也不比宮女高多少。若不是礙着祖上的規制不好貿然改動,只怕皇帝在登基的頭一年便要将這條制度給廢除了。
是而雖沒明文規定,不論公卿還是商民卻都從善如流,大大的提高了妾室庶出的身份。
只是就算提高了,正妻嫡子的地位依舊是高不可攀,生活也只得是瞧着主母的臉色畏首畏尾的過着。
“今日我壯着膽子将這些實情告訴四小姐并非奢望你能為我做些什麽,我只是想告訴你,我有多痛恨那個毒婦。”王氏擡手舉着帕子輕按了按她那微有淚意的眼角,方鎮定了下來平靜的道:“四小姐,今日我在此承諾,如若他日你有什麽可行的方法能使周氏歷來的惡行公布于衆,我一定會竭力相助,便是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齊念定定的看着她,仿佛要将她看穿一般目不轉睛。片刻她才靜靜的開口道:“我只是個未曾及笄的閨中女兒,一無權勢二無靠山的庶女,便是日後諸事都要靠嫡母打點妥當方能行,四姨娘是如何這般篤定,我必能成事呢?”
“我相信你,四小姐。”王氏深深的看着她,“我雖只是見識淺薄的一介婦人,但這些日子看下來我便知道,論心智論才幹,你絕對勝過周氏母女。且我與你素來無仇無怨的,你也沒有必要害我,是不是?”
齊念微微一笑,似是默認了她這番話的意思。
二人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流片刻,退去了剛開始時的相互試探與猜疑,倒像是建立了某種盟約般心照不宣。
過了好半晌,齊念方含了笑意道:“多謝四姨娘的美意,曉得我受了驚吓還耽誤你這麽久的時間來寬慰我。”
“四小姐客氣了,也是我與四小姐有緣,不覺得我叨擾罷了。”
“想必獨留六弟在一人姨娘也是挂心的緊,如此,我便不留姨娘了。”齊念起身微笑着相送道:“姨娘好走,他日待我身子好了些咱們再相互多走動。”
Advertisement
王氏忙笑道:“那是一定的,還望四小姐寬心,須得先養好身子再作打算。”
“多謝四姨娘了。”
送走了王氏,齊念才回身複又坐下。正想給自己斟杯茶潤潤喉頭,一入口卻只覺冰冷透骨,沒有一點兒溫度。
阿瑤察覺了她眉頭微皺,便輕聲道:“小姐快別喝這冷茶了,我去給你換壺熱的來。”
“無妨。”齊念輕輕按住了阿瑤伸去提茶壺的手,擡眼看她雙眸中卻似有疲倦之意,“冷茶讓人清醒,這倒是熱茶沒法兒比的好處。”
阿瑤只好收回了手,忍了忍還是沒忍住,不由得問道:“小姐,四姨娘那些話你覺得可信麽?”
“應該真假參半吧。”齊念拿着茶杯在指間無意識的轉悠着,沉吟道:“她痛恨周氏是真,想要利用我的心思也不假。”
“那周氏,竟真的将她的兒子害成那般癡傻的模樣麽?”阿瑤本就是奉命行事的暗衛,如今又只信服齊念一人為主,便也不曾将其他人看在眼裏,在她的心中哪有什麽夫人公子的,只有她的小姐一人了。
“自然是真的。”齊念笑得略有些譏諷之色,“周氏那般為人,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一點兒也不為奇。”
“小姐……”
“沒事兒,她心腸歹毒那是她的事情,我也不會同情心泛濫到為一個不相幹的四姨娘貿然去讨回公道。但她既然敢對我出手,那便不怪我還手沒輕沒重的了。”齊念彎眼笑了起來,明亮漆黑的雙眸裏泛着的光芒一掃之前的倦容,“到時也能替四姨娘出口氣,也不負她有心或無意的幫助了。”
阿瑤見她來了精神便也格外雀躍,笑道:“既然一切盡在掌握中,那小姐也該高興些,總愁眉苦臉的可不好。”
“咱們先不忙高興,還有人正哭着呢。”齊念嘆了口氣,“快去把淺芷叫來,為了不讓人看出破綻我沒向她說出實情,見她哭了一清早了真是讓我頭疼。”
阿瑤歡快的道:“是!”便忙不疊的去後院了。
見她這般心思單純宜喜宜嗔,齊念不由得微笑着搖了搖頭,複又轉起指間的茶杯來。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既然大家都不是善茬兒,就看誰的心思更缜密更狠毒了。
“啪!”
一聲清脆的耳光在關上了門所有閑雜人等都退出去之後,應聲而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