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十三節袁承志VS夏雪宜等
13.袁承志VS夏雪宜等
《碧血劍》中,唯有袁承志一個唯一的男主角,其他的男配角色寥寥無幾。書中記述最多的反派,也只是溫家五老,和袁承志都不是一輩分的人。而另一個主人公要尋仇的,則是崇祯皇帝,袁承志與他相比又不是同一個身份的。還有出現的,則是清廷的皇太極和多爾衮,但袁承志與他們好像又不是一個級別的。至于他的師父穆人清、木桑道人還有那個師門的敗類玉真子,自然更加沒有可比性。
思來想去,便只好将袁承志與書中另兩個重要但未出場的人物,一個是金蛇郎君夏雪宜,另一個則是主人公的父親袁崇煥作個比較了。
相比之下,因為前有他父親袁崇煥的豐功偉績,作為兒子的他心中早已樹立神聖的豐碑,他自己都覺得自己無法超越他的父親。而從他自身的經歷以及從溫儀口中所述的金蛇郎君,正邪參半,形象豐滿,遠較他更有味道。因此,袁承志可能是存在感最差、極少有出彩感的男主人公之一。
他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只是他的武藝。家變之後,他被父親的部屬送上華山穆人清那,開始學藝。有穆人清這樣的名師,再加上木桑道人的從旁指點,當世兩大高手的培育,加上他自身的基因遺傳也甚好,年僅二十出頭的袁承志自然是武林高手。再加上,他意外得到金蛇秘籍,得到金蛇劍和金蛇錐的極厲害的武器,更是如虎添翼,增加一臂之力。下山進入江湖後,便一路順風順水,種種機緣湊巧,使他并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就輕易地接二連三地收服了人心,他的局面也越來越大。最後,被推舉為七省盟主。
從一定程度上說,袁承志當然是個英雄,但更多的,他只是一個個人主義的英雄。他出手處理的很多事情,都源自他蓋世的武功,而不是他的做人的本領。與郭靖相比,他缺乏更為深入的道德和正義的力量;與蕭峰相比,他缺乏磅礴的大氣和無可比敵的感染力;與楊過相比,他完全沒有入世的精明;與令狐沖相比,他則缺乏出世的潇灑;與段譽相比,他更沒有诙諧的喜劇感。所以,他幾乎是最沒存在感的男主。
造成這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是雖然自幼家變,但依然被保護的很好。他五歲時,父親被以“叛國罪”,舉家被抄,他是唯一存活的孩子。按理,他應該四處避難,流浪颠簸,但袁崇煥的幾個部下忠心耿耿,始終将他安全地藏了起來,直至送至華山。從此,他幾乎不再有性命之憂。
二是學藝之路很是順利,毫無挫折。上華山之後,他便師從穆人清,這個外號「神劍仙猿」,《碧血劍》中的第一高手習武。而鐵劍門的木桑道人與穆人清又是生死之交,自然也對袁承志從旁指導。袁承志是個乖乖兒,很得這兩位老者的喜歡,輕輕松松便得到兩位當世高人的真傳。此舉比起郭靖、楊康或是張無忌等要順利的多的多。
三是江湖的經驗嚴重不足,僅靠武力。按書中所述,袁承志下山後,他的武藝,除去他的兩位師傅,然後就是玉真子,當世無他人能及。平常小輩,哪怕是他的二師兄歸辛樹,也是望塵莫及。對付途中哪些偷盜的小镂鑼,或是雜七雜八的小幫派,簡直是不廢吹灰之力。在武力作為評價能力的重要标準條件下,袁承志自然是最佳候選人。但事實上,他的江湖經驗是嚴重不足,乃至最初都識不出溫青青的強盜本色。溫青青從安小慧等處盜去李自成義軍的兩千兩黃金時,袁承志竟然是幫着溫青青的。足以見得,袁承志的個人判別能力實在讓人堪憂。如果,把他放在韋小寶的那個時代,那他是遠不及韋小寶、不及康熙、也不及陳近南了的。
四是他最後幾乎沒什麽真正的作為,空有餘憾。書最後,袁承志打敗武功高強的玉真子,為木桑道人的鐵劍門清理門戶,雖然勝利并不容易,但也沒有多少值得誇耀和讓人興奮的,只相當于做了件懲奸除惡的義舉。起義失敗,李岩慘死,他無法為義兄報仇,而後金強大,勢吞中原,他又無能為力抵擋。傷心之地,不願久留,袁承志最後帶着溫青青及門下衆人離開大陸,到海外去做化外之民,尋找自己理想的樂園。“萬裏霜煙回綠鬓,十年兵甲誤蒼生”,一個誤字,為全書的主題劃出了一個休止音,也描寫出主人公沒有真正可圈可點的作為的遺憾。
相比與襄陽城共存亡的郭靖,為宋遼兩國和平而自我犧牲的蕭峰,看到漢家河山即将收回而不願卷入政治鬥争的張無忌,袁承志的作為微乎其微了些。
而他的父親袁崇煥,則要有作為的多了。出則将,入則相。一介文人,談兵論道,絲毫不差。常常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有人概括,對明王朝最有功績的有兩個半人物,一是于謙,土木堡之變,他力排衆議,整饬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保衛住了明王朝的都城。二是王陽明,除了他心學、哲學、立德、立言等方面的成就,他還親自平定了正德年間寧王的叛亂,将明王朝的統治順延後面的一百餘年。還有半個,便是袁崇煥。因為,如果他沒死,守住山海關,以他的軍事能力,甚至可能削平後金的叛亂。至于,李自成那些農民的起義軍,更是不在話下。那麽,明王朝極可能再續百年,而中原大地自然不會最終落入異族人的手裏。
而金蛇郎君,夏雪宜也是個極有特色的人物。亦正亦邪,時而十惡不赦殘酷冷血,時而溫柔善良,多情癡情,這些都離不開他悲慘的經歷。
他年幼時,溫家兄弟之一溫方祿強奸其姊不成,将其父母兄姐一家五口盡數殺死。他成為家族唯一的幸存者,矢誓報仇雪恨。刻苦學武,為了提升自己的武功,他只身前往雲南五毒教,與何紅藥結下了不解之緣。而後,待所有準備全部到位後,他直接前往溫家堡尋仇。期間,他劫擄了溫儀。卻被她堅貞、溫柔的性格所影響,與其日久生情、互相傾心。他與何紅藥的愛情故事,浪漫香豔、曲折離奇兼而有之。而他與溫儀的愛情,則更些像楊逍與紀曉芙,很有看點。
不僅與袁崇煥、夏雪宜相比,袁承志存在感不足,即使将袁承志與溫青青或是阿九相比,他的這兩位紅顏知己較他,也是更有出彩之地。溫青青久居溫家,其實是寄人籬下,自小與溫家其他人行走江湖,練得一身偷盜的好本領。于世事,于人心,看得極透。所以,袁承志結識了她,基本上圍着她轉動的。而阿九,貴為公主,卻自小生長在江湖。洞悉萬千尋常百姓的疾苦,目睹關外鐵蹄铮铮,對朝廷的看法比她父親崇祯帝更為清醒。大明王朝搖搖欲墜,讓她痛心疾首。她盡管只有16歲,但顯然,她的心智要成熟的多。
Advertisement
總的來說,袁承志有點像陳家洛,空有一身好本領,但江湖的涉世經驗完全不足。所以,最後的他們都未能有矚目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