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全家希望裴小囡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全家希望裴小囡。
走出張家幾米遠, 裴安和便美滋滋感慨起來,“看到你跟葉同學聊得那麽投機,我就放心了,現在有了交情, 開學以後遇到學習上的問題, 就随時可以向葉同學請教了, 他想來是不會拒絕的。這頓飯吃得真值, 也多虧了張大嫂的費心安排,應該好好感謝她,該送些什麽好呢——小囡,我們要不改天去供銷社,找找有沒有适合送張大嫂的口紅絲巾什麽的?”
這是裴景書頭一次沒有對購物的邀請産生任何波動,她聽到第一句話起就差點腳一滑栽倒,原來二哥今天沒瞎更沒有腦子壞掉啊。
他不僅早知道她跟學神大佬此前根本沒有任何交情, 甚至也看出了他倆被強行湊在一的腳趾扣地, 那他幹嘛還要睜眼說瞎話!
不對, 這段話的信息量太大,她差點把真正的重點給落下了。
裴景書站定腳步, 一臉悲憤的問二哥, “什麽叫多虧了張大嫂的費心安排,無緣無故她為什麽要安排這個, 果然都是你幹的好事吧?”
“是我呀。”裴安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一臉“妹妹活該感謝他”的得意表情, “看我安排得多好, 不僅讓你跟葉同學進一步成為好朋友,他的外公外婆也認識了你,并且看着對你印象不錯的樣子, 那以後放了學、或者你們學校放假,你也可以去葉同學家裏請教問題,或者直接把葉同學請到我們家裏一起寫作業,你覺得怎麽樣?”
裴景書:……
魔鬼二哥這就把她開學後的課餘時間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了,裴景書簡直槽多無口了,最後只能有氣無力說,“二哥,求求你做個人吧。”
裴安和:“我都是為你好,小囡你是我們全家的希望了。”
背負着全家希望的裴小囡,跟二哥一路打着嘴仗回去了。
一踏進店裏,兄妹倆就像是進入了搬磚模式,不約而同把學神什麽的都抛之腦後,專心致志忙起各自的工作。
店面很小,不能浪費任何一點空間,因此安排了開放式的前臺和後廚,也就是門口擺放放櫃臺和商品,後面是竈臺。
裴景書朝着街面盡心盡力招待客人,裴安和就在背後熱火朝天的炖肉,漸漸就把顧客寥寥所以很清閑的妹妹使喚得團團轉了。
時不時讓她洗個菜、拿個碗,洗個抹布,到後來幹脆叫她給自己端茶遞水,拿毛巾幫他擦汗,甚至還要在旁邊為他打扇子扇風。
看在二哥确實不容易的份上,加上老媽平時在旁邊,也會給他遞個濕毛巾擦擦汗,防止高溫中暑什麽的,裴景書決定退一步,當個盡職盡責的端茶丫鬟,把勞苦功高的二哥伺候得妥妥當當。
Advertisement
兄妹倆一個揮舞鍋鏟、大汗淋漓,另一個也在小小的店裏跑來跑去、累的小狗喘氣,就這樣共同努力共同進步,讓他們第一次在沒有苗紅旗的指導,成功将香噴噴的鹵肉飯做出來了。
最關鍵的鹵肉和鹵蛋順利出鍋,倒入木桶中密封蓋好,粒粒分明的大米飯、清爽蔬菜和鹹香下飯的小菜也都準備就緒。
裴安和穿着寬松的白色背心,胳膊鼓起條線流暢但不浮誇的肌肉,将它們一樣樣扛上門口的三輪車。
裴景書平時需要把沒賣完的鹵味用合适的容器打包好,一起帶去毛紡廠,店裏鹵水也要過濾殘渣妥善保存。
不過今天中午,他們打包了兩份出門,少的那份給同路張屠夫帶回家,多的則是作為給張主任夫妻的伴手禮,送人的鹵味太多,下午店裏都差點不夠賣,更沒有能剩下帶去毛紡廠的了。她便提前把鹵水處理并保存好,然後背着包等在門口。
看二哥也準備就緒,裴景書熟練把店門一鎖,兄妹倆便各自騎上心愛的小車車,出發去下一站了。
距離開學的日期越來越近,真就是幹一天少一天,裴景書也重新煥發了擺攤的激情,小臉上是發自內心的歡喜笑容,邁着貓步、哼着小調,跟在裴安和身後跑來跑去。
兄妹倆剛擺放好商品,立刻就有熟面孔上來搭話,“你倆今天又來這麽早呢。小裴,聽說你還在念高中,那快要開學了吧?”
裴景書眉眼彎彎,“是呀,九月一號開學,以後我就不過來這邊了,讓我哥自己出攤。”
“那是,學生就要專心學習。不過,看不到你這張喜氣洋洋的小臉蛋,我們可要不習慣一陣子了,這幾天得多來光顧才是。”聊得開心了,這位雙手空空的阿姨笑道,“今天沒鹵味賣呀?那我不着急了,晚點回去拿飯盒也一樣。”
聽到阿姨暫時沒有消費的意思,兄妹倆表情絲毫不變,依然熱情洋溢的跟對方聊天,很快,邊上聚集了許多附近的居民,大家熱熱鬧鬧聊着天,兄妹倆也順利迎來了開張。
這一忙活,又是足足兩個小時才漸漸消停。
今天少了鹵味,鹵肉飯的備貨也相應減少了些,因此七點就把貨賣得幹幹淨淨,兄妹倆又開始收拾t東西。
裴景書幫忙搬了兩個裝小菜的飯盆放車上,就仰頭看着天上星光,喃喃自語,“也不知道爸媽他們回來了沒有,事情談得怎麽樣……”
裴安和對父母回老家的結果,沒有絲毫擔心。
雖然他果斷放棄了最穩定的飯碗,可他在鄉下待了那麽多年,最清楚一個工人的崗位,對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幾乎看不到未來的人來說,是多麽寶貴的一個機會。
別說代價只是欠下區區一張欠條,就算是賣身契,很多人也會眼睛眨也不眨的簽名畫押。
當年他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的,萬念俱灰的時候突然得到家裏讓他回城上班的信,那種激動的、仿佛生命重現光明的心情,他至今歷歷在目。
所以,單純的裴小囡還在擔心父母這一趟可能空手而歸,裴安和卻是從不懷疑,這種千載難逢的機遇,表弟絕對不會猶豫哪怕一秒鐘。
不過,裴安和最喜歡妹妹這份不被社會限制、天馬行空一般的思想,也很願意幫她維護那個純粹理想的世界,便只是笑着說,“既然擔心,那還站着做什麽?快點收拾早些回家,不就什麽都知道了。”
他們之後還要去店裏處理第二天的鹵味,這些擺攤工具也要一起送到店裏,但家是一定要先回的,因為他們不能帶着幾百塊的巨款到處亂晃。
他們這裏民風确實淳樸,老百姓大多安居樂業,可治安卻算不得好,應該說全國各地都差不多,大量知青回城,加上原先那些升不上學又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街頭巷尾充斥着無業游民。
窮則生亂,加上群衆法律意識淡漠,因此偷盜搶劫,都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他們白天不去偏僻的地方,還能避開那些麻煩,晚上就只能小心謹慎了。
裴景書被提醒,立刻覺得歸心似箭,挽起袖子又搬了一趟東西,這就收拾完了。
她一馬當先跨上自行車,簡直要把腳踏板蹬出火星子。
裴安和一擡頭,就看到妹妹頭也不回的背影,無語凝噎。自己提醒的她,跪着也要追上去,于是街頭上演了一出他追她逃的經典戲碼。
兄妹倆就這麽一口氣趕回了糖果廠。
裴家已然是燈火通明,不僅裴大頭苗紅旗和裴平洲從老家回來了,許向華也帶着三個孩子等在家裏。
另外還多了一位不速之客。
苗紅旗他們應該也是天黑之前趕到的,回來簡單炒了幾個菜、蒸了一鍋米飯,一家人這就津津有味吃起來了。沒有電話,他們又不知道裴安和兩個會提前這麽早收攤,自然是把兩人的份單獨溫在鍋裏,他們大家先開動了。
身為客人的苗傳生,此時也捧着碗埋頭苦吃。
他家在老家日子算是比較寬裕的,大哥二哥在隊裏或公社有工作,算工分都是最高那一檔,兩個姐姐也嫁去了公社的殷食人家,他和父母出工下地同樣不差,即便在鄉下,一家子吃飽穿暖也不成問題。
但隊裏大部分人過得緊巴巴,一日三餐的米飯裏都要摻上一大半玉米或紅薯,他們家也不能太出挑了,因此像大姑家這一鍋純大米飯的吃法,他已經好些天沒體會了。
鄉下不僅米飯要摻粗糧,炒菜也只有過年和待客才能出現,因為沒有單位給發油票,他們買不到植物油,只有在年底用自家養的豬換來固定的豬肉,瘦的用來腌臘肉,肥的練豬油。
那一罐豬油,就是每家每戶一年炒菜的食用油了,緊巴巴的,平日裏便常吃煮菜蒸菜,煮一大鍋全家吃一天,可以不費一滴油。
同樣的,苗傳生家裏能吃上油,他哥有工作偶爾換得到票,還有個能偶爾補貼他們肉票不漂油票的城裏姑姑。
可生活在隊裏,合群是第一要務。
苗傳生今天本來也消耗大,跑上跑下收拾行李,又趕了幾個小時的路,這會兒餓得饑腸辘辘,吃着大姑簡單清炒的時蔬,只覺得人間美味也不過如此,恨不得把頭埋進碗裏。兩口下肚,碗中米飯已經少了一大半。
裴平洲見狀,體貼的給表弟碗裏挾了幾筷子菜,提醒他別光顧着吃米飯。
這時急促的腳步聲傳來,緊随其後是裴景書充滿歡喜的聲音,她此時人未到聲先至了,“爸媽,你們回來了——咦,三表哥,你今天就過來了呀?”
苗傳生一時顧不上別的,碗筷擱桌上,就忙着起身給他倆搬東西,還不忘笑容憨厚的回答,“姑父把工作給我,問我什麽時候進城交接,我說今天就行,然後下午在大隊開了介紹信、收拾東西,就跟着大姑和姑父大表哥他們過來了。”
苗紅旗讓侄子繼續吃飯不用管他們,這才無奈轉向咋咋呼呼的小閨女,“你表哥在家裏住一晚,明天一早,你爸帶他去廠裏辦手續,到時候廠裏就能分宿舍,給他放行李了。”
她都不知道該說什麽,讓傳生來城裏接他們父親的班,不是兄妹倆一力促成的結果麽,人現在過來了,這丫頭怎麽轉頭又一副大驚小怪的模樣?
裴安和緊趕慢趕,還是比妹妹慢了一步進屋,他看見表弟就淡定多了,仿佛一切盡在掌握,朝對方溫和一笑,“傳生初來乍到,如果不适應,在家裏多住幾天也沒關系,你跟我一起睡,我們兄弟各自長大後,也有好些年沒這麽近親過了。”說到後面是恰到好處的懷念,畢竟小時候他們兄妹幾個,放假的美好記憶都是在外婆家,跟表兄弟們漫山遍野的玩耍。
那是他們最無憂無慮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