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李東祥原本跟韓東彪商量好的是:意思意思下就好了。不要鬧太大陣仗。
李周氏回來驚魂未定的給他說起經過,埋怨他做事過了的時候,他還覺得她大驚小怪,現今這般,卻是大出乎意料。就像李周氏說的,是不是太過了?他心生疑惑,卻又一時拿不準怎麽回事,韓東彪這個人他知道,有勇無謀,又加上他對他有救命之恩,自從兩人“合作”以來,對他是言聽計從,他說一不二,韓東彪是不可能違背他意思做一些多餘的事的——這麽說來,是生了什麽變故?
想到這裏,李東祥一驚,若是他們假劫持引來真山賊,那他擔什麽罪?又或者是,別人故意設計害他呢?更甚至是,那秋小娘子不是那個意思呢?越想越多,李東祥冷汗都出來了,連忙派了個心腹上黑風寨看看究竟怎麽回事?
上山來回起碼得大半天時間,這大半天,秋家已經翻天了。
典史得知家人回報的消息,不管怠慢,不管這個知縣要在這裏呆多久,沒走之前畢竟還是自己上司,更何況秋家小娘子挺身而出救了他家娘子,這個情,他還承的,他把那個家仆連夜帶到了秋雲山跟前,讓他當面說與秋雲山知道情況:
原來是待衆夫人離開一段時間後,那仆役和秋家小姐(芸娘)用繩子把那頭目綁在樹上,兩人快馬奔出了樹林,不想,不知道那些退出樹林外的山賊是另外在樹林外備有馬匹還是趁着等待這段時間把馬尋了回來,七八個山賊竟然追了上來,他們跑不過被擒了。那山賊頭目氣不過,差點要當場殺了小姐報仇,被人勸住了,這才改為要贖金,把他揍了一通讓他回來報信了,說是兩天內不給贖金,就要把小姐剝光、屍首□□挂城牆上——
秋雲山聽得握緊了雙拳,青筋條條凸起,屏風後的三娘更是受不住刺激,直接暈了過去,秋昊天也吓得哭了出來。
三娘醒來就翻箱倒櫃的湊銀子,所有現銀、金子、銀票,就算加上從京城帶來的值錢的東西,全當賣了,也不足五千兩,人生地不熟,便是想借,也沒個地兒借,秋家簡直一片愁雲慘霧。
“欺人太甚,我便是拼着這官不做、這命不要了,也要殺了他們.”秋雲山如是說,拳骨作響,聽得典史曬然:朝廷派兵剿匪剿了多少次?你,便是拼上衙裏那十幾個貨色,又能如何。面上只能安慰他冷靜。
秋雲山也是無奈,縱容心有餘,卻是力不足:他初來咋到,人單力薄,上官又是個談錢怕事、不待見他的,出了這事,他便是想帶人剿山,也無人可帶、無計可施。此話,卻是氣話,實實不頂事。現在別說剿匪,只能芸娘能平安回來就好——
只是,家裏不夠錢,出了這事,他這官還做不做得成、做不做得下去也難說,自然沒有人上趕着送銀子幫忙。
周家知道後,湊了五百裏送過來。李縣尉雖然有夫人同去,但覺着秋雲山肯定待不下去的了,無謂花這錢,送他跟打水漂沒兩樣,所以雖然知道周家送了錢,也權作不知,還吩咐夫人:“這沒了名聲的東西,以後少往來。”她夫人雖然覺得不道義,但她向來在家中沒什麽說話地位,小聲的勸說了兩句,被罵“頭發長見識短”、“懂什麽”後也就不敢哼聲了。
李東祥還鬧不準怎麽回事,自然對錢銀事沒反應過來。
他派上山查探的人到了第二天中午才回來。消息出乎意料:韓東彪根本沒帶人去攔截。他跟“黑風寨”的人喝酒,喝了個爛醉,他走的時候才醒。根本沒出動。
李東祥驚呆了。
這到底怎麽回事?
Advertisement
如果韓東彪沒出動,那出動的是誰?又怎麽會這麽湊巧去攔劫縣令小姐?
還要贖金一萬兩?好大的獅子口!
李東祥心裏一團亂麻,吼那上山的心腹:“那誰幹的?黑風寨?他跟沒跟黑風寨的人說什麽?”
那心腹也是個仔細的人,都問了,急急答到:“問了。韓寨子說不知道。喝醉了暈陀陀的,哪裏記得自己說什麽。”
李東祥捏着大拇指的翠玉扳戒差點捏碎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這下好了,事情沒辦好,指不定還落下什麽把柄在黑風寨手上——
無論哪裏他交代不了!
李東祥手一掃,怒氣勃勃地将桌上所有的東西都掃了,瓷器花瓶跌落,發出清脆的碎裂聲,李東祥恨恨地罵了一聲:“混賬!”
待到午時,又聽得秋家四處湊錢,當了好些東西,周典史送了五百兩的消息,他才反應過來:別人不知道,他卻是清楚的,有鎮南王府、侯府撐腰,秋雲山這官,不管當得好不好,總歸是能當下去的。連忙吩咐李周氏取了一萬兩送過去,不管對方說什麽,一定要放下。讓李周氏一定要陪好縣令夫人,一定要做好人情。
交代完畢,李東祥只覺得心力憔悴,他現在是三圍圍城、四面楚歌:得罪了芸娘(等于得罪了鎮南王府的郡主、勇毅侯的侯爺/小姐)、極有可能因為韓東彪這蠢貨落下了把柄給黑風寨,無論哪一個,都是麻煩。他跟韓東彪“合作”,不過求財,可沒想丢命——
這蠢貨!
李東祥再次咬牙切齒,早知道就不救這蠢笨如牛、點小事也辦不好的東西。
入晚,又聽得李周氏回來說:秋雲山去向鎮北軍求救了。
李東祥一聽,頹然了:事情果然如意料中的鬧大了。要是出動了鎮北軍,剿匪剿不剿成功另說,拔根他們家、甚至一族,卻不是問題的。
他一咬牙,“我親自上山一趟。”
不管名聲不名聲,這人,是必須放的。
李東祥咬牙做了決定。
“老爺,使不得。若是你上了山,鎮北軍來了,你是下不來的。到時候,你不是……不是也只能是了啊。”李周氏攔住他,力勸阻他不要上山,就算将來抓住了人,被咬了出來,使些銀子,總可以清出來,他們上面也多少有人的。若是當場抓住了,百口莫辯啊!“先查明誰綁了去,再讓韓大哥出面,與各處山賊陳述厲害,自然有他們使壓力放人,老爺你這身份、這身子,是萬萬上不得山啊。”
自從元帝時,上百萬官銀被劫,朝廷派親王剿匪,出了殺平民夷人充數山賊報功朝廷的醜聞後,雖然後來也多次有過剿匪行動,總歸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也是他們“生意”能做下去的原因,可是若事情真鬧大了——縣令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更何況秋家背後還有錯綜複雜的關系,若是真惹得朝廷出兵,那些山賊躲山頭上,或許還能逃過一命,他們家若是暴露了身份,卻是必死無疑。所以,李周氏是無論如何都要勸住李東祥的。
“鎮北軍便是出面,來也要兩三天,哪有這麽快。我上去看看就下來。”話雖然是這麽說,李東祥還是聽勸了,沒自己親自出馬。
消息很快打聽出來了,原來是黑風寨頭目跟韓東彪喝酒,聽得韓東彪只言片語的要去攔劫新上任的縣令夫人和其他貴人,他們寨子最近沒好買賣,閑得發慌,幹脆灌醉了韓東彪自己親自出馬了——
反正誰先搶劫誰後這種事情也沒個規定。他們黑風寨跟神風宅也不是什麽好交情,有發財的門路自然要自己上,因此就有了韓東彪醉死(被下了藥),神風寨那場攔劫。
本以為輕易而舉的,卻沒想到發生了那樣的事,山賊們傷了好幾個,他自己更是面子裏子都丢光了,正惱火呢,聽聞別的寨子來通消息,說這搶來要贖金的小娘子大有背景、要出動鎮北軍來救人了,他還強撐着,“剿匪剿匪,剿了這麽多此,我們這些匪不也還在?怕個毛!”
他“不怕”,其他寨卻怕,怕麻煩,若是鎮北軍真圍個一頭半個月,雖然困不死,卻也夠麻煩的。他們中,有幾個還有好幾大單生意要做,卻是拖延不得。于是聯合起來向黑風寨施壓力:若給他們惹麻煩,不用鎮北軍出手,他們合起來滅了黑風寨。
黑風寨頭目大為惱火,本來嘛,大家各據山頭井水不犯河水,現在卻為了一個臭娘兒們來對付她,可他還不能不被威脅,怎不惱火。不過在那個說救他的小頭目的勸說下,他還是把人放了,不過,氣還是要出的:——
神風寨把芸娘吊挂在了平安城平日最多人進出的南城門城牆上。
這一下,整個平安縣城內的老百姓都知道了:新任縣令的千金被山賊綁票了。
不少人親眼看到了吊挂在城牆上的縣令小姐頭發淩亂、衣衫不整,衣裙好像還有些可疑血跡……
事情傳得越來越兇,這平安縣縣令的千金名聲算是徹底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