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告別
女孩子和女孩子玩,男孩子湊一塊,這似乎天經地義的,小昊天素愛依賴自己姐姐,在這種“天經地義”之下,也自然而然的跟張書恒、林佑安走一起了。兩“隊”人馬隔了幾步,幸好他們帶的侍衛夠多,把這“幾步”隔出了一個真空地帶,不然人多擁擠,還真容易走散,甚至有那些個下流拐子相着相貌伶俐可愛的小孩兒,一擁而上,趁着人多亂把小孩兒迷暈帶走,不過別人瞧着林氏姐弟、張書恒穿着富貴——只把另兩個當作了小丫頭、小玩伴,身旁帶的侍衛又一身彪悍之氣,恐怕是見過血的,哪敢輕易上前、靠近啊,都是繞着走,就是那些個攤檔老板,也是招呼得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這京城多的是貴人,一個不爽,掀了砸了攤子,你便是苦也沒處訴。
林佑安他們幾個小腦袋湊一起在看玉飾。
張書恒想給家裏哥哥帶禮物,先前已經買了品質上佳的文房四寶,這會兒覺着玉玩似乎也不錯,“君子如玉”嘛,這些玉玩雖然質地普通,但雕工精美、造型別致,尤其是這玉佩,有巧娘編出了細致精美的花結,垂着長長的流蘇,林佑安和張書恒在自己腰間比了比,再各自想象佩戴在自己父親/哥哥腰間的樣子,頓時覺得:可真不錯啊!
小昊天在包子鋪跑腿慣了,見着客人猶豫不知道點什麽好,都會推銷上兩句,客人見他米分嫩可愛,那是必然:那好,就上小哥兒你說的,推銷幾乎成習慣了,見着兩人似乎憂郁,下意識的就“推銷”了:“上回我和姐姐和娘親逛市集,娘親給爹爹買了個玉佩,不過不是這樣的,爹爹高興了,天天帶着,你們也給你們爹爹買一個吧,他們一定很高興。”
兩位小夥伴繼續眼睛發光:爹爹/哥哥很高興!!!
買,必須買!
檔位店主簡直恨不得撲上去親那可愛米分嫩的小臉蛋兩口,真是好幫手!他笑顏逐開,“對啊,兩位小哥兒,別的不敢說,單這刀功花式,咱家的可是京城獨一份——”他豎起大拇指,“你們兩位眼光好,挑的可是最新時款,這兩個玉佩,小人可是花了半月功夫才雕琢出來的,麻煩極了,賣完就沒了,獨一份的,不買後悔。只要半兩銀子,便宜!實惠!超值!”
買,必須買!林佑安和張書恒繼續眼睛發光,剛想掏銀子,又想起“還可以這樣砍價呢”,不由對望一眼,由張書恒開口,他學着芸娘的樣子按照心目中的價錢砍價,結果給店主幾句這樣好、那樣好就敗下陣來,又加上了另外兩眼把件,也沒把價錢砍下來,最後還是還是小昊天一句“叔叔不買我們去別處看看”提醒了兩小夥伴:對啊,還有“破釜沉舟”這一招啊。于是放下了手中物件,做出“不買就算”的模樣,那店主立馬肯了,還主動送了三人一個玉石小哨子,三個小夥伴“旗開得勝”,感覺真是快樂極了,又“豪爽”的再買了另外一些擺飾、玩件。
這時候,落後幾步說話的芸娘和祈雲跟上了,看見他們熱鬧,問買了什麽,林佑安和張書恒各自“顯擺”了一回,小昊天給芸娘看店主送的能吹響的玉哨子,祈雲瞧着攤位一排圓滾滾的小玉兔有意思,那小玉兔雪白可愛,眼睛還點了紅紅的朱砂,小巧玲珑,十分趣致,祈雲拿錢來瞧,店主便趕緊招攬生意,說這小兔子玉質多好啊,做工多精致啊,京城的小娘子可喜歡了,戴起來可好看了,只要成本價,八十五文,買兩個只要一百五十文,還可以代刻字……
祈雲問芸娘,“可愛嗎?”
芸娘說可愛。
祈雲說,“行。我要兩個。給我刻上字,一個是花草下面的“芸”字,一個天空白雲的‘雲’。”
老板輕快的應了聲:“好咧。”接過祈雲挑選的兩個小兔子開始刻字。
祈雲又笑着對芸娘說,”你一個,我一個,你拿着我有我名字的,我拿着又你名字的,這樣我就算回去西南也不會忘記你,你也別忘記我。來了西南就去鎮南王府找我,知道嗎?“
“那我自己給錢。“芸娘點頭,”送你的東西怎麽可以讓你掏錢。“
祈雲“嘻“的笑了笑,”這有什麽……要不然你請我吃……我想吃那個,你給我買,行不?“他指着不遠處的賣冰糖葫蘆的小販問。
Advertisement
芸娘點頭。轉身去買。
林佑安覺得自己姐姐送了人姐姐東西,自己這個“哥哥“也應該給”弟弟“送點什麽才對,問小昊天,”昊哥兒,你喜歡什麽,我送給你。“
小昊天想着自己小荷包裏的銅板,很着急,“我……可是我不夠錢給你買。我只有三十個銅板。“
林佑安好笑,說,“我比你大,不用送我。要不然你也請我吃糖葫蘆好了。“
小昊天看了看芸娘那邊,芸娘買了所有人的份,于是說,“姐姐已經買了。不如我待會請你們吃煎餅?“
林佑安點頭,“好。”
店主刻好了字,還細心的系上紅繩遞給祈雲,祈雲把刻着“芸“的小玉兔挂到芸娘脖子上,揚着另一只,”你的放我這裏。就像戲文裏唱的,以此為信物,日後我們憑這個相認吧!”
林佑安聽得“噗哧”的笑了出來,“雲姐,這随便都可以模仿啊,還相認。不靠譜。”
祈雲拿過一串糖葫蘆正要咬,聞言用糖葫蘆串兒一指,惱怒瞪他,“你……閉嘴!”不識相,讨厭。
林佑安偷笑,他覺得以她姐姐的性子,不出幾日那小兔子就不知道扔哪裏去了,還相認,太不可能了。不過瞧着祈雲惱怒,他也不敢再多嘴了,只心裏腹诽不已。
一行人逛至午後,俱累了,便叫了轎子各自回家、回府。
林佑安因小昊天在包子鋪說的那番話對“南貨北賣”起了心,因此一路來都有留意,得知不少商販甚至是長州、興州這些北方邊境來的,遠道而來,只為幾倍的利潤,在回府途中跟張書恒讨論起來,他們共一個轎子。張書恒雖也出身富貴,到底比不得林佑安“不食人間煙火”,加上家裏有好幾間商鋪,他娘是正妻,管着這些事,對商貨一事還是略知一二的,因此說起來竟也頭頭是道,甚至計算出若他們帶什麽什麽貨物回去獲利幾何,林佑安與他讨論了“若采購些貨物回西南售賣如何”的想法,得出“可行可賺”的結論——
世風重文,所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商人地位低賤,斷是入不得清高的讀書人眼裏,兩人出身富貴,卻不鄙棄做生意,只因林震威關于“金錢”的教育是:有錢好辦事。張書恒更不用說了,她娘親就出生商家,一向言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可是讀書人若無錢,也只能餓肚子了,一旦餓肚子,就是想高貴也高貴不起來了,錢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跟林震威的“有錢好辦事”不謀而合。
因此兩人不但不鄙棄,還讨論得越來越興奮,仿佛他們已經“旗開得勝”賺個盆滿缽滿。林佑安更決定:要跟雲姐好好說道說道。
晚飯時,三人讨論了起來。
林佑安先問:“雲姐,你可知道我們府裏有多少鋪子?”
祈雲茫然的搖頭,她還沒有到學習管家的年紀,哪裏知道府裏有多少鋪子,那得問母妃了。
林佑安便把自己和張書恒讨論所得說了出來:“我在秋家的包子鋪裏聽得昊哥兒說南貨北賣,又在市集上聽聞那些商人小販乃遠道而來,遠道而來,只為數倍利潤,我便一直琢磨,剛才跟恒哥兒論對了一番,我們若買些貨物回去,放店鋪裏買,定然有利可圖,倒不枉費我們……來一遭……又或是讓那些兵士自帶貨物,可沿途交易,也賺一些使費讓他們歡喜。雲姐你覺得如何?“
祈雲驚訝的看着她,佑安只以為自己想法太可笑,不由得紅了臉。祈雲拍着他的肩膀,“弟弟,你是要成為世子的人,将來還會成為王,管理一方,父王也說了,為政之道不止要有識人之眼、用人之道,更要體恤下衆,你的心腸很好,想法也很好。只是,在京城裏恐怕有所不便,我們帶了三千多人來,便是分批進城,也要許久,那些兵士不可能穿着軍中之服買賣,恐怕會引起猜忌和驚慌,你若真想做生意,不必親力親為,我們只要放将歸西南的風聲出去,自有想去那或者順路的商人來歸附,屆時我們吩咐下去,他們有渠道,辦貨自然比我們自己瞎弄便宜快捷,料他們也不敢欺騙我們,我們但借個名頭,便可大賺一筆,再沿途交易,沿途補充,這一趟的使費,可數倍賺回來。“
林佑安聽得自己姐姐贊許,又高興、又羞澀、又興奮,小臉都都紅了,聽得祈雲說得頭頭是道,又覺得自己思慮不足,頻頻點頭,待聽到最後,遲疑了,這聽起來好像有點以勢壓人啊!林祈雲嗤笑,“他們依傍我,比沿途打點官差府衙不知道省事多少,不過幫我們跑跑腿,他們樂意得很,我只求他們如實買賣,又不曾欺壓他們,有何不妥?做人別這麽死腦筋。“祈雲小大人似的戳了戳林佑安的腦門,林佑安這才羞澀的笑了笑,”雲姐教訓得是。“
林祈雲吩咐管家放出風聲,果然有幾支大小商隊來求同行,祈雲不收他們禮金,只把自己要求吩咐下去,她揮着鞭子,很是有些虛張聲勢的唬吓,“莫不欺負我年紀少,若敢欺騙于我,劈了你們。”
那些商人沒有不喏喏的,皆把事情辦得妥當漂亮,所入貨物價格竟然比正常進貨價還便宜上兩三分,只因替人跑腿的和售賣貨物的,皆想着有備無患搭上西南王府這條線,別說只是便宜些,便是倒貼也願意的,別人想倒貼還尋不着門路呢。
祈雲臨走前去皇宮向皇帝、太皇太後辭行。太皇太後雖然不喜歡她,為了面子好看,也和顏悅色的囑咐路途小心雲雲,還賞賜了不少禮物;皇帝聽聞鎮南王府在京城辦了不少貨物,不由問林祈雲,林祈雲作了個揖,回答:“皇兄你有所不足,西南貧瘠,京城好多玩意便是連雲兒見也不曾見過,當初可是看呆了眼呢,因此不免貪心多買了些。皇兄不要笑話雲兒。另,西南偏遠,好多東西到了那便翻了好幾倍價錢,甚至不止,貴得驚人,雲兒見得京城物價便宜實惠,不由得想多買些回府裏存着。”
她說得煞有其事,天真可愛,皇帝只好稱贊她一番聰惠節儉,再賞賜禮物,讓她離宮了。
皇帝跟韋貴妃說,“這兩姐弟,一木讷,一靈泛,性子大異。”
韋貴妃心想:既然姐姐精明,弟弟能蠢得到哪裏去,指不定裝樣子哄你呢!嘴上卻應笑盈盈的道,“是呢。這便是所謂的‘物不雷同,人不相似’吧。”
祈雲離開的那天,芸娘去送別了。
三千多的禦林軍整容整齊凜冽,身後還跟着大大小小七八支商隊、幾十車貨物,看起來氣勢非凡。
辭別在即,祈雲感到很憂愁:弟弟要照顧好自己,恒哥兒要照顧好我弟弟,芸娘……芸娘……
“你不要忘記我啊。”難得找到喜歡的朋友,祈雲覺得很不舍。
芸娘點頭,把三娘提前準備好的小吃遞給她,“好。我娘做的,你路上吃。”
有宮人謝了接過。
又說了一會話,祈雲上轎,吩咐起程了。
祈雲想了想,又從轎裏探出頭,“我會給你寫信。”
芸娘睜大了眼睛,“真的嗎?”
“當然啊,你也要給我寫。”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