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比命還重要
第34章 比命還重要
常先生是海城市教育界知名人士, 跟以往那些草草了帳,可能都不會為人所知的刺殺案件不同,他的遇刺引起了社會各界極大的憤慨。
幾份報紙一改尋常不問國事的風格, 連續數日發表了幾篇言辭犀利的評論。而吳江大學的學生們,據常文遠跟她說, 要不是常先生傳話回來,再三申明不許學生亂來, 說不定這會兒已經組織起游|行,甚至引發了流血沖突。
這樣的亂象沒人主持不行。
順利熬過三天的危險期, 在醫院又觀察了幾天之後, 常先生執意回了家。
常先生家在吳江大學臨時校區旁邊的裏弄。常太太說,學校出事之後, 他們在朋友家住了一段日子, 找到新校區之後,因為常先生想離學校近一點,只好在附近的石庫門裏找了個套房租住。
套房外頭平時作為客廳,套房裏頭則住着常氏夫妻,常先生的母親和他們的兩個孩子一家三代人。春妮目測, 這裏的使用空間最多只有三十個平方, 平時常家人想上廁所,還要到一樓的公共茅廁去。
常先生回家頭一天,就将春妮叫過去,塞給她五十塊大洋:“這些錢夠不夠?”
春妮數出幾塊錢退還給他,道:“要不了這麽多。”
常先生不相信, 說:“我知道現在市面這類藥品的價格, 你不要跟先生我打馬虎眼。你養活家裏不容易,能做倒賣藥品這一行的, 也不會是善茬,你不要欠他們的。該給你的,我一分都不會少。就是……咳咳,你緩我些時間,等我下個月發了薪水再還你剩下的。”
春妮只好說:“貴只貴在雲南白藥,其實那支消炎藥吧……它不是真正的進口藥品。”
常先生吃驚道:“難道這是假藥?”也不該啊,若真是假藥,他那天早就該因為炎症并發吃大苦頭了。
兩位大夫都說,像他這樣重的傷,能平安度過危險期,藥品的作用應當不小。本來大夫們還想拿到化驗室去化驗一下成分,等忙完想起來後回手術室去尋,藥瓶早就被掃走了。
“這倒不是,”春妮拿出想了好幾天的說辭:“拿這藥給我的人說,這藥他們是仿的外國藥造的。現在的藥廠您知道,不能向外說出去,不然分分鐘又變成倭國人的,或是被逼關停。先生,您可一定要替我保密啊。”
常先生登時嚴肅起來:“竟是如此?那這個話題我們以後都不要再提,先生我也不會再問了。”完了還叮囑她:“你也不要再說起這事,跟誰都不能說,知道嗎?”
春妮心說,不是怕你病着還要操心藥費的事,我能費心給你編這樣的謊話出來?
Advertisement
用這套說辭成功糊弄住常先生,春妮并沒有感到輕松。
因為常先生靠在病床上,果真如常文遠所說,開始考起了春妮。
當然,用常先生的話說,這絕對不是考試,就是“随便聊聊”。
可是常先生啊,随便聊聊,您能不能別總把話題往“你覺得讀這幾本書對你有什麽啓發”,“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做了什麽事”,“蕭何月下追陳平,啊,不是追陳平嗎?那追的是誰?”這種問題上帶啊!
春妮被考出了一身的汗。
直到常太太端着補品進門:“好了好了,都受了這麽重的傷也不消停。春妮好心來咱們家看你,你看你把孩子吓的,讓人好好喘口氣怎麽了?”
春妮心裏狂點頭,趁常先生被數落,趕緊起身告辭:“常先生,您好好養傷。我先走了,改天再來看您。常太太,您別送我,照顧常先生吧。”
“等等!”常先生叫住她,轉身從床頭抽屜裏抽出幾本書:“這些書你再拿回去看看。”
春妮:“……”春妮簡直懷疑常先生這幾本書是走哪帶哪,只等哪天碰到她了塞給她。
她本以為這回常先生養傷,自己能逃過一劫,沒想到還加了擔子。
捧着這幾本書,春妮心情沉重地走出常先生卧室。
這種沉重的心情在看到客廳裏滿臉凝重的常文遠時,加倍不爽。
常文遠站起來:“伯母,我去送密斯顧吧。”
常太太便住了腳:“好,文遠,你一定把春妮送回家。這一帶最近太不太平了,小姑娘可要留心一點。”
春妮一看常文遠那樣,就是有話跟她說。
果不其然,剛走出常先生家,常文遠就說:“伯父可能不會走了。”
春妮猜到可能就是這個原因,事到如今,只好安慰他說:“現在大家都知道倭國人幹的好事,倭國人面臨的中外壓力很大。想必在這個時候,他們是不敢亂來的。”
常文遠搖了搖頭:“伯父身中三槍,剛剛他住的地方你也看到了,根本不适合養病。”
春妮知道,他跟自己說起這些事,也只是因為一腔郁氣無處傾吐,并沒有指望她能對自己有所幫助。
她對常先生的固執深為不解:“常先生為什麽堅持不走?那麽些大學都撤去了內地,也都在繼續招生啊。”
上回跟方校長聊過一回海城學校的現狀後,事後她通過各種渠道特意了解過,知道那些被炸毀的大學,一部分留在了租界,另一部分則在陸續的撤離中。
“吳江大學校內損失不嚴重,是伯父他一直想問倭國人要回原來學校裏的設備和藏書。”
春妮只能默然:在有些讀書人眼裏,書比命還重要。
“這怕是很難吧。”
“很難。”常文遠吐出口氣:“但再難,只要有一線希望,這些書也不能落在倭人手裏。”
“最近常先生遇刺,租界內外反響很大,或許可以用這件事做做文章。”她說。
常文遠看了春妮一眼:這真的不像是從一個剛從家鄉逃出來,沒上過學的小姑娘說出來的話。
不過她連雲南白藥這種稀缺藥品都弄得到手,這也不是個普通姑娘能做到的事。
常文遠想起伯父同他說的,這位小姑娘武藝高強的事,不由有些好奇:她功夫真的有這麽厲害?那她還有什麽能耐?
春妮這時也在暗暗觀察常文遠。
剛剛路過倭國巡捕房,她免不得又想起那天他在倭國巡捕房的怪異表現。
從表面上看,巡捕房附近已經恢複了平靜。但春妮通過市井流言分析,知道這段時間被關進巡捕房裏的人,大部分都是被偷偷運出去,在海城郊縣挖築各種地下工事。倭國人為了保密,事成之後通常是一粒子彈了帳。這些人只要進了巡捕房,沒有通天的關系,絕對是回不來的。
那些人經過一夜的緩沖,說不定早逃到了租界,也算是逃出了一條命。反正春妮是沒聽說,有誰被再捉回來過。
兩個懷有不同秘密的人相視一笑,同時咽下将要出口的問話。
…………
春妮懷裏揣着五十塊錢巨款回到學校,迎面胡老師走來,他兩手黑乎乎的沾滿了油墨,看見春妮,她像遇到了救星:“小顧老師,你幫我到桶裏舀些水,我把手洗一下。”
春妮一看就有了數:“你刻蠟紙又把紙勾破了?”
“這回真不是我,”胡老師說:“這次是韓老師,他說天天壓板子壓得沒意思,說跟我換一下,覺得他字好,力氣大,刻蠟紙肯定沒問題。這不就……”
春妮問:“校長還是不答應再買塊鐵板?”
說到這個,胡老師就沒有了精神:“校長說,學校的房頂漏得太厲害,得用這個錢請幾位師父好好修一修,現在瓦磚和油氈都不便宜。”
她一扭頭,發現春妮在笑,不由不滿道:“你笑什麽?”
春妮拿出錢袋,朝她晃了晃:“你看,這是什麽?”
“錢哪,”胡老師說完回過味來:“常先生給你的?他怎麽說?”
春妮去探望常先生的事沒瞞着學校,來之前校長還托春妮到水果行買了個果籃,以學校老師的名義送了過去。
春妮将錢袋抛起,再接住:“先拿它買塊好鐵板吧。”
胡老師頓時笑開了花,撒腿向校長辦公室飛奔過去:“校長,常先生給了我們買鐵板的錢,咱們能買塊新板子了!”
“常先生給我們的錢?為什麽常先生會給錢我們?”
不管春妮後來怎麽說的,有了這筆藥錢,校長很快買來一塊新鐵板,新鐵板令老師們的工作效率大為提升,連帶教材印刷的速度也由原來的六千張提升到了約七千張。
因為有了新鐵板,蠟紙刻印不再那麽容易勾破,一張蠟紙可以使用的頻率直線上升,最終影響到教材印刷的效率,也是讓人意想不到。
至于以常先生的名義購買鐵板,春妮并不擔心會被戳穿。
畢竟這筆錢牽涉到藥品的來源和她的安全,常先生絕對會守口如瓶。至于常先生會不會打探她失去這筆藥錢的影響,春妮更不擔心。他可能會有諸多猜測,但他是君子,不會主動詢問別人錢財等私隐問題。
至于常太太給的那五十塊法幣,春妮也都塞進了那個錢袋裏,看校長決定怎麽用了。
春妮不想再操心這些瑣事,因為中秋節馬上要到,方校長終于宣布,學校可以放節日假了!
并且因為學校在初夏開學,頂着酷暑上了兩三個月的學,學生們也需要一個長假來休息調整。
校長索性大手一揮,大方了一回,給師生們都放了十天的假。
十天啊,這麽長的假期,春妮可得好好規劃規劃。