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子承父業
第41章 子承父業
宋明珠在北京念書的時候,成天到處瞎逛,把北京摸了個熟。除了很高檔的地方沒去過,絕多數的景點、餐廳、胡同,她都了如指掌。
她們宿舍六人間。非常難得的是,六個人關系表面上維持得很和諧,私下裏的磕磕碰碰,也都是無傷大雅的小事。
因為和睦,所以她們時常組團玩。然後有了男朋友,就帶着男朋友一起,人多熱鬧,能起哄,玩得開心。
要不然,宋明珠也不會一個人成天游魂似的亂轉悠。
她給她爸爸規劃了三天的旅游路線,都是比較經典突出的。
“今天先去故宮,出來去吃烤鴨;下午去恭王府,晚上去老巷子吃雜醬面;明天上午去送花燈,見胡老板一面,他肯定得請咱們吃飯;下午我們去長城,晚上回來阿澤哥請咱們吃大餐;後天上午去德雲社,聽聽相聲,中午阿澤哥請我們吃海鮮;吃完了,直接去機場,可以坐在那邊喝點咖啡聊聊天,你是五點的飛機,對吧?”
她一口氣說完了,湯澤在旁邊笑。
宋良是極其疼女兒的。不像孫佳慧——孫佳慧偶然還會怼宋明珠幾句,宋良對女兒的話言聽計從。
他點點頭:“聽着很有意思。”
“你要是常在北京生活,也覺得怪沒意思的。”宋明珠笑道,“只不過是偶然來這麽一次。”
他們果然去了故宮。
宋明珠來過故宮數次,還是對故宮不太了解,湯澤也不是學歷史的,因此他們花了點小錢,跟了個導游,聽着導游介紹得花樣頻出。
逛完了故宮,後來還去文創店,宋明珠買了不少亂七八糟的東西,讓父親帶回去給阿媽、孫二胖。
“不要給孫柯,他是在北京念了四年書的,這些東西他不稀罕。”宋明珠叮囑父母,“可以給小姨她們。”
宋良幫忙拿着禮品袋子:“行。”
Advertisement
中午他們去吃了頓烤鴨。
小鎮也有賣烤鴨的店,二十塊一只,剛出爐的時候又香又脆。
所以,當宋良吃到了北京的烤鴨,想着這鴨子比瑤裏的貴幾十倍,有點心疼了。
下午他們去逛了恭王府。
晚上去吃了老巷子那邊最有特色的一家雜醬面,一碗八十多,宋良也覺得貴。
北京什麽都好,就是太貴。
不過,他還是很喜歡北京的。
吃完了晚飯,湯澤開車,宋良就說起北京的好:“上午那個天藍的!我在瑤裏就沒見過那麽高、藍的天,只在手機圖片裏見過;也不是很冷,不像咱們江西,濕冷濕冷的;一進屋就有暖氣,也不像咱們,冬天空凋又幹又燥的。要說起來,還是你們這邊的日子好過些。”
“爸爸,您要不要搬到北京來?”
“這可來不了。”宋良笑道。
北京的房子多貴啊,他一輩子的積蓄就那麽點,一半給明珠做嫁妝,另一半留着他們兩口子養老的。
“宋叔,我那房子大,可以一家人住一起。”湯澤立馬表達。
宋良知道湯澤是個好孩子,不會嫌棄他們。
只不過,年輕人應該自己過日子,跟着父母,始終不太好。
“北京沒有窯廠,我來了做什麽呢?”宋良說,“我一輩子都在瑤裏,将來死了,也要埋在瑤裏的。”
湯澤還想說,可以自己開個工作室。
只不過,宋良是不會離開古鎮的,那邊是他的家。強行勸說,增加他的負擔,也是挺不好的,所以湯澤沒繼續說下去。
宋明珠則說:“現在埋不了了,國家規定只能火化,不給土葬了,會污染地質。”
湯澤:“……”
宋良百無禁忌。說起土葬,他也是挺感嘆的,就和宋明珠聊了起來。
他們父女倆說了一路上的“葬禮”。
第二天,和胡老板約好了上午十點,是去胡老板的別墅。
胡家別墅鬧中取靜,在這寸土寸金的北京城裏,占了偌大的面積,一路進去的時候,宋明珠對湯澤說了三次:“真是豪宅!”
湯澤忍不住笑了起來:“別看我,我買不起,你這輩子怕是沒有住這種豪宅的命了。”
宋明珠:“廣廈萬間,夜眠七寸。我看看而已,并不想要。你每晚睡在我身邊就行了。”
宋良看了眼女兒,覺得自家丫頭挺會說情話的,雖然他沒懂宋明珠前頭那句是什麽意思。
湯澤很感動,輕輕擁抱了下宋明珠。
到了胡家的客廳時,一位老者先站了起來,走到門口迎接,眼中滿含期待。
他就是胡老先生,他的寶貝花燈被孫子打了之後,他兒子承諾重新給他做一個,一連兩年過去了,如今才有了點眉目。
他迫不及待想要瞧瞧。
胡先生本人也在家。
在場的,除了胡先生和老先生,還有鄭博來。鄭博來是中間人,他早已在胡宅等候。
他先扶住了老先生,對他說:“叔叔,您別急。”
然後,他給胡家衆人介紹了宋良、宋明珠和湯澤。
胡老先生很想要看東西,所以只是含混點點頭。
宋良手裏抱着薄胎瓷,用紅色綢布包裹着,此刻輕輕放在了桌子上。
屋子裏的燈光很明亮,打開紅綢時,那薄如蟬翼的花燈,隐隐透出光,似半透明的。
胡老先生屏住了呼吸,輕輕拿了起來。
他仔細端詳,對着燈光把玩、欣賞,眼底全是震驚和欣喜。
鄭博來也在看,然後很驚訝:“這是瓷啊?”
“對,薄胎瓷。”宋明珠介紹說。
鄭博來:“怪不得叫這個名,真是薄,瞧着跟蛋殼似的。”
胡老先生非常激動,看完了小心翼翼放在桌子上,生怕再次打了。
他用力握住了宋良的手:“師傅貴姓啊?”
“姓宋,宋良。”宋良也回握了他的手,與人這樣近距離說話,他有點不自在。
老先生看出來了,松開了手。
“你這手藝,真是絕了。”胡老先生說,“從前我那個花燈,可是名家之作,卻要輸你的一成。”
宋良:“靠它吃飯,也沒什麽的。”
“不不,你不要謙虛,你是大師啊!”老先生道。
胡老板一直沒怎麽說話,見他父親這樣高興,盛贊這位師傅,才知道事情辦得很圓滿。
“這位大師,我怎麽沒聽說過你的名字?”胡老板問。
他去景德鎮的瓷器協會打聽過,沒有人推薦這位宋良師傅。倒是他們盛贊的幾位,手藝非常一般。
而看這只花燈,只怕工藝能媲美流霞燈了。
他的話,讓宋良不知如何接。
宋明珠就開腔了:“我爸爸不參加協會,市裏的人不太認識他。他自己靠手藝就能吃飯,所以也不太需要國家的補貼。只是拿了個特種工藝傳承人的名頭,也不怎麽參加比賽,沒人知道他。”
胡老板心中也是這樣猜測的。
要不是鄭博來從中牽線,他的确找不到這麽個厲害人物。
胡老板道:“咱們是緣分深厚!”
他邀請宋良一行人吃飯,就在他家別墅,嘗嘗他家廚子的手藝。
同時,他也把支票給了宋良。
宋良接了:“錢我就收下了,飯不吃了,不打擾。”
胡老先生還在欣賞花燈,聽到這話卻突然擡頭:“飯得吃,認識你這樣的大師,是我三生有幸。怎麽也要吃頓飯再走,別客氣宋師傅,我還有很多話想請教你。”
宋明珠也說:“爸爸,我們也不着急去哪裏,就吃了飯再走吧,人家也是真心實意的。”
“是啊,宋師傅吃頓飯。”胡老板說。
鄭博來也在勸。
宋良只得留了下來。
這頓飯非常豐盛,宋明珠第二次吃到了三頭鮑,上次還是湯澤請她吃的,當然也不如這個優質。
各種名貴的菜肴,擺滿了一桌子。
鄭博來這件事辦成了,借機跟胡老板喝了幾杯,算是賣了個大人情給胡老板。胡老板讓他明天去趟他們公司,有些公務上的事和他商量。
胡老板又問宋明珠是做什麽的。
“我現在做個小責編,将來很想子承父業,接過我爸爸的手藝做薄胎瓷。”宋明珠笑道。
“那我得敬你一杯。”老先生插話,“你得好好學,孩子,薄胎瓷可是瑰寶,是老祖宗留給咱們的財富,可不能斷了傳承。”
宋明珠道是,跟着喝了杯酒。
飯快要吃完,外面傳來了汽車的聲音,有人按了喇叭。
傭人去開門,有個年輕人風風火火闖進來:“大哥……”
瞧見了滿家子人,他的聲音卡在了嗓子裏。
他是個滿時髦的年輕人,大冬天的穿一件低領薄款衛衣,外面套一件皮衣,下面是緊身黑色牛仔褲,足穿短靴。
宋明珠替他冷得慌。
“有客人?”他掃視了一圈,發現全部都是陌生面孔,有點費解。
然後,他就看到了宋明珠。
他眼睛微微一亮。
這女孩子長得好幹淨,水靈白淨,那雙眼睛清澈無比,讓他心中微微蕩漾着什麽,似乎感受到了愛情的柔軟。
“你吃飯了嗎?”胡老板看着自家弟弟小流氓一樣的打扮,有點牙疼。
“沒吃。”胡素元道。
“你來幹嘛?”接話的,卻是老爺子。
“不幹嘛,過來看看你們。爸,您今天也過來了?”胡素元打招呼。
老爺子哼了聲。都說老子疼小兒子,無奈他這個小兒子實在不争氣,老爺子看到他就很頭疼。
“沒吃坐下吧。”胡老板道。
然後吩咐人上一副碗筷。
桌子挺大的,胡素元卻搬了個椅子,坐到了宋明珠身邊,對着她微笑。
宋明珠對這種熱情有點吃不消,覺得此人好奇怪。為了不失禮貌,她只能也回以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