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今日的太陽甚是不錯,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外邊兒也沒有什麽風。
顧汐不想錯過這難得的好天氣,想着若是去床上小憩一會兒,豈不是浪費了這好太陽,便起了身想去院子裏呆着曬曬太陽。
拂冬拿上鬥篷,站在顧汐身前道:“姑娘披上鬥篷再出去。”
拗不過拂冬,顧汐只得披上了鬥篷。
顧汐坐在院子裏的秋千上,時不時拿腳踮一下,慢悠悠的晃蕩,手裏拿着前幾日在禦花園的書齋裏看得那本游記。
那日,薛昀與顧汐兩人在那禦花園的書齋裏呆了好久,兩個人就那樣各自拿着一本書,安靜得看着自己手裏的書。
開始時顧汐還覺得有些尴尬,但後來看入迷了也就不覺得有什麽尴尬了,滿心都在那書中。
後來薛昀命人送她出宮,那本游記雖然還沒有看完,卻也不敢多說什麽,放下了書就跟着領路的宮人往外走去。
顧汐跟着領路的宮人走出了一段路後,後面跑來一人,是太子的身邊的德文公公。
德文緊趕慢趕,終于追上了顧汐,忙喊到:“顧小姐,顧小姐請稍等。”
顧汐停下步子,望向到了跟前的德文:“公公可有什麽事?”
“顧小姐,您的書忘了拿了,太子殿下吩咐奴才給您拿來。”德文笑着将那本《大周風土人情志》雙手遞到顧汐面前。
顧汐看着眼前的書,疑惑道:“這,宮中的書籍,可會有礙?”
“不過是一本書罷了,顧小姐請放心,且我們殿下也說了,這書只看一半,是最讓人難受的事情,您還未看完,若是不讓您看完,豈不是讓您難受?”
“好,那就煩請公公替我謝過殿下,也多謝公公跑這一趟了。”顧汐接過了德文手中的書。
“顧小姐客氣了,那奴才這就去回話了。”
Advertisement
“公公慢走。”
那書便被顧汐拿回了家中,只是自那日離了宮,便又繼續随着榮嬷嬷學習規矩,随着林氏學習管家,一直沒有抽出時間來把那本游記看完。
今日榮嬷嬷身體不适,差人來與顧汐說了今日的教習停一日。
顧汐差了拂冬拿了些東西探望榮嬷嬷,便開始了這一日白得的假期。
只是一大早,林氏便差了人來讓顧汐過去一趟。
等顧汐過去了,才知道是要開始準備來年春天的衣衫了,林氏在張羅相關的事情,讓顧汐跟在邊上看着。
直到了午膳時分,才算告一段落,顧汐陪着林氏一起用了午膳,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這書雖名為《大周風土人情志》,可那寫書之人卻也沒有走遍這大周,不過是詳細寫了自己所到之處的風土人情與一些特色的習俗罷了,也不知道為什麽要在書名前加上“大周”兩個字。
不過那寫書之人對于自己去過的地方,寫得倒是十分的詳細,用詞也十分的有趣,只是去的地方到底不多,顧汐看了一個多時辰,便也将整本書看完了。
看完了游記,顧汐便當自己去過了那寫書之人所寫的地方,将書擱下,讓拂冬拿回屋裏放好了。
趁着今日天氣暖和,顧汐決定去廚房裏做些點心。
廚房裏的下人們都知道自家小姐時不時喜歡下廚做個點心,因此見到顧汐帶着念夏進了廚房,也沒什麽驚訝的,給行了禮,便也去忙活各自手上的活計了。
顧汐四處看了看廚房有的東西,發現今日居然有山藥,便決定做些棗泥山藥糕來吃。
顧汐将廚房裏掌勺大娘泡好了準備給她炖銀耳蓮子羹的紅棗取了一半上鍋與山藥一起蒸制了。
待蒸制好了,先将那山藥去了皮碾成泥後加上鑲粉、白糖、豬油、水,再蒸制兩刻鐘。趁着那山藥在鍋中蒸着,将那紅棗去皮去核碾碎了,下鍋與油、糖一起炒成棗泥,放一旁備用。
等山藥也好了,便找個月餅模子,往裏抹上薄薄一層油,按次放上山藥泥、棗泥、山藥泥,将定了型的棗泥山藥糕從模子裏取出,再蒸制幾分鐘,便成了。
将做好的棗泥山藥糕勻了勻,分了三份,讓念夏給林氏與顧潮那兒都去送一份,餘下的一份便是自己的了,勻了三分,還多出幾塊,顧汐便留在了廚房,讓管事娘子給大家分一分。
顧汐一個人走在回陶然齋的路上,聞着散着香氣的食盒,沒忍住拿了一塊吃了起來。
等手裏的棗泥山藥糕吃完了,便也到了院子。
留在院子看家的拂冬見顧汐回來了,忙走上前去接過食盒:“姑娘怎麽一個人回來了,念夏呢?”
“我讓念夏去娘和哥哥那兒送點心了,我今日做了棗泥山藥糕,可好吃了,念夏方才可偷吃過了,你快嘗嘗。”
拂冬打開食盒,拿出一塊,嘗了一口,果然味道十分好,味道清甜,香軟可口。顧汐不愛下廚房,可這一手做點心的手藝卻是不錯,只不過憊懶得很,難得才動手做一次。
“好吃,姑娘的手藝真好。”拂冬真心實意的誇到。
“那是。”顧汐說着也拿起一塊吃了起來。
吃得差不多,顧汐便走到桌邊,準備練練字,拂冬站在一邊給她磨墨。
顧汐的畫确是不錯,便是顧鴻卓也是要誇的,可這一手字,實在是與那高超的畫藝配不上。顧鴻卓每每看到,都到嘆氣,雖不至于到那看不入眼的地步,可也好不了太多。
總也不見長進,顧汐便也沒了耐心,索性破罐子破摔,想起來了才練幾筆。
“看來姑娘今日心情真的不錯。”拂冬在一旁磨着墨說到。
“你怎麽看出來的啊?”顧汐專心的動着筆。
“姑娘你今日都開始練字了,往常姑娘對練字這是可是半分不情願的。”拂冬說到。
“嗯,拂冬看得真細致,可是這筆它不聽我的使喚,每次下筆寫出來的東西都與我想的不一樣。”顧汐很是無奈。
“可是姑娘的畫兒就很好啊,老爺和少爺都誇呢,怎麽姑娘畫畫兒的時候那筆就聽您的使喚了呢?”拂冬狹促的說到。
“這畫畫是畫畫,寫字是寫字,我能畫好畫,不代表我也能寫好字呀。咱們家我畫畫好,哥哥寫字好,多棒,都有所長。”顧汐狡辯到。
兩人玩鬧了一番,便見念夏回來了。
“你怎麽老是急急忙忙的,別摔着了,慢慢來。”拂冬總是擔心念夏跑起來會摔着。
“姑娘,太子殿下派了人來給您送了東西,人在前院呢,您快去。”念夏忙說到。
“怎麽又來送東西啊。”顧汐嘟囔着趕緊站起來,讓拂冬與念夏給收拾了一下便匆匆往前院走去。
德文見到顧汐到了,便先給行了禮,才說到:“顧小姐,殿下命奴才給您送給了些東西來。”
“這是……”顧汐有些疑惑。
“那日,殿下見您對那本游記甚是喜歡,便搜羅了一些游記,今日特命奴才給您送來。”德文答到。
“原來是這樣,那便煩請公公替我謝過殿下了。”顧汐笑着說到。
顧汐想着,這太子殿下都給她送了幾回東西了,自己也該回一次了,便讓拂冬回屋取了一些方才做的棗泥山藥糕與那本看完了的《大周風土人情志》。
等拂冬回來了,顧汐便将食盒交給了德文:“恰巧今日做了些點心,公公便替我幫忙轉交給殿下吧。”
德文雙手接過了食盒,恭敬的道:“是。”
德文走後,顧汐便回了房,坐在美人塌上,翻看太子送來的這些游記。發現都是一些沒見過的游記,顧汐愛看游記,市面上書肆裏的游記都已經看得七七八八了,想來這些應該是宮中的。
*****
薛昀打開食盒,發現裏面是一疊棗泥山藥糕,數量不多,可看起來卻是精巧玲珑。
拿起一個嘗了嘗,長得好看,味道也是着實不錯,甚至比宮裏做的還要好吃些。
德文在一邊道:“顧小姐收下了那些書之後,命丫鬟去取了這點心來讓奴才轉交給您,說是今日恰巧做的,還讓奴才替她謝過殿下。”
“她做的?”薛昀有些驚訝。
“聽顧小姐的意思,好像是的。”德文恭敬的答到。
“手藝倒是真好。”薛昀低低說了一句。
吃完了手裏的那塊,薛昀伸手又想去拿一塊,卻看到了裝點心的碟子下邊店了一本書,拿起來一看,是那日顧汐看的那本《大周風土人情志》。
那日,顧汐手裏拿着這本游記,臉上很是平靜的說想去看看大周的城鎮,大周的百姓,大周的風景。
還有那一聲沒有忍住才發出的嘆息。
薛昀覺得,應該是很遺憾,才能發出那聲嘆息吧。
顧鴻卓真的是生了一雙好兒女,那顧潮的能耐薛昀也是有所耳聞的,沒想到這顧汐也是與衆不同。
薛昀見過的女子,多是他父皇後宮的,每日念着的,不過是他父皇今日去了誰的宮裏,明日又給了誰賞賜,每日都在想着争鬥攀比。
薛昀覺得這些女人實在是無趣又無聊。
拿了一塊棗泥山藥糕吃了起來,薛昀又翻開了那本《大周風土人情志》,一頁頁翻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