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38章
朱元璋的運氣比郭天敘和張天佑好, 那倆人活着進城死着出來,朱元璋雖然狼狽,但是好歹還保住了性命。
因為元軍降将臨陣倒戈, 紅巾軍落得個慘敗的下場, 不光都元帥郭天敘和右副元帥張天佑陣亡, 還丢了先前打下來的句容和溧水,只能被迫退守溧陽。
集慶府包圍圈被打破,辛辛苦苦打了幾個月,一朝回到解放前。
将士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前有集慶城中追出來的苗将楊完者不花,後有一看局勢發生變化立刻攻占采石矶的蠻子海牙,前有狼後有虎, 老天都不給他們留活路啊。
要是沒有蠻子海牙截斷他們的退路, 他們還能渡江退回和州, 即便将來再渡江南下的可能微乎其微, 也好過現在這樣提心吊膽。
他們自己戰死就戰死,怕就怕蠻子海牙轉過頭來攻打和州屠殺城中百姓。
他們的家眷都在和州,兵力又都集中在長江南岸攻打集慶,蠻子海牙的水軍擋在他們之間,他們就是想回防也鞭長莫及。
更何況眼前還有個窮追不舍的楊完者。
楊完者不花,聽名字就知道不是純正的蒙古人, 而是漢人漢姓取了個蒙古名。
那家夥原名楊通貫,武岡路赤水人,乃是飛山蠻首領楊再思的後裔, 世道還沒這麽亂的時候他就開始操練十裏八村的苗家少年。
當年起義軍還沒砸出什麽水花, 他麾下已經有苗兵數萬。
後來天下到處都是起義軍,朝廷打了這邊打那邊實在忙活不過來, 下令地方自己組織兵馬鎮壓叛亂,楊完者他爹楊正衡雖僻居湘西南,卻也想雄踞一方,于是再次招兵買馬,打着祖輩曾受過朝廷封賞的旗號率領兵馬前去為國平亂。
他們祖輩受過朝廷的恩惠,現在朝廷有難,他們心懷感恩自備糧饷、衣裝為朝廷分憂,朝廷還不得感動到哭出來?
當時元将陶夢祯在湖廣一帶組織軍隊鎮壓起義,看到楊家父子帶着浩浩蕩蕩殺氣騰騰的苗軍前來投效高興不已,當即升楊正衡為幹戶,讓苗軍為前鋒為他沖鋒陷陣。
楊家父子沒有讓他失望,沒過多久就把被徐壽輝打下來的地盤給奪了回來,還救下了大元威順王寬徹普化的兒子并把人送歸大都。
Advertisement
苗軍一戰成名,楊正衡授為潭州路同知,旋升湖廣右丞,其弟楊正仁授為湖廣都元帥副使,楊通貫授湖廣副都元帥,其他楊家兒郎一并加封,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大都的皇帝為嘉獎楊家兒郎“克全忠義”,給通貫兄弟倆一人賜了個蒙古名,他哥改名叫楊伯顏,他改名叫楊完者不花。
楊完者走的路子和陳野先一樣,都是鎮壓義軍有功才升官加爵。
之後苗軍兵分兩路,一支由楊正衡統領進攻粵西,一支由楊完者統領開往江浙。
楊正衡那一路兵馬出師不利全軍覆沒,此後苗軍便盡數由楊完者來統領。
楊完者此人能文能武,謀略才智遠出常人,如果讓他繼續發展下去,很可能南邊的起義軍被滅掉又多了個朝廷管不住的土皇帝。
苗軍兇悍,官兵見了也怵得慌。
大都的皇帝聽多了“苗人不能重用”的話,強行讓苗軍原地待命,還派了幾個将領去監視楊完者,一旦楊完者有動作,他們可以先斬後奏,務必不能讓苗軍生亂。
要不是楊完者被強行摁住不能動彈,淮西和僵江浙一帶的起義軍也發展不起來。
這不,朝廷一看官軍實在不管用,又把那群瘋狗放出來咬人了。
集慶府的最高守将是江南行臺禦史大夫福壽,周邊州府盡數被紅巾軍拿下,他只能向外面求援。
大都的兵馬來不了,江浙這邊的官兵總不能眼睜睜看着不管。
集慶是大元掌控江南的軍事重鎮,要是把這兒丢了,他們所有人都吃不了兜着走。
江浙行省右丞阿魯恢這才火急火燎解了楊完者的禁帶他趕來救援。
只陳野先不足為懼,再加上楊完者可就不好對付了。
朱元璋腦瓜子抽抽的疼,大冷的天愣是火氣上頭急的整夜整夜的睡不着。
上次這麽焦躁不安還是脫脫率領百萬大軍攻打高郵的時候,那次是大都的皇帝腦袋被門夾了臨陣換帥,這次還能有同樣的運氣嗎?
将領們苦哈哈的坐在帥帳,一時間都是左右為難。
打蠻子海牙吧,楊完者這裏沒法防備,十有八九被他們倆前後夾擊。
打楊完者吧,有蠻子海牙在背後虎視眈眈,将士們擔心留在和州的家眷根本無心作戰,同樣是死路一條。
常遇春捶捶腦袋,粗聲粗氣的打破沉悶的氣氛,“大帥,打蠻子海牙吧。”
他們如今後方被蠻子海牙切斷,軍中軍心大亂,轉過頭來打蠻子海牙還能聚起士氣,打楊完者只能是找死。
在場各位都是帶兵打仗的好手,最清楚士氣在戰場上有多大用處,要是士兵們全都瞻前顧後成了一盤散沙,再厲害的将領也帶不動那樣的兵。
朱元璋皺緊眉頭,眼前的輿圖已經快被他盯爛了。
以前總想着要是沒有郭天敘和張天佑的掣肘就好了,沒有那倆人拖後腿,他帶着兄弟們攻城略地肯定比現在更迅速。
現在那倆拖油瓶真沒了,這情況還不如拖着倆拖油瓶。
就在這時,朱文正匆匆忙忙闖進來,“爹,好消息,張士誠率軍攻打揚州,楊完者掉頭打張士誠去了。”
話音未落,帳中一片嘩然,“此話當真?”
朱文正重重點頭,“當真。張士誠的大軍已經打到揚州城下,朝廷那個江浙行省右丞阿魯恢快吓死了,連下好幾道命令讓楊完者去打張士誠,楊完者不敢違抗阿魯恢的命令,這會兒已經撤軍了。”
他剛從那邊回來,楊完者撤軍的消息絕對保真。
朱元璋大喜,立刻派斥候再去打聽,如果楊完者麾下的苗軍全部被調去和張士誠幹架,他們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攻打蠻子海牙了。
老張真是好樣的,這場仗打的是時候,等哪天閑下來有空,他一定親自寫信給張兄弟聯絡感情。
集慶府沒有楊完者和他麾下那群瘋狗,只那些官兵對他們而言屁都不是。
他不是郭天敘和張天佑,不至于連廢物官兵都幹不過。
唉,逝者已逝,看在他們倆把性命都丢了的份兒上就不說了。
退往江北的碼頭不能落入官兵手中,為了穩定軍心,他們必須把采石矶拿回來。
老朱這邊軍心大亂,和州更是人心惶惶。
淮西紅巾軍為了攻打集慶調集了所有能調動的兵力渡江南下,留在和州、滁州的盡是老弱婦孺,要是官兵真的打過來,他們沒有任何生還的機會。
軍中将士憂心家眷,和州城的家眷本眷知道消息後驚懼交加,臉色慘白宛如元軍已經兵臨城下。
朱元璋在軍中穩定軍心,馬秀英在和州城忙着穩定人心,別看城裏只剩下老弱婦孺,這些老弱婦孺亂起來後果不比軍中嘩變好多少。
他們都是死人堆裏爬出來的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官兵還沒打過來怕什麽怕?
膽戰心驚是過日子,心平氣和也是過日子,他們大帥還沒死光,等朱大帥也戰死了再哭也不遲。
将士們在外拼死作戰,他們在後方幫不上忙也就算了,要是還惹得前線人心惶惶無心作戰,到地底下有何顏面再見對方?
都穩住,誰說女子不如男,就算官兵真的打過來,他們這一城的老弱婦孺也能守城。
世道那麽亂,他們身邊餓死病死的不知凡幾,能在死的有那麽大陣勢也值了。
馬秀英這些天軍營城裏來回跑,人心惶惶的和州城愣是讓她給穩住了。
沐青沒有親眼見到他們家娘親安撫人心時的英姿,但是身邊所有人都在說,他在旁邊聽着也是與有榮焉。
他知道朱老爹是真正的天命之子尚且慌裏慌張,娘親不知道朱老爹能不能成功突破重圍,這種時候還能挺身而出穩住局面,不愧是能降住朱老爹的女中豪傑。
娘親都不慌,他這個知道後世走向的假小孩兒自然更不能慌。
區區蠻子海牙,都不夠他戰神爹戰神哥戰神叔伯們一根手指頭打的!
“嘿,小文青。”藍玉趴在牆頭上小聲喊道,“過來過來,我有大事要和你商量。”
沐青愣了愣,一邊往那邊走一邊嘀咕,“什麽大事?約架嗎?這都什麽時候了還約架,能不能有點穩重的樣子?”
書院占地廣,沐青所在的幼兒班和藍玉所在的少年班挨邊但是離的并不近,藍玉偷偷摸摸喊他接頭,他下意識也蹑手蹑腳躲着人走,躲躲藏藏走了好一會兒才跑過去。
藍玉旁邊擠着幾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少年人,看到沐青過來都往前湊,吓的小豆丁連連後退,“你們幹什麽?”
雖然現在城裏有點亂,但是他一嗓子喊出去立刻就會有雙手雙腳都用上也數不過來的彪形大漢來保護他。
少年郎們趕緊賠笑,“小公子別怕,我們沒有惡意。”
他們人多容易把人吓着,這時候只能讓和大帥家小公子關系更好的藍玉出面。
藍玉覺得他和這小公子的關系和好完全不搭邊,但是在場這些人中的确只有他和這小公子更熟悉,他來交涉的确更方便,“小文青,最近大帥那邊打仗打的不太順利,這事兒你知道嗎?”
小豆丁再次後退,眼中的警惕防備毫不掩飾,“你想幹什麽?”
“我昨天得到一個消息,水軍裏有人對大帥不滿,所以故意讓蠻子海牙拿下采石矶。”藍玉眨眨眼,“我說這些你可能不懂,不過沒關系,你只要知道我們有辦法把叛徒給繩之以法就夠了。”
沐青頓了一下,“所以?”
藍玉一臉真誠,“小公子,你身邊的護衛借我們幾個呗。”
他已經知道那個叛徒是誰,但是他和他身邊這幾個家夥不是人家的對手,只要能從帥府帶幾個幫手,他們就能把叛徒給捉住。
那個叛徒是水軍首領,麾下好些戰船,他們把叛徒扔進江裏喂魚之後趁勢率領那些戰船偷襲蠻子海牙,就算不能重創蠻子海牙也能給他撕下一塊肉來。
他姐夫常遇春能以一當百登上采石矶,打虎親兄弟,他藍玉的船上功夫也不差。
就問一句話,借不借人?
藍玉覺得小屁孩聽不懂他的安排,三言兩語說完他的安排,只等最重要的帥府幫手到手。
沐青:……
猛男你是真的猛,但是你知道正常人家的小屁孩是調動不了家裏的護衛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