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時隔兩百年, 采石矶再次爆發大戰,這次宋軍從防守方轉為進攻方,直打的元軍心态爆炸四散潰逃, 朱大帥率領的宋軍成功占領采石矶。
采石矶到手, 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
朱文忠提到接下來的事情表情很是古怪, 有點想笑又有點生氣,總之就是心情複雜。
按照計劃,打下來采石就該進攻太平了,拿下太平路才算在長江南岸有個穩定的立足之地,只打下采石矶還不夠,随時可能被元軍反攻奪回去。
但是問題又來了,元軍在采石留下了數不清的米糧銀錢, 他們麾下都是沒見過好東西的泥腿子, 看到倉庫裏堆積如山的物資走不動路, 滿腦子都是把東西搬回和州吃香的喝辣的, 已經把接下來的攻打太平的計劃忘的一幹二淨。
沐青:???
這也行?
忽然想到之前攻打和州時吃席吃的太開心忘了和外面裏應外合的紅巾軍,不愧是他們,真是一如既往的讓人摸不着頭腦。
讓自己人摸不着頭腦,更讓敵人摸不着頭腦。
朱文忠深有同感,“是吧是吧,差點把咱爹給氣死。”
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采石矶, 眼看着勝利就在眼前,這個時候帶上牲口財寶回和州豈不是前功盡棄?
走什麽走,不把太平打下來誰都不準走。
沐青眼睛亮晶晶, “然後呢?”
朱文忠嘿嘿一笑, “然後咱爹就破釜沉舟,砍斷大船的纜繩, 把小船全部扔江裏,要麽往前沖要麽被官兵殺死,二選一随便選。”
“這哪兒是二選一,分明是只給他們留一條路。”沐青聽到這裏也跟着笑,要麽繼續打要麽死路一條,傻子也知道該選哪個。
Advertisement
朱文忠連連點頭,他們爹就是這麽厲害,當時簡直是霸王再世,士兵們全都被震懾住了。
返回和州的船已經被江水卷走,大軍有進無退,士兵們被迫放下他們眼饞不已的財寶米糧,扛起大刀嗷嗷叫的繼續打。
太平的守城元軍棄城而逃,總管投水自盡,平章完者不花和達魯花赤普裏罕忽裏逃跑,他們還俘虜了一個元軍萬戶呢。
當然,士氣不是那麽簡單就提上來的,他們爹讓士兵放棄到手的金銀財寶繼續作戰,自然得許諾出更多東西才行。
紅巾軍的将士們都窮怕了,什麽獎勵都不如到手的金銀財寶來的實在,要是賞賜不到位,就算沒有退路他們也不會拼盡全力攻城。
攻打太平之前,他們爹特意下令說前面就是太平,太平路乃是江南富庶之地,城裏的財寶比采石矶更多,只要把城池打下來,裏面的東西随便搶,只要有本事,搶十幾二十個女人當媳婦都行。
這話放出去之後,将士們戰意高漲,這才一舉拿下太平。
但是!但是!他們爹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大帥,怎麽可能真的讓士兵進城劫掠呢?
大軍進入太平之後,李善長立即拿出之前準備好的榜單張貼到城中各處,嚴詞強調不準士兵燒殺搶掠,否則斬立決。
有不信邪的小兵不顧禁令想搶東西,正好當了那個殺雞儆猴的雞,進城的士兵看看告示再看看被斬首示衆的小兵,只能遺憾的放棄劫掠掃蕩。
君子一言驷馬難追,之前許諾好的賞賜不能不兌現,他們爹為了穩定軍心自掏腰包給攻城的士兵們發賞賜這種事情就不用說了,內裏的彎彎繞繞太複雜,他說出來小老弟也聽不懂。
總之就是,攻打太平大獲全勝,他們爹這次又立了大功!
沐小青很給面子的呱唧呱唧鼓掌,“爹厲害!哥你呢?”
朱文忠頓了一下,眼神有些飄忽,“哥當然也厲害,要不怎麽會被爹派回來震懾後方?”
“震懾後方的不是徐叔嗎?”小老弟茫然擡頭,對比對比未來戰神哥和現在戰神叔的實力,非常篤定回來震懾後方的是忙的腳不沾地的徐達。
朱文忠不服氣,“徐叔是震懾後方的主力,哥哥我給他打下手,怎麽就不能叫震懾後方了?”
沐青老成的嘆了口氣,“行吧,你說什麽就是什麽。”
朱文忠哼了一聲,拍拍衣服拎着很不給他面子的小老弟站起來,“不和你說了,我去給徐叔幫忙,你自個兒在家玩泥巴吧。”
沐青撇撇嘴,“你才玩泥巴,我這麽愛幹淨的小孩兒從來不玩泥巴。”
朱老爹的南下三部曲,先打和州再打太平最後打集慶,現在前兩步圓滿成功,接下來就是專心攻打集慶路。
如今東有張士誠盤踞蘇吳、西有徐壽輝占據漢沔,只有拿下集慶,進可窺探中原,退可保有江東,他們家老爹才算真的在這亂世中站穩腳跟。
——金陵帝王之都,龍蟠虎踞,限以長江之險。若據其形勝,出兵以臨四方,則何向不克!
那可惜這座帝王之都不好打,和打和州打太平完全不是一個難度。
集慶路前些年還叫建康路,元文宗當皇帝之前在這邊當藩王,後來當上皇帝就把建康路改成了集慶路,取“彙集喜慶”之意。
上都和大都都在北方,朝廷要掌控中原江南難度很大,這邊一直有宗室藩王坐鎮。
北方的物資需要從南方運過去,為解決漕運問題,朝廷還在隋唐大運河的基礎上裁彎取直,開鑿了如今看到的北起大都、南至杭州的大運河。
為了便于漕糧中轉,集慶附近的沿江地帶專門建立了許多倉庫來當漕糧轉運的倉庫,只金陵一處便有金陵驿水站、大城港水站和龍灣水站三處水驿,調動兵力不要太方便。
那地方兵力極多,周圍也有大量兵馬可供調度,就算江南一帶同時有張士誠在攻城略地,集慶路也絕對不好打。
史上的朱老爹打了三次,這裏的朱老爹也要打三次嗎?
不知道,別說他一直在家待着,就算他能跟着上戰場,對局勢也起不到任何影響。
文忠哥這個未來的大将現在還只是個跑腿打雜的,他過去難道去當吉祥物嗎?
淮西紅巾軍明面上的大帥是郭天敘,朱大帥只是個副帥,還是排位第三的左副元帥,攻打集慶那麽重要的命令不能由他下,得讓正牌大帥郭天敘來才行。
郭天敘郭大帥本來就膈應朱元璋在軍中的威望比他大,老朱要是不管他的意見直接安排攻城之事,他知道後非得氣炸不可。
朱元璋很清楚他這頂頭上司的心眼有多小,肯定不會在這事兒上落人口實。
徐達回到和州沒多久,郭天敘和張天佑就帶着滁州的兵馬浩浩蕩蕩渡江南下。
好男兒當建功立業奮勇殺敵,龜縮在滁州彰顯不出他們的王霸之氣,他們也要為攻打集慶出一份力。
攻打集慶那麽大的事情,怎麽能把淮西紅巾軍的一把手二把手都在滁州?
郭天敘和張天佑帶走了滁州大部分兵馬,徐達也在源源不斷的将和州的兵送到太平,集慶是塊硬骨頭,他們得全力以赴才能打下來。
朱文忠在家沒待幾天就又住軍營去了,同樣是回來坐鎮後方,不能徐達忙的腳不沾地他還能天天在家睡大覺。
郭天敘和張天佑渡江南下,他們倆的家眷沒有留在滁州,而是搬來和州元帥府暫住。
他們來了之後 ,沐青終于感受到了什麽叫鬧騰。
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有多少後妃一直沒有準數,反正數量不會少,不過現在的朱老爹忙着打仗還沒到後院佳麗三千的時候,所以元帥府一直都很清靜。
前兩年郭子興還在,他的婚事是郭大帥一手操辦的,也不好在頂頭上司兼老丈人眼皮子底下妻妾成群。
但是郭天敘的妻妾不少,張天佑的妻妾也不少,這一下子湊到一起,一般人還真養活不起。
好在雖然幾個大帥之間關系不咋地,甚至有種勢同水火的感覺,女眷們之間的關系卻很不錯,絲毫沒有被男人們之間的勾心鬥角給影響到。
馬秀英出嫁之前和郭子興的繼室張氏關系很好,她和朱元璋的婚事還是張氏向郭大帥提議的,這份情馬秀英一直記在心裏。
張氏這次過來,正好能幫她一起帶孩子,至于其他女眷,只要不主動找事兒,她也不介意好吃好喝養着。
這下可苦了沐青這個能跑能跳還能逗着玩的娃,沒辦法,誰讓朱标還是個不能跑不能跳也不能逗的小奶娃。
他能怎麽辦,他也很絕望啊。
沐小青在家過着水深火熱的日子,放學回去就是表演節目,這個姨姨過來讓他背首詩,那個伯母過來讓他打個拳。
唉,就算穿越也逃不過家庭聚會表演節目。
與此同時,朱元璋朱大帥在太平可謂是如魚得水,就算郭天敘和張天佑都過去了也不耽誤他的好心情。
軍紀嚴明好處多多,士兵不去騷擾百姓,城中百姓很快被安撫下來,主動來投的儒生更是出乎他的意料。
意料之外的驚喜,比事先能猜到的更令他歡喜。
他麾下能打的武将很多,但是能出謀劃策的謀士卻沒有幾個,只要別在他面前勾心鬥角,讀書人來多少他都要。
帶着父老鄉親歡迎他到來的太平路名儒名叫陶安,這位大儒不光識趣,還有真本事,自從他站出來這幫助紅巾軍安撫民衆,城裏原本還有些浮動的人心立刻就安穩了下來。
最最最重要的是,陶大儒發自肺腑的認為天下各路義軍起義都是為了金銀富貴,只有他朱大帥是為了撥亂安民拯救天下百姓,只有他是真正能跟随的明主。
聽聽聽聽,這話誰聽了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