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思量
她語氣因為怒氣微微揚高,顧知語疑惑的看着她。
顧知沅仿佛沒注意到那邊的男子已經看了過來,自顧自怒氣沖沖道,“姐姐,他就是威遠侯府的二公子,和你是有婚約的!如今他對着那姑娘殷勤備至算怎麽回事?他有沒有将安定伯府放在眼中?”
顧知語面色冷淡,根本沒能感染到她的怒氣,聞言回身看了一眼柳成延。
而那邊已經掀開準備下馬車的孫怡菁正巧将這番話聽入耳中,動作立時僵立住了,溫柔的笑容也頓住,面色漸漸地冷了下來。
然後……她唰一聲放下了簾子,聲音隔着簾子傳出,語氣冷如堅冰,“柳公子既有了未婚妻,那和再和我如此就不好了。知道的會說我們倆是朋友,不知道的,還不知道怎麽編排呢。”
柳成延只是恍惚了一瞬,很快回過神來,這個未婚妻他是知道的,但京城中關于她的消息都是體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興許活不過及笄,他本打算着再過段時間未婚妻還在的話就去找顧耀祖談談,給些好處。兩家婚事解除,這邊也不耽誤他和孫怡菁的親事。
見孫怡菁生氣,他忙上前,“孫姑娘,我們倆确實是朋友,別人會編排,是因為他們眼中只看得到龌龊。”
孫怡菁卻已經不想再聽,冷聲吩咐車夫,“曲叔,回吧。”
馬車很快調轉馬頭,轉入人群,很快就看不到了。
柳成延有些着急,翻身上馬,急匆匆追了上去。從頭到尾都沒有對着顧知語這個未婚妻說一句話。
顧知沅站在一旁,看到柳成延翻身上馬離開之後,眼神專注的看着顧知語的臉,大概想要從她面上看出諸如傷心難過之類的神情,可惜讓她失望了。
顧知語神情一如既往,起身進門,“走吧,你不是說,那布料快沒了嗎?”
顧知沅有些不甘心,咬咬唇追上,“姐姐,柳公子太不像話了,你是他未婚妻啊,方才那樣的事情被你親眼看到,他一句解釋都沒有,招呼也不打,怎麽還能追着別的姑娘跑?”
顧知語沒接話。要是原主,可能此時就氣得吐血了。
以前她很少出府,京城中關于她的傳言都少得可憐,根本沒多少人注意過她這個威遠侯府二公子的未婚妻。現在顧知沅這麽大喇喇的叫嚷,只怕這兩天,關于威遠侯府和安定伯府的婚事又會被人拿出來議論了。
顧知語不緊不慢走到兩旁的櫃臺前,牆上挂滿了各式各樣的成衣,花樣新穎,她伸手摸着,随口道,“我跟他只是有婚約,六禮都還未開始走,甚至根本還不認識,跟我解釋什麽?”
Advertisement
顧知沅佯怒,“但他如此,根本沒将我們安定伯府放在眼中啊!”
顧知語淡然道,“這個得二叔去找他讨公道了,我們只是女子。”
顧知沅一噎。
她算是發現了,顧知語對這個未婚夫根本就不期待,哪怕看到他對別的姑娘如此上心,對她這個未婚妻無動于衷,她也根本不生氣。
顧知語當然對柳成延無感,不只是她,其實她醒來時,原主的意識還未消散。原來的顧知語可不是單純的十四歲小姑娘,不過也差不多,她是抑郁而終之後又回來了,不過她卻生無可念,覺得這個世上沒有人在乎她,也沒有人需要她。主動放棄了生命,還拜托她幫忙照看她同父異母的弟弟來着。
顧知語也是才知道,前安定伯顧光宗留下的幼子,并不是嫡妻所出,而是通房生的。不過此事不着急,還得從長計議。因為接收了她記憶的顧知語心裏清楚,原主對這個弟弟也只是覺着自己有一份身為長姐的責任,感情是沒有的,可能還有點同病相憐。
接下來的顧知沅有些沉默,按照舊例做好了一人四身夏裳,一行人就去了對面的酒樓。
今天她們來,其實不只是她們倆人,後面還跟着一架馬車,裏面坐的兩個姑娘,是顧耀祖的庶女,一個十二歲,一個才八歲,身上的衣衫比起方才顧知語在家中穿的衣衫還不如,動作小心翼翼,埋着頭跟在兩人身後,存在感極低,比丫鬟都不如。方才雖然也做了衣衫,但布料和她們倆的完全不能比。
顧知語暫時并不想改變這些,她一路上只覺得新奇,親眼看到這些和書上描述的完全不同。一行人連主子帶下人浩浩蕩蕩的,夥計忙迎上前,上樓時,就聽到大堂中的人議論紛紛,“聽說威遠侯世子病重了,已經昏迷了,眼看着就……”
顧知語只是過耳,并沒有放在心上,雖然威遠侯世子也是個小說中的人物,不過這人和她一樣是個短命的,也是個……冤枉的。
方才那些人也說了,威遠侯府世子病重,而小說中的威遠侯府世子之位,在柳成延成親前就已經落到了他身上,他那世子大哥,雖然家中也費勁心思挽救,卻還是回天乏術。
一行人進了屋子,夥計退了下去,顧知沅卻又神秘兮兮靠了過來,低聲道,“姐姐,方才你聽到沒有,威遠侯世子病重了。”
顧知語随意點點頭,眼睛看着下面熱鬧的街道并沒有回頭。
顧知沅有些喪氣,因為她發現多愁善感,随便說一點什麽回去就要多思多想整夜哭泣的姐姐,現在似乎萬事不上心,有點油鹽不進的感覺。不過……她看向那看着下面街道滿臉興味的人,誰知道她是不是故意裝出來的?
想到這裏,她又走兩步,低聲道,“姐姐,你和威遠侯二公子的婚事,仔細說起來,這門婚事該是你和世子定下才對。”
顧知語終于回頭,她有些詫異,小說中可沒提起過這個,“怎麽說?”
見她終于有了興致,顧知沅滿意了,走回桌邊端起茶杯,吹了幾下喝了一口茶,自覺吊足了顧知語的胃口,才慢悠悠道,“當初你和威遠侯府的親事,皆是來源于大伯母和威遠侯夫人的戲言。”
顧知語滿臉不信,一般家中嫡長女的婚事怎會這麽兒戲?
見狀,顧知沅急了,“我聽我娘說的,當初你娘和威遠侯夫人是閨中密友,所以才笑着說想要結親,你娘有孕的時候,那世子都八歲了。”
顧知語沉思,小說中可沒有這個,與此同時她心裏也動了動,她發現這裏不是小說,許多事情裏面并沒有寫那麽詳細。這個世界那麽多人,每個人身邊都會發生許多事。她不能再這麽無所謂,要不然想要好好活下去這麽個簡單的願望都不能實現。比如邊上這個叽叽喳喳的顧知沅對她就沒什麽好心。原主就是因為今天親眼看到未婚夫對她視而不見又對別的姑娘殷勤備至,又聽了顧知沅的挑撥,當時就吐血了,回去之後就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抑郁而亡。
可以說整個安定伯府,對她可能都沒什麽善意,她還是要好好思量一番才好。
顧知沅不知道顧知語的這番心路歷程,繼續道,“只是後來有高僧說威遠侯世子是個早逝的命,威遠侯府那邊才主動說讓二公子和你定親。”
仔細說起來,似乎跟顧知語也扯不上什麽關系,威遠侯世子眼看着就要嗝屁,二公子那邊,很可能會主動退親。四舍五入一下,威遠侯府怎麽樣完全跟她沒關系嘛。
一行人吃過飯,就打道回府了。
乾國建國才十幾年,皇上是個崇尚武力的,大街上甚至還有勳貴之家的貴女打馬游街。但是不包括安定伯府的姑娘。
都說一個人缺什麽東西就越是想要,安定伯府的老夫人,也就是顧知沅她們的祖母,出身只是普通農家婦人,乍然變成伯府老夫人有了诰命之後,就怕家中規矩不好出了笑話,以前的身份再被人拿出來說事。所以對于家中女兒的管束較一般官家嚴厲得多。看看後面那兩鹌鹑一樣的小姑娘就知道了。至于顧知沅,則是個例外。
她們一行人剛到門口,還未下馬車,府上管家就迎了過來,“二小姐,方才老夫人吩咐了,你們回了來之後,先去請安。”末了,又低聲補充一句,“老大夫似乎是得了什麽消息,有些生氣呢。”
最後這句話,純粹就是對顧知沅的提醒了。
當然了,只是針對她一個人的提點,顧知語和後面兩姑娘是沒有這個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