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糧食種子的進擊
第104章 糧食種子的進擊
鐘黛這會兒還不知道因為名單公布的關系, 整個熠國已經多了好些個“異能交通之都”“異能交通重城”。
就連即将建設的地下交通線路也被大家戲稱為“異能交通線”。
——這當然不是因為官方在進行“造神”運動,只是因為各種災害,熠國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那種萬衆期待的大型活動了。
這樣做不但能夠為各大城市帶來為數不少的旅游 Gdp, 而且……
在炎熱夏季來臨前的這麽一點點的時間內讓大家高興一下,能夠以更好的心态迎接接下來的挑戰,這也是一件好事。
甚至已經确定接下來就将擁有異能牌地下交通網的晨市,已經火速在地下城的路口取名中靈機一動地加上了異能大街。
還在地上的街道加上了土土的“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異能交通城市晨市”“我在異能交通之都晨市很想你”,總之各個方面都能看得出很努力了。
這實在是因為韶市上次的試運行儀式實在是做得太成功了, 現在跑到那邊玩的人真的很多, 再加上現在那邊的天氣也不算熱得讓人不敢出門, 所以這第1個吃到肉的城市可以說是占了大便宜了。
這會兒所有晨市的居民、領導全都翹首以盼, 希望那位異能工作人員能夠盡快幫他們把交通網也變出來,跟着分一杯羹。
而就在這樣的當口卻突然出現了一個插曲,那就是國外的一些媒體突然同時發布了一些所謂熠國知情人士爆料的新聞。
新聞中用非常聳人聽聞的标題說, 有知情人士爆料, 熠國現在宣布的異能人士其實并不止一個人, 而且這些異能人士絕對不是天然出現的,而是被熠國某些實驗室進行人體實驗後才能激發出的能力。
Emmm,說真的, 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人這樣想過, 但這次是真的不一樣!
假如說是一個人自己的個人能力超強, 無論是學術上還是武力值上面都超乎了人們的想象,那說他是被做了人體實驗也不是不可能。
但關鍵不是啊!
雖然大家不清楚這個異能的真實內容是什麽,但變出來的東西的确是一瞬間出現的呀,如果說光靠刺激人的大腦, 對人體進行實驗就能完成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全世界還不知道有多少實驗室要開始做這種生意了, 畢竟自己吃點苦就能夠獲得這樣的超能力,誰不樂意呀!
因此在國外有多高的可信度暫且不提,國內的群衆一個個都開始怒罵“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了。
不過對于相關部門來說,最重要的是外國媒體又造謠了!
上次南新報的策劃部主編李雲奇被逮捕之後,在接受訊問的時候自然是知無不言的。包括他這麽做的心态,以及他決定這麽做了以後,所做出的所有細節全部都從實招來。
那麽在他的描述裏有一個重要人物,就是南新社的總主編王自強。
王自強的人在傳媒界也算是大名鼎鼎了,他們南新社這一批媒體在傳媒界被稱之為南方派系,從來做出的事情都是很讓人诟病的,而王自強也是這一派系的忠實擁趸,他的手下能幹出這種事情,并不讓人意外,畢竟從根上就是爛的,你還能指望能長出什麽好筍?
基于這個原因,王自強也很快到案了,不過據王自強說,他只是審核不嚴,主觀上并沒有想要打探國家機密的意思。
可他說的這話比起他以前做過事情的前科實在是過于蒼白,因此負責這件事的警官們當然要尋找證據,要麽就是證明他的确只是審核不嚴,要麽就要證明他是有意為之。
只是關于王自強這方面遲遲找不到證據,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王自強還是比較有經驗的,他本人沒有做什麽實質的事情。
雖然他答應了李雲奇會找外國媒體報道那個神秘人爆料的事情,但現在沒有證據證明他做了,這就很讓人郁悶了。
就在針對王自強的調查到了瓶頸處的時候,國外媒體突然報道的這條新聞瞬間讓所有人支愣起來了,盡管這些外國媒體很可能跟爆料人根本就是一夥的,這只是又一場的謠言,出口轉內銷的典型行為。
但根據以往的經驗,國內絕對是有通風報信的人。
王自強培養李雲奇,而李雲奇現在成為這個案子的主謀,而他本身當然也會成為随時被人放棄的“主謀”。
……
因為溫度原因,地下城建設進度比較快的幾個南方城市已經鑼鼓喧天地開始宣傳自己家地下城的交通網絡,但在北方,大家才剛剛從嚴寒中脫離出來,多個地方都出現了或大或小的融雪洪水,好在因為烏龍省的融雪洪水其他省份也都有了提前的準備——總不能一直等着人家異能者來力挽狂瀾吧?他們還沒那麽廢物呢。
去年冬天突如其來的隕石雨讓溫度下降得極快,整個世界天寒地凍。然而如今氣溫又回升上來,而且回升得特別快,可是現在大家出門都要戴口罩,以免吸入一些開始向下沉澱着的隕石雨塵埃,得了新型呼吸病。
除去以上這些問題以外,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3月份是萬物複蘇的月份,春回大地,看上去似乎跟往年差不多,然而要知道氣溫的驟降驟升原本就是不正常的事情,比如說郭曼家裏。
冬天的時候好不容易熬過來了,他們這裏最低溫度甚至達到了零下55度,要不是後來有國家發放的恒溫衣物,還真的沒幾個人能撐得住,連煤炭都燒了以往的兩三倍。
而現在溫度已經回升到了零下5度,對于郭曼他們來說,那就是暖和了。
被關在羊圈裏一整個冬天的綿羊們終于被放出來透透氣了。
郭爸今天已經穿了一身恒溫秋衣褲拎着羊鞭子,趕着一群羊去放羊了。
感謝國家派來的鏟雪機器,雖然荒原裏的雪地并沒有鏟掉,至少他們村上附近沒有過多的積雪,荒原上堅韌的黃色幹草還在□□地紮根在土地裏,過一陣子這些野草下面就會冒出新的小草。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郭曼則是在籌備着要将在家裏用熱炕烘了一整個冬天的鹹菜幹和幹蘑菇用真空包裝在網上賣出去一部分。
這一個冬天每天都在瘋狂地燒暖氣,屋子暖不暖倒另說,反正炕是很熱的,睡的人喉嚨發幹。郭曼買了幾箱子梨凍着,全家人坐在熱炕上吃着凍梨,也算是讓身上的燥火散一散。
而在不睡覺的時候,炕頭則是用來烘幹各種蘑菇和鹹菜。
就在郭曼忙着的時候,聽到了家門口院門的響聲,擡眼望去發現菜園子旁邊的大鐵門被人推開,原來是村上的婦女主任過來了。
“曼曼忙着呢?”
郭曼笑着點頭:“嗯,三娘今天過來有啥事兒啊?”
——在他們這邊,伯母被稱為娘,大伯母是大娘,二伯母是二娘,以此類推。郭曼他們村上都沾親帶故的,婦女主任劉春蘭就是郭曼的某個三娘。
劉主任坐在炕沿:“是這麽回事兒,這不是快到夏天了嗎?天氣要熱起來了,咱們縣裏也在建地下城。現在呢,要求各個村來統計願意搬到地下城去住的居民,要是願意的話,就在這兒簽個名。”
其實在熠國很多農村各個村幹部的職位分配并沒有那麽嚴格,尤其是在這種需要到處跑的時候,通常是大家一塊跑的,婦女主任也不單單是管關于婦女的事情了。
在劉主任的簡單介紹下,郭曼知道了他們縣城也已經在一周前開始挖掘地下城了,不過畢竟挖出了城市的規模之後還要建住房,總是要提前統計一下有多少人将入住。按照之前的各種經驗來說總有一些人寧死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房子,也算是一種另類的人口統計了。
對于郭曼他們家這種牧民來說,縣裏也為他們準備了專門給動物居住的養殖場,畢竟到了地下城都是住樓房,沒地方給他們像現在這樣随時養着。
所以他們如果決定要住在地下城,有兩個選擇,第1個是到了夏天之前他們可以将家裏的牛羊送到養殖場去,養殖場會負責統一喂養售賣,等到他們從地下城裏搬出來,出來過冬的時候,可以按照之前的字據到養殖場把牛羊領回來。
其實跟到銀行存錢差不多,只是這次存的是各種牛羊牲畜,而且也要給養殖場交一定數量的托管費。很多牧民養羊養牛是為了在合适的時候賣掉,養殖場也會在這方面幫忙看着,只要說明哪幾頭羊是想要養肥了賣掉,屆時養殖場就會将這些牲畜單獨喂養,到了合适的時候幫忙售賣。
第2個選擇也依然是把牛羊送到養殖場,只是要自己租賃一個專門的養殖棚,然後就像在家裏一樣,自己帶着飼料或幹草去喂養。
總之多種選擇任君挑選,郭曼自己也不能決定他們家的這些羊究竟是要讓養殖場幫着養,還是自己去養,她暫時沒有做出決定,不過要住進地下城這件事倒是很确定。
——夏天實在是太熱了,既然能夠住到地下城的樓房裏,而且這些樓房的租金便宜到令人發指,也沒什麽可猶豫的了。
郭曼拿着筆在确定入住的表格上簽了字,她又在劉春蘭的要求下打電話給了郭爸,再在郭爸确定以後也替他簽了名。——至于郭媽,她現在在鎮上的小學食堂裏工作,現在不在家。
而像這樣的人口統計,在各個省份各個村莊都在緊急地進行中,全國的地下城規章制度都是一樣的,地下城建設的居住區面積很大,而且周邊的各個設施也齊全,孩子們都會進入地下城的學校正常上學——一些熠國人的執念,幹啥都不能耽誤上學。
對于貧困戶低保戶,地下城的房子是會給免費分配的,但不屬于這個行列的人們則是需要繳納少許的租金,畢竟政府大刀闊斧地建了這麽多地下城,財政方面也是出了大血的,賣出去的農業塔所賺的錢全部砸在這上面,另外還又補貼了很多,同時也要求地方政府自己出點力。
郭曼他們這裏稱得上是地廣人稀,在之後這些土地一定會全部都利用上,但因為縣城的發展重點也是在農業這方面,其實還沒有走向完全的富裕,這次是真的勒緊褲腰帶建設地下城了。
……
而在距離郭曼家3000公裏遠的地方,梁勇教授再一次傻了。
上一次農業科學院的梁院長給他的畝産萬斤的種子被他種出來時他已經傻了一次了,他原本以為這已經是極限了,沒想到這次更加極限,占地半畝的試驗田居然種出了10000公斤的水稻,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一畝地能有20000公斤水稻,畝産4萬斤啊!
回想起之前他第1次種出來時,還以為研究這種子的專家已經被害了,氣惱了好幾天,午夜夢回想起時甚至默默流淚。現在一想想,人家梁院長也根本沒說這事兒,人家只是說沒有研究資料,是他自己多想了。
他現在已經想明白了,這種子絕對是那位異能者變出來的,原來他連種子都能變!
他不禁暢想着,是不是那一位心裏想着要畝産3萬 4萬斤的水稻,水稻就會自動出現了?
恕他貪心,既然這樣,為什麽不直接想着要變出畝産10萬斤的水稻呢?如果畝産10萬斤的水稻出現在現實中,梁教授不敢想象他會變成一個多麽活潑開朗的人……
但現在也已經很好了!
梁教授撫摸着剛剛被脫穗機打過一遍的稻粒,實在是稻香濃郁啊……
梁教授不知道的是,鐘黛雖然沒有直接畫畝産10萬斤的水稻,卻也是畫了畝産9萬斤的。
只是沒有成功。
梁院長從全國各地的試驗田得到的消息很快就證明了這新型水稻的實力。
畝産量在4萬斤到45000斤之間,并沒有達到鐘黛備注和強烈希望的9萬斤。
這或許已經是目前的極限了。
鐘黛嘆了口氣,然後在賀殊的幫助下用後臺的腳本開始瘋狂畫畝産4萬斤的高産水稻種子——專家們現在雖然已經在研究這種高産種子的雜交版,但仍舊需要時間,鐘黛這邊必須先變出來一批。
“畝産四萬斤也很不錯了。”鐘·凡爾賽·黛輕易地說出了能夠讓全球農業學家超級紅溫的話。
重要的是春季的到來也寓意着全球春耕的開始,而在這時熠國也宣布了畝産3萬斤的水稻種子的存在。
除此以外還有更加高産的小麥、大豆、玉米……的雜交版。
熠國開始賣雜交種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