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學藝之路不同4
不過,整體就俠客學藝來看,金庸筆下的俠客有它區別于古龍武俠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便是,金庸筆下的俠客是人,而古龍筆下的俠客是神。金庸既強調武學的開宗創新,也強調既然是武學,也是門學問,天下志向于武學之人,都可以去學。但古龍則偏向于神化,比如這鳳舞九天和靈犀一指,普天之下只有陸小鳳一人會,他不知道從何而學會,好像是陸小鳳去外星人那習得,叫人匪夷所思。或者如李尋歡,說是幼年就經異人傳授他一身驚世駭俗的絕頂功夫。這幼年,是幾歲?能有這智商?有這能耐?這異人又是誰?仔細想來,不是大神,就是大仙,驚世駭俗。
金庸筆下的,都是人,或者是人才,再高一點的,就是這人才有點二,便成了天才。典型的如郭靖,張無忌。
金庸筆下的武學,也沒有像古龍筆下的那麽詭異。像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是幫幫相遞,代代相傳。少林寺的達摩七十二絕技,武當的太極劍法,自然是為世人所知曉,《九陰真經》也有出處,最邪門的《葵花寶典》或是《辟邪劍譜》,實在找不到正常的人創立,便是據傳是位大內太監所創。
人人都可以拜師,都有學武的機會,但能不能為某些名門名派所接收,則要看對方錄用的規則。能否拜入某位大師之下,則更要看你的資質。天下拜入少林寺門下的如牛毛之多,但最終能學《易筋經》的則寥寥無幾。有如我們現在的義務教育,在享受教育的權利方面,人人平等。都有權利接受完九年制或是十二年的教育,但是否能考入什麽大學,則要看你是否達到了對方學校的入學分數線。而能否拜某學派的名師,則要看你自身的資質或是這位名師對學生一層層的篩選。
因此,金庸筆下的絕學,自然是精妙至極,除創始人之外,鮮有後人能融會貫通。但懂這一絕學的,定然不止一個。比如九陰真經,除了創始人黃裳以外,練得最全的是北俠郭靖(學得最全)和老頑童周伯通。此外北丐洪七公、西毒歐陽鋒、南帝一燈大師、黃蓉、楊過、小龍女……等皆有修練過真經中的武學。詭異的《辟邪劍譜》,修習的除東方不敗外,也還有林平之、岳不群,還有林遠圖等數人。
第二個特點是,金庸的武俠絕學講究循序漸進,厚積薄發,一個腳印一個步伐,不讓走捷徑。比如,周芷若練習《九陰真經》,她練的是黃蓉藏于倚天劍中九陰精華的速成,但所練日子不長,沒有打好穩固根基,于是被神雕俠侶的後人黃衫女子用九陰神爪所制服。而丁敏君,最後練《九陰真經》走火入魔,自取滅亡。
金庸筆下有走捷徑,須臾間練就絕世神功嗎?當然是有的,但都有點無巧不成書。比如張無忌。在《乾坤大挪移》一段,說陽頂天一代明教教主,花費數十年時間也只練習到三四層,而楊逍,則只練到了第二層,便練不下去了。那張無忌是怎麽在半天之內,能一口氣練到六七層的呢?難道張無忌有古龍俠客的特質?非也。原因是,張無忌有九陽神功的深厚功底,所以能短時間內練及六七層。
另外一個是段譽。他本是個什麽內功也沒有,什麽武功都不懂的毛小子,怎麽能迅速地學會“淩波微步”呢?很巧合,“淩波微步”全是足印,而非武學心法或是秘訣。什麽武學心法,段譽自然是不懂,但那圖上注明“歸妹”、“ 無妄”等等字樣,盡是易經中的方位。段譽前幾日還正全心全意的鑽研易經,一見到這些名稱,登時精神大振,這“淩波微步”是以動功修習內功,腳步踏遍六十四卦一個周天,內息自然而然地也轉了一個周天。因此他每走一遍,內力便有一分進益。
金庸筆下的少年,講究循序漸進地習得武功。像段譽般,淩波微步自然學得較快,但那六脈神劍,從開場差不多要到最後,他才能靈活掌握,游刃有餘。最初的那會,完全不聽自己掌控,而是聽他的王美人所控。只有在王美人身陷險境時,他才能情急之中使出。
而古龍筆下的大神,都是一朝得道般,一蹴而就,一躍成為武林高手,還是所向無敵的高手。
第三個特點是境無止境。古龍小說中,男主角自然是全書中武藝最高的一位。有可能輕功不是最高,內力不是最高,智商不是最高,但綜合的武技實力絕對是最強的。比如楚留香,只要楚留香在的場合,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但在金庸小說中,男主角可以算是經過了重重努力,成為當世的高手,但要是說最高,恐怕還排不上。金庸的武俠小說總是透露,山外還有山,人外還有人的玄念。
像《天龍八部》中,喬峰和慕容複,已是武功相當不錯,然仍然是比不及他們的父親蕭遠山和慕容博,而慕容博和蕭遠山又同時被掃地僧制服,境無止境,可見一斑。掃地僧是當時最高境界的人嗎?不能肯定。掃地僧與蕭遠山、慕容博士之間,不為了比拼誰是天下第一,而是他的出現,讓所有的人豁然一朗,真正明白什麽是巅峰之外,還有巅峰。
還有《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經歷張無忌與少林三老幾大高手對陣後,所有人均認為她必然是再無敵手,然而,那黃衫女子,飄然而至,用九陰真經将周芷若制服,并告誡她,真正的九陰真經,博大精深,絕不是一朝一夕即可練就。而這女子,也不過三十芳齡。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