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進了鎮(改錯)
書吏聽到這裏就直接拽着人說:“那你給我畫張試試?”也不是書吏不相信他,實在是他們這邊畫的好的沒幾個,而最近他們衙門裏都積了好幾個案子了,實在是那畫師畫的他們根本就看不出哪個是罪犯。
寧靖聽到之後,就看着趙鎮北:“大伯您看?”
“這樣吧,我還要去買些東西,你先在這邊畫着,一會兒我過來找你。”趙鎮北也不是迂腐之人,看到寧靖的樣子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其實也不是寧靖趕人,實在是他不保準這要畫多久,怕耽誤趙鎮北一家的時間,見到人走了,他就轉身跟着書吏進去了,來到剛剛給他辦戶籍的屋子裏,在門口的時候書吏轉過去,叫寧靖在這邊等一下,然後去了他那隔壁屋,不一會兒從裏面走出一個人,書吏指着寧靖說:“大人這就是應征畫師的人?”
張世華在新安鎮上當鎮守已經一年有餘,還是第一次見到像寧靖這樣的人物,在看寧靖的氣度就知道寧靖不是那些平凡的人,就點點頭:“那你給本鎮守畫一張人物畫像,要是畫的好的話,本衙就錄用你了。”
寧靖聽到這裏,就知道這人是想要試探一下他的畫工,于是就點點頭,在擡起頭的時候,他往上擡了下眼鏡,想了想就摘下來了,讓眼鏡直接就挂在胸前了,這是他的習慣,然後仔細的看了兩眼張世華。
本來張世華在那邊好奇,寧靖戴的眼鏡是什麽東西,結果就見到他摘下了,在看寧靖的長相,這心裏就一愣,又仔細的看了兩眼,也不免在心裏贊嘆:“好一個儒雅俊逸的人物,要是額頭上在長顆孕痣,那就是活脫脫的小哥兒啊!”
那邊寧靖拿起手中的鉛筆,這是他經常放到背包中的,現在就用到了,然後就刷刷刷的幾筆,在素描本上,先是勾勒出面前這人的輪廓,接着就是臉上的特點……在過了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就畫好了,然後遞給張世華:“大人,請過目。”
張世華接過來,一看,在看看面前的寧可,不可思議的說:“我的天啊,你這畫工真是太好了,你被錄用了。”
“謝大人。”寧靖點頭致謝。
旁邊的那個書吏見了就說:“鎮守大人,這位寧先生畫的是真好,就跟照鏡子似的。”說完還往上面多看了兩眼。
張世華看着寧靖說:“明天來當差吧。”
“大人,草民是剛剛來這邊的人,已經答應了村長大伯,要教授村裏的孩子認字,怕是不能夠天天過來,這樣吧您能否允許在下先将村裏的事情安排好在來,或者您可以在有需要草民的時候,草民在過來。”寧靖對于和這些文人說話,累得慌,心裏琢磨得考個功名,不然見到官員就下跪,他的膝蓋疼!
徐世華一聽也是,平時他們這衙門的事情真不多,就點頭後:“那這樣吧,你呢先做你自己的事情,等到我們想要用你的時候就找你吧,不然你天天在這邊也沒地方呆着。”說完就擺了擺手示意寧靖可以走了。
寧靖一聽就趕緊道謝:“多謝大人體諒!”
那邊的張世華擺了擺手,“無需多禮,忙你的事情去吧!”
Advertisement
寧靖施禮轉身離開,還沒到門口的時候,張世華就叫住了他:“等等。”
寧靖就不得不停下了,就見張世華從随身的荷包裏,拿出一塊銀子:“寧先生這是給你的畫資,剛剛差點兒忘了。”
寧靖不是那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就趕緊的擺手說道:“大人說笑了,這畫是草民主動畫給您的,所以畫資是不取的。”
但是張世華卻把那塊銀子直接扔給他:“寧先生初來,這用錢的地方多,就拿着吧。”
“那就多謝大人了。”最後寧靖也不扭捏,聽到張世華這麽說,就點頭收下錢了,然後告辭離開。
等到他離開之後張世華對着書吏說道:“以後要好好的對待這位寧先生,我觀他定是有好發展的,在加上又是趙老親自帶來的,一定是有什麽是我們不知道的,咱們這樣的人還是不得罪人的好,這年頭在哪塊混飯吃都不容易。”
“是,大人,小的知道了。”
——
再說寧靖出了衙門,看到手裏的碎銀,用手颠了颠,怕是得有一兩重,在心中感謝張世華的同時,也想着他是得買些東西了,這剛剛到這邊來,家裏缺了很多的東西,就連洗漱用品都沒有,今天早上就用清水洗的臉,沒有牙膏和牙粉,他就用柳樹枝代替,可是真的是不太習慣,可是手中的銀兩卻有限,不能夠死勁花,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錢是怎麽支付,金銀的換算是多少,哎,總之還有很多的用錢處。
路過一家雜貨店的時候,他走了進去,看了下裏面的鍋碗瓢盆,還有燈油,也知道了這個世界是一兩黃金十兩銀,一兩銀錢一千銅,也就是一兩銀子一貫錢,也就是一千文,和在華夏歷史的古代差不多(感謝度娘)。
于是他選了兩個飯碗,兩個湯碗,兩個盤子,和兩個杯子,至于勺子是雜貨店老板送的,他還買了蠟燭和食鹽,家裏的鹽不多,這個世界估計也和上輩子的古代一樣吧,自古官鹽都是由朝廷在管,老百姓想要吃鹽就得到官家的售賣處去買,所以價錢都是一樣的,對于老百姓來說很貴,不便宜,但是不吃鹽是不行的,即便是貴也得買就是了。
就買這些東西他就花了三百六十個銅板,然後就不在買了,把東西寄存在這邊說好了一會兒來取,他得去問問糧價,畢竟現在吃飯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路過布行的時候,他想了想進去了,在裏面轉了一圈之後,發現這裏還不錯,各種布料都有,迎着路人和店主的眼光,他走到了櫃臺前,和掌櫃的用幾張衣服圖紙換了五十兩銀子。
但是沒有直接拿錢就走,而是在店裏選了幾樣衣物,當然都是樣式簡單的,每樣就來兩套短衫,衣物和褲子,還有內褲都有,當然鞋子和襪子,以及在來些做簾子的粗布,最後又選了兩套棉被,還是那種厚厚的棉花的,又買了一套薄被,還有褥子以及床單和被套,都在這家買的,然後還另外買了兩匹料子不錯的精棉,他這是準備回去送給趙村長的,畢竟人家幫了大忙了,總得表示下不是嗎?還有那間院子他也準備給些錢,不能夠白拿人家的東西,他從小就不喜歡占人家小便宜,家中的禮教也不允許他這麽做,有來有往才更好相處。
最後等到寧可離開丁記布店的時候,背了很多的東西出來,那邊過來找他的趙貴看到他拿了這麽多的東西,就趕緊過來幫忙。
“怎麽買了這麽多的東西?”趙貴一邊裝車一邊問道。
“這不是我剛來這邊嗎,家裏缺很多的東西,現在不準備等到趕明教孩子們識字的時候,就沒時間過來了。”寧可看到東西都裝好了就又看了下天氣:“這個時間點了,我請大伯和大貴哥去酒樓吃點中飯吧,飯後再回去,不然這個時候天太熱,在把大伯給曬中暑了,可怎麽是好?”
趙鎮北這輩子沒什麽別的愛好,就是好喝幾杯,于是就點頭:“好吧,就滿足你小子的孝心吧。”
寧靖和趙貴互相看了一眼,然後趙貴一邊趕車一邊說:“老爺子就這點兒愛好,不過年紀大了,別讓他多喝。”
“嗯,好我知道了。”對于年紀大了的人不能夠多喝酒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上輩子家裏的爺爺和外公就愛喝一口,不過他們都不貪杯就是了,也不讓他操心。
路過米店的時候,寧靖進去看了下,然後就每樣米面都買了二十斤,留着以後吃,倒是粟米他買的不少,他打小就愛吃這米,那時候家裏每隔一天都會給他熬一碗,他總說這米比大米香,家裏的保姆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他對這個米情有獨鐘,還買了些豆子回去,因為他愛吃豆沙包,還有一壇子菜油,因為他不喜歡吃葷油,嫌膩得慌。
三個人最後直接去了鎮上的太白酒樓,據說這是鎮上最好的酒樓,拴好了馬車,叫小二看好了馬車,別讓人将車上的東西給偷了,然後走進酒樓,在大堂靠窗戶的邊上選了個桌子坐下,點了幾個招牌菜,一小壇子酒,就吃了起來。
飯後三個人趕着車回了趙家村,在路過陳記雜貨鋪的時候,将寄放在這裏的東西都取走了,臨出門前還買了二斤糖塊,一斤白糖,這個其中白糖是自己要留下的,剩下的是要送人的。
想了想又問趙鎮北:“大伯,這裏有賣好茶葉的地方嗎?”
趙鎮北因為喝了酒,臉色微紅:“有那邊的王記上茶樓就有,你要買茶葉啊?”
“嗯,我要買點茶葉送人。”
“去吧,我在這邊等着你。”
于是寧靖就快步跑過去,在裏面買了二盒上好的綠茶,花了五兩銀子,但是沒心疼,沒辦法這是必須買的,他要給明遠大師送去,他能夠這麽順利的住進趙家村,多虧了大和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