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成為攝政王(十) 陳情
第64章 成為攝政王(十) 陳情。
陳這個字, 或許別人可能還會愣上幾秒,但對于沐羽來說,這幾乎已經成了一種下意識的反應。他根本不需要思考, 便能明白這個字背後指代的含義。
不外乎,謙王那大咧咧的王妃就是姓陳,并且正是世代将門的陳家的女兒。聯想到近來邊關在他走後的頗多變動,沐雲書寫的這個陳字指的是誰根本無需言喻。
但陳家一向安分得很,小心謹慎做人, 并不能挑出什麽錯處值得讓沐雲書記住才是。
想了一陣,他選擇直接問沐雲書:“陛下是何意?”
沐雲書看了他數眼, 稍後笑道:“不瞞皇叔, 此次朕前來,正是因為陳老将軍一事。幾日前老将軍曾上述請求致仕,但奏折卻被皇叔留中。按理而言,老将軍戎馬一生, 如今年事已高,也該退下來頤養天年了才是。朕百思不得其解, 是以有此一問。”
聽了他說的,沐羽當下便憶了起來。
确如沐雲書所說,陳老将軍年事已高,雖然身子骨仍舊硬朗,但請求致仕的要求也理應應下才是。只是如今情況特殊, 沐羽倒很想放老爺子回去,奈何環境不允許,他又不能明着拒絕,只能留中不發以表己意。
這事兒說來也好懂。原本謙王在榮帝登基時遠走除卻蘭妃的原因外,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榮帝擔心新舊更替後, 邊關武将對新帝不服消極怠工。那時恰巧亦是邊關連年受匈人騷擾,不得安寧。謙王自請此任,榮帝也沒有別的更信得來又有威望可以彈壓那群武将的得手之人,只好将親弟弟丢去了邊關放着。反正論勢力,陳家是這群人中最大的那支,身為老将軍的孫女婿,左右肯定是不會出問題的。
而謙王也聰明,借着這層關系很快在邊關站穩了腳跟,将勢力收攏的七七八八,算是将這群人都安撫了下來。如今又是新舊更疊,沐羽還不得不因故離開,難免有權力交替的地方。因得系統那裏得到的劇情提示,他難免不會對這些後來明确會站出來造反的家夥多幾分提防,免得到時候收不了場。是以只能依靠陳茵母家的勢力,期望這陳老将軍在位置上多呆幾年鎮鎮場子。
話雖這麽說,可這卻是不好明面說出來的。
畢竟再怎麽說,他現在身上既然壓着攝政王這名號,就不能擺了明的徇私利己。雖說拒絕掉對方的致仕請求是為了長遠考慮,但現在看來就是他為了擴大自己勢力而強行留人,不管怎麽說都是不好看的,當然只能選擇留中不發。
他本準備這檔事兒過去之後再去找老爺子談談難處,結果沒想到這邊兒沐雲書馬上就跑過來把事情掀了出來。
如今只能慶幸沐雲書不是在早朝時分提出來的,不然真是麻煩大了。
他自覺計劃未被對方毀掉,心境還算平和,便好脾氣地問道:“陛下可是疑臣徇私結黨?”
沐雲書愣了愣,似乎被“結黨”一詞給吓到了。過了好久,他擺擺手道:“皇叔哪裏的話,朕相信你不會害朕的。莫不是皇叔覺得朕分外愚笨重疑,才會這麽問嗎?”
……愚笨沒有,疑心重倒是真的。
沐羽心裏想着,一面給他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因匈人之亂,本朝武将地位歷來極高,此乃太祖定下的規矩,便是此後歷代先帝亦是無可奈何。”
“這朕知道。”沐雲書道,顯出了一副十成十的耐心态度,“難道是因為這個?”
“正是。”沐羽道,“戍邊武将勢力錯綜複雜,臣并無半分信心在離開後還能轄制得住,唯靠着陳老将軍尚在位幫着壓制一二分而已。若老将軍亦退位讓賢,臣便真不知該找誰來接替老将軍的位置了。”
“原來如此。”沐雲書點點頭,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似是頗為愧疚,接着便為自己之前的話道歉,“确實是朕想岔了……該向皇叔道歉才是。”
沐羽本來就不生氣,見他這般低姿态,不免安慰他:“陛下不怪罪臣妄下決定便好。”
沐雲書聞言便笑:“怎會怪罪皇叔妄下決定?朕年歲尚小,還要仰仗皇叔幫扶良多,只有感激的份兒呢。皇叔不嫌棄朕愚鈍,朕便已覺得十分高興了。”
他這一番話說的好聽,沐羽卻不信。不說後面的劇情明晃晃地擺在面前,讓人不得不認清這是個什麽樣的人。就憑他娘蘭妃的為人行事,沐羽也不信對方是真的內心毫無芥蒂的。但是他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裝出一副欣喜感動的樣子來騙騙對方,免得讓人覺得他消極怠工就不好了。就說:“陛下自是極聰穎的,便是當年皇兄亦遜色一二,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只要勤懇如舊,廣納谏言,來日定會大有所為。”
沐雲書果真感動不已:“既然皇叔如此說,朕會記得時刻警醒自己的。”
話罷起身,又道:“今日叨擾皇叔甚久,也該離開了。”
沐羽趕緊也站了起來:“臣送陛下。”
“那就麻煩皇叔了。”沐雲書點頭,随後想起來什麽似的,一拍腦袋叫道,“哎呀,差點忘記……母後還讓朕問皇叔上元節晚宴的事情呢!”
“上元節?”沐羽懵了,“娘娘何事?”
“說讓皇叔進宮赴宴。”沐雲書笑道,“近來事務繁忙,皇叔恐怕是連年都沒能好好過吧?母後心疼得緊,便想着上元節讓皇叔進宮赴宴,免得還孤身一人,實在讓人心感不安。不想皇嬸回來得如此之快……”
沐羽聽了,只覺得額頭青筋直蹦:蘭妃讓沐雲書轉告他上元節去宮裏過,卻絲毫未提陳茵,這是誠心讓人誤會呢誤會呢還是誤會呢?就算不考慮那是你表妹,也考慮考慮陳家人聽到這事兒後的反應吧??陳将軍那就差在臉上标個“妹控”倆字兒寫上頭了,到時候傳到了邊關還不得被這名義上的大舅哥給手撕了???
……去他的豬隊友。
他便拒絕道:“正是此理。還望陛下代臣轉告娘娘,臣屆時怕是不能前去。”
“……也是。”沐雲書略微悵然道,随後又道,“那朕回去轉告母後吧。”
“謝陛下理解。”沐羽道。
既已沒了話題,沐雲書也就沒有拖沓下去,很快離開了謙王府。沐羽送走他後,自己回到書房瞅着沐雲書離開時并未揉掉的那張紙上的陳字看了半天,最後長長嘆了口氣。
今日對方這出也算是給他提了個醒,要不他還真差點要忘記那群唯恐天下不亂的武将了。如今被提及起來,便難免今後要多丢幾分注意力在上面,萬不可出差錯才好。
之前也說過,因匈人之亂,所以北周武将地位很高。每每匈人南下入侵劫掠,便可借此機會建立軍功、拜官封侯。久而久之,竟然形成了一種奇怪現象——本來該和匈人戰個你死我活的局面,竟然成了不少人不惜一切往上爬的契機。
這種情況實在惡劣不已,卻又無人敢站出來将其打破。直到謙王抵任接手,方才花了數年的時間将之整頓肅清,把匈人趕跑回了老家,再不敢時不時出來侵略騷擾。
只是此舉雖然得到北周無數人一致的交口稱贊,但那幫借由匈人們才攀得如此高位的武将卻心裏清楚。雖然近些年謙王坐鎮邊關、這幫人被他折騰得心服口服不敢鬧事兒,可如今謙王走了,沒了彈壓這幫痞子的人,那之後便猶未可知了。
沒仗打了怎麽辦?匈人全變慫蛋跑完了怎麽辦?
——那就自己找仗打啊!
……簡直無藥可救。
原本的謙王也正是栽在了這上面。被沐雲書下獄囚禁起來之後,這幫人便像是蓄謀已久地直接扯大旗反了,然後來了個黃袍加身,非逼着謙王去做皇帝。若非如此,謙王的下場或許還不會慘到如此程度。
有了這麽個倒黴催前任的下場做警醒,沐羽這次要再犯渾真可以自盡去死了。
“嘆什麽氣呢,大過年的。”正當這時,卻聽到陳茵的聲音循着風傳了過來。沐羽擡頭望去,見她端着個盤子,上面擺着個瓷蠱朝他走了過來,嫌棄道:“不吉利,懂嗎?”
沐羽對她還是服氣的,忙說:“好,以後……我盡量。”
“這才對嘛,聽話。”陳茵滿意道,把那瓷蠱往他桌子上一擺,“冰糖雪梨,獎勵殿下辛苦挂燈籠的,不客氣啊。”
沐羽一聽她說挂燈籠就頭疼,也懶得在心裏吐槽她那句不客氣了。剛想和她道聲謝,不想她就眼尖瞅到他手裏那字兒,“呀”了一聲,樂道:“殿下這麽念着妾身,當真是感動不已,唯有以吃食為報……”
……報個鬼啊!!!
這回沐羽終于忍不住了,僵着臉提筆在沐雲書那厮寫的“陳”字後面補了個“情”字,然後對陳茵道:“勿想太多,陳情而已,與王妃無關。”
陳茵卡殼,瞪了他半天,道:“殿下真沒什麽要說的嗎?”
沐羽想了想,說“有”。話罷,取出紙來揮筆疾書寫了封言辭懇切的信,塞到信封裏遞給陳茵,又道:“還請王妃将此信盡快交予老将軍,切莫贻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