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聯合剿滅
聯合剿滅
“這個陰險的家夥!”
此時約瑟夫出奇地憤怒,他萬萬沒想到兩只農民起義軍瓜分了他的南部基地。
他想過那裏會割據一方,那裏會排斥他的進駐,但是這群泥腿子竟然從根子上把那片土地翻了一篇。
內部眼線被全部斬盡,此時的烏拉爾南部就如同彌漫黑霧,他約瑟夫什麽也看不清了。
“警衛!”
“到!”
“把烏斯基諾夫叫過來!”
“是!”
來的路上,烏斯基諾夫已經猜到約瑟夫要幹什麽了,一向鐵血的他不會容忍自己的退路被斷!
才進門,約瑟夫就拉着烏斯基諾夫走到地圖旁。
地圖上面,烏拉爾南部盡數塗紅,顯得非常明顯。
“大哥,你有什麽打算。”自從烏斯基諾夫完全倒戈後,約瑟夫給予了他很大權力,也和他兄弟相稱。
“我要你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部的政權,招回和英國對峙的軍隊,先從伏爾加格勒向西打過去!”
約瑟夫已經下定了決心。
烏斯基諾夫很擔憂,“這樣會不會全國皆反。”
Advertisement
“不會,你帶領軍隊攻下一個地區就扶持鄉紳控制民衆,在有限的屠殺下,民衆不會鬧的。”
“徹底穩定後,再放寬政策,給予他們活下去的物質條件。”
約瑟夫看出來烏斯基諾夫似乎還在擔憂什麽。
“糧食問題你不用擔心了,美國已經答應了。還有現在對方不知道我們的部署,能智取伏爾加格勒最好!”
“那大哥,我去準備了。”
“去吧!”
約瑟夫怒視着地圖,他又想起了兒子的面容。此時,他已經沒有任何親人了,這仿佛打開了他心中的某個枷鎖,促使着他為了目标不惜創造無數的戰争和鮮血!
藍星1970年八月,約瑟夫全面啓動自己的軍隊向莫斯科和伏爾加格勒進攻。對內壓制群衆運動,對外和美國媾和,獲得日需的供應,承諾美國獲取遠東的北國領土和美國在北國的特殊利益,北國全面退出東亞的争鬥,不再給予霓虹政治上的保證。
美國開始全面的擴張戰略,美軍艦登陸強租的西班牙港口,把炮孔對準英國。
東亞,美國海陸空體系打擊下,霓虹軍隊節節敗退。
南美,巴國在巴拿馬運河于美國開戰,巴國慘敗。美國進一步控制南美。
英國國會中,議員們進行着日常的争吵,仿佛誰嗓門大就能解決問題。
米巴赫很厭惡地看着這些無能的人,本來他不想過來的。自從暴打總統那件事發生後他就被免職閑賦在家,也算因禍得福,和妻子孩子增進了感情。每天早起跑步,準備早晚餐,送孩子上下學,然後其餘時間自己拿着書去公園閱讀,可以說十多年了第一次遠離政治中心反而有一些新的感悟。
就在昨天,國防部長丘吉爾親自登門拜訪,邀請他一同商議國策,他這才結束了悠閑生活,來看人吵架。
“我們現在應該立即以波羅的海占領區為基地向北國腹地推進!”
“我看就不要介入,等他們相互打殘了,說不定更容易拿下北國。”
“你腦子進水了?美國佬軍艦都要開到咱們腦門了,還不幹涉?”
米巴赫努力排除雜音,冷靜思考着世界局勢。世界大戰後,英帝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重創了帝國的影響力和根基,雖然還有所謂英聯邦,但軍事控制力已經很小了。霓虹動亂,北國變革,北華聯盟不攻自破。曾經的三足鼎立變為兩極争鋒。
英國基本盤太小,本土就這麽大,戰略收縮後必然淪為二流國家,而美帝國本土就極其龐大,又是移民國家,這種開放包容的制度下,美國的國力極速發展已經遠超英國,光GDP,美國就是英國的1.5倍。
在充斥着共産主義,擴張主義,民族主義的廣大國家中,怎樣才能在這樣劣勢的境況下贏得戰争?
“大家安靜!”丘吉爾阻止了議員們的争吵,也打斷了米巴赫的思緒。
“大家有什麽想法可以上來講述,也可以就地講述。”
此時反倒沒人吭聲了。
米巴赫冷哼一聲,昂首挺胸地走上了講臺。
“我個人認為,破局點在兩個地方,一,讓北國繼續內耗,如果北國統一,不論哪一方上臺,我們都再難控制其內部。二,加強和華國的合作但不要結成軍事同盟。目前美國擴張勢頭太強,孤立勢力被壓下,我們必須通過外部的壓力使得這股勢力再次從美國起來。”
“誰有不同意見大可說出來讨論。”
保羅議員起身講道,“米巴赫先生,我可以理解您實在助長共産主義的氣焰嗎?”
此話一出,頓時國會炸開鍋。
“美國再怎麽擴張他也是和咱們一條路,這共産主義完全就是另一條路啊!”
“我看米巴赫是想讓世界進入災難。”
“共産頭子米巴赫滾下來!”
對于這些議員來說,阻止共産主義擴張是最首要的。天國的所有資料被封禁,再全世界的高層眼中,那就是邪惡政權。
不斷的反對聲音從四處傳來,米巴赫怒視着這些蠢材,不管什麽主義,國家利益永遠高于一切。
他們的行為是在将美國送上藍星霸主的地位。
好在支持米巴赫的也不少。
“共産主義是什麽我不知道,不過美國想騎在你脖子上了,你還叫好是吧。”
“你們又是反對,也說不出什麽道理,也就拿個擋箭牌掩飾無能!”
兩派很快扭打一團。
“砰砰!”丘吉爾掏出手槍向天上開了兩槍才阻止了混亂。
“好了,別吵了!誰要繼續說,要說就上來!”
随後又走上來幾個議員,不過□□情緒很濃厚。
最後,還是通過了議案,決定先鎮壓烏拉爾的人民聯合戰線,支援北國聯邦政府(米哈伊爾和鮑裏斯)。
同時,美國國會。
威爾遜上臺演講,表示除英國以外,沒有什麽國家值得美國重視,應該停止擴張,必須先鏟除人民聯合戰線。
此話一出,贏得了臺下的一片掌聲。
“國會決議,聯邦決定派出十萬軍隊支援北國軍政府(約瑟夫)”。
世界的兩大超級大國默契地選擇了剿滅人民聯合陣線,即使國內的民族主義者極力反對,但是在大資本家中,人民政權是絕對不被允許存在的。
于是,東亞的局勢緩解,美國艦隊和戰鬥集群開赴北國,英國也通過北約把無數的戰車,坦克和戰機運往北國南部邊境。
一時間,新生的人民聯合戰線變得岌岌可危,仿佛又要重現當年天國的慘劇。
華國國內,□□浪潮再次興起,很多高層認為應該撕毀和霓虹的協約,和英美媾和劃分勢力範圍。
面對此種混亂局勢,委員長難下決斷。
以華國的工業化程度,遠不足與英美争霸,而若再跟随他們的行動,那麽戰後華國即便不成為附庸,那麽也難成氣候。
華國曾經确實和英美合作過,曾經對抗擴張主義共同贏得了幾十年的和平,可是面對華國千秋萬代的走向,委員長不得不慎重思考。
“相東,來我這裏一趟。”
挂斷了電話,委員長也不得不感慨,每當他猶豫不決時,總會有那個人幫他決斷。
徐相東登上長城,看到委員長正在眺望遠方。
“委員長,你找我。”
“相東來了,來,咱們好久沒真正聊天了。”
把一小杯二鍋頭遞給徐相東。
徐相東抿了一口,随即嘆了口氣,“我何嘗不想與委員長對酒當歌,可惜....”。
“可惜我過于刻薄,我心胸過于狹隘,對吧!”
“相東,等你到我這個位置就會知道,有的事情不是想就能做成的。”
“西北叛軍其實是你組建的吧?”
委員長緊緊盯住徐相東,等待着他的回答。
“誰組建的很重要嗎?重要的是有他出現的土壤。”
“你是說我治理無妨啰?”
“哪有,委員長是天下共主,做什麽都是對的。”
一時間,兩人陷入沉默。
“你怎麽看現在的局勢,不要說車轱辘話了,我們今天的決定,會影響這片土地人民的未來命運。”
“人民自己會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改變不了。”
“可是現在火焰又要熄滅了,你覺得人民能承受幾次失敗。”
“只要壓迫和不公存在,反抗就永遠不會停止。”
“但終究難成大事。”
“我不這樣認為。”
“如果我實行孫先生的遺志,你能不能解散叛軍?”
“你做了之後,他們自然不會鬧事。”
“你走吧!”
最後看了一眼委員長,徐相東返身離開了。
秋風蕭瑟今又是,換了人間。“唉!”委員長深深嘆了口氣。
作為統治者的他,看到的東西比常人更多。
他執政的二十多年。親眼見證了世界從戰亂走向和平,見證了天國從興起走向毀滅,見證了西方世界不斷追求自由的極限卻看不見底層的困苦疾痛。
此起彼伏的群衆運動在全世界發生,而鎮壓又造成了無數無辜生命的隕落。
委員長自認不是好人,他沾染的鮮血不比西方統治者少,但他也不想當千古罪人,錯過這次機會,華族人民就可能失去最後崛起的機會了。
當晚,徐相東,周懷民,李利德三人連夜坐上了西北的快車。
次日下午,三人拿着特別通行令跨過交戰區,到達了西北根據地。
徐相東遙望東方,仿佛看到了委員長獨自矗立長城了背影,他知道,從此以後,華族人民有了另一條路。
與此同時,一則消息震驚了全世界。
華國政府宣稱徐相東,周懷民,李利德三人叛國,并已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