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炮灰養父 九 二合一 高石頭都不……
第37章 炮灰養父 九 二合一 高石頭都不……
高石頭都不敢設想自己的身世暴露之後旁人會怎樣看他, 還有,認個親怎麽就那麽難?
如今正直緊要關頭,他不能出現。那什麽時候才算不緊要?
白三爺不知道他的存在……若是知道了,說不定也不會娶張氏。
如果說高石頭一開始聽到有人喊自己哥哥時特別激動, 這會兒已經只剩下無措。
不是他沒找到親娘, 而是親娘不肯要他, 也不能要他。
但凡他懂點事, 都該乖乖退走。
白雲兒看他不說話, 起身道:“我今兒一大早就出的門, 在外耽擱了太久,若是再晚回去,會有人詢問我的行蹤,到時……”
高石頭心裏特別沮喪:“你走吧。”
白雲兒站起身,卻沒有立刻離開。
半晌, 高石頭才回過神來:“放心吧, 我不會去給娘添麻煩。”
其實他想讨要一些銀子,但那樣會讓妹妹看低了自己。在富裕的人面前,高石頭就想維護一下自己的自尊。
白雲兒很快就離開了,直到雅間的門關上,高石頭回過神來,他沒有開口讨要銀子, 富裕的妹妹竟然也沒有主動給一些?
算了算了, 先回家。
高石頭買了不少布料還有點心,家裏的孩子多, 都正在長個子,個個都很能吃,不管是什麽吃的, 紛紛一擁而上,要是買少了,還要為點吃的打架。
*
Advertisement
溫雲起幾乎每天都在村頭的院子裏。
那院子一天一個樣,用的是最好的料子,就連院牆,都用的是青磚。
紀元最近不太放心家裏,生意也不做了。
但其實守在家裏又沒什麽事,于是天天跟着溫雲起一起到新房子忙活。
房子修了十多間,每一間都很大很寬敞,窗戶也大,屋裏亮堂堂的。這房子若是建成了,可以稱作是村裏最大最好的宅子。
高石頭把東西運回家裏,孩子們立刻上前争搶。汪喜梅正在氣頭上,加上她還在洗衣,假裝沒有看到回來的人,也沒問他吃沒吃飯。
見狀,高石頭重新出了門。
在他看來,自己從早到晚的在外搬擡,辛辛苦苦賺錢養家。結果回到家裏汪喜梅還嫌他賺得不夠,還給他臉色看……原先母親做這些事時,夫妻倆晚上提及,她口中多是抱怨母親不夠盡心,還覺得母親偷懶。
旁人偷懶都能幹完的活,她愣是做不了!高石頭是越想越失望,心裏難受的他去了村口的新院子。
過去幫幫忙,不管做多少,只要往那兒一站,就算是盡到了做兒子的孝心。
溫雲起在旁人眼中是一大把年紀了,他平時不怎麽幹活,多是到處巡視,然後安排別人做事。
看到沒精打采的高石頭,溫雲起好奇問:“你不是去城裏了嗎?怎麽這副模樣?認親不順利?”
一針見血。
高石頭面色複雜:“爹,您就讓娘回來吧……”
“閉嘴!”溫雲起訓斥道:“你娘不會回去,當年我們夫妻養你們幾個孩子從來沒有指望過老人幫忙,你既然願意生,那就好好養着,不要總想把麻煩推給別人。”
高石頭:“……”
他想着自己在城內有一個富裕的親娘,雖不能相認,但拿點銀子回來應該能行。于是,當即就在村裏打聽誰家婦人要出門做事。
能夠在村裏就把錢賺了,村裏九成九的婦人都很願意上工,但一聽說是幫高石頭養孩子,衆人紛紛打了退堂鼓。也有那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被人念叨的婦人好奇詢問工錢。
正常酒樓招一個夥計,包吃包住是二錢,酒樓裏的活計繁重,幾乎是從上工到回家中間都別想休息。
“包吃三餐,一月二錢,反正我們吃什麽就跟着吃什麽,我們也不是那特別富裕的人家,若吃得不好,也別挑剔。”
二錢銀子不少,立刻就有人響應。
高石頭松了口氣,先帶着人回了家。
這已經到了做晚飯的時辰,只是孩子們分吃了從城裏帶回來的吃食,個個脹得肚子溜圓,晚飯肯定不會吃了。
不過,高石頭想試一試帶回來的這位王大娘的手藝,加上他在回來這一路上心不在焉,買好的東西也沒吃,這會兒都有點餓了。
汪喜梅看到王大娘進了廚房幹活,還在詢問油鹽醬醋,心中一喜,主動開口詢問:“石頭,這是……”
高石頭沒心思跟她鬧別扭,沒出言哄她消氣也是懶得哄,看她願意主動說話,立即就坡下驢:“王大娘以後在家裏幫着你照顧幾個孩子,明兒開始,我還是要去上工,再不去幹活,旁人會以為我已經金盆洗手,以後也沒人再找我了。”
汪喜梅喜不自禁:“對對對,也就是娘鬧別扭了,要不然,都不會耽誤你。”
高石頭臉色不太好,他覺得汪喜梅這些話很不好聽,但也懶得糾正。
其實汪喜梅不太願意把孩子交給外人照顧,怕外人不盡心,萬一使點壞心眼,那可不是開玩笑。
但她照顧孩子這幾天,實在是熬不住了。反正她天天都待在家裏,總不至于讓孩子被人虐待了去。
*
村裏的高石頭家裏請了一個做飯洗衣的廚娘幫忙,這消息很快傳開。
世上多的是恨人有喜人無的小人,有些人得知此事後,就酸溜溜的說高石頭如今是高門大戶,開始使喚下人了。
後來越傳越離譜,說高石頭的親生爹娘很富裕,請人幫忙照看幾個孩子的銀子是他親爹娘付的。
不得不說,村裏的人挺敏銳。
甚至有人還問到了溫雲起面前。
“你家石頭的親爹娘有沒有給你一些謝禮?”
溫雲起搖頭:“人都沒見着,長什麽模樣我都不知道。哪兒來的謝禮?”
“這也太不講究了吧?如果不是你,高石頭哪兒有長大的機會?”
是啊。
當初丢了孩子,就當孩子死了,不要再來打擾。既然出面認了親,于情于理都該給點好處,養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将一個襁褓裏的孩子養到成親生子有多艱t難,這期間不光是花費銀子,還要花費不少心神……若手頭拮據,只要誠心誠意準備了禮物,少給一點也沒人挑理,好歹正經上門道個謝。
高石頭再次早出晚歸,忙了幾天之後,才得知外面的傳言,那些說他認了親爹娘的話傳得有鼻子有眼。他當場就被吓着了。
“沒有沒有,我哪有親爹娘?”高石頭情緒激動,聲音陡然拔高,不光院子裏的孩子們,就是王大娘和汪喜梅都有些被吓着。
汪喜梅用手捂着胸口,滿臉的驚懼:“有話好好說,你嚷什麽?沒有就沒有嘛,外人胡亂猜測而已,嘴長在人家身上,你不可能捂住旁人的嘴,也不可能跑到外頭一個個跟人解釋。這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人家随便說,不說有沒有人當真,當真了又能如何?這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
可是高石頭的身世真的見不得人啊。
“我爹就是高火生,以後誰敢胡亂編排我的身世,我大耳刮子扇他。”
說這話時,他眼神兇狠的瞪着王大娘。
王大娘:“……”
這點銀子可真難賺。
汪喜梅脾氣不好,王大娘也是過來幹活之後才知道為何跟着夫妻倆的文四會收拾了行李跑去跟着小兒子了。
這女的太難将就,不管做什麽事,她都總能挑出毛病來。就比如煮一盆湯,不是鹹了就是淡了,哪怕味道正好,她會說你盛湯的碗不對。
從早上一進門,王大娘就被她一直念叨到晚上離開。
真的,若不是為了過去幾天的工錢,王大娘還真的不想幹這個活了。她一把年紀的人,讓一個年輕人這般數落,看家裏的氣氛實在沉悶,這才開了個玩笑,說起最近村裏人都在說的關于高石頭的身世,結果,又被吼罵了一通。
都說錢難掙,屎難吃,可這也太難了。
王大娘念叨着這夫妻倆是東家,強壓着不讓自己吼回去,但忍了忍還是覺得自己扛不下去,天天都這樣,誰受得了?
于是,她取下了身上的套袖和護衣:“那個,石頭啊,大娘不會說話,老是惹你們生氣。這活兒我還是不幹了。主要喜梅身子重,不好經常生氣,大娘在這裏幹活是要拿工錢的,你們沒道理花錢找罪受啊,是不是?”
說到這裏,她頓了頓,其實很想開口問前面幾天的工錢,但想想還是算了,大家鄰裏鄰居的,鬧翻了以後不太好見面……高石頭還是很能幹的,村裏人說的那些話也不是空穴來風,說不定哪天就求到他面前了。
“那大娘就先走了,你們吃着吧。”
高石頭一直沒接話,是因為沒反應過來,看到王大娘往外走,他立刻起身去追:“大娘,我們沒生氣呀,就是聲音高了點,您別跟我們一般見識,這幾個孩子還指着您照顧呢。”
汪喜梅這幾日夜裏跟他說了不少王大娘的不好,其實高石頭對于請誰幫自己幹活這事無所謂,反正都是給工錢嘛,從妻子那裏聽多了小話,高石頭心裏已經有了換人的念頭。
但是,方才他是因為旁人編排他的身世生的氣,他總覺得不能就這麽放王大娘走,萬一王大娘出去亂說怎麽辦?
此時高石頭的姿态放得很低。
王大娘心裏暢快了兩分,但是,在這家裏幹活要受多少委屈,那是誰幹誰知道。之前她一直沒提不幹,主要是舍不得工錢,如今既然提了,這話就不可能再咽回去。
“不了不了,這幾天就當是我白幫你的忙。”
眼看王大娘鐵了心要走,高石頭實在無法,主動給了一錢銀子。
王大娘推遲不過,到底還是收下了:“大娘不占你的便宜,回頭就讓你哥把剩下的銅板送過來。”
高石頭還想說什麽,王大娘卻已經不想再聽。
汪喜梅沒有把一個讨厭的人攆走了的歡喜,看到高石頭的臉色,她心裏是越來越慌。
“石頭,大娘自己要走,不關我事。”
高石頭轉身,撿了桌上的一個盤子狠狠擲在地上。
盤子裂開,碎片飛到了孩子的身上,傷口倒是不深,但終究見了血,孩子膽子小,當場吓得哇哇大哭。
汪喜梅急忙去護孩子,吼道:“有話好好說呀,你發什麽脾氣?你在外頭是很累,我在家也不輕松……”
高石頭閉了閉眼,此時再一次後悔自己生了這麽大一群孩子。
“等你腹中這個孩子落地,咱們夫妻都去相熟的人那裏問避子的辦法。”
汪喜梅啞然:“可是,我還想成雙成對。 ”
夫妻倆已經得了三子三女,腹中這個孩子無論是男是女,都又單了出來,必須得再生一胎。
高石頭眼睛一瞪:“老子絕對不生了,你非要生,去外頭找其他男人幫你吧。”
汪喜梅不太愛幹活,但又特別愛幹淨,動不動就挑剔,她脾氣這樣差,夫妻感情還能和睦,皆因為她處處和高石頭站在同一立場。
無論高石頭說什麽,她都是附和,即便心裏不贊同,也不會當場反駁。而是潛移默化地讓高石頭改變想法。
但高石頭此時說的這話她真的忍不了,氣得将桌子都掀了。
“你放什麽狗屁!在你眼中,我是那種人?”
兩人大吵一架。
原本想要找機會跟妻子說自己真正身世的高石頭徹底打消了念頭。
一轉眼,溫雲起村頭的房子修完了。
院子裏用青石板鋪了幾條路,下雨天也不會泥濘,所有的屋子裏都鋪上了石板,院牆很高,大門高闊,真的是村裏頭一份的氣派。
關于搬家,這個村子太大,溫雲起擺了八十桌。
飯菜辦得不錯,算不上是村裏最好的席面,但比起最好的也不差什麽。
喬遷那一日,院子裏很是熱鬧,連路上都擺了許多桌子。兄弟三人都在幫忙招呼客人,高三月人沒到,也沒見賀禮,看樣子是真的打算斷個徹底。
值得一提的是,高三月因為是家裏唯一的閨女,在紀元沒來之前年紀最小,所有人都喊她妹妹。後來紀元到了,兄弟二人又喊他弟弟,久而久之,紀元成了三弟,在高三月嫁人之後,旁人直接喊他老三了。
也就是說,高三月沒有序齒,就是妹妹。
高火生夫妻二人沒有刻意引導,紀元就變成了老三。
這也不能怪他們,村裏人就是不重視閨女,兩人天天忙啊忙的,都不知道旁人這般稱呼三個孩子。
此時桌上就有人在講,高三月不認養父母在此時就已經有了端倪,就是老兩口知道這個女兒留不住,所以下意識地忽略了她。直白點說,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是老天爺讓高火生夫妻倆別當她是第三個孩子。
話說得玄之又玄,有人信,有人嗤之以鼻。
無論衆人說什麽,溫雲起和文四二人搬到了新宅子裏住。
兩人各有各的屋子,一個在東廂,一個在西廂。
年紀大了分房住也算是常态,不過,村裏許多的老人因為家裏沒有多餘的屋子,想分也分不開。
同住一屋檐下,文四自願照顧溫雲起的起居,但是,她也辛苦了大半輩子,這應該不是她所願。溫雲起也要在村裏找人照顧二人,這一回,來了個年輕後生。
年輕後生姓楊,家裏的兄弟太多,住也住不下,一家子靠着地裏的那點糧食吃都吃不飽,所以平時除了種地,大家都要出門找活幹。
楊河很勤快,比起村裏那些愛幹活的姑娘家也不差什麽了,他力氣還大,需要搬搬擡擡的事,從來都不要二老動手。
不過,兩個辛苦操勞了一輩子的老人,許多事情自己順手就幹了。楊河一天只幹需要小半天……在家都沒怎麽輕松啊。他心裏不安,覺得自己太閑了,于是又跑到院子裏開墾菜地。
溫雲起無所事事,見狀及時阻止。
就仨人吃菜,還要經常到城裏去買肉,真吃不了多少。與其種些吃不完的菜,還不如種花花草草。
他找來了不少花草種子,和楊河一起天天泡在地裏。那邊文四又讓楊河給她紮秋千,兩人還一起上山去撿蘑菇,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比起二老閑情逸致,高木頭和高石頭簡直要被家裏的一攤子事情給磨瘋了。
轉頭看見潇潇灑灑的爹娘,兩人心裏真的很不平。
高木頭還好,畢竟是花了銀子斷絕了關系的。他也想繼續和爹娘來往,但……花了那麽多銀子才得了這個結果,若是繼續來往,那他豈不是冤大頭?
高石頭原本也以為王大娘離開後對他沒什麽影響,大不了換一個人,但是,有些人是得罪不得的。
比如這王大娘,她是村裏出了名的厚道人,也因為此,她接了高石頭家裏的活t,旁人心裏即便不滿,也不會表露出來,更沒有人壞她的事。
王大娘才幹幾天就熬不下去了,旁人肯定要問緣由啊。
厚道人是不會說謊話的,于是,衆人就都知道了汪喜梅的難纏,還有高石頭的喜怒無常。
王大娘都熬不過來,旁人去了肯定也受不了汪喜梅的脾氣……再有,大家同村住着,誰也不比誰低人一等。有些人寧願去外頭幹活,也不願意伺候相熟的人。
高石頭想要再找人幫自己照顧孩子時,竟然找不到了!
家裏的孩子太多,找不到人幫忙,高石頭還想要幹活,那汪喜梅就只能自己頂上。
秋風一吹,時不時就落一場暴雨,汪喜梅這天看到下雨搶收衣裳時,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當場身下就湧出了一股熱流,好在隔壁有周氏在,又有孩子們跑出去喊人,她才不至于一個人躺在院子裏生孩子。
是的,本就臨近産期,這一摔,孩子要提前出來。
汪喜梅前面生了那麽多,這個孩子還算順利,天黑之前就落了地。
高石頭趕回來,在院子門口剛好聽到了孩子的啼哭之聲。
母子平安!
高石頭心裏的大石落地,但問題是,他那邊要趕工期,一天都歇不得,家裏又沒人照顧。最大的孩子還不太懂事,讓孩子做飯他也不放心啊,萬一走水了怎麽辦?
家中有喜,高石頭要進城買雞蛋發給親戚,再說,汪喜梅有些傷着了身子,得買點雞鴨魚肉好生補一補。
進城後,高石頭又去了白家的小院子。
他站在門口許久,想像上次一樣和白家人偶遇,但是他運氣不好,等了半個時辰,院子門始終沒有動靜。
等不到人,高石頭想到家裏的一攤事,一咬牙,直接上前敲門。
張氏從女兒那裏得知當年被她送到村裏的孩子找來了,當時吓一跳,好在女兒把人打發走了。
不過,既然兒子知道她住在這裏,說不定随時會上門來找。
張氏不想讓人知道自己那不堪的過去,這些日子時不時就從門口往外瞅一眼。今兒如往常一般往外看時,簡直吓得魂飛魄散。
她很想出去把人攆走,但也知道,母子多年未見,這乍然重逢,兒子肯定不會因為她一句話就立刻轉身離開。
一兩句話說不清楚,那幹脆就別說了。張氏假裝外頭沒有人,一直沒去開門,想着這鄉下來的兒子應該沒有那麽大膽子來敲門。
結果,簡直是怕什麽來什麽。
兒子真的來敲門了。
張氏也不敢讓別人去開門,飛奔過去,開門後立刻一步踏了出去,還順手将門板帶上。
“你來做什麽?”
高石頭原本以為自己還要頗費一番功夫解釋身份,一見面就得了這話。他愣了愣:“我……您知道我嗎?”
“知道!這會兒院子裏有好幾個人,不是說話的時候。你先離開,等我這邊騰出空來了,我再去找你!記住,不要私自過來了,我要是能見你,絕不會往後拖延。”
張氏長相美豔,如今不年輕了,也比同齡人要好看許多。
高石頭用眼神裏臨摹着她的眉眼,半晌都舍不得收回視線。
“我也沒別的事,就是想來報喜。昨兒我媳婦又給我添了一個兒子,母子平安。”
張氏眉頭一皺,她這輩子生了三個孩子,第一個沒帶,直接送給了高家,後頭的兩個孩子……都有奶娘照看,她想起來了才去抱一抱。
但是,十月懷胎是真的,生孩子時的劇痛她也承受了三回。
“不要再生了,你媳婦又不是母豬,好生讓人養一養身子吧。”
高石頭低下頭:“我……養母生我的氣了,不肯幫我照看孩子。我只能丢下活計窩在家裏幹女人的活兒。娘,你能不能給我一個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