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蕭樂對上蘇洛陽盈盈笑意的目光, 看她眼裏點點發亮, 其實她的眼眸裏才是盛滿了整個星空吧。“怎麽可能!這是真的, 真的有這個傳說..”不過沒什麽科學依據就是了, 蕭樂在心裏補了句。
“嗯?為何我在這片土地上從未聽過這個傳說,你老是說你的家鄉, 你的家鄉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地方呢..”
“我的家鄉啊..”蕭樂的臉上露出了懷念的神色,她都快忘了當一個現代人是種什麽樣的感覺了“我的家鄉沒有戰亂, 沒有紛争, 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大家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還說你沒有哄騙我, 這世上怎麽可能有這種地方。”蘇洛陽一臉不信的樣子。
“真的,我沒有騙你。”蕭樂發誓, 自己從來沒有這麽嚴肅過。
蘇洛陽看蕭樂認真的樣子, 不由得相信她了“若是真有這麽一個地方,我倒是很想去看看。”
“那你說大哥會在天上看着我們嗎?”
“自然,他會保佑我們, 早日結束戰争,四海升平, 國泰民安。”
蕭樂這麽說着, 蘇洛陽忍不住去想象, 如今這片千瘡百孔,戰火紛飛的土地,若是真的有朝一日,四海升平,國泰民安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若是真的有這樣一天, 她和蕭樂到時候又會怎麽樣呢?她認認真真凝視着身旁的人,這個人總是在她需要依靠的時候就出現了。
“對了”蕭樂忽然想起之前羽歌的事情,蘇洛陽因此晾了她不久,覺得還是要好好解釋一番“我和那個南越公主,并沒有什麽交情,也不曾特別照拂過她,你不要被她誤導了!”
蘇洛陽沒想到蕭樂會在這種時候說這樣的事情,其實她并沒有很在意那件事情,但是心裏那種莫名其妙的不适感,又讓她不想見蕭樂。
“我知道啊。”
“你知道?知道你還生我的氣。”蕭樂好不委屈。
“那我道歉好了。”蘇洛陽倒是很坦誠,這件事情确實是自己有些胡鬧了。
“我不接受,沒有誠意。”
“你要如何?”
Advertisement
蕭樂忽然把臉湊過去,在蘇洛陽的唇邊啄了一口。不等她反應過來,蕭樂就已經把腦袋縮了回去,末了還煞有其事的舔舔嘴唇
“這樣才能彌補我受到的創傷。”
蘇洛陽愣了一愣,剛剛那種溫熱的觸感,酥酥麻麻的,傳遍了全身。她還未來得及有所反應,對方就已經點到為止了,想來也是怕她反感。再看蕭樂,眼睛亮亮的,就像一個偷吃得逞的小孩子。
蕭樂雖這樣做了,內心始終還是有些忐忑,她這也是一種試探。見蘇洛陽半天沒有反應,以為蘇洛陽這是接受了,不料對方忽然站了起來,厲聲道“蕭樂,輕薄郡主,誰給你的膽子?”
蕭樂被吓了一跳,怎麽她還是對二人的關系估摸錯了?她下意識的想要下跪認罪“臣..”話道嘴邊,看到蘇洛陽眼裏閃過一絲狡黠,蕭樂立馬反應過來蘇洛陽這是在戲弄自己,真是太壞了!于是她順着下跪的動作忽然将蘇洛陽攔腰抱起,大聲道“啓禀郡主,臣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
次日一早蕭樂等人便帶着俘虜順着原路返回大營。
經過慎重考慮後,他們還是決定劉家和杜家的上百口人依然留在邯縣。一來人數衆多,老弱病殘無疑會拖慢行程,二來就算到了大營也沒有地方安置這些平民百姓,況且兩家家底都在邯縣,去到別處發展無異于放棄過往,重新再來。如今的邯縣沒有了作威作福的縣令,也就沒了威脅,等他日攻下江夏,邯縣就更無後顧之憂了。
兩位當家老爺都決定留下,杜飛和劉裕也就不再多言。
就在江夏守将緊閉城門準備和蘇家軍死磕到底的時候,蕭樂他們回來了。于是包括宇史文在內的二十三名大武地方官員,被送上了前線。江夏的太守李敖立在牆頭,看着下面跪着一排排的官員,其中還有武帝最為疼愛的四皇子。原以為對方會跟他們談談條件,不想對方出來一個年輕将領,直接下令斬殺所有人。
幹脆利落,不留一點餘地。
傍晚,何嚴差人給李敖送來了二十三顆完完整整的頭顱,李敖只掀開了一角看了一眼,嘔吐不止。
随人頭附上的還有一封蘇洛陽的親筆信,信內絲毫沒有提及勸降之事,只是将如今天下大勢分析的透透徹徹,再将蘇乾的仁義以及宇恪的殘暴一并對比,宇恪的四子死于江夏城門口,無論事情真相如何,李敖都難辭其咎。末了,承諾入城之日絕不燒殺搶掠,傷及百姓一分一毫,若是冥頑不靈,則破城之日對待敵方官員,那也絕不手下留情。
此封書信可謂是恩威并施。
太守府內整晚燈火通明,不曾熄滅。天亮時分,李敖官服整好,一臉倦色的從房內推門而出,然後下令放棄抵抗,大開城門迎接何嚴所率的西路軍入城。大軍入城之時,百姓夾道歡迎,歡呼不止,更有甚者要給将士們送雞蛋,薄餅。
蘇家軍在民間的聲望由此可見一般。
江夏一破,大軍離平京又近了一大步。蘇乾麾下的謀士借着這股勢頭大力上谏,奏請蘇乾自立為帝,是以伐武更加名正言順。蘇乾這次不再推辭,欣然應允。
借着此間事了,蘇洛陽也是功成身退,連夜返回洛陽參加蘇乾的封帝大典。由于戰亂非常時期,一切從簡,在外參戰的将領可不必前來參加大典,在軍中接受封賞即可。于是蘇洛陽和蕭樂還未正經相處過一日,便又再次分離。
平京皇宮內,禦書房的案首之上已經積滿了厚厚的折子。
其中以黑色封皮為主。
一般的奏折分為三種封皮,中黃色的代表朝廷大小政務,官員任免的情況等。紅色封皮則專屬各地災害奏啓。黑色封皮不輕易動用,是軍情戰報的專屬封皮。
近日裏送來的每一封急報,都一次次的挑戰宇恪的底線,朝廷裏的重臣這段時日以來更是膽戰心驚,在家裏官服都不敢脫下,因為宮裏的這位随時都可能诏他們入宮商議軍情。
“陛下,如今的形式對我們非常不利,臣鬥膽,請陛下以大局為重,與洛陽王議和。”
這話一說出口,禦書房內的一衆官員都驚出了一身冷汗,這個孫大人,怕是不要命了吧。開口的是戶部尚書孫建,這位戶部尚書不過四十左右的年紀,卻已經滿頭白發,這幾年宇恪與蘇乾開戰以來,國庫一直入不敷出,從今年開始更是連吃敗仗。宇恪要打,他身為戶部尚書就必須想方設法的變出錢來,日日夜夜都想着錢從哪來,長此以往,滿頭青絲便成了白發。
今日他實在是不想出這個頭,可是戶部真的是拿不出一點錢來了。再這樣下去,朝廷官員的俸祿都快拿不出了。
“啪”果然,宇恪一聽到議和二字,壓抑許久的怒火立刻蹿了上來。他抄起案上的一本奏折就往地上跪伏的孫建砸了過去。硬殼的奏折一角正好砸在了孫建的額頭上,絲絲的鮮血順着傷口流了下來,孫建大駭,慌忙捂住傷口,奈何血流不止。
“這是昨日來的奏報!蘇賊在陣前斬了朕的四皇子,舉國皆知,你還敢要朕議和?!”
“陛下,連年征戰,國庫已經不堪重負!臣無能,實在是變不出二十萬大軍的糧草軍需來。”
孫建這話算是說出了六部的心聲。不止戶部,其餘各部其實也都一樣,只是他們所承受的壓力,遠不及孫建而已。大家敢怒不敢言,生怕一個不小心被砍了腦袋。甚至在此時,孫建血流不止,都無人敢為孫建求情,懇求宇恪放太醫入內。
“沒錢?你們平時不是把忠君愛國挂在嘴邊?如今國難當頭,既然國庫拿不出錢了,理應滿朝文武紛紛捐錢表忠心!”
禦書房裏的這場鬧劇,最後以孫建失血過多被擡了出去結尾。然而宇恪說過的話,并不是開玩笑,他下令滿朝文武表忠心,籌集大軍打仗所需的費用。
滿朝文武紛紛叫苦連連,更有甚者連夜席卷家財,逃出了平京,投靠洛陽王去了。有一就有二,然而宇恪是什麽角色,被抓回來的官員全都以叛國罪論,官員本人處以絞刑,除了抄家之外,還要九族連誅。在這樣的高壓之下,也沒有人再敢動這樣的心思。
除了這條聖旨之外,宇恪還下了一道親征的聖谕。
蘇乾将要自立為帝的消息讓他大為光火,他已經無法每天待在深宮裏與那些大臣磨着嘴皮子了。宇恪命剛滿十四的七皇子宇淮監國,諸位大臣輔佐,自己親臨安陽,挂帥親征。
至武十四年一月,洛陽王蘇乾在洛陽自立為帝,立國號為夏,稱大夏。其女蘇洛陽封洛陽公主,仍執掌玄甲營,其子蘇城封安王,封地為幽州,仍統領骁騎營。何嚴封兵馬大元帥,蕭樂升鎮遠将軍,其餘有功者皆一一封賞,就連齊涵也礙于他爹的面子,封了個忠武侯,畢竟齊家出了不少軍資。
作者有話要說: 那啥 經常在評論出現的長歌向東流是我的讀者號
小天使們了解下-3-
還有 今天換了新封面!
請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