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吳報館的《文彙月報》在整個江南都有着巨大的影響力,相比起每日一發的日報,月報顯然在這個運輸不發達的時代更有優勢——一個月的時間足夠月報輻射很大的地區了。至于新聞的時限性,那是日報的事情,月報很少有那種講究時效的消息。
月報就是以連載小說為主,輔之以各種各樣的消遣專欄,講什麽的都有!既有古玩收藏說文論字這種陽春白雪,也有家常菜譜周公解夢這種下裏巴人。另外還有許多商人來打廣告,見縫插針占滿空隙。
內容很多,往往有四五張甚至更多,信息量頂得上好幾張月報了!
《文彙月報》也不例外,甚至因為《文彙月報》十分受歡迎的緣故這方面更加複雜。小說、消遣內容、廣告這些,都不容易上!
只不過這種容易與困難向來是對比出來的,像許文華這樣的作者想要登載什麽內容是很容易的,并不需要報館開會同意什麽的,只要他的編輯宋文靜把他的要求送上來即可。為了拉攏他,要求不是太過于出格,報紙主編都會答應。
而宋文靜這次帶着他的書評而來,甚至主編都是歡迎的。因為許文華寫的東西都極有人氣,‘勤奮’這麽一次可不容易。至于這一次要發印的報紙本來沒有給許文華的書評預留位置?
那很簡單啊,撤下一些本來要刊載的內容就是了。如果這些內容質量不高,那就不要了,要是質量高,下個月用也是一樣的。至于說對作者或者編輯公平不公平,只能說報館是最公平的——不看家世、容貌等先天決定的東西,只看人氣和才能這種後天的東西。如果這都覺得不好,那還想怎樣?
許文華的書評被安排好上下一個月的《文彙月報》,只不過等到發報還有很長的時間。
在這期間哪怕只是僅僅依靠口碑,《海上歸來記》也在整個蘇州府乃至江南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口碑這種力量在最開始的時候是弱小的,口口相傳的力量并不怎麽大,一個人只能告訴一個人,指望宣傳的效果能有多好呢。但是口碑這種力量會在後期産生強大的可能,這就好像是量變引起質變。
一傳二看似不起眼,二傳四四傳八八傳十六……也不見得強到哪裏去。直到再傳幾次,人數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直到上千上萬!
這種影響慢慢發酵,等到許文華的書評一出到達巅峰。之前就算已經有不少人聽說嘉定縣城的報紙上出了一本好書,那也就是大家私下偷偷‘安利’而已,并沒有在社會上形成讨論的風潮。
而《文彙月報》這樣的大平臺,許文華這樣的大作者,強強結合,放出書評之後,就好像是開啓了某個了不得的開關。大家一夜之間意識到:哦,原來我喜歡的小說并不只是我喜歡而已。雖然只是一個鄉下作者寫的小說,可既然許文華都在《文彙月報》上說起好話來了,那必然是不錯的啊!
對于蘇州城裏的百姓來說,下面縣城的人确實就是鄉下人。之前大家還有些矜持,放不下如今天下第一府的優越感,不太想公衆談論‘鄉下作者’寫的小說。
而許文華的書評一出改變了一切,人都是有從衆心理的,既然許文華都這麽說了,大家立刻覺得沒有顧慮了,非常熱烈地談起《海上歸來記》這本小說。
許文華在他的書評裏大發牢騷,先是将《海上歸來記》批評了一番,主要是說劉明程的未婚妻怎麽是這麽個劇情如何如何,然後非常‘勉強’地說了劇情一些好話。
聽起來似乎喜憂參半,對《海上歸來記》甚至談不上好的影響。可是在熟悉許文華的讀者看來,這已經是大新聞了!
那是誰?那可是才壓三吳的‘西湖客’!以往出書評基本上都是被他罵的,然而即使被罵,那也是大衆眼中的好書——真要是質量不高的小說,許文華根本不會從頭到尾看完,最後還寫一篇書評出來。
以他的性格,有那個空閑,早就去玩兒了!
而《海上歸來記》一開始确實也挨了一些罵,可是那是罵嗎?更多是一個讀者對人物命運不滿而在發牢騷而已,恰恰說明了這部小說牽動人心。至于後面的好話那就更不用說了,在許文華這裏可以說是天上下紅雨一樣。
幾乎不可能。
《海上歸來記》從這裏開始人氣開始了爆發性增長,實際上等到新一期的《文彙月報》出報的時候《海上歸來記》也總算是大結局了,當時發力才更好——完結作品雖然不能用連載的方式積累人氣,可是其閱讀的完整體驗對于讀者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很多讀者非完結小說不看,根本不追連載的!
只不過這都是後面的事情了,連翹如今剛剛收到宋文靜的來信,對于他邀請自己去蘇州的事情正在考慮當中。
說實在的,讓連翹憑本心說話,她當然是願意去蘇州的。這就好比後世的大學畢業生,大部分有想法的都會去大城市,這不是他們的主觀意志,而是客觀現實決定的!大城市就是有更多機會,這個不可否認。
而如今寫小說,就是以蘇州城和京城兩大圈子為最,至于次之還有太原、益州、泉州,那也比不上兩大巨頭!寫小說的作者,‘京漂’和‘蘇漂’到處都是。
要是原本沒有牽挂的連翹,她連猶豫都不會有,立刻就會收拾行李去蘇州。然而現在不行,她是一個和母親生活的小姑娘,吳美娘這個娘親的意見她不能不管。另外現在可不是後世,一個小姑娘哪能随随便便一個人上外地生活。
似馬姑娘那樣的,到底是少數中的少數。
連翹給宋文靜回了一封信,說明了自己在嘉定這邊有些牽絆,至少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去到蘇州的。又說明自己要是去蘇州,首選就是三吳報館——連翹并不是被對方捧了幾句就忘乎所以,做出了這種許諾,她是經過鄭重的思考才有了這個結論的。
她調查過蘇州的報紙,就算沒有宋文靜釋放的善意,三吳報館也是她的考慮對象。無他,這家報館本來就是蘇州有數的幾家實力強勁的大報館。
連翹寫完了這封信并寄了出去,這才和娘親吳美娘一起去了如今的外婆宋氏家裏。今天是連翹二舅吳琳的生辰,雖說家裏有長輩健在,也不是什麽整生日,不可能大辦,可是一家人吃頓飯還是要有的。
正餐是在晚上,可是連翹和吳美娘可不能真等到晚上再去吃現成的。這樣一頓大餐往往是上午就要開始準備,所以中午不到,吳美娘就帶着連翹過去了。為此連翹今天還請了一天假,和她一樣的是她的表姐張貴子,也請假了。
連翹這個世界的父親是一個孤兒,算是她外祖父的得意弟子,最後還把女兒這個‘小師妹’嫁給了他。所以連翹在父親連守誠這邊沒有任何親戚,親戚全在娘親吳美娘這邊。
外家姓吳,外公名叫吳天心,是一名大夫,當時也算是嘉定城裏小有名氣的聖手。精力最好的時候甚至自己開了醫館,開門授徒做生意,那也是吳家最為富足的時候。等到後來吳天心去世,醫館無人有能力經營關門,吳家的日子就大不如前了。
吳天心和妻子宋氏一共剩下三兒兩女,其中兩個女兒,一個是連翹的娘親吳美娘,另一個就是張貴子的娘親吳慧娘。三個兒子分別是吳璋、吳琳、吳瑾,今天過生日的就是二舅吳琳,同時他也是連翹那位去了龍氏紅貨行的表姐吳夢春的父親。
來到吳家見過幾位長輩,吳美娘這個做妹妹的立刻去幫忙準備酒席的事情。至于連翹,沒出門的女孩子尊貴,按照規矩不必在親戚家幫忙做事,所以和表親們一起說話玩耍就是了。
連翹這一輩的表親不算多也不算少,除開已經成親的不和他們這些小孩子一起,也能坐滿半個屋子。只不過男孩子們哪耐煩一個屋裏坐着,大概意思意思就跑到外面巷子裏玩兒去了。
除開張貴子的大哥張昭,其他就是幾個女孩子——連翹、張貴子、吳夢春,以及也在豐山書院讀書,卻比連翹和吳夢春低了一級的吳麗春。
吳夢春和吳麗春是堂姐妹,不過兩人都長的更像母親那邊,所以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吳夢春十分瘦,甚至過分清瘦了,五官很寡淡,打扮一番能說是個小家碧玉。吳麗春則是一個些微有些小肉的姑娘,皮膚很好,眼睛很亮很圓,有些可愛。只不過大概是自小受寵的關系,看上去有些驕縱之氣。
四個年紀相差不大的女孩子坐在一起,連翹和張貴子自然是一起的,吳夢春和吳麗春卻沒有湊做一堆。實際上兩人關系可不是很融洽,私底下就差打起來了。吳麗春向來嘲笑吳夢春穿衣打扮拮據,是個‘窮鬼’。吳夢春則是還以顏色,叫吳麗春‘胖豬’。
女人的戰争,啧啧啧……
只有張昭這個好脾氣的大表哥任勞任怨,随便幾個表妹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