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請期
柳成嵇說這話時,語氣認真,眼神裏雖沒有方才柳成延看孫怡菁那樣濃厚的情意,卻足夠坦誠。
顧知語也不是鐵石心腸,有這樣一個人,願意為了她做這些事,她也不會拒人千裏,感情嘛,都是相處後才有的。
柳成嵇見她沉默,提議道,“當然了,若是你現在不願,也不必勉強,今日我們就是來看風景的。瀾山頂的風景确實不錯,這個我沒騙你。”
不遠處就是山頂,看得到那裏有個亭子,顧知語笑了,“走吧。”
見她沒拒絕,不知怎的,柳成嵇心裏松了一口氣。
山頂上能将周圍各處山下的景致盡收眼底,還特意做了欄杆,顧知語靠着攔杆看向山下,心底的郁氣似乎一掃而空,餘光看到邊上含笑看着她的人,笑道,“謝謝你。”
柳成嵇不在意一笑,“謝什麽?我們是未婚夫妻,以後還要相互扶持過一輩子呢。這才到哪?”
那顆相思樹就在亭子邊上,上面挂滿了飄飄揚揚新舊不一的紅絲帶,隐約看得到上面有筆跡。
兩人回亭子時路過,柳成嵇看向樹上,笑着詢問,“知語,我們要挂嗎?”
顧知語站在樹下,看着絲帶飄飄揚揚,半晌道,“寫這個得心裏虔誠,真心祈求,我們……我覺得還要等等。”
這話一出,柳成嵇臉上的笑容僵硬了下。他有些不明白自己的不高興從何處來,今日分明是帶着她來賞景,順便把這個大部分未婚夫妻都會做的事順便做了,但是當顧知語真的不願意系上絲帶時,他心裏有點悶。
看着面前一身淺藍色衣衫,唇角含笑的女子,他卻舍不得勉強她。
想清楚這個,柳成嵇心裏一怔,他何時是這樣為人着想的性子了?這麽多年來,卻也只為她改了性子而已。或許,她在他心中,比他以為的還要重要,他正色道,“知語,我希望有一天,我們倆人親手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後一起挂上。”
顧知語也有些憧憬,真到了她心甘情願挂絲帶時,一定是她覺得面前的人能夠信任一輩子的時候。
顧知語輕輕的話語飄散在空中,“我也希望。”
知道後面柳成延兩人也要上來,顧知語兩人都沒有再想要和他們遇上的心思,賞完景吹了一會兒風之後就起身下山了。
Advertisement
正準備下山,就看到柳成延兩人過來,他們倒是落落大方,率先打招呼,“大哥,你們這就要回去了嗎?”
柳成嵇點頭,“方才我吃得少,此時已經餓了,要趕回去吃飯。”說的跟真的一樣。
或許是剛才的尴尬還在,裝得越大方 ,氣氛就越是不對勁。四人很快分開。下山的路上,顧知語感嘆,“他們兩人兩心相許,等日後成親,應該又是京城中一段佳話。”
柳成嵇失笑,“知語,我跟你是未婚夫妻尚且不能天天見面,他們兩人卻每天都能相攜出游,你就不覺得奇怪?”
顧知語愣住,突然想起她出門時老夫人幾次攔住她 ,卻因為知道是柳成嵇相邀後就不再攔了。說到底,不過是因為侯府勢大而已。同理,孫怡菁想要出尚書府大門,長輩要是真不讓她出,是可以攔住的。但她卻經常出來,看來尚書府長輩和伯府老夫人的想法差不多了……
想明白後,她有點幻滅。
哪怕她成了柳成延的未婚妻,成了他們之間不得不搬開的絆腳石。也從為對男女主的感情懷疑過,畢竟無論發生什麽事都不能把他們分開。兩人相愛是肯定的,但是如今……這裏面似乎夾雜了一些現實?
柳成嵇背着手,不緊不慢道,“夫人對二弟最是疼愛,若是他執意要娶,夫人大概是拗不過的。今日他們二人同乘一騎,過兩日京城中應該就有傳言了。”
所以,尚書府那邊對這門婚事其實是樂見其成,應該說是迫不及待的。傳言一出,等于逼迫柳成延提親。
見顧知語明白了,柳成嵇就不再說起他們了,轉而道,“一會兒我們進城後先去吃飯,然後我送你回家。”
顧知語不置可否,酒樓中的飯菜比起伯府大廚房的要好太多了。能讓自己順心的事情,她一般不會拒絕的。
酒樓還是那天的歸客樓,一樣的屋子,顧知語有點好奇,“這個屋子是專門給你留的嗎?”因為他們上來的時候可看到了,一樓人滿為患。二樓雖然不擠,但各個屋子門口都有丫鬟侯着,來往的夥計端着托盤忙碌,看樣子根本就沒有空的。
柳成嵇一笑,“這個是我自己開的。”
莫名的,顧知語聽出來一點自得來。正想調笑他幾句,就聽他又道,“所以,養家糊口絕對沒問題。”
他又一次言語間将她看做自家了。
顧知語的臉有點熱,忍不住道,“誰要你養?”
柳成嵇從善如流,“那你養我可好?”
顧知語不說話了,她頭微低着,臉頰染上一層緋色。
柳成嵇看着,覺得此生最美的景色大抵也就如此了。和她在一起,他只覺得輕松惬意。他突然有點理解柳成延和孫怡菁兩人的感情了。情到濃時,做出什麽事心裏思緒變幻不停都是有可能的。
顧知語回去時,老夫人又請,還是那句話,讓她少出門,好好備嫁,末了,補充道,“若是你那些鋪子看不過來,完全可以交由我幫你看着。”
顧知語謝過,退了出來。
反正她也沒打算出門了,最大的三間鋪子她已經看過,那間脂粉鋪,她反正是打算開酒樓了的,這個得慢慢來,目前……還是備嫁吧。
她和柳成嵇從瀾山寺回來的第三日,侯府那邊的聘禮就送到了,順便還定下了成親的日子 ,五月初二。
确實是很急,如今已是四月初了,若不是定下婚約的兩人是整個京城都知道的體弱和大病初愈,外人只怕會以為兩人已經珠胎暗結。
顧知語老實繡着嫁衣,不過外面關于柳成延兩人的消息也時常聽蘇嬷嬷說起。可能是因為他們之間特殊複雜的關系,蘇嬷嬷出去采買東西時就格外注意。
比如他們下聘的翌日,侯夫人金氏帶着媒人上尚書提親。已經小定,擇日就會下聘。前朝的時候京城中許多人走六禮,半年走完還會被人說急,但是到了現在,從提親到親迎,一個月就成親的也有。
當然了,柳成延的婚事再快,也要等到柳成嵇和她成親之後再議。
顧知語安心備嫁,因為柳成嵇對她的那些心意,她對這門婚事也隐隐期待起來。她雖然只在小院子中不出門,但外面的事情她也沒落下,四月底,在看到老夫人沒有給顧知瑜上族譜的意思後,她特意起了個大早去給她請安。
顧知語請過安,也不廢話,直接道,“祖母,您答應我的事情,可千萬別忘記了。”
老夫人驚訝,“什麽事?”
顧知語氣笑了,“祖母,您該不會因為大哥已經去了機關營,我這邊的承諾就不用兌現了吧?我說我能讓大哥怎麽去的就怎麽回來,您信不信?”
老夫人見裝傻不成,怒道,“那是你大哥,他好了你才能好。要不然以伯府如今在朝中的地位,你嫁去侯府後沒人撐腰,日子還能順心?”說完,緩和了語氣,語重心長,“知語,祖母是過來人,女子嫁人,還是娘家給力才能過好日子,侯府也能拿你當一回事。”
顧知語有些不耐煩了,這老太太倚老賣老,裝傻不成又說出這番話,這是把她當傻子了不成?“多謝祖母費心,孫女大概是不需要娘家撐腰的。”
其實老太太這話也沒錯,大部分的女子嫁人後,還得娘家給力,夫家無論是納妾還是平日裏在府中的話語權都會斟酌考慮。但是這對顧知語不一樣,她和柳成嵇定親時他重傷垂死,定親就之後救活了他,無論內情如何,外人都是這麽看的。就憑着這個,侯府就不敢虧待了她。要不然豈不是忘恩負義?
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恭敬呢,也足夠了。焉知那靠着娘家才能讓夫家另眼相待的女子得到的是不是表面上的情分?
再說了,顧知厲再得勢,顧知語也不一定能靠得上他。她醒過來後這麽久了,跟這個大哥一句話都沒說過,連意思一下的道謝都沒有。
“祖母,我已經十四了,不是個孩子,別糊弄我,若是到了我成親那天知瑜族譜還沒改的話……”未盡之意明顯。
顧知語走出榮和堂,聽到身後傳來瓷器碎裂的聲音,她挑挑眉,看來老夫人是真的生氣了,要知道,老夫人可是很節儉的。出了名的念舊,就是好多東西已經舊了還舍不得扔。
顧知語的這番話還是有效果的,翌日早上,老夫人就讓顧耀祖帶着一家老小去了祠堂。
顧家其實枝繁葉茂,但遠在禹城,騎馬來回都得一兩個月。原來的村子裏還留了不少人,但是自顧光宗得了爵位之後,府中就供奉了一本族譜,過個十來年再回去補上,實在是離顧家祖地太遠了。看着伯府的爵位上,但凡是拿回去的族譜,那邊就沒有不答應的。
顧知語規矩的站在一旁,老夫人看她的眼神冷淡裏帶着怒氣,卻隐忍這不敢發作。旁邊許氏看她的眼神跟淬了毒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