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序
文宇蘭以前是那種會聽着歌流淚,也不打理頭發,随身帶着本子記錄随想文學的不能自理之人。
無論你問她問題時,都不會有什麽太大反應,只是會轉過頭靜靜地看你一眼,閃閃眸光,卻又回頭看向虛無。
如果你問她在做什麽的話,她也不會直接告訴你。
因為這樣子,就好像是她能一生靜寂地在向她的母親靠近那樣偏執……
其實有很多人極其讨厭這樣不知世事的人的做法,但卻對她沒有那麽大的怨恨——
因為,任憑萬物飛逝,仿佛她只有那樣做,才是理所應當、正确的她似的。
也因此,才無人可以比拟。
文宇蘭,警號kpc49,是k城警局中心的一名編制警員。
文宇蘭的表字淳希,取自她那來自書香門第的母親的名字。
會有這個表字的原因,是因為在她未成年被父親抛棄、母親也自殺,沒有人願意接收的情況下。
她為了簽族譜驅逐信條能立一個獨立戶口——所以那個只有等到成年才會被賜予的表字,是她突然想起她母親所以随手填下的。
幼年的文宇蘭幾乎無人不曉,擁有能力卓着的市長父親,出身名門的博學的才女媽媽,自是驕傲,亮眼,身份不菲。
所以很難想象長大以後的文宇蘭卻是默默無聞,而且普通,甚至怪異。
只不過除卻警察局裏的人知道她是一個雖然能力不錯,但性格矛盾的人,其實好像并沒有人真正,或者願意去了解過她。
而她也的确表現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更是讓她把所有人都隔絕在外。
Advertisement
所以這不難解釋為什麽文宇蘭總是一個人,并且行色匆匆。
文宇蘭的生活很規律,幾乎全年無休,但每年會有一個月份消失得毫無影蹤,沒有規律可言——
按照文宇蘭自己的說法,當她拼命沖着沖着,突然有些累了,還不準她休息一下找回自己再沖嗎?
那話端是嚴肅冷酷,害得一向紀律嚴謹的k城警局也不得不為她破例一回。
而平日裏不出意外的話,繁忙的工作日她會住在辦公室裏,平時才會回到警局分給她的公寓——
也就是孔孜雅一個人不敢住、文宇蘭“主動”和她換房的後山平房那裏,所以從這點上看來,她也并不是什麽都不可商量的……只是你從她的外表上難判斷她的心情而已。
因為她不僅話少,安靜,連講話也硬邦邦的,而且也似乎沒什麽樂趣或者娛樂活動。
不出警的話,幾乎整天窩在警局裏,像是落地生根的大樹一樣沉默。
所以那麽多年相處下來,幾乎沒有人知道她以往過着怎樣的生活,或者為什麽是這樣的。
但人們都把她定義為私下不宜接觸過多的範圍之內。
今年的k城警察行業除卻本來就有的幾個特殊大案以外,無疑不會像以往那樣那麽地波瀾不驚。
原因無他,只是因為有個名叫文宇蘭的編制警員,在允許自行組織行動隊的報名期限最後一刻駕車沖進k城行政樓轟動全城報名。
不提當時是真的開車沖進去吓倒一大片人,還被警告的那種雞飛狗跳場景。
這意味着在缺席了k城警員分配4年的文宇蘭終于會在今年挑選新警員組成她的行動隊。
當然對大多數崇拜她的人來說,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可以近距離了解文宇蘭這個超乎常規的人的獵奇機會。
文宇蘭的超乎常規之處,不單指她進編制警員的路,而且還因為她的身份複雜難以接觸。
她是k城三大家族中鐘家唯一的外孫女,父親又是國際上“聞名遐迩”藍氏家族的大毒枭文疏衍。
當年的文疏衍身為藍氏家族的一把手負責毒品的運營,将k城的毒品遠銷海外。
手下又掌控着諸如張家,莫家等地方家族,一度因為睚眦必報和風度翩翩反差而成為衆多犯罪小說的必備人物。
然而,盛極必衰,藍氏家族因為太過猖獗的活動引起國際公憤,遭到多國聯合絞殺,文疏衍的妻女因反抗被殺之後,他也銷聲匿跡。
而後k城的勢力重組,脫離藍氏家族掌控新興崛起的最有勢力的張家和最有實力的莫家争奪k城之主。
而鐘家這個一直都是伴随k市一起生長的書香門第,在無數的風雨飄搖中存活的世家大族在這樣夾縫下不得不考慮和其中一家聯姻。
誰知道化名文雲瑞的文疏衍卻偷偷換了個身份,猶如突然沖出的一匹黑馬,利用他僞善的面孔當上k城的市長,還勾引得鐘家小女兒鐘淳希背離家族,阻斷了鐘家和張家、莫家聯姻壯大的可能。
之後幾年,文疏衍甚至連鐘淳希為他生的幼女文宇蘭都設計進他龐大的複仇計劃……
因為為了阻止後來張家莫家繼續找借口火拼吞并藍氏家族餘部,文疏衍幾次利用文宇蘭阻隔張莫兩家。
直到最後文宇蘭不知怎麽打了莫家二公子莫星辰,還被逼得向莫星辰下跪……
其實以當時文疏衍市長的身份來說完全大可不必,但文書衍卻說什麽大道主義,根本不管女兒的死活,反而将張家莫家打壓得更加厲害。
也正因此,文宇蘭被張莫兩家的孩子欺負得厲害,而鐘淳希為了支持文疏衍的工作只好獨自帶着文宇蘭去海邊生活。
一切都按照文疏衍的設想走。
沒想到文宇蘭的三舅鐘純于看不過,為了挽回妹妹鐘淳希,而拼命地想找到證據,證明文疏衍是藍氏家族的人,然後再把他妹妹帶回家。
本來鐘純于是找到了證據,可以戳穿文疏衍的陰謀詭計的。
沒料到卻還是功虧一篑,被文疏衍提前算計好,燒死在去找鐘淳希的船上。
可憐鐘淳希因為愧疚娘家,在泳池邊上自殺,流了一池的血水,到頭來卻連文疏衍的真名也不知道。
當真相大白時,人們唏噓不已,卻也為文疏衍的恐怖而感到惶恐。
随後文疏衍在事發前逃逸出國,臨走前将k城徹底攪了個亂。
只剩文宇蘭,在鐘家簽了一份族譜驅逐信條,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生活。
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躲避張家莫家,又或者是避免藍氏家族的餘部騷擾,文宇蘭選擇了當一名警察。
剛開始很多人都感到難以理解,但現在想來,那無疑是最聰明的做法。
因為至少警察身份的庇護,她撇清了和藍氏家族的關系,還真的避免了張家莫家的追打。
文宇蘭自母親死後幾年也無人教導,徹底消失幾年後才以警校考生身份橫空出世。
但可能一個人讨生活太不容易,聽說才26歲的年紀,文宇蘭面無表情的臉上卻密布着頹廢的末世感,內斂又克制。
而且她的性格很差勁,讓本來一想到她不同尋常的經歷,想要寬容一兩分的人也都被她執拗的性格和行為打消心思。
不過除卻她的身份尴尬,和有可能與藍氏家族牽扯之外。
文宇蘭這個人既有能力又有實力,從來只會埋頭苦幹,從為人民服務這個角度來說她當警察倒絕對是當之無愧之選。
即使剛開始因為文宇蘭的身份特殊,她第一次申報特殊人才進k城警察局的時候,警局讨論過後還是借口,因為身體素質不過關而且專業才能不突出而拒絕了她。
誰知道第二年申請的時候她竟然在申請理由上她寫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個我無力更改。但是專業能力問題上,因為警員測試的試題太片面化,而且不夠全面所以無法展示”。
氣倒一大堆試卷官,生生地又在應試測題上卡了3年,那年文宇蘭才18歲。
而後考取特殊人才四年才進警察局,被認為“圖謀不軌”的文宇蘭,終于在22歲正式成為編制警員開始屢破沉積大案……
呵,其實事實上,是因為當時大多數人因藍氏家族的毒害,而仇視文宇蘭的孤立下,k城警局沒有任何人帶她,文宇蘭就只好自己解封陳年檔案,自己找案子一個一個解決,才博得的這些名譽的。
從一頁淩亂無法辨認的字跡分析開始破獲大量陳年毒髒。
然後反複翻看殺人視頻以出血量判定,犯人在烹饪屍體時,被囚禁者是否還活着,而給犯人定罪。
再到掃黃大案,解救被拐賣婦女兒童,破獲多個窩點……
她一個人流轉各個部門,在她手上的案件,幾乎沒費什麽時間一個人就都解決了,效率簡直堪稱完美。
所以雖然大多數人因為文疏衍的關系對她展現的無與倫比的探案能力又愛又恨。
但基于她沒有過錯的基礎上,人們也就對她是否能摘取更高職位抱觀望态度。
而與她的高調行事能力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她的為人。
也許是感受過太多的惡意,和因為身份的無奈不得不進警察局尋求身份庇護的原因,她的性格非常冷淡低調。
從文宇蘭進警局的最初幾年來,她積攢的怨氣和力氣可能太多,所以做起事來,将那些本來照常工作的警察就甩下一大截,也憑白地就惹了一大堆厭煩,端的天生的招黑體質。
所以在進入k城警局第一年的嘉獎會上,當她獲得“破案能手”的獲獎,衆人正想聽聽她怎麽瞎掰扯。
沒想到她的獲獎感言也只有冷清的一句,“如果你們第一年就招收我,那麽以上案件就有可能提早三年偵破”。
沒有嘲諷,沒有輕視,只是在簡單的陳述,但無端地就是讓恨得牙齒癢癢。
第二年,“如果你們第一年就招收我,那麽以上案件就可能提前4年偵破“。
第三年,“如果你們第一年就招收我,那麽以上案件就可能提前5年偵破”。
第四年,k城警察局局長在她發言之前率先聲明,“如果我們第一年就招收文宇蘭警官,那麽以上案件就可能提前6年偵破”。
文宇蘭一聳肩,“你說的對,恩,那我不用說了”。
于是,一向光芒萬丈的警察局長提到嗓子的一口氣就沒有下去。
再然後,據說那天晚會上,一貫笑盈盈警察局長抽着的嘴角就一直沒擺回來。
不過,就光從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文宇蘭的重諾程度和小心眼。
基本上她想做的,也有責任去做的事,她都會付出超常的精力認真去做。
不過如果有人擋了她的路,挾怨報複倒是不會。
但卻會年年月月日日找到機會就會不動聲色地提醒着,就像她的獲獎感言一樣。
不是沒有人試圖打破她的枷鎖,但無論你說什麽,近不近遠不遠地她都聽着,卻不會改變自己的主意。
她看似簡單,但心思缜密,但要說她複雜,她為人也很直接了當,公正自律。
索性文宇蘭進k城警察局4年除了性格乖張容易得罪人以外都是都是規規矩矩的。
而且就算得罪人也不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得罪人,更沒有任何與藍氏家族接觸的痕跡。
所以她要為了失蹤的同事組建行動隊,等同于她自己要自己從普通刑偵隊長,升職為特殊隊長的方案,也就被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