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買鞋
第22章 第 22 章 買鞋
今日淩星出門時,徐有芳還不放心的叫淩星在家休息幾天再去出攤子。
前面人暈過去,徐有芳心裏多少有些擔心害怕。
淩星知道自己暈倒是因為低血糖,并沒有其他的大礙。給徐有芳保證沒事,又說攤子剛開始做,不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容易沒客人,徐有芳這才點頭。
她叮囑沈回多照顧些淩星,又叫他回來的時候,順路去一趟繡坊,接些繡活回來。
淩星跟着沈回走到那條山間野路,沈回背上的背簍就到淩星背上,而淩星則被沈回背着。
淩星有些虛,強打着精神沒成功,趴在沈回背上沒一會就睡着了。
周圍靜谧無聲,耳邊的呼吸聲無限的放大,沈回下意識的偏頭躲着,加快腳步朝着鎮子走去。
今天比昨天早半個時辰,加上沈回走的快,到鎮子的城門口時,天還黑不隆冬的。
攤位空着的還挺多,淩星還是選了昨天的那個。今天肯定會有回頭客,地方換來換去不易積攢客源。
這次交了攤位費二人直接去就可,先去倉庫那邊給竹簽,取存着的泥爐陶鍋,二人直奔攤子的位置。
今天吸取昨天的教訓,包子要邊賣邊包,不能賣一些的時候才開始包。
淩星擀面包包子,沈回在打水生火。
随着時間推移,清冷寂靜的街道人越來越多,手裏有些錢的富戶們出來覓食。
糖水巷子裏,盧花嬸子挎着菜籃子準備去早市買菜。
站在院子裏用牙粉清潔牙齒的漢子道:“孩他娘,昨天買的那包子饅頭今日再買些回來。我要去趟縣裏的書鋪核賬目,路上做幹糧吃。”
雲霞鎮只有一家書鋪,東家是玉州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州府下各個縣鎮都有書鋪生意。
劉桂良就是雲霞鎮趙氏書鋪的賬房,每月要去一趟縣裏彙報賬目。
他每月有一兩另五百錢的月錢,算是高薪。不過家裏花銷也大,出門在外,劉桂良也是能省則省的。
昨日吃的那包子饅頭,味道很是不錯。每次出去都帶油餅的劉桂良也想着換換口味。
盧花嬸子聞言笑道:“還說要繞一趟遠路去給你買糖油燒餅,你愛吃那包子饅頭倒是省我不少事。”
“娘,我們也要吃。”
屋裏傳來兒子閨女的聲音,盧花嬸子只得應下,“買買買,真是上輩子欠你們的。這次吃了,這月可都吃不得了。”
應下後,盧花嬸子想着身上帶的錢似乎不夠,又進屋去取。
……
不出淩星所料,今天包子攤來了許多的回頭客。
因為來的早,又有不少的新客被吸引過來。
第一鍋包子饅頭賣的比昨天要快很多,因為邊賣邊蒸,也沒有叫客人們等的太久。
盧花嬸子到包子攤時,已經有不少人排隊在買。
好在那包子饅頭不像面條要現下,倒也不用排多久的隊。
好不容易排到,盧花嬸子算一下家裏的人口,還有另要給丈夫帶走的量,“小攤主,給我十個包子,十個饅頭。”
前面包子都是一個一個賣,饅頭是兩個兩個。這還是第一個一下子買了這麽多的。
“誠惠六十五文錢。”
沈回算的很快,用竹夾子夾包子饅頭的時候,盧花嬸子在那數銅錢。
淩星見是盧花嬸子,她昨天就是第一個客人,今日又來買了許多,便對沈回道:“二弟,多裝兩個包子給嬸子,她買的多算我們謝她照顧咱們生意。”
聽說多給兩個包子,盧花嬸子喜笑顏開,“哎呦,那多謝小攤主啦。”
說着又看一眼淩星和沈回,“沒想到小攤主長得這樣顯小,年歲竟是比那漢子大的。”
淩星聽出這是誤會了,“我是他哥夫,不是兄長。”
盧花嬸子昨日就看出淩星是個哥兒。
雖然外在沒有明顯遮擋孕痣的痕跡,但嘴角無須,無明顯喉結,就是哥兒的外在特征。
她原先還以為這是一對夫夫出來擺攤子,沒成想是哥夫和二弟。
這話再心直口快也不能說出來,盧花嬸子只笑着回上句話,“瞧我眼拙,鬧了笑話。”
今天面團和餡料的量和昨天一樣,包子饅頭加起來也就九十多個,原料有限,賣不了太長時間。
一個時辰不到,包子攤就收攤了。
後面有些被買過的食客推薦過來的也沒能買到,都對淩星說叫他明日多備些。
淩星想着眼下有二兩銀子,倒是可以多備些原料,多賣一陣子也能多賺錢不是。
他點頭答應下來,說明日會多做些,請大家再來捧場。
因為包子攤,多少還是影響了周圍的一些吃食攤子。
面攤子的影響算是最大的,畢竟都是面食。
淩星心裏有些過意不去,昨天還請人幫忙關注一下淩月來着,今天就叫對面一個時辰沒賣出幾碗面去。
不過心裏過意不去歸過意不去,叫他不擺攤是不可能的。
他也要活着,面攤攤主日子苦,他日子也過的沒好到哪裏去。
做生意就是這樣,總不能因為覺得人家也不容易,自己就不做生意了。
淩星在心裏默默的勸解自己,消化情緒,在成功說服自己後,把專門留下的包子饅頭遞給沈回。
“二弟快吃。”
沈回以為那是淩星留着自己吃的,沒想到是給他,“我不用,留着賣錢吧。”
淩星直接塞到沈回手裏道:“你體力活幹的多,家裏的糊糊吃着哪裏頂飽。”
在淩星的視線注視下,沈回輕笑一聲,覺得淩星這盯小孩吃東西的目光很有意思。
沈回沒有全吃,每樣都掰了一半,将大點的給淩星,“你吃些,別再暈倒了。”
對于昨天發生的事情,沈回一直沒有提起。此時突然一下說起,淩星還愣了一下,他以為沈回不知道。
因為昨晚直到家裏人都睡了,沈回都沒回來。
想到自己低血糖,淩星怕再添麻煩,也沒有拒絕沈回。不過他拿了小一點的那一半,直接塞嘴裏,沒給沈回換回去的機會。
“二弟怎麽知道昨天的事?娘做飯時候和你說的?”
沈回先是盯着手裏留下的大半包子和饅頭看一眼,随後才往嘴裏送,他嚼着饅頭搖頭,“沈歸說的。”
淩星哦了一聲,心想沈歸睡覺還挺晚的。
吃完包子饅頭,攤位也收拾好。路過面攤子的時候,攤主王有麥實打實的松了一口氣。
這包子攤昨天的時候還沒以為怎樣,賣的和他都不是一個東西。
結果今天他這面攤子就因為包子攤少了好多生意。
鎮上的人是比村民有點錢,但也沒奢侈到早上又吃包子饅頭,又吃面條的。
只能二選一的情況下,基本上都選了包子饅頭。
這叫王有麥心裏很不是滋味。
雖說這做生意有賺有賠在所難免,有競争更是無法避免。
但是這種突然過來,強壓一頭的滋味很是叫人不好受。
好在是人賣的快走了,要是再多待些時間,真不知道要怎麽辦。
王有麥擦着桌子心裏嘆氣,早知道昨天就不收那包子饅頭了,叫他如今連想發火都不好意思發。
包子攤收攤,面攤的生意上來了。
很快就有了兩名食客坐過來,點了兩碗素面,另加雞蛋。
王有麥沒那空閑再想別的,麻利的擀面下面。
那邊沈回把東西又送去倉庫存放,之後二人沒急着回去,而是去繡坊和糧鋪。
從繡坊給徐有芳接了繡活後,二人才去糧鋪買面粉。
淩星想着這次想着多買點,到時候坐牛車回去,也省的後面隔三差五的再買。
這個想法說給沈回後,就從沈回那得知,貨超過五斤的話,牛車也是要另外收費的。
每五斤一文錢。
牛能拉的量有限,貨重就只能少拉人。且牛不能太累,趕牛車的每天也就來回兩趟,拉的人也有限,因此要價也高。
按着距離,坐牛車從鎮上到小柳村一人八文。
沈回給淩星說完,低頭問他,“我力氣大,即便是背你再加百斤的面粉也覺輕松,哥夫還要花錢坐牛車嗎?”
淩星先是驚訝沈回的大力,然後心裏算了一下帳,最終搖頭。
坐牛車花的太多,還是省下這些能省的錢吧。
糧鋪裏面空間挺大,地上擺着一排又一排的大木桶,裏面裝着不同的糧食。
淩星直奔面粉區域,他沒有買百斤,壓根沒錢買那麽多。
賠的銀子也就二兩,一百斤的面粉就全花完了。淩星不想把銀子都花在這上,後面要是有點什麽事,手裏都拿不出銀子來。
他還是只買了二十斤的好面粉,花去四百文。這樣的話雖然每天要來買一趟,但反正也都來鎮上,也算方便。
錢數好送出去的時候,淩星只有一個念頭。
這裏還真是賺的少花的多啊,這錢也太難賺了些。
東西全都買好,淩星空着手跟在背着竹背簍的沈回身後。
他腳上的草鞋不跟腳,是沈還以前穿的。他那雙草鞋昨天砸出去後,沒能及時撿回來。
徐有芳把人背回家躺着才發現淩星鞋子不見了,再回去找哪裏還能找到啊。
誰看着了撿了就是誰家的。
加上鞋跟被踩在腳下,防止磨損腳後跟,因此走的有些慢不說,鞋子拖地的聲音也有些重。
“哥夫在這等我一下。”
沈回讓淩星坐在茶攤,給攤主掏了兩文買茶水。
不等淩星問他去哪,人就快步離開。
離茶攤的一條街外,有一家賣鞋履的鋪子。
裏面布鞋,繡花鞋,無跟履,布靴,皮靴應有盡有。
鞋履鋪子的夥計沒有因為沈回衣着破舊而有所怠慢,他笑臉相迎,詢問着沈回需要什麽。
“要雙布鞋。”
夥計知道需求後,帶着沈回到布鞋的區域,“這種布鞋一雙五十文,鞋底子是千層底,耐穿不易壞。邊上這種貴五文,腳後跟和鞋子頂部內裏另縫了軟絨布,防止磨腳,且更耐穿。”
“要五十五文的。”
夥計笑道:“好的,請問要多大的碼?顏色又需要什麽樣的?”
沈回不知在想什麽,沉默片刻後,他伸出左手,右手指間對着左手掌心和手腕處比劃。
“這樣的碼數就可以,黑色。”
知道鞋碼和顏色的夥計去倉庫找鞋子,回來後把鞋遞給沈回檢查。
沈回用手量一下尺碼沒問題,從他那破舊的荷包裏掏錢給了夥計,拿着布鞋離開。
回去的時候,淩星的茶也喝完了。
茶攤可以續茶,淩星看到沈回,見他額頭有汗,氣息也有些亂,估摸着是跑回來的。
便問他要不要喝茶,可以再續。
沈回看一眼淩星手邊空掉的茶碗,又看淩星,見他面容沒有任何的異樣,神色坦誠,便對茶攤攤主說了再續一碗。
他是有些口渴,回去還有一段路,還是先喝點水比較好。
續的茶水,只能是之前的碗。另起一碗,要再給兩文。
沈回端着淩星喝過的茶碗,也不顧茶水是否燙口,直接一飲而盡。
喝完茶,二人離開茶攤。
出城門的時候沒看到許七,估計是帶人去攤位了。
又到無人的小路,沈回把竹筐換到淩星的背上,将他身上的褂子罩在淩星頭上,背着人大步回家去。
路上淩星一直在與沈回說話,問他關于村子裏的事情,着重問了方家。
他昨天以為方家多了不得,叫家裏人如此忌憚。結果聽沈回說完,才明白也就方秀霞嫁的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不得不說方秀霞的命是真好,她年輕時在村子裏容貌是數一數二的。
若沒有那駭人的脾性和嘴,那真是沒得挑。
方家子嗣衆多,都還小的時候養起來是費勁。
但随着女子哥兒到了年歲出嫁,家裏靠着他們的彩禮錢慢慢的積攢出一筆財富。
有一年糧鋪的小管事帶着夥計來收糧食,突逢大雨,正巧收到了方家,就在他家躲雨。
沒兩天,那糧鋪的小管事就找媒婆去方家提親,說要求娶方秀霞。
這還是小柳村第一個嫁去鎮上過好日子的,嫁的人還是糧鋪的管事,在村民眼裏,這簡直就是嫁到天上享福去了一樣。
後來小管事成了糧鋪掌櫃,方家在小柳村的地位也因此變高。
那趙家看在方秀霞生兒育女的份上,也願意拉扯一把岳家,方家的長子和次子,現在也都在糧鋪做活。
方家這兩年也越來越富。
淩星聽完,嘆了一口氣。
沈回忍着耳邊陌生的溫熱,問道:“怎麽了?”
“沒什麽,只是覺得地位壓人。”
方家說到底也只是尋常百姓家,不過是比其他的村民們日子過的好一點。
但僅僅是這樣,也足夠壓小柳村所有人一頭,逼的人喘不過氣。
沈回垂下眼眸,“嗯,不過不必多畏懼方家,趙凡只是糧鋪掌櫃,給別人幹活的。他們再來找麻煩,直接打出去便是。糧食他們不收,我背去縣裏也一樣賣。”
淩星被沈回的話引回心緒,“那麽多的糧食背去縣裏,二弟是想累死自己不成?”
“我以為哥夫會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淩星搖頭,“二弟,人善被人欺,越弱小越不能展露自己的膽怯。”
沈回一副受教模樣,點點頭問他:“哥夫明理,讀過書?”
想到自己雖然大一下半年休學,但肯定也算讀過書的,原身也有讀書開蒙的記憶,淩星嗯了一聲,“是啊,聽你大哥說你小時候也念過幾年書,都學了什麽?”
然後淩星就聽沈回像報菜名貫口一樣的,報了一堆的書名。
“你那麽小的年紀,竟然看過這麽多書!”淩星有些驚訝。
沈回聲音低沉又平靜,“自幼記憶便好,書看幾遍就能如數記得。因此,慢慢的看的便多了些。”
這話聽的淩星有些羨慕,他要是有這樣的好記性,肯定能考個更好的大學。
快到家時,沈回突然道:“背簍裏有雙布鞋是買給哥夫的,哥夫別叫娘他們知道是我買的。”
淩星一愣,“怎麽給我買鞋了?”
說完後又道:“哪能花你的錢,多少錢我給你。”
“是我給哥夫買,沒道理叫哥夫掏錢。”沈回拒絕道。
“你哪有什麽錢用……”
快要到家,沈回只能先打斷淩星,“哥夫無需擔憂我銀錢不夠花用,昨天上山,在深山裏挖到些草藥,順便賣給鄰村的大夫,我這的銀錢足用。”
淩星是真不好意思收下布鞋,沈回似乎感受到淩星的糾結,又開口說:“大哥托我照顧哥夫,我做這些是為了大哥,哥夫不必有心理負擔,收下就好。”
聞言,淩星心中默默感謝一遍沈還,替他想的面面俱到。但也很奇怪沈回竟然如此的聽話。
他看起來不像是那種會乖乖聽話的人。
淩星不再推拒布鞋,而是問出心中疑惑,“二弟,你為何那麽聽你大哥的話?”
沈回道:“大哥救過我的命,三次。”
到家了,沈回沒有繼續說下去,淩星知道他不想說,也沒有再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