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chap,19
chap,19
宴朔回到豬市胡同,這才安排設立私學的事情。
雖然有心教豬市胡同的娃們讀書,但宴朔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愧對老師的稱呼。
每次散值到天黑,最多只有兩個時辰,他每日也只得教娃們讀兩個時辰的書。
先從四書五經教起,算術也可教一點,武術也能防身。
敲定了科目之後,宴朔就挨家挨戶地通知,算是“豬市私塾”正式成立。
至于學費,宴朔一再推辭,衆人們商量一個娃一個月給十文錢不能再少了,十文錢能買幾個饅頭。
宴朔也不好推辭,但實在沒想到豬市胡同的大娘們将錢塞進他的手裏,滿滿當當湊了兩百文。
小蘿蔔們站在一起,五六歲的,十四五歲的,都來湊熱鬧了,十九個蘿蔔頭,豬市胡同雖不大但适齡孩子挺多。
兩百個銅錢,哪家大人多給了?宴朔沒細想,進入裏間将銅錢放好。
小蘿蔔頭們乖乖地拿着麻布,鋪在院裏坐好。
幸好這個院子足夠大,小荷也溫順地在角落裏,娃們都睜着大大的眼睛瞄着小荷。
宴朔連忙讓孩子們安心,“小荷很乖的,大家都不要害怕,老師在。”
“好噠,老師。”
“老師,它喜歡吃草嗎?”
“老師,我下次可以帶草來喂它嗎?我家裏有可多草了。”
Advertisement
“老師,它叫什麽呀。”
“小荷。”宴朔正教着孩子們一筆一劃地寫“小荷”二字。
就聽見底下的娃們不停叫着,“小荷,小荷。”
小荷有所觸動,不再低頭吃草,而是打量着這群娃。
宴朔一撫額頭,有些有心無力起來。
幾個大孩子見老師都無奈了,立馬出來維持秩序。
“狗蛋,你好好學字。”
“元九,坐好,別流口水。”
“一三,別鬧小荷,當心等下驢蹄子踢你。”
幸好幾個大孩子穩住了局面,宴朔面對着十九雙眼睛,一時之間有點愣神,這群孩子的乳名都還未記全呢。
幸而科舉之時的《四書五經》以及專書還在,宴朔先從《詩經》入手。
大孩子們基本都已經熟背,跟着宴朔張口就來,宴朔默默記下了幾人的名字。
之前雖有印象,但多抱着只是傳授些許知識回報胡同人的好意的心情,但為人師者之後,宴朔更加注重這些孩子們的成長。
紙和筆是一定要的,雖然私塾簡陋,但宴朔也想盡可能地為孩子們提供像樣的學習環境。
臨近結束,宴朔又教授了娃們一些日常的禮儀,娃們學得像模像樣,玩鬧着在胡同內散去。
四個大娃留了下來,三個渴望知識的眼神望着宴朔。
一位是王大娘的大兒子,王元一,尋常在王屠夫鋪上幫忙,宴朔極少看到他。
一位是李屠夫的三兒子,李三三,生性活潑好動,特別愛問問題。
一位是白屠夫家排行老九的女孩,白重九,聽說家裏已經為她定了親,明年就要出嫁了。
另外一個張着腿,體型龐大地駐在三個娃旁邊,活像一座山。
宴朔記得他是牛屠夫家的老三,名叫重三。
牛屠夫家老大老二都是屠夫,在給家裏打下手,重三亦是如此,宴朔沒見過他幾次,只偶爾被牛氏揪着耳朵拉來的時候,才看到這位十四歲便同他一般高,比他魁梧兩倍的少年。
而能揪着牛重三耳朵拉來的牛氏自然也有兩個宴朔那麽壯實。
這一大家子各個都有力。
四個大娃都已經認字了,宴朔一人分了一本棋盤街上淘來的《大學》,囑咐他們回去抄書。
牛重三不情不願地收下了《大學》,其餘三位少年則興奮地收下了。
宴朔繼續囑咐,如果家中沒有紙墨筆硯,他明日可以從棋盤街上采購一些。
四人家中條件雖艱苦,但絕口不向宴朔替此事,只回去詢問家裏這個紙墨筆硯如何是好。
宴朔只得作罷,準備玉束發冠花費了他大量的積蓄,他實在沒錢購置些紙墨筆硯,200文錢也頂多購置一些紙。
大奉王朝堂堂八品官員為了幾文錢竟然也折斷了自己的腰。
一時想不到主意的宴朔進入裏屋,坐在凳子上,思考這幾日授課的安排,這才累得睡着了。
深夜,宴朔被門外的動靜吵醒。
小荷也在努力發出難聽的驢叫聲,宴朔被吓得不行,随手掏起院落裏的木柴,以防萬一先問了一句,“是誰?”只有小荷難聽的嘶叫聲以及他劇烈的心跳聲。
這大半夜的,若是賊直接翻牆進來便是。若是謀財害命,他這小身板能扛得住嗎?
門外傳來聲音,“是我。”
是昭郡王,宴朔仍有些恐懼,萬一歹人模仿昭郡王的聲音怎麽辦?
“是昭郡王嗎?”
許是夜風蕭瑟,宴朔語氣裏透露着顫抖。
“是。”常昱在門外牽着追電,幹站着有些納悶,不是應了嗎,為什麽小兔子還不開門。
怕了?常昱只好繼續出聲,“我是常昱,有一事要同宴知事說。”
門這才微微打開,探出來個腦袋,掃了常昱兩眼,這才将門完全打開。
宴朔将人引進來,關上大門,這才微微抱怨道,“昭郡王,怎地大晚上的來尋下官。”
常昱将追電拴好,背對着宴朔,實際暗自思考說辭,他總不能說,自己因為宴朔送了玉束發冠,而他得知是宴朔親手做的,一時上頭,忙完工作後便特意來尋他吧。
常昱未回答,只是進入裏間,坐在凳子上,才找回了理智。
“我是特意來多謝宴知事送我的玉束發冠的。”瞧見屋內的簡陋,常昱的理智頓時又搖擺不定,大奉官員一年俸祿才多少,光是最劣質的玉都要花幾錢銀子,他怎麽舍得?
常昱邊說話邊自然地摘下了烏紗帽,公事忙畢他尚無更換常服便來到了宴朔家中。
烏紗帽摘下,自然地露出了戴好的玉束發冠。
宴朔正點燃屋內油燈,見了站着的常昱頭上的玉束發冠。
一身赤袍的常昱目光如火地望着宴朔,他呆愣了片刻,後知後覺才發現是油燈裏的燭光照在了常昱的眼中。
很适合昭郡王,雖比不上金束發冠的富麗堂皇,可宴朔覺得此刻的昭郡王溫柔了許多。
昭郡王不該永遠是那個在戰場上揮刀斬馬的将軍,他不該是披着一身血染紅衣立于戰前的英雄。他可以戴着玉冠,身着一身白衣,恬靜而又溫柔地執着一墨書卷。
宴朔絕不是定義常昱是怎樣的人,而是他從常昱身上感受到的是這一面。
所以,他覺得玉束發冠格外适合常昱。
宴朔這才後知後覺,送常昱禮物會不會被認為是工于心計的官員,巴結他,以圖升官之事。
他可真的完全沒有這樣想。
有一種危險的情緒在宴朔的心中萦繞,他只好将這股莫名的情緒塞在不知道的角落裏。
“昭郡王喜歡便好。”宴朔仍舊不理解常昱為何非得大晚上地來尋他,第二日派人來傳話也可,但宴朔是真的開心,但又怕常昱誤解了自己,連忙補充,“昭郡王,下官絕對不是為了巴結您才送的。”
很多話都憋在了常昱嘴裏,他來時腦袋亂糟糟的,一見了宴朔的面反倒說不出幾句話來。
是啊,誰家巴結會送只值幾兩銀子的玉,誰會在玉束發冠上刻上對方的字。
一橫一撇一捺徹底刻進了常昱的心底裏。
他猛地站起身來,吓了宴朔一大跳,“我知道了。”
常昱飛速道別後便出了屋子去牽追電。
宴朔跟在身後,雖覺異常但只是愣愣地看着常昱牽着追電出門,再把房門拴上。
拍了拍自己滾燙的臉頰,夜裏有些煩悶,他好像覺得自己這一整天都跟做夢一樣,或許說從一周前制作玉束發冠開始,就跟做夢一樣。
竟然記憶憑空失去了一個星期,直到今日受到常昱的回饋,他才如夢初醒。
常昱很喜歡,他感受到了常昱的喜歡。
因為若是不喜歡,大可第二日尋一侍衛來傳話。
但常昱親自上門道謝,可見他是真心實意地喜歡。
“好開心啊。”宴朔躺在了床上,笑出了聲。
合着甜甜的美夢進入了夢鄉。
第二日,通政司內來了一位“歷事監生”國子監監生楚思,司內稱呼他為“正歷”。
楚思先跟随宴朔一起了解司內事宜。
楚思雖是國子監監生,但年紀比宴朔稍大。歷事期滿經考核後,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铨選授官,中下等者仍歷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級,随才任用,下等者回國子監繼續學習。
所以這位楚思很有可能是自己未來的上級,宴朔自然不敢怠慢,兢兢業業地教導,不敢讓他做太過繁重的事宜,亦不敢在他面前多言。
但楚思此人格外勤奮好學,常追着宴朔問東問西,而且搶着做宴朔手底下的活,經常喊着,“宴知事,下官去送吧。”
“宴知事,是要去收奏疏嗎?下官來吧。”
“宴知事,下官都分好了,宴知事可以考校。”
楚思的熱情讓宴朔也忍不住對他改觀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