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查民情,偶遇唐王
杭州為東南大城,繁華富庶,但面對突然湧入三十萬軍民,一時間也無法接納,是以揚州之民多露宿于外。
七月時節,天氣炎熱,正是疫病突發之時,王彥觀百姓集于城中,又得不到安置,心中便有些焦慮。
這時,他麾下的五大營,已經進行初編,剩下的便是将領與士卒,士卒與士卒的磨合,不需要他太過操心,王彥随将注意力從軍隊,轉移到跟随他南下的揚州軍民身上。
從揚州南下,百姓抛家舍業,來到杭州,基本都已身無常物,而随着三十萬人湧入杭州,加上世人亂世屯糧的習性,杭州城的米價已經翻上幾翻,使得除了少數攜帶了一些銀錢的富戶外,大多數百姓,已經無糧可食。
百姓們跟随王彥南下,王彥自然不能放任不管,但他離揚時,恐拖累大軍速度,只帶五十萬兩以做軍費,上不夠大軍三月之用,如今加上百姓,怕是只能勉強堅持一月而已。
王彥自然不能坐吃山空,為了解決百姓生計,他一大早便趕到巡撫衙門,這裏現在是在杭官員的辦公之所,六部、督察院等朝廷衙門,全部都擠在這小小的巡撫衙門之內。
王彥帶着十多名護衛,騎馬來到巡撫衙門前,守衛的軍士立馬上前行禮,道一聲“侯爺!”
王彥翻身下馬,将戰馬交給護衛,并讓他們在外等候,而後向守衛道明來意,自有士卒引着他往戶部官員辦公之處而去。
府衙不大,片刻間,王彥便來到一排矮屋之前,堂堂朝廷六部,如今便栖身在着一個個小房間內,顯得異常寒酸,哪裏像是堂堂的大明中樞所在,王彥觀之,心中不由得一陣傷懷。
這時在戶部官員辦公的房間內,十多名着甲将校,正拉扯着兩名戶部官員,觀其官袍,因是兩名五品郎中。
王彥走到門外,屋內之人渾然不覺,反而争吵的越發激烈。
“吾兵三月未曾發饷,戶部為何不撥下欠饷?”
“兵饷四月間以撥給兵部,汝等因尋兵部才是,豈有戶部發饷的道理!”
“兵部有錢,豈會至此,再不發饷,恐生嘩變,汝等可擔待不起!”
“兵部府庫陷于南京,今空有官員,卻無贏錢器械,而戶部卻可調用浙省錢糧,我等自然尋汝等要錢!”
“士卒家中皆有老小,若無銀饷,何以養父老妻兒?今日戶部無論如何,須撥下銀來,就是一半也好。”
“吾戶部尚書、侍郎皆陷于南京,吾等郎中,位卑而言輕,那裏能調撥到銀錢,汝等就是殺了吾等,也變不出一文錢來!”
……
說是争吵,其實是十多名軍校怒聲質問,而兩名郎中則苦苦解釋,王彥聞之,心裏不禁一沉。
堂堂戶部,朝廷六大部之一,只剩兩名郎中,杭州的情勢可見一般,這也是王彥一行人入浙,便得以重用的原因。
南京的陷落,對于大明的打擊實在太重,杭州匆匆組建的朝廷,連六部尚書、侍郎都任命不齊,朝廷短時間能根本無法運轉,更不要說發什麽軍饷了。
王彥本欲尋戶部官員,解決揚州百姓的生計,現在看來,只剩兩名郎中的戶部,根本起不到什麽作用,要辦事,他只得尋首輔馬士英,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當下王彥也沒進屋,便回身走出了巡撫衙門,準備去尋馬士英、阮大铖商議,但馬、阮二人卻皆不在府中。
尋不得二人,王彥卻沒有回到軍中,而是去城北揚州百姓占時居住之地。
近三十萬百姓,雖有杭州士紳讓出不少房屋居住,但還是杯水車薪,大多數依然露宿于外。
這時,天近食時三刻,王彥安排的軍士已經開始為百姓發放朝食,百姓見王彥至,紛紛見禮。
因為物資緊張,杭州城內糧價飛漲,百姓們的朝食只是簡單的一碗稀粥,配上一點鹹菜而已,絕對算不上飽。
王彥在街道上走過,身後護衛亦是牽馬步行,街道兩旁俱是站起身來迎他的百姓,王彥視之,皆面帶饑色,更時有小兒滴哭向父母讨食,他心中不由得一疼。
“讓父老們受苦,彥之過也!”
“侯爺救全城性命在先,帶吾等出苦海于後,何過之有。”百姓們卻道。
王彥聞之,心中不禁一陣感動,暗下決心,定要讓百姓飽食,幫他們重新安定下來。
這時他沿途看望百姓,有病者立馬讓人扶去醫治,并好言勸慰百姓,保證一切都會好起來。
王彥沿街一路行走,不覺間,便來到城門粥棚處,當下便準備親自為百姓放粥,卻忽見一四十來歲,身着四爪龍衣的中年男子,正身處粥棚之內,頓時不由一驚。
這時陪在那男子身邊的周志畏見王彥到來,随向那男子行一禮,而後退出粥棚,來見王彥,告知曰:“此唐王也!”
唐王朱聿健,王彥卻有所耳聞,同諸多宗藩相比,唐王的确有許多不同,是個鶴立雞群的人物。他雖出生王府,卻從小飽經患難,原因是其祖唐端王不喜他父子,欲另立世子,因而從小便被囚禁。
身處牢籠,朱聿鍵卻埋頭苦讀,鑽研儒學典籍,沒有浪費光陰,他的經歷與諸藩完全不同,使他沒有像其他藩王一樣,被自小衣食無憂的生活養成廢人,反而從書中确立了大志,心懷家國。
在出生後的四十三年裏,除七年奉藩外,其餘歲月,他多在逆境中度過,多災多難的經歷使他受到了其他藩王所沒有的磨煉,增加了許多閱歷。
崇祯九年,朱聿鍵因為擅自起兵勤王,有違朝廷規制,觸怒先帝,被廢為庶人,并派錦衣衛把他押進鳳陽皇室監獄。
弘光朝時,朱聿鍵才得以放出,不久便恢複唐王爵位,只是不知怎麽地,現在也來了杭州。
這時,王彥見唐王正向自己看來,随連忙引着衛士,來到粥棚邊,向其行禮道:“下官王彥,拜見唐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