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縫補
第10章 第 10 章 縫補
沈來起床沒多久,淩星也起了。
沈呈山他們和昨天一樣,早早的進山弄柴去賣。竈屋只有沈小春和沈小夏在捧着陶碗喝面糊。
沈來去竈屋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木頭櫃子裏看裝面粉的陶盆,發現裏面的面粉沒有變化,臉上笑意更甚。
把櫃子仔細關好,重新系好布條後,他才問小春,“我娘去哪了?”
沈小春嘴角有幹了的面糊,她把臉從陶碗裏擡起來,“阿奶說去王夫郎那買豆腐。”
豆腐一斤五文錢,買上一斤配着菜葉子煮了,夠沈家十來口人吃一頓的。
說到豆腐沈來也有些想吃了,要是寒冬裏買就好了。切切直接放簸箕裏,擱外頭凍着,弄成凍豆腐更好吃。
凍豆腐裏蜂窩一樣,軟綿綿的,吸湯汁入味着呢。
可惜那時候豆腐一斤要八文,家裏只有過年節前才舍得買,做了凍豆腐等過年那天吃。
只有那一頓,後面想吃,就只能想想了。
現在天雖說還冷,不過凍不了豆腐。
只凍手凍腳。
淩星正在山腳下洗漱,他把用過的楊柳枝丢山腳的枯草裏,漱口後回去洗臉。
徐有芳正好回來,手上端着陶碗,裏面裝着一塊大豆腐。
“星哥兒,鍋裏有熱水,用熱水洗臉。”
交待一句後,淩星帶着笑應了一聲,“知道啦娘。”
在淩星洗完臉準備進竈屋的時候,聽到了沈來一聲哀嚎。
“啊啊啊啊啊!娘你怎麽能這樣!買了豆腐卻不給我吃,叫我幹看着等晚上!”
說着就要伸手抓豆腐,想抓一塊塞嘴裏過過嘴瘾。
不出意料,被徐有芳一掌拍開,“爪子拿開,你大哥夫說了晚上包豆腐包子吃,你這會吃了晚上是不是不吃?”
包子是啥沈來也不知道,不過在他看來,用好面做的東西就沒難吃的。
因此雖說不知包子其味,沈來還是願意為了它而忍受吃不到豆腐的饞。
就是看得到吃不到實在是煎熬,他不能對他娘嚎,只好回去纏淩星,求他快點包包子。
包子要有餡才行,沈家沒東西做包子餡,豬肉也買不起。淩星便想到之前沈來提過的豆腐,這個加些調料拌餡,味道也很不錯。
昨天臨睡前,想到沈來說王夫郎家的豆腐味道最好,就去求着徐有芳幫買一趟。
王夫郎家的豆腐要去的早,晚了就沒有了。
徐有芳這才明明晚上才包,但早上就去買豆腐。反正這天也還冷着,豆腐放放也不會壞。
喝完了難以下咽的面糊後,淩星覺得他嗓子有點疼。
等緩過勁,他就幫着徐有芳做針線活。
他不會刺繡,但是縫縫補補的還是可以的。小時候家裏窮,爺爺也節儉。
他衣服破洞,都是爺爺縫補。
不過爺爺手藝不太行,縫的像一條條蜈蚣一樣。
到了知羞恥的年紀,淩星也不太想穿着蜈蚣服上學去。
感覺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的身上,所有人都在竊竊私語的議論着他,對他評頭論足。
他雖然也想不在意,可沒辦法。
那些聲音總會纏着他,在他的耳邊萦繞。也讓他生出了敏感自卑,有一段時間話都不敢和人說。
從那後淩星就自己練習縫補,他年輕眼神好,熟練之後不說縫的多細密,至少不會明顯的一條在衣服上。
他還會把有顏色的布條,剪成合适的大小,弄個簡單的圖形,縫補在大一些的破洞上當裝飾。
只這樣,對淩星來說就夠了。
他盡自己所能,讓自己體面,別人要是再嫌棄的說這說那,那他也沒辦法。
反正他已經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了,這樣就夠了。
再好的針線活,在徐有芳面前都是班門弄斧。
徐有芳一點沒嫌,還時不時的指點一下淩星,讓他縫補的針腳更細密。
越教徐有芳就越喜歡淩星,這哥兒總是挂着笑,好像沒有煩心事一樣。那笑容能感染着周遭,看他高興,大家也想跟着笑一笑。
人又有耐心,願意聽,願意學,腦子還靈光一點就透。
淩星手裏縫補的是沈來的衣服,徐有芳看着屁股那的破洞,沒忍住笑着念道:“來哥兒的性子也不知随誰,皮的很。一個哥兒整日出去與男娃們打架,那破洞就是爬樹上追着人打,被樹枝給勾壞了的。”
聽着沈來的光輝事跡,淩星腦海裏想着畫面,也被逗笑。
“那定是那群男娃招惹來哥兒生氣了。”
和沈來相處的這兩天,淩星能感覺到這孩子并不是真的皮的沒邊,不講道理的。
就是性子會急些,經不起激,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捉弄他。
叫他爬樹都要追着揍的,定然是把他給惹急眼了。
徐有芳聞言一愣,她倒是沒想過會是這樣的情況。
以前家裏要給大郎治病,她每天睜眼想的就是怎麽賺錢。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和心神去處理來哥兒惹出來的禍。
每每有人來找,她也只希望快些解決,不要再耽誤時間。
她做繡活,時間就是銅板。多做些,就能多換些錢回來。
這會聽了淩星的話,徐有芳陷入短暫的沉思。
莫不是以往,她都冤枉了來哥兒?
“娘你怎麽了?”
淩星察覺到徐有芳的情緒不太對勁,出聲詢問道。
“沒事,就是想起一些以前的事。”
徐有芳不太想說,淩星自然不會追問。他低頭繼續縫沈來的破洞褲子,縫好後看向籮筐裏的兩三件衣服,“二弟的衣服不在這裏?”
沈家的衣服其實不多,春夏秋兩身換着穿,冬日裏的衣服,一人就一身。
淩星穿的是沈還以前的衣服,多餘的衣服一件都沒有。
老話說,這衣服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上頭穿完下頭穿,穿的不能再穿了,拆了還能縫布鞋,做抹布。
在這為數不多的衣服裏,沒有一件是屬于沈回的。
徐有芳道:“二郎衣服他都自己縫補,這孩子太懂事,怕我辛苦。”
淩星哦了一聲,想到之前給沈回修頭發的時候,看見他衣領磨損嚴重,似乎有縫補,但顯然效果并不好。
中午徐有芳還是做了豆飯,淩星去看了一下老面引子發酵的情況,還不錯。
傍晚的時候就能取出來揉面。
豆飯做好,沈呈山幾人也回來了。
上午的柴還是賣了一百四十文,有沈回在,柴弄的多一些。
昨天下午沈回沒去,三人累半晌,走的路又多,就弄了七捆,賣了四十九文。
家裏加上淩星手裏的八百文,現在一共一千一百零九個銅錢,算一兩銀子。
不過眨眼就要去掉五百文。
“星哥兒啊,你要的那爐子我去陶坊那邊問了,定制的比較大,匠人要試錯,一口價要五百文。不過說了後面要是壞了,能給免費修三次。”
沈呈山把打探來的消息和淩星詳細的說了,淩星暗暗乍舌,他本以為五百文就夠所有,沒想到光這泥爐就要花去五百文。
包子饅頭又不好家裏弄好再帶去,這天還冷着,路上也要時間,到地方都冷了。
偏包子饅頭冷了味道就不好,誰也不是冤大頭,花那冤枉錢買。
這錢不能不花,還得趕早才行。
越早弄出來,就能越早賺錢啊。
“好的爹,飯後我數了錢,勞煩爹幫我再跑一趟,叫他們開始做起來吧。”
吃了豆飯,沈呈山又帶着沈歸夫妻二人進山了,下午進的是深一點的地方。
雖然四十九文比不上一百四十文多,可那也是錢啊。
好在這會天還冷,上山沒有蛇蟲突然蹿出來咬人。不然家裏除了沈回,還真沒人敢往深處走一點。
沈回今天要給淩星做蒸籠,依舊沒有去。
院子裏,淩星蹲在地上,手裏拿着根小樹枝,在土上給沈回畫蒸籠。
沈回看了一眼,記在心裏。
“好,我知道了。”
說罷就開始動手弄起木頭來,神色專注動作流利。
淩星目光停留在沈回衣袖端的豁口,一邊給沈回遞木板,一邊道:“二弟,忙活完衣服脫下來我給你縫補一下吧。”
那頭沈回動作微頓,下一瞬又響起劈木板的聲音,“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