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四節磨難成大材
3.4磨難成大材
3.4.1郭靖VS楊康。
這對黃金的男主與男配組合,極好地诠釋窮養兒子成材的道理。
一、兩個的相似之處
我們來比較一下郭靖、楊康兩位人物。相同點不少。
一是兩人年齡相仿,都是意氣風發的少年。兩人都在同一年出生,都是公元1205年。兩人各自的父親,是結義的異姓兄弟。兩人各自的母親也都在差不多時候受孕。所以交情甚好的兩家父母給了這兩個未出世的孩子訂了娃娃親。郭靖稍微長幾天,他稱呼楊康為義弟。
二是他們都是英烈的後代。郭靖的父親郭嘯天是梁山好漢郭盛的後代,楊康的父親楊鐵心是抗金名将楊再興之後,祖傳楊家槍法。兩位父親對腐敗無能的大宋王朝痛心疾首,雖都為一介布衣,但憂國憂民之心絲毫不減。所以,他們在兩個孩子尚未出世前,正好營救了長春真人丘處機,請丘處機給兩個孩子取名字。丘處機便以“靖康”二字為孩子命名。郭家的孩子,叫郭靖,楊家的孩子,叫楊康,意為勿忘“靖康之恥”。
三是兩人成長都沒有父親相伴。說白了,這兩個都是遺腹子。郭嘯天與楊鐵心,為了掩護愛國志士邱處機,雙雙被漢奸段天德所害。當時,他們的妻子,李萍和包惜弱都身懷六甲。遭遇如此之變,兩位母親都始料未及。她們被宋兵抓獲,開始逃亡生涯。郭靖的母親李萍,在蒙古生下了郭靖,楊康的母親包惜弱在完顏洪烈的金國王府生下了楊康,但她以為楊鐵心早已不在人世,對楊康也不曾提及他父親楊鐵心的舊事,所以楊康更名為完顏康。
四是兩人學藝起步都較早。江南七怪在郭靖五歲時候找到他,并開始啓蒙他習武。邱處機也差不多在楊康四五歲時便開始傳授他全真功夫。
不過,兩人最後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路。郭靖成為了一代愛國愛民的大俠,是忠義節氣的最佳代表。而楊康則成為了賣國求榮的漢奸,最後下場悲催。
二、兩者的不同之處
這正好是印證了窮養兒子與富養兒子的區別。兒子窮養更易成材。正好诠釋他們各自母親的教育方法的不同和最後的成果不同的道理。
(1)出生環境的貧富懸殊
郭靖跟着母親在蒙古草原貧寒之地出生長大。書上說,李萍是在雪地裏生下的郭靖。生下他後,李萍在大漠獨自将孩子帶大。她給蒙古貴族做仆人,自己養羊賣羊毛賺錢。她蓋房子、養牲口、紡羊毛,手織毛氈、三十裏換糧食,終于養大郭靖。她從郭嘯天過世後,一直以養育郭靖為己任,勤勤懇懇,含辛茹苦。郭靖一定自小便能理解母親的不容易。
而楊康跟着母親,在大金國的王府中長大。他的母親包惜弱,被完顏洪烈帶至金國後,立為尊貴的王妃。他一出生,就被金國的皇帝立為世子。錦衣玉食,從不知貧寒為何物。他有仆人伺候,有大量的武士可以使喚,有用不盡的金銀玉帛。所以當他得知自己其實并非王子,而是宋人中普通的一個平民子弟。他便是由奢入儉難,吃不起平民地位卑下之苦,經歷幾天漂泊後,重新回到金國王府,認賊做父。
(2)兩位母親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Advertisement
郭靖的母親李萍,長得像個鄉下女人,沒有文化,沒有武功,沒有地位,但她不向命運屈服,也不枉自菲薄,培養了郭靖很多優點:積極向上,吃苦耐勞,獨立,不服輸,認死理,講信義,有責任心,有民族大義。
而楊康的母親包惜弱,有文化,有教養,但慈母多敗兒,她沒有能夠培養楊康吃苦的精神,連楊康是漢人還是金人這些基本的身世都未告知,導致楊康在民族大義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選擇了錯誤的方向。
(3)完全迥異的武學天賦
從天賦來說,郭靖真的是平平,而且可能比一般人都還要差些。書中說,郭靖直到快五歲了,才能把話語意思表達的清楚。他母親李萍都替他着急,心裏直感慨“靖兒,你這個樣子,你父親的大仇何時能報啊?”
江南七怪找到郭靖後,也發現他的資質實在太平庸了。連最疼他最寬容的七師父韓小瑩也覺得他并非是練學的材料。在郭靖十八歲,跟随江南七怪前來中原時,江南七怪對十八年前嘉興煙雨樓比武之約早已覺得勝負已定,而郭靖是必輸無疑。
與郭靖相比,楊康不僅是典型的“高、富、帥”,而且智商超群。他在比武之約前兩年的時候,尹志平奉丘處機之命給江南七怪帶信,武功已超過丘處機另一弟子尹志平,而當時,尹志平來向江南七怪傳遞師傅們十八年前的比武約定,三兩下就制服了郭靖,可見,兩者在武學天賦方面,楊要高于郭不少。
三、郭靖的逆襲之路
最後,郭靖卻是完美地逆襲。歸結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吃苦耐勞的本性。武學的本身是需要勤學苦練。郭靖雖然天資愚鈍,不過他深知“笨鳥先飛早入林”的道理。七師父韓小瑩讓他學刺環,他十幾次也沒學會,韓小瑩都要放棄了,郭靖自己任是沒放棄,繼續自己練習。馬钰要教全真心法給他,讓他每晚去冰山上等他。他便每晚爬到山頂上。他輕功不行,便用馬蹄粘住冰山,一步一步攀登上去。因為自己的母親李萍是個能吃苦耐勞的女子,郭靖從小便養成這些個品德。相比之下,包惜弱自己雖然文化涵養高,不過顯然屬于那種吃不起苦受不起累的小姐,所以她的孩子楊康也遺傳了這一點。
二是持之以恒的韌性。由于他的天賦不足,郭靖的武學之路,每學一門武功,前期點化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他不像楊過或是張無忌、令狐沖,可以快速地學會。他是屬于慢熱型的那一類,他要先記憶,然後花不少時間領悟。不像楊過等,可以一點就通,舉一反三。但他始終堅持以不變應萬變,對任何一門武學,他都持之以恒而能循序漸進,以勤為徑而終能達到從漸悟到頓悟的大智若愚的武學境界。
三是誠實厚道的品性。郭靖的誠實厚道是出了名的典型。他的誠實厚道首先感動了黃蓉。讓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子,從此甘願陪這個傻小子過一生。她将郭靖身邊所有的資源都進行了整合,讓郭靖成長的平臺一次又一次地擡升。其次,感動了衆位師傅。黃蓉郭靖遇北丐那段,黃蓉将洪七公捆綁在海邊,倒是郭靖想辦法騙走黃蓉自己私下裏救出洪七公,結果好心被雷劈,反被洪七公反捆。黃蓉每次連哄帶騙地要洪七公傳授郭靖降龍十八掌,不過郭靖卻總是知足的很。這點厚道讓洪七公很是心慰。郭靖以”仁“為核心的質樸厚道,以致人見人愛,包括周伯通、南帝等許多武學大師都願意教他武功,這成為他他習武的最大優勢。反觀楊康,他跟随丘處機學全真教,但內心深處并不參透全真武功,只是表面了了。拜梅超風為師,學了點九陰白骨爪的速成幾招,最後想跟歐陽鋒學西毒的武功。哪種都不精通,只想速成,其實還是心浮氣躁。
四是忠義雙全的心性。天下為懷,蒼生為念是古代俠者的最高理想,在民族沖突極其尖銳時,郭靖把人民的苦難放在第一位,他的仁心義膽是以天下百姓的生死存亡與民族國家的安危禍福為念,從而大義凜然,大氣磅礴。民族精神在郭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他是一個奮不顧身甚至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大英雄。對父母孝,對國家忠,對愛情貞,對朋友義,對子女愛,他是一個完人。反觀,楊康,則是對父母全然不孝,連自己的生父,只因他是個普通的宋人子弟,不是高位在上的王爺,他也不想認。他最後所有想做的,都是從大金國的利益出發,都忘了自己的民族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