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節射雕之華筝、黃蓉與穆念慈
《射雕英雄傳》之華筝、黃蓉與穆念慈
一、最是善良的穆念慈
在所有武俠小說中,《射雕英雄傳》中女主角層次最為清晰,對黃蓉的女主地位最是無可争議。黃蓉可以說是冰雪聰明,集天地靈氣而于一身的精靈,衆多少女的偶像。也是金庸筆下,極為出色的女主。論綜合素質比拼,她若是排第二,那沒有誰能排第一了。比起華筝和穆念慈,黃蓉确實要出色了幾個等次。
在所有的小說中,《射雕英雄傳》是比較遵循中華民族傳統倫理、傳統禮教,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部小說。裏面的人物基本也中規中矩。就女子而言,華筝、黃蓉與穆念慈這三位都非常出色非常優秀且都非常适宜賢妻良母型的女主。
從出場順序來,先是華筝。她是身份尊貴的蒙古公主,但其實毫無一點公主的傲嬌和架子。她的性格,似乎沒有草原民族的豪放和剛烈,倒更像中原或是江南女子的溫婉。然後是黃蓉。用一個字來形容她,莫過于“靈”。靈秀,靈動,靈慧,靈犀,她本身就是一個精靈。與此同時,穆念慈也同時出場。她較黃蓉年長,所以黃蓉稱之為“穆姐姐”。穆念慈,是三者中心地最為善良的一個,溫柔賢惠,是既是好妻子又是好知已的無二之人。
首先來排比穆念慈。穆念慈的身世是這三位女子中最可憐的。她幼年父母死于瘟疫,遇到落難的楊康之父楊鐵心而被收為義女。楊鐵心将她改名為“穆念慈”,也是極為用心良苦。她的名字“念慈”,定是應了楊鐵心苦苦思念他的原配妻子包惜弱的“惜弱”二字。當然,她的性格也像極了包惜弱,聰敏善良,外柔內剛,心地仁慈。也許她本來就姓穆,是個巧合。若是她原不知何姓,而楊鐵心賜“穆”姓與她,也合情合理。在楊家将時代,楊宗保的妻子穆貴英,替夫挂帥。不管穆姓與楊姓,原本即是一家。可以看出,楊鐵心的心思還是非常細膩的。
穆念慈,在戲中人物的份量可能不是很重,但是她的情感是該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可能是從多女子情感戲的典型。“比武招親”上,遇見了楊康,穆念慈的人生從此而發生轉折。楊康的風流倜傥,英俊不凡,讓她一見傾心。得知,他其實是自己義父的親生兒子後,她更是對之義無返顧地生死相随。直到,識破了他的甜言蜜語,知曉了他貪圖富貴的本性從未悔改,她終于死了心地,懷着孩子一人離去。是悲,是喜,是苦,是甜,只有她自己知道。其父楊鐵心原本是想将她許給郭靖,但就情感而言,她與郭靖沒有交集。但是,連書中的梅超風,都覺得穆念慈與楊康是絕佳的良配。因此,也許,她與楊康是注定的姻緣。
二、有幾許相似的華筝與黃蓉
與郭靖感情交集的是華筝和黃蓉。華筝與郭靖,可以說得上是青梅竹馬,從小一起長大。如果要給華筝一個名份,那可以說是郭靖的初戀吧。當然,郭靖這小子本來就是傻乎乎的,還真的說不清當時他到底喜不喜歡華筝。只是遇上黃蓉後,他體驗到真正的愛情,才覺着自己從前對華筝是兄妹間的感情。這和眼下一些人渣,有一個初戀的女朋友,當見到更好的時候,就跟原來的那個說拜拜,打着我一直把你當自己的妹妹的理由,有那麽點相像。不過,郭靖是可以原諒的。畢竟,他是真的智商和情商都不高的愚人。他從來不曾想欺騙華筝的感情,只是想盡好朋友的義務和責任,去保護她。
說來,華筝和黃蓉這兩位女主有不少相似之處。
首先兩個都是母親去世較早的單親兒,身世其實都挺可憐的。她們從小身邊只有父親,都沒有母親可以依偎。《射雕英雄傳》中,華筝出場的時候還是個五六歲的孩子,那時就沒有母親,跟着哥哥拖雷。郭靖和哥哥是她幼時最好的玩伴。估計,她的母親可能也只是鐵木真幾個妻妾之一,書中無名無姓。應該是很早就去世了。
黃蓉的母親,叫馮蘅。《九陰真經》裏面給她的身份是薩滿教的聖女。《射雕英雄傳》,她的戲份極少,可能只有十幾分鐘。黃藥師的兩個徒弟,陳玄風與梅超風私奔,帶走了《九陰真經》,惹得黃藥師狂怒不已。馮蘅因幫助丈夫記憶《九陰真經》,太過勞累,生下黃蓉後,就與世長辭。因此,黃蓉自出生起未曾在其母膝下承歡過一日的。
第二個相似之處,是兩位女主都有非常優秀非常強大的父親。華筝的父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征服草原的霸主,也是唯一完全征服歐亞大陸的霸主。他是大元王朝的奠基人。震古爍今的功業,在他之前無人能及,在他之後,也難有人能與之匹敵。黃蓉的父親,黃藥師,一代宗師,武林人稱東邪,自诩“桃花島主”,也算是一方諸侯。不僅武功為“五絕”之一,對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甚至農田水利、經濟兵略等亦無一不曉,無一不精。雖然個性離經叛道,狂傲不羁,但絕不影響他的江湖地位。不誇張地說,他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最潇灑最有仙氣的一位。
第三個相似之處,現實生活裏兩人其實過的都很孤單。兩人都沒什麽閨蜜朋友,倆人的感情經歷都很單純,甚至在遇到郭靖之前,兩位美麗的少女都未曾認識過其他的少年。華筝從小在蒙古包裏長大,跟随鐵木真南征北戰,拖雷是她哥哥,除郭靖外,她身邊的都是些像哲別一樣的年紀的長輩,她沒有姐妹,沒有媽媽,沒有其它同性的好夥伴。盡管是成吉思汗的女兒,她仍是常常會受到像都史一般同是蒙古貴族少年的欺負,因此,華筝給人的印象,總是很憂郁,很孤獨。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
而黃蓉,這個水靈水靈的姑娘,沒比華筝好多少。她從一出生便在桃花島,十六歲前,從未離開過。桃花島很美,春天一到,滿樹,滿園,滿島的桃花盛開,粉色的世界,美的無法言語。除桃花外,還有浩瀚的大海,碧波萬頃,海空無際。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若是将桃花島,對世人開放,也不失為第二個桃花源。
但是這麽美的一個地方,黃蓉過的開心嗎?她不開心。因為她沒有朋友,更加沒有一個知心的話友。桃花島上,除黃藥師父女外,其他的都是仆人,那些仆人,或為聾子、啞巴,或者是智障。他們只會伺候黃蓉的飲食起居,對黃蓉的所問所求,一問三不知。而她的父親,黃藥師,為了自己失去的妻子,向來冷言少語。他對黃蓉,只有管教,只有嚴格。
Advertisement
島上還有另外一個人,老頑童,周伯通。他當然是個有趣的人了。他還是射雕裏面和神雕裏面,最最有趣的人。但是,因為跟黃藥師的打睹,馮氏施了點小計謀,他便被關在島裏的一個山洞,永不得出島。
黃蓉唯一能說說話,解解悶的,也只有這位周伯通。但兩人到底不是同輩中人,沒什麽共同的話題。說來也怪,周伯通被黃藥師困在山洞裏,多年不得出,居然一點也不遷怒到他女兒身上,還和黃蓉交起朋友,讓人還真的有點想不通。只能說,這兩人都是很可愛的人。這是兩人最大的共通之處,所以兩人能成為愉快的忘年之交。不過,黃蓉在桃花島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應該都不會很開心。她和華筝一樣,沒有媽媽,沒有姐妹,沒有知心的閨蜜好友。
還有一點,兩人都挺不幸的,是父親近乎冷酷的管教方法。華筝的父親成吉思汗,整天忙于戰争,根本無暇時間來管教華筝。華筝基本上是放養式地成長。但一旦有事,成吉思汗只會從本民族利益出發,對華筝完全沒有慈父半點的關愛。而黃藥師則剛好相反。他成天在桃花島上,除了練練武,吹吹蕭外,剩下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來管教黃蓉。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他會的也要求這個女兒都要學。武功方面,就更加了。黃藥師是個極自負的人,自己武功蓋世,如果自己女兒武功平平,豈不丢了他尊貴的面子?所以,想盡辦法地讓黃蓉來學武,偏偏黃蓉脾氣跟她父親一樣的犟,軟硬都不吃。這叫強摁牛頭飲水喝,那牛哪肯喝哩?最後,實在沒辦法,便把黃蓉給關了起來。也就有了後面,黃蓉偷逃桃花島。到了中原後她遇上的第一個少年,便是郭靖。也是郭靖傻人有傻福。
三、兩位父親的較量
對比起來,乍一看,似乎華筝的出身更為尊貴,是蒙古公主出身。而黃蓉僅僅是個東海小島島主的女兒。尊貴只是看起來,只是對比的身份。實則不然。身份,看的是出身和份量。出身自然是公主的出身更為尊貴,但份量呢?
首先,在各自父親心中的份量。華筝是不是鐵木真唯一的女兒,不得而知。但,在鐵木真雄圖偉業尚未成功之際,鐵木真并未把這個女兒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為了政治聯盟的需要,鐵木真甚至将華筝許嫁蒙古克烈部首領王罕之孫圖撒合(都史)為妻。若不是郭靖後來的相助,華筝極可能尊從父命,嫁給這個自己不喜歡的人,成為政治的犧牲品。事實上,在歷史戰争中,将女子婚嫁作為政治聯姻,是再普通不過的例子。女子,特別是王的女兒,什麽公主,郡主,由于帝業需要,被指定嫁給哪個人,根本無法自己作主。這些公主,郡主,看起來尊貴無比,華麗無比,實則凄慘無比,悲苦無比。在這點上,似乎野蠻民族做法更甚。類似鐵木真時代,蒙古族尚未進入封建社會,還處于奴隸社會的晚期,以及300年後建立清朝的女真族,努爾哈赤也将自己的女兒奉獻給戰争和權力的需要。即便是康熙這斯的一代明君,也将藍齊兒嫁到準噶爾的葛爾丹。歷史的經驗再一次說明,女子的地位進步史與人類的文明史是同步伐的。
相比華筝,黃蓉的命運要幸運的多。黃藥師的個性,離經叛道,狂傲不羁。也正是這樣的性格,他的思想不受迂腐教條的牽制,在黃蓉的教養方面,開明了許多。黃蓉是他唯一的女兒,如同掌上明珠。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琴棋書畫,只要是黃藥師精通的,黃蓉也無一不學,無一不會。唯一的,黃蓉不愛學武功。黃藥師用盡各種辦法,也不能使其屈從。最後被黃藥師禁閉,她才從桃花島跑了出來。黃蓉為什麽不愛學武功呢?是她怕吃苦嗎?不是。個人猜測,她不愛學武一來是她從未闖蕩過江湖,并不知道武功有什麽用處。二來,她知道自己的老爹有蓋世的武功,足以保護她這麽個黃毛丫頭。再厲害的壞人,也不用畏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這個黃姑娘實在太聰明。對于她這麽一個高智商的人,解決問題只需要用用腦子,動動嘴皮,根本無需到非用武力來解決。對于這麽一個智商極高的丫頭,除非她自己要學,否則誰也奈何不了她啊!
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說,只有像黃藥師這樣智商的父親,才配有黃蓉這樣精靈的女兒,還是只有像黃蓉這樣智商的女兒,才配有黃藥師般這樣智慧的父親。總之,若是将這父女倆智商合計,遍觀金庸群書,是沒有哪一對父女可以比敵。無論是笑傲江湖的任氏父女,倚天中的趙敏與汝陽王,還是書劍恩仇錄中的木卓倫與霍青桐,碧血劍中的溫青青與夏雪宜,都沒有這對黃氏父女來得智慧,來得奇絕,叫人拜服。
黃藥師有一點,是鐵木真無法可比,是對妻子對女子的尊重。鐵木真想要的是雄圖霸業,他可以犧牲華筝。黃藥師心中也有想要的霸業——武林至尊,這是所有武學人士想要的名號。因此,有華山論劍。為此,《九陰真經》成為武林人土夢寐以求的寶典。黃藥師得到了,但後來被梅超風所盜。在此之際,馮蘅拖着臨盆之軀,靠記憶寫下真經的摹本。生下黃蓉後,因勞累過度而離世。《九陰真經》成為黃藥師心中揮抹不去的疼痛。因為這書,他失去了至愛。他有誓言,此生不會再練真經一招一式,以此來對自己已故妻子的眷戀和愧歉。待将黃蓉養大成人,許好夫君,黃藥師覺得自己父親之責已盡,他決定與妻子同葬大海。生則同寑,死則同穴。有夫如此,婦又何求!
四、兩位女主的較量
就“智”而言,黃蓉顯然要高出華筝幾個等次。那段,華筝為了救哥哥拖雷,聽信了歐陽克,在洪七公的酒裏下了毒。足見,這孩子遇事極不沉穩,見識極為淺薄,幾分莽撞愚魯,再加幾分天真。換成是黃蓉,絕非會中歐陽克的計謀。黃蓉的智計,書中有大量的篇幅,就是到了《神雕俠侶》是個配角的位份,也有不少篇章充分展現她女諸葛的智慧。确實,她是金庸筆下智商最為高絕的一位,難有匹敵。
就“美”而言,黃蓉的“嬌俏”也較華筝美上好幾分。書中關于黃蓉相貌的直接描寫,“只見船尾一個女子持漿蕩舟,長發披肩,全身白衣,頭發上束了條金帶,白雪一映,更是燦然生光。郭靖見這少女一身裝束猶如仙女一般,不禁看的呆了。那條船慢慢蕩近,只見這女子方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比,容色絕麗,不可逼視。郭靖只覺耀眼生花,不敢再看……”
寫華筝,“黃姑娘走上幾步,細細打量華筝,見她身子健壯,劍眉大眼,滿臉英氣”。直直地把華筝蒙古人的體态偉岸寫了出來。都說兒子肖母,女兒肖父。華筝自然是有幾分像鐵木真的模樣。
就“貴”而言,華筝的蒙古公主的身份,也只是貴在表面。內心是喜是樂,是愁是苦,只有她自己知道。黃蓉給任何人的感覺,是輕快的,是明麗的,而華筝,則是孤獨的,是愁眉緊鎖的。
華筝與黃蓉相比,種族的身份,是她的另一個不幸。《射雕》的主旨是民族大義。郭靖是漢族人,當時金國南侵大宋,致使郭楊兩家滿門被殺,他自小就被告知要為父報仇,所以他至始至終都以抗金為使命。前期,蒙古聯合大宋,一齊抗金,這時候,兩族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郭靖與他蒙古的兄弟安答以及華筝之間沒有嫌隙。但随着蒙古族的壯大,蒙古滅金,吞宋的意圖也越來越明顯。鐵木真南侵的野心也日益明顯,戰争不可避免,在侵略面前,蒙漢矛盾愈加凸顯。即使你鐵木真封他為金刀驸馬,想必以郭靖之性情及為人,定是會棄之,他不會屈服,定會站回漢人的同盟,來抗擊蒙古的侵略。華筝夾在中間,始終處于兩難的境地。但想來,她不會像趙敏般離開自己的族人去選擇張無忌。她沒有趙敏的幹脆與決絕。從民族大義上來講,黃蓉自然是他最好的搭檔選擇。而華筝最後向鐵木真告密,間接導致郭靖母親李萍的自殺,則是在她和郭靖之間劃上了必然的句號。
華筝的性格太過柔弱。她希望郭靖能給她的是,像小時候那樣的朝夕陪伴。可以說華筝還不夠成熟,也可以說她将幸福定義的太狹隘。顯然,郭靖不可能沿着她設計的道路來行走。黃蓉的性格與華筝卻是截然相反。她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決不含糊。她最早将穆念慈視為情敵,三下五除二地來給她個下馬威。知道自己誤會後,幫着穆念慈倒追楊康,彌補自己一時量小之失。讀來真讓人覺得這丫頭心計好深哪!所以,如果讓黃蓉出手,華筝自然不是對手。而華筝遇見黃蓉幾次,內心也早已自愧不如,甘拜下風了。
似乎沒有黃蓉擺不平的事情。她擔心父親不肯接受郭靖這麽個武功平平的小子,所以想盡辦法地讓洪七公當郭的師父。甚至怕七公嫌郭靖太笨,說讓七公先教她學會,她再教郭靖。當然,黃蓉也很有自己的小心思。她幫郭靖練武,只是想讓他完成報父仇的志願,順利去桃花島過關提親,然後在桃花島自由自在地過自己的小日子,偶爾到中原去潇灑潇灑。她其實是和她的父親一樣,不問政治,只想做個逍遙客。她曾對洪七公玩笑說,即使蒙古人來了,大不了逃到桃花島去。但無奈,為了郭靖,她也不得不卷入世事政治中來。當了乞丐的頭,自願或非自願,也舉起了抗金,抗擊蒙古,保衛宋土的大旗。從此,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于她只是遙遠的回憶,也是遙遠的暢想。她是典型的嫁雞随雞,嫁狗随狗。哪怕到最後,襄陽城破,與郭靖共赴國難,她也不曾後悔。将《九陰真經》與《武穆遺書》封進倚天劍與屠龍刀,估計是黃蓉為抵禦蒙古最後的智計。留得後人,驅除蒙古靼子,再來光複漢家河山。
最後一點,與女主是否努力無關。是我們的男主郭靖,太過愚笨,性格過于憨厚。如果沒有黃蓉這樣聰明的女子,他斷然難成大事。此生,能報了家仇,就不錯了,更別提什麽國恨了。因此,如果男主的智商平平,那麽,必然會有一位聰明絕頂的女主來與之匹配。郭靖選黃蓉,是平生之最大幸了。因為黃蓉,他才成為一代大俠,成為人生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